六四屠杀内幕解密: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

六四屠杀内幕解密: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六四事件
  • 天安门广场
  • 戒严部队
  • 政治迫害
  • 历史事件
  • 中国政治
  • 内幕
  • 解密
  • 社会运动
  • 八九学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六四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续篇
  
六四这一天,以人民为名的戒严部队,把天空和大地,涂满了腥红的血色
  
  本书提供了一份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六四戒严部队各级指挥官升官晋爵的名单,并公布了一份参与北京戒严行动的六四戒严部队官兵名录,包括这些官兵所在的部队番号、职务、军衔,人数逾两千。这些六四戒严部队官兵即使不是六四屠杀事件的责任者,也是六四屠杀事件的见证人,他们有责任、有义务说清楚他们当年做了什么,见到了什么。在中国目前的政治局势下,要还原六四屠杀事件的真相,有待于知情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吴仁华
  
  本书为《六四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的姐妹作,内容详细介绍了解放军执行任务的真实情况,从国家暴力的角度来揭露六四屠杀事件的真相。作者费尽心思、竭尽所能搜集资料,将参与北京戒严行动的六四戒严部队军兵名录详实记录,从奉命进京,到执行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其间所发生的情况均予以叙述,包括进京路线、方式、情形,执行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的行动等等,如实记载,有如史书。书中也提供了一份目前最完整的六四戒严部队各级指挥官升官晋爵的名单,并公布了一份参与北京戒严行动的六四戒严部队官兵名录,包括部队番号、职务军衔、人数,并专门列出一章探讨开枪命令、北京戒严的缘起和决策过程、关于北京戒严的军事部署、解放军戒严部队的数量和番号、戒严部队军人杀人的原因、戒严部队和武警死亡的情况……等,还原六四屠杀事件的现场真相,让共犯无所遁形,彰显历史公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仁华


  历史文献学者,八九民运的参与者和见证人,1956年9月12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长期参与海外民主运动,曾任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中国民联)联委会委员、中国民主联合阵线(民联阵)总部理事、《中国之春》杂志社董事、中国战略研究所理事。现任中国宪政协进会秘书长。1989年参与天安门民主运动,是首次游行的组织者之一,曾任新华门绝食请愿区负责人。1989年6月3日率领特别纠察队赶赴天安门广场,经历了整个清场过程。1990年2月从珠海跳海游泳至澳门,在「黄雀行动」救援人员安排下坐渔船偷渡香港,7月5日流亡美国,定居洛杉矶。1991年5月至2005年7月,任《新闻自由导报》总编辑。2012年11月,利用美国护照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入境许可,回到阔别22年的中国大陆,低调圆亲情以后离开返美。其被国安部门告知「以后不再有入境机会」。着有《六四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六四屠杀内幕解密: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等书。
 

图书目录

作者前言
 
第一章北京戒严和戒严部队若干问题
第一节 北京戒严的缘起和决策过程
第二节 关于北京戒严的军事部署
第三节 戒严部队的数量和番号
第四节 防止党内「政变」和军队「兵变」
第五节 进京的戒严部队和进京路线
第六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的下达
第七节 戒严部队的挺进目标和路线
第八节 开枪命令的下达情况
第九节 关于天安门广场清场
第十节 一场没有武装对手的战争
第十一节 军人和武警的死亡情况
第十二节 戒严部队军人兇狠杀人原因
第十三节 戒严部队军人事后的疯狂报复
第十四节 一份论功行赏的升官晋爵名单
 
