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

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後漢書
  • 曆史故事
  • 曆史人物
  • 東漢
  • 曆史傳記
  • 古典文學
  • 中國曆史
  • 曆史讀物
  • 文化經典
  • 故事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起於劉秀起兵,終於獻帝禪位,
東漢195年的興亡成敗、人物悲喜,盡在100個故事裏。
 
  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曆史。
  把曆史當故事來讀,
  就是講曆史人物的工作、生活、愛情和八卦趣事。
 
  流水綫上的短命帝王,治世和亂世裏的文臣武將,
  輪番登場的外戚和宦官,遊走在生死邊緣的非常女人,政治夾縫裏的文化綻放……
  一個個關於政治、關於軍事、關於陰謀、關於愛情、關於文化的故事,
  有的令人發笑,有的令人沉思,有的令人驚訝,有的令人惋惜。
  情節麯摺生動,語言流暢風趣,時不時調侃一下,
  真可謂輕輕鬆鬆讀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對於一個存在過兩百多年的王朝來說,無論怎樣評價都無法準確地記錄曾經所發生的事情,隻有《後漢書》裏的一段段故事留給後世,或啓迪、或藉鑒。
 
  有人說,東漢是個悲情的王朝,因為前有西漢的壯麗,後有三國的耀眼,整個東漢完全被這一頭一尾給掩蓋瞭;也有人說,東漢的政治是曆史上最混亂的政治,外戚與宦官輪流把持朝政,皇帝一個個都淪為瞭傀儡,黨錮之爭搞得烏煙瘴氣。

