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Hominology)是关于人的思想学说,是研究人的社会科学。
是由「人性观」、「人生观」、「人治观」(政治观)、
「人格观」(道德观)和「社会理想观」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
本书按时代共分为三大部分,首谈中国人学思想史上的六次启蒙: 周代「人」的觉醒、六朝开启适性逍遥、明清四辨思想──理欲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凡圣之辨;及至中国近代以「平等」反「纲常」、以「自由」反「专制」等启蒙;五四运动开启西方价值、批判专制造就第六次启蒙思潮勃发──「人性」的回归和「人权」的正名。
上篇探讨现代人学的启蒙与救亡: 陈独秀吹响「个人本位主义」号角、李大钊提出「互助」与「尊劳」、蔡元培的「人道主义」和「思想自由」、鲁迅「立人」思想体系、周作人「人的文学」宣导、毛泽东人学思想的前后演变;从胡适到储安平、从王实味到梁漱溟,及至张竞生自然主义的性学体系……思想运动的活跃,为人学在中国奠定基础!
下篇谈论当代人学的失落与复归: 谈一统天下的异响: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的人学状况,胡风的精神重于一切、马寅初「新人口论」,从巴人到钱谷融「文学是人学」、遇罗克黑暗中的人权宣言、顾准「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桿子」。在禁锢时代的中国人学留下了不致让人汗颜的宝贵座标!
探析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异化问题:潘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李泽厚「哲学的主题是命运」、刘再复人性二重组合原理、刘晓波对感性与个性的极度强调、王元化独立思想,自由精神、李慎之唿唤民主与自由、何清涟为经济学引回人类关怀、钱理群唿唤精神界战士、摩罗咀嚼耻辱、精神斗士余杰。为自由思想提供土壤,成为自由空气和独立精神的表征。
分析「个体精神独立」和民主自由的主题:刘达临对中国当代性文化研究、潘绥铭性学研究与启蒙、李银河性的亚文化研究和性立法思想与钱中文新理性精神、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新世纪的人学走向。将「性」归为「人性」的一部分,将性学导入人学,成就性学观念思潮。
本书特色 ★ 读者评选的2002年度《书屋》十佳论文奖!
★ 以宏观角度,完整讲述中国现当代「人」的议题与思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