第二章陆军第38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38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六四屠杀事件中的第一主力军
第三节 军长徐勤先少将抗命事件
第四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五节 戒严中第一次军民流血冲突事件
第六节 向天安门广场武力挺进
第七节 装甲车队向天安门广场开进
第八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前的「谈判」
第九节 参与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
第十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后的动向
第十一节 第 38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三章空降兵第15 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空降兵第 15 军概况
第二节 紧急空运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奉命向天安门广场挺进
第四节 参与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
第五节 空降兵第 15 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四章陆军第27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27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积极准备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
第四节 提前秘密进驻人民大会堂
第五节 出击特遣分队佔领纪念碑
第六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后的动向
第七节 有关陆军第 27 集团军的误传
第八节 第 27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五章陆军第63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63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第 188 师成为第 38 集团军督战队
第四节 第 187 师秘密进驻人民大会堂
第五节 守护人民大会堂
第六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后的动向
第七节 第 63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六章陆军第40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40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向北京城交通要道开进
第四节 组织防暴队鸣枪接应受阻部队
第五节 佔领东直门立交桥
第六节 第 40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七章陆军第54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54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挺进天安门广场
第四节 伤亡最重的一支部队
第五节 张堃少将「失踪」惊动高层
第六节 第 54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八章陆军第39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39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军指挥部与部队失去通讯联络
第四节 第 115 师佔领建国门立交桥
第五节 第 116 师挺进天安门广场
第六节 第 116 师师长许峰抗命事件
第七节 第 39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九章陆军第65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65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向天安门广场开进行动失败
第四节 经战备通道秘密进驻人民大会堂
第五节 参与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
第六节 清理保卫天安门广场学生指挥部
第七节 第 65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章陆军第24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24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提前进驻中国公安部机关大院
第四节 突入天安门广场参加清场行动
第五节 驱赶救死扶伤的志愿医务人员
第六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后的动向
第七节 第 24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一章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 师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天津警备区坦克第 1 师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坦克装甲车队向天安门广场挺进
第四节 六部口坦克追轧学生队伍事件
第五节 六部口惨案的详细经过和后果
第六节 坦克第 1 师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二章北京军区炮兵第14 师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北京军区炮兵第 14 师概况
第二节 乘火车专列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受困北京火车站
第四节 挺进天安门广场
第五节 天安门广场清场后的动向
第六节 炮兵第 14 师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三章陆军第28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28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挺进天安门广场受阻
第四节 军长何燕然军政委张明春带头消极抗命
第五节 第 28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四章北京卫戍区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北京卫戍区概况
第二节 警卫中南海等重要目标
第三节 神秘干部队执行神秘任务
第四节 警卫第 13 团五进五出北京城
第五节 高射炮团进驻新闻传播机构
第六节 六部口抢夺弹药车
第七节 为戒严部队开辟通讯线路
第八节 武装部系统协助进京戒严部队
第九节 北京卫戍区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五章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概况
第二节 奉命执行北京戒严任务
第三节 护送北京军区前进指挥部
第四节 为第 38 集团军挺进天安门广场开道
第五节 配合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
第六节 武警北京市总队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六章陆军第12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12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六月四日紧急空运进京
第三节 成为进京戒严部队的督战队
第四节 第 12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七章陆军第20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20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向天安门广场艰难挺进
第四节 步兵第 173 团鸣枪突围
第五节 配合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
第六节 出天安门广场收拢失散部队
第七节 第 20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八章陆军第26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26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空运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控制永定门等交通要道失败
第四节 第 26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十九章陆军第64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64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乘火车专列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佔领德胜门等交通要道
第四节 第 64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第二十章陆军第67 集团军与六四事件
第一节 陆军第 67 集团军概况
第二节 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第三节 向天安门广场挺进
第四节 第 67 集团军参加北京戒严官兵名录

图书序言

前言
  
  一九八九年发生于北京的六四屠杀事件,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动用全副武装的军队屠杀和平请愿的学生和民众;所谓的真相,最重要的也就是屠杀的真相。因此,本人作为六四屠杀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又是中国古典文献学者,多年来一直极力搜集有关六四屠杀事件的资料,探求六四屠杀事件的真相。此前曾出版《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一书,详细记录了一九八九年天安门广场血腥清场的整个过程。本书则主要记述一九八九年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的解放军部队的详细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六四屠杀事件的真相。
  
  写作本书的念头产生于一九九○年三月初,当时本人以跳海游泳的方式逃离中国大陆、抵达香港,承蒙程翔先生赠送《戒严一日》一书,初步了解了六四戒严部队的情况,对邓小平、杨尚昆等人有关武力镇压的精心佈局感到震惊,同时发现许多真相未明,例如开枪命令、戒严部队的番号和人数,于是发愿:一定要广泛搜集资料,精心研究,写一部关于六四戒严部队的专着,将六四屠杀事件的决策者、执行者记录在案,有名有姓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中共当局至今仍将六四屠杀事件视为禁区,使得本书的写作面临极大的困难。首先是资料严重不足,没有现成的、可靠的资料可以使用。其次是由于涉及到中国军队,又是特别敏感的六四戒严部队,搜集资料非常不易。中共当局历来将有关军队的资讯列为国家机密,每一支部队除了番号,例如「陆军第38集团军」,团级以上建制单位还有代号,例如「8341」(中央警卫团),规定部队对外只能使用代号,连番号都属于机密,不许使用。再加上六四屠杀事件过于敏感,在中共官方的资料中,包括公开宣传「平息反革命暴乱」胜利成果、表彰「共和国卫士」的资料中,不仅见不到部队的番号,就连部队的代号都见不到,让人无法断定资料中所提到的官兵到底属于哪一支部队。
  