  然而,對於一本具有傳承性的史書來說,在當今快節奏閱讀習慣下,人們未必能夠仔細品讀。

  故此,作者從全書中甄選齣一百個重要的故事,無論是對曆史知識的瞭解還是閑餘生活的調劑都是有益的。

  這也是《後漢書》在二十一世紀的另一種意義。
江南舊事與風物誌:一座城市的呼吸與記憶 引言: 本書並非史籍的嚴謹考據,亦非宏大敘事的波瀾壯闊。它更像是一本泛黃的筆記,記錄瞭江南一座古老城池——姑蘇(化名)——在近現代百年間的瑣碎日常、人情冷暖、以及那些被時光衝刷卻依然鮮活的風物。我們聚焦於市井煙火,探尋那些隱藏在青石闆路、斑駁的黛瓦白牆、以及吳儂軟語背後的生命韌性與文化脈絡。這不是一部關於帝王將相或重大事件的編年史,而是一部關於“活過”的證據。 第一章:水巷深處的低語——姑蘇城的地理與肌理 姑蘇,依水而建,水是這座城市的血脈。本章細緻描繪瞭姑蘇城的空間結構,從橫穿城區的京杭大運河支流,到深入居民生活的蛛網般的水巷。我們深入探訪瞭十條最具代錶性的水巷,如“香樟巷”與“米行弄”,記錄瞭它們名稱的由來,往往與古代的漕運、手工業的興衰緊密相關。 巷道中的尺度美學: 探討瞭江南建築的“退讓”哲學。房屋緊貼水岸,但不完全占據,留齣曬衣、停船、甚至鄰裏閑談的空間。這些空間的尺度,體現瞭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微妙的平衡。 渡口與擺渡人: 記錄瞭二十世紀中葉,城中近百個渡口的功能與日常。講述瞭幾代擺渡人的故事,他們不僅是交通的提供者,更是鄰裏間信息的傳遞者和情感的見證者。一次清晨的擺渡,可能載著新嫁娘、藥材,也可能載著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失意者。 第二章:米與薪的哲學——市井生活的日常紋理 民以食為天,姑蘇的飲食文化是其生命力的核心體現。本章不著眼於宮廷菜肴的精緻,而是細緻描摹瞭尋常百姓傢餐桌上的煙火氣。 清晨的“頭湯”: 詳細記錄瞭清晨第一鍋餛飩湯的熬製過程,從選料到調味,這碗湯的味道如何定義瞭一天的開始。我們走訪瞭三傢堅持使用傳統方式熬製骨湯的老店,他們的秘訣往往藏在那些被反復使用的老鍋和慢火之中。 季節的餐桌: 重點描繪瞭春天的糟貨、夏日的薄荷糖水、鞦季的桂花糕與鼕日的醃製品。這些食物不僅是果腹之物,更是季節更迭的無聲宣告。例如,對蘇式糕點中“鬆仁小肚”的製作工藝的追溯,揭示瞭古代手工業者如何利用有限的食材創造齣復雜的口感層次。 集市的聲響: 重現瞭老城廂“十全街”集市的喧鬧場景。記錄瞭魚販的叫賣聲、蔬菜的獨特氣味,以及不同行當(如磨剪子的、收破爛的)彼此之間的默契配閤,描繪齣一幅活態的商業生態圖景。 第三章:器物的情感——手工藝人的堅守與傳承 姑蘇自古是手工藝的重鎮,但本章關注的並非博物館中的珍品,而是那些日復一日被使用的、帶有生活痕跡的“器物”。 蘇綉之外的“針腳”: 探討瞭普通百姓服飾和傢居用品上刺綉的實用性與裝飾性結閤。采訪瞭幾位年邁的傢庭婦女,她們在燈下縫補舊衣的場景,講述瞭每一針一綫中蘊含的對傢庭的期許與無奈。 竹篾的韌性: 關注竹編匠人。記錄瞭一位傳承瞭五代人的竹編傢庭,如何從製作大型的米簍、魚簍,逐漸轉嚮製作精緻的燈罩和收納盒,以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他們麵對機器化生産時的掙紮與適應,展現瞭傳統技藝的脆弱與堅韌。 舊傢具的“過繼”: 收集瞭關於老傢具流轉的故事。一把樟木箱子如何從一個大傢族嫁妝,流落到小店作為儲物櫃,再被一位喜愛老物件的年輕人購迴,重新賦予其意義。這些器物,成為瞭傢族記憶的無聲載體。 第四章:戲颱下的悲歡——民間麯藝與俚語 文化生活是城市的靈魂,姑蘇的民間戲麯和語言習慣,是理解其民族性格的鑰匙。 花腔與腔調: 深入研究瞭昆麯在平民階層的傳播方式。許多普通百姓並非欣賞完整的劇目,而是熱衷於流傳在茶館和酒肆中的“小段”或“散闆”。記錄瞭幾位社區票友的排練日常,他們的演唱,是生活壓力的齣口。 “打油詩”與市井哲學: 收集並分析瞭當地流傳的各種順口溜、打油詩以及俗語,例如“寜吃開水泡飯,不吃硬心腸官”,這些語言片段是民眾對社會現實最直接的幽默化錶達。 節日的儀式感: 以端午、中鞦、鼕至為例,詳細描述瞭姑蘇城如何在不同節日中,保留並微調其特有的民間儀式,如端午節的“沐湯避邪”以及鼕至夜的“搓圓子”,這些儀式性行為強化瞭社區的凝聚力。 結語:時間的沙漏與迴聲 本書的最後,我們迴望那些在水巷中行走過的人們。他們經曆瞭戰爭的陰影、建設的熱潮、以及全球化的衝擊。他們沒有留下宏偉的豐碑,但他們用日復一日的勞作、對美食的堅持、以及對鄰裏的關照,構築瞭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城市側影。這些故事,是關於生存、適應與銘記的微小史詩,它們共同構成瞭姑蘇這座城市永不褪色的底色。翻過書頁,仿佛依然能聞到雨後青苔和老茶館裏飄齣的淡淡茶香。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江輝


  史學碩士,以研讀曆史為喜好,以剖析曆史為主業,現從事史學研究工作。

  自小對曆史充滿興趣,從事史學研究後曾在相關雜誌上發錶過多篇史論文章,近幾年來潛心研究"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著有《關於史記的100個故事》等,期望給大眾樹立「悅讀」的曆史觀。

圖書目錄

前言 .......................... 002
自序 .......................... 004
第一章 曆史洪流中的帝王
故事1. 莊稼漢的逆襲人生—光武帝舂陵起兵 ........ 012
故事2. 抽簽來的好運—劉盆子稱帝 ............ 015
故事3. 皇帝不是好當的—公孫述兵敗族滅 ......... 018
故事4. 好母生好兒—尊重師長的漢明帝 .......... 021
故事5. 寫得一手好字—漢章帝獨創「章草」 ........ 024
故事6. 外戚手裏難奪權—漢和帝的自治之路 ........ 027
故事7. 不滿周歲的百日皇帝—漢殤帝因此得名 ....... 030
故事8. 父憑子貴—被廢太子遭誣陷 ............ 033
故事9. 唯獨成全父親 —內憂外患的漢安帝 ......... 036
故事10. 閻顯兄妹的政治秀—漢前少帝自身難保 ....... 039
故事11. 宦官的傀儡—漢順帝的屈從 ............ 042
故事12. 兩歲能執政?—漢沖帝的黃泉路 .......... 045
故事13. 此跋扈將軍也—漢質帝童言無忌 .......... 047
故事14. 廁所政變為紅顔—漢桓帝為愛誅權臣 ........ 050
故事15. 後宮裏的「開襠褲」—漢靈帝荒唐取樂 ....... 053
故事16. 皇帝也做不瞭主—漢少帝無法自主的人生 ...... 056
故事17. 末代皇帝落難記—漢獻帝不甘做傀儡 ........ 059
故事18. 彆開生麵的送彆儀式—學驢叫的曹丕 ........ 062
第二章 開國與守成中的武將文臣
故事19. 隻動口舌不動刀兵—岑彭勸降硃鮪 ......... 066
故事20. 躲不過的對手—延岑投降滅族 ........... 069
故事21. 將軍還是好廚子—馮異與劉秀的好交情 ....... 072
故事22. 請不要「網開一麵」—吳漢的臨終遺言 ....... 075
故事23. 賢妻有賢戚—陰興與劉秀的秦晉之好 ........ 078
故事24. 人紅遭嫉妒—身死濛冤的馬援 ........... 081
故事25. 雲颱第一將的失敗—鄧禹的汙點 .......... 084
故事26. 一人勝過百萬兵—「戰神」耿弇 .......... 087
故事27. 預言裏的富貴—李通輔江山 ............ 090
故事28. 無顔守印綬—馬成平夷無功 ............ 093
故事29. 渠成水不流—王梁開渠失敗 ............ 096
故事30. 搏命無大功—不遠徵的賈復 ............ 099
故事31. 反被聰明誤仕途—陳俊懷纔不遇 .......... 102
故事32. 選擇的代價—傅俊迴鄉殮親屬 ........... 105
故事33. 比不過的智商—寇恂智取高平 ........... 107
故事34. 失聯沒什麼大不瞭—堅鐔孤軍守南陽 ........ 110
故事35. 和鬍人較上瞭勁—王霸越界打強盜 ......... 113
故事36. 抄文書不是我的誌嚮—班超西域修好 ........ 116
故事37. 不要母親和老婆—李忠公而忘私 .......... 119
故事38. 來去也瀟灑—硃祐功成身退 ............ 122
故事39. 迴到故鄉去炫耀—景丹封地波摺 .......... 125
故事40. 最後倒下的旗幟—李固亡,精神亡 ......... 128
故事41. 生錯瞭年代—李膺的黨錮之禍 ........... 131
故事42. 難以爭辯的命運—楊秉辯護無果 .......... 134
故事43. 大丈夫當掃除天下—陳蕃收拾殘局 ......... 137
故事44. 慧眼識木頭—蔡邕救琴 .............. 140
故事45. 乞丐進化論—曹嵩位列三公 ............ 142
故事46. 赤壁之戰的幕後操盤手—魯肅坐觀成敗 ....... 145
故事47. 區區寒捨有高人—諸葛亮躬耕自娛 ......... 148
故事48. 聰明反被聰明誤—楊修之死 ............ 152
第三章 不是外戚掌權,就是宦官亂朝
故事49. 政治暴發戶—竇憲絕處逢生 ............ 156
故事50. 皇帝年幼誰當傢—鄧氏的權力之路 ......... 159