  值得庆倖的是,本人曾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国学专业)受过七年专业的训练,课程包括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而且在入读北京大学前曾是公安边防部队的军人,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了解军队的建制。因此,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基本上破解了有关六四戒严部队的资料,一一确定了部队番号,从而为写作本书奠定了基础。在破解、确定部队番号的基础上,相关的资料才可以引用,而且可以用来相互验证,解读其它原先无法解读的资料,一些通常被人们视为毫无价值的中共官方有关「平息反革命暴乱」的宣传资料,陡然间也显现出应有的价值,诸如解放军戒严部队清场指挥部和前进指挥部的位置所在,就是在无意有意之间发现的。
  
  本书的写作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由于破解了一份又一份资料,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答案,又无疑是一个不断产生惊喜的过程。本人不止一次对友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表示,万万没有想到,在流亡海外,远离古典文献专业多年之后,竟然能用得上考据学的老本行,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之存在。
  
  本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有关六四戒严部队的第一部专着,首次确定了六四戒严部队的番号和人数,包括北京军区属下的陆军第24集团军、陆军第27集团军、陆军第28集团军、陆军第38集团军、陆军第63集团军、陆军第65集团军,沈阳军区属下的陆军第39集团军、陆军第40集团军、陆军第64集团军,济南军区属下的陆军第20集团军、陆军第26集团军、陆军第54集团军、陆军第67集团军,南京军区属下的陆军第12集团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的空降兵第15军,以及北京军区属下的炮兵第14师、北京卫戍区属下的警卫第1师、警卫第3师、天津警备区属下的坦克第1师、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总人数逾20万。
  
  本书列出专门章节,将上述所有的部队,从奉命进京,到执行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其间所发生的情况均一一予以叙述,包括进京路线、方式、情形,执行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的表现,等等。
  
  本书专门列出一章,探讨开枪命令等人们普遍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这一章分为十四节,内容包括:北京戒严的缘起和决策过程,关于北京戒严的军事部署,解放军戒严部队的数量和番号,防止党内「政变」和军队「兵变」,进京的解放军戒严部队和进京路线,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的下达,解放军戒严部队的挺进目标和路线,开枪命令的下达情况,关于天安门广场清场,一场没有武装对手的战争,一份论功行赏的升官晋爵名单,戒严部队军人和武警的死亡情况,戒严部队军人兇狠杀人的原因,戒严部队军人事后的疯狂报复。
  
  本书提供了一份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六四戒严部队各级指挥官升官进爵的名单,并公佈了一份参与北京戒严行动的六四戒严部队官兵名录,包括这些官兵所在的部队番号、职务、军衔,人数逾两千。这些六四戒严部队官兵即使不是六四屠杀事件的责任者,也是六四屠杀事件的见证人,他们有责任、有义务说清楚他们当年做了什么,见到什么。
  
  在中国目前的政治局势下,要还原六四屠杀事件的真相,有待于知情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毫无疑问,六四戒严部队官兵当属重要的知情者,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只有两位有良知的六四戒严部队军人公开站出来叙述当年的亲身经历,一位是陆军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6师高射砲兵团雷达站站长李晓明中尉,现在居住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二○○二年五月三十日在美国纽约召开记者会,讲述亲身经历;一位是陆军第54集团军步兵第162师士兵张世军,现在居住中国山东省滕州市善国南路东二巷三十五号,二○○九年三月六日发表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公开信后,于三月二十日凌晨被捕,关押十多天后获释。
  
  本人真诚地期待读者提供有关六四戒严部队的资料和线索,以便继续对本书进行补充和修订。

图书试读

第一章 北京戒严和戒严部队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北京戒严的缘起和决策过程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耀邦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北京各高校学生发起悼念活动,从校园到天安门广场,很快转化为一场反官倒、反腐败、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学生运动。由于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并由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于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发表了题为「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三日,数百名北京各高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绝食请愿,短短一、两天时间之内,绝食请愿学生的人数剧增到数千人,持续不断地有学生送医急救,引发北京各界逾百万人士上街游行声援,声援活动又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引起中共当局恐慌,决定调动大批解放军部队进京,对北京市部分地区(这个北京市区)实施戒严。
 
名义上,调兵进京、实施戒严的决定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所做出,然后交由中国国务院出面颁佈戒严令,并由中央军委具体部署实施。实际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纯属木偶,被几个躲在幕后的中共元老所操纵,拍板定局者是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从以下几次相关的中共高层会议和中共元老的密会,可见其端倪。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晚上,也就是北京各高校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绝食请愿的第3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有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五名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以及有权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中共元老杨尚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薄一波(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这次紧急会议做出了两项决定:第一、鉴于目前局势非常紧急,于五月十七日向小平同志进行全面的情况汇报,听取小平同志和其他老同志的意见;第二、同意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向绝食请愿的学生发表书面讲话,书面发言稿会后马上播发。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七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的5名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齐聚邓小平家中,名义上是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实际上是向当代的慈禧太后—邓小平汇报请示,听候邓小平的指令。在场的还有中共元老杨尚昆和薄一波。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