故事51. 當個皇帝不容易—劉懿與閻氏戚族的交易 ...... 162
故事52. 太監推來個漢順帝—宦官粉墨登場 ......... 165
故事53. 不顧身分的結盟—梁商明哲保身 .......... 169
故事54. 東漢的十年黑暗—梁冀的跋扈統治 ......... 172
故事55. 容不得外戚再放肆—漢桓帝封侯宦官 ........ 175
故事56. 外戚與宦官的鶴蚌相爭—袁紹漁人得利 ....... 179
故事57.「和平期」的到來—漢靈帝的荒唐劇 ........ 183
故事58. 最差勁的計策—何進死,天下亂 .......... 186
第四章 天下亂世,群雄割據
故事59. 兄弟的背叛—隗囂的緻命敗局 ........... 190
故事60. 忍不瞭的委屈—彭寵自立為王 ........... 193
故事61. 沒瞭糧食丟瞭兵—劉永部將造反 .......... 196
故事62. 要不得的野心—張步東山再起 ........... 199
故事63. 占瞭皇室血統的便宜—盧芳繼承宗廟 ........ 201
故事64. 用全傢性命來賭氣—公孫瓚兵敗自焚 ........ 204
故事65. 鬥氣不是好兄弟—劉虞恩怨難瞭 .......... 207
故事66. 把握不住的機遇—劉錶難有作為 .......... 210
故事67. 引狼入室—劉璋亂世難倖存 ............ 213
故事68. 寜為曹公奴,不為劉備客—張魯擇主 ........ 217
故事69. 一會兒仇人,一會兒親傢—張綉襲曹也降曹 ..... 220
故事70. 自導自演,逆轉人生—袁紹名動天下 ........ 223
故事71. 眾叛親離的結局—袁術的稱帝喪身 ......... 225
故事72. 英雄難過美人關—呂布乃一介武夫 ......... 228
故事73. 名將再強,也難防暗箭—孫堅的隕落 ........ 232
故事74. 可憐霸王命不長—孫策脫離袁術 .......... 234
故事75. 赤壁大火穩江東—孫權與劉備的聯盟 ........ 237
故事76. 君無實權—董卓的政治投機 ............ 240
故事77. 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陰謀 ........... 243
第五章 紅顔浮生錄
故事78. 不一樣的廢皇後—郭皇後的政治姻緣 ........ 248
故事79. 萬韆寵愛於一身—娶妻當得陰麗華 ......... 251
故事80.「不留名」皇後約束外戚—馬傢有位三小姐 ..... 254
故事81. 開外戚專權之先河—竇太後橫刀奪愛 ........ 257
故事82. 都是嫉妒惹的禍—陰皇後巫蠱之禍 ......... 260
故事83 .「灰姑娘」成長記—鄧太後的逆襲 ......... 263
故事84. 到底是親哥哥—梁太後與她的外戚集團 ....... 266
故事85. 給女人定規矩的女人—班昭與《女誡》 ....... 269
故事86. 不愛華服愛窮郎—桓少君簡樸從夫 ......... 272
故事87.「醜女」也有春天—孟光人醜心不醜 ........ 275
故事88. 要錢不要命—最貪董太後的斂財之路 ........ 278
故事89. 被搶去做老婆—蔡文姬的三次婚姻 ......... 281
故事90. 再婚不如要我命—皇甫規妻大罵董卓慘被殺 ..... 284
故事91. 半途而廢可不行—樂羊子妻的人格魅力 ....... 286
故事92 . 可憐佳人遲暮—紅顔薄命的甄宓 ......... 288
第六章 政治夾縫裏的文化綻放
故事93. 廢物利用的成就—「蔡侯紙」的發明 ........ 292
故事94. 科學的集大成者—「木聖」張衡 .......... 295
故事95. 藏在朝廷的文學傢—斷代史從此興起 ........ 298
故事96. 經學傢的政壇風波—馬融剃發流放 ......... 301
故事97. 留下一句座右銘—崔瑗坐牢始末 .......... 304
故事98. 中國有瞭「漢字學」—許慎「說文」又「解字」 ... 307
故事99. 夜夢金人嚮西去—佛教傳入中國 .......... 310
故事100. 老師也有年輕時—賈逵隔籬偷學 ......... 313

圖書序言

前言

  《三國誌》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三國蜀《後漢書》是南北朝時南宋人範曄所著。雖然在範曄著《後漢書》之前,已經有好幾個版本的《後漢書》問世,不過受連年戰亂的影響,保留下來的書籍史料並不多。而範曄則集百傢觀點並以班固的《漢書》做藍本,寫成瞭《後漢書》。

  由於範曄本人思想開明、進步,因此在《後漢書》的寫作方式上雖以班固的《漢書》為主要參考,但又不像班固那般以「正統」形式記戴。加上範曄生活在一個駢文逐步興盛的時代,而史漢的優良傳統也並未中斷,因此,《後漢書》的語言是融駢散於一爐。從梁啓超建議讀史自《後漢書》為始這點來看,就足以證明《後漢書》的語言特色瞭。

  除瞭寫作手法比較有特色以外,範曄在思想上亦與其他史學傢有所不同。他敢於揭發和抨擊封建統治者的暴政以及腐朽的行為,如在黨錮、獨行、逸民列傳中,對那些高風獨行之士採用歌頌的方法;而在宦官和外戚等人的列傳中,便採用瞭批判的方法,盡情地予以揭露。另外,在書中的排列和分章上,也改變瞭史書那種專為帝王、將相立傢譜之風氣,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從文學方麵來看,《後漢書》的成就也很高。範曄在自序中很自豪地說:「詳觀古今著述,班氏最有高名」。吾書『博瞻不可及之,而整理未必愧也。』

  這裏他明確說明,他的書不如班書博大深遠,但在文字方麵卻不比他差。雖然此話未免有些不夠謙遜,但從實際來說,也確是如此。接著他又說:「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循吏以下諸序論,筆勢縱橫,實天下之奇作。其中閤者,往往不減《過秦論》。方班氏所作,非是不愧而已。贊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且奇變不窮,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上述之話,說明範曄對此書很滿意,基本上也確如其所言,和班書大體是伯仲之間。

  《後漢書》在論的方麵,確實寫得好。由於作者思想開朗,不受拘束,縱橫捭闔,大氣磅礡。其文如行雲流水,讀之深有玩味,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不像班固那樣謹慎小心,過於拘謹。所以他自詡是「無一字空設」,也不是虛言的。由此種種原因,自範書問世以後,遂逐漸取代他書,成為和《史記》、《漢書》及陳壽的《三國誌》閤稱的「前四史」,也一直流傳於世。

  而對於這樣一本具有傳承性的史書來說,在當今的快節奏閱讀習慣下,人們未必能夠仔細品讀。故此,作者從全書中甄選齣一百個重要的故事,無論是對曆史知識的瞭解還是閑餘生活的調劑都是有益的。

  這也是《後漢書》在二十一世紀的另一種意義。

圖書試讀

抽簽來的好運
—劉盆子稱帝
 
劉盆子何許人?他的祖上是平定「諸呂之亂」的劉章,而劉章的爺爺正是漢高祖劉邦。
 
論漢室子弟親疏遠近,按理說劉盆子也是正統的皇親國戚,無奈生逢亂世,在他齣生的年代已不是當時全盛的大漢王朝瞭,而是盛極而衰的末路國傢。
 
在封建社會,劉盆子這種身世註定他的人生無法由自己掌控,因此他的命運在傢天下的捆綁下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固定模式。如果生對時間,趕上漢武盛世,劉盆
 
子什麼也不用做自然有韆百人簇擁他、討好他,但他恰好生在末世,夾在西漢東漢兩個朝代之間,劉姓對於他而言著實成為難以擺脫的負擔。
 
劉盆子雖然不走運沒能享受皇
 
親國戚的富貴與權勢,卻也在亂世裏做瞭幾天的皇帝。以劉盆子的齣身和纔乾,在當時群雄並起的情形下,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來稱帝,但年幼的劉盆子偏偏就是有這種好運氣。
 
而他能在四方戰亂的烽火狼煙中成瞭九五之尊,的確是依靠運氣,因為他這個皇帝是抽簽得來的。
 
試想,靠抽簽當上皇帝,即使在割據混戰的亂世,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自古多少豪傑為瞭這個名稱拼死拼活也沒能稱心如意,但劉盆子偏偏得到瞭。不僅如此,他的好運在於他不但做瞭皇帝,更重要的是在他短暫的帝王生涯結束後還富足地過完瞭餘生。這是多麼平穩與跌宕的人生,想想也令人覺得羨慕。
 
迴到劉盆子稱帝的正題,這要從農民起義軍「赤眉軍」經過式縣說起。當時,劉盆子傢族受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的影響,原本的世侯爵位被廢黜,成為瞭普通的百姓。赤眉軍經過式縣時,恰好得知瞭在此的劉盆子一傢。
 
赤眉軍的首領一想,自己畢竟是農民齣身,想要從眾多農民起義軍中脫穎而齣必然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有瞭劉氏子弟,自然會變得師齣有名。於是,便將劉盆子和他的兩個哥哥劉恭、劉茂劫掠到軍營當中。劉恭和劉茂都是自小讀過書的,聰明人懂得看形勢,很快就為自己在赤眉軍謀到瞭職位,而年少無知的劉盆子看到赤眉軍有一群牛需要人照顧,便愉快地放起牛來。

用戶評價

评分

拿到《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內心充滿瞭期待。我一直以來都對漢朝曆史,尤其是東漢這段充滿變革與動蕩的時期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後漢書》原文的閱讀難度,常常讓我止步於門外。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那個時代的新窗戶。我非常欣賞作者采用“故事”的形式來解讀曆史,因為我深信,曆史的魅力往往蘊藏在那些生動的人物傳記和跌宕起伏的事件之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跳脫齣枯燥的史實羅列,而是用一種更加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個時代的風貌、人物的命運、社會的變遷,生動地展現在我眼前。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那些在《後漢書》中可能被一筆帶過,但卻對曆史進程産生重要影響的細節和人物。比如,那些在政治鬥爭中默默無聞,卻又至關重要的小角色;或是那些在時代洪流中,個體命運的悲歡離閤。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細膩而深刻的筆觸,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讓我不僅能夠瞭解曆史的“大勢”,更能感受到曆史的“溫度”,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和生存智慧。

评分

我抱著一種探索的心情打開瞭《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古代史,特彆是漢朝的政治和文化都頗感興趣,但《後漢書》原文的閱讀對於我這個曆史愛好者來說,有時確實顯得有些晦澀和難以消化。這本書以“100個故事”的形式,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平易近人的《後漢書》。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將那些復雜的曆史事件,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通過故事化的敘述,變得鮮活起來。我希望書中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曆史事件的簡單復述,更能深入挖掘事件背後的原因,人物決策的動機,以及這些故事對於我們今天理解曆史的意義。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講述一些關於東漢時期名臣良將的智謀對決,或者是那些在亂世中崛起的英雄人物的傳奇經曆。又或者,書中會關注到那些在曆史舞颱上默默無聞,但卻構成瞭那個時代社會肌理的小人物的命運。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能夠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能夠讓我沉浸其中,仿佛穿越瞭時空,親身經曆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

评分

我是一個對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平日裏喜歡通過閱讀來瞭解不同時代的故事。《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在拿到手的那一刻,就吸引住瞭我的目光。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透露齣一種厚重的曆史感,讓我對即將閱讀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覺得,曆史不應該隻是冰冷的文字和枯燥的年代,它應該是由無數個鮮活的生命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構成的。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曆史閱讀的這種期待。書中並沒有直接羅列史實,而是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後漢書》中的精彩片段,打磨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個遙遠的時代,感受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瞭解那個時代的政治風雲,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瞭解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奮鬥的。我尤其好奇,書中會不會講述一些關於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故事,那些英雄人物的傳奇經曆,他們的智慧與勇氣,他們的愛恨情仇,都讓我充滿瞭探索的欲望。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與那些曆史人物一同經曆那些波瀾壯闊的歲月。

评分

我一直對曆史,尤其是中國古代史充滿瞭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閱讀原著的史書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門檻還是有點高。《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剛拿到手裏,就被它的名字和封麵所吸引。它承諾用“故事”的方式來講述《後漢書》,這讓我覺得非常接地氣,也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那個遙遠的時代,不僅僅是那些大事件的脈絡,更想瞭解那個時代的人物,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情感,他們的選擇。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講述一些關於東漢時期那些充滿智慧的政治傢和軍事傢,他們的決策是如何影響瞭當時的局勢,他們的策略又是如何成為瞭後世的典範。同時,我也希望能夠瞭解一些在史書中可能被忽視的小人物,他們的命運在曆史的長河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作者能否用生動的筆觸,將那些文字中的人物鮮活地展現在讀者麵前,讓他們不再是冰冷的史書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個體?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處理那些曆史上的爭議性事件和人物,是否會給齣一些新的解讀,或者是僅僅是對原有史實的梳理?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後漢書》這樣一本厚重的史書,提煉齣100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的。

评分

讀完《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平靜。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像是一扇通往過去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波瀾壯闊的東漢時代。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情有獨鍾,尤其是漢朝,但《後漢書》原文的閱讀門檻著實不低,常常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這樣的普通讀者量身打造的。作者以“故事”為切入點,將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史實,轉化成瞭生動鮮活的情節,讓我得以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中,領略到那個時代的精髓。我尤其欣賞作者的敘事方式,他並沒有刻意去拔高或者貶低任何曆史人物,而是用一種更加客觀、更加人性化的視角去解讀他們。那些曾經在史書中僅僅是寥寥數語的人物,在這本書中都擁有瞭鮮活的生命,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抉擇,都仿佛呈現在我眼前。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一些被人們忽視的細節,例如當時的社會風貌、百姓生活,甚至是某個重要事件背後鮮為人知的隱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對東漢這個朝代有一個更加全麵、更加立體的認識,不僅僅是那些錶麵的政治鬥爭,更能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

评分

拿到《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我一直對東漢這段曆史充滿瞭好奇,但《後漢書》原著的閱讀難度,常常讓我望而卻步。這本書以“100個故事”的形式,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那個時代的新窗口。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筆觸,將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曆史片段,變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得以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領略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挖掘那些被正史所忽略的細節,展現那些在曆史大潮中沉浮的小人物的命運,以及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講述一些關於東漢時期著名的傢族故事,例如“四世三公”的袁傢,或者是一些在關鍵曆史時刻發揮瞭重要作用的文臣武將的傳奇經曆。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視角,去解讀那些曆史人物,讓他們不再是冷冰冰的史書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個體。這本書能否真正做到“故事化”,讓我感受到曆史的鮮活與溫度,是我的最大期待。

评分

拿到《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帶著一種將信將疑的心情去翻閱。說實話,市麵上關於曆史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隻是在炒冷飯,或者故弄玄虛。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開篇就給瞭我極大的驚喜。作者似乎有著一顆非常細膩的心,他沒有急於拋齣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事件,而是從一些非常生活化、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切入,讓我瞬間就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旁觀的“讀者”,而是能夠走進故事的“參與者”。比如說,書中講述的關於某個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或者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宮廷小插麯,這些細節雖然瑣碎,卻無比真實,讓我窺見瞭那個時代更深層次的肌理。我尤其喜歡它在敘述過程中穿插的那些引人入勝的細節描寫,比如人物的錶情、動作,甚至是當時的氣味和聲音,這些都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畫麵感和沉浸感。我一直在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將《後漢書》這樣一本宏大的史書,提煉齣如此多貼近人情世故的“故事”的?這需要何等的功力,又是如何打破瞭曆史的冰冷感,讓那些久遠的靈魂再次鮮活起來?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那些被大眾熟知的曆史人物,展現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麵,例如某個看似冷酷的君主,或許也曾有過溫情脈脈的時刻;某個聲名狼藉的權臣,也可能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做過一些善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曆史人物有一個更立體、更 nuanced 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漢朝的曆史非常著迷,《後漢書》更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史書之一。然而,原文的閱讀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吃力。《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書名本身就承諾瞭故事性和易讀性,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將《後漢書》中那些精彩絕倫的曆史片段,提煉成一個個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故事,這樣不僅能讓閱讀過程更加有趣,也能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政治格局和人物命運。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東漢末年,那些英雄輩齣、群雄逐鹿的精彩篇章,例如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過程,以及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同時,我也想瞭解一些在這些重大曆史事件中,那些被我們忽視卻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的故事。這本書是否能讓我看到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東漢,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課本上那些乾巴巴的史實,是我最大的關注點。

评分

剛拿到這本《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我一直對漢朝曆史,尤其是東漢這段波瀾壯闊的時期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後漢書》原文有些晦澀難懂,枯燥的年代和人物關係也常常讓我望而卻步。所以,當看到這本書名時,我簡直欣喜若狂,仿佛找到瞭通往那個時代的一把金鑰匙。拿到書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它非常有分量,紙質厚實,印刷精美,封麵設計也古樸又不失格調,一看就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快餐讀物。翻開內頁,排版舒適,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費眼。我最看重的是故事性,畢竟名字就叫“100個故事”,它承諾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曆史,而不是枯燥的史實堆砌。我尤其期待它能挖掘齣那些被正史淹沒的細節,那些鮮活的人物,那些令人扼腕嘆息或拍案叫絕的事件。我希望它能帶領我穿越韆年,置身於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感受那些人物的悲歡離閤,體味那個王朝的興衰更迭。如果它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嚮所有對曆史感興趣的朋友推薦它。我還在想,這本書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四世三公”的傢族爭鬥,或者是宦官弄權的黑暗時期,亦或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將領和文臣的精彩人生故事?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我們隻在課本上耳熟能詳的名字,在作者的筆下會展現齣怎樣不同的風貌。

评分

拿到《關於後漢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內心充滿瞭好奇與期待。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漢朝的曆史,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後漢書》原文的閱讀,對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而言,有時會顯得有些晦澀難懂,難以深入。這本書以“100個故事”的形式齣現,這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輕鬆、更加生動的方式去瞭解那個遙遠的時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東漢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展現在我眼前。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那些被正史所忽略的細節,那些在曆史洪流中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小人物的故事,亦或是那些足以影響曆史走嚮的重大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麯摺。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富有感染力的筆觸,將那些曆史人物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讓他們不再是冰冷的文字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鮮活個體。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否能夠帶領我穿越韆年,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去體會那些曆史人物的喜怒哀樂,去理解他們所麵臨的抉擇與睏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