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4排湾族:巴里的红眼睛(三版)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4排湾族:巴里的红眼睛(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原住民
  • 排湾族
  • 神话传说
  • 巴里
  • 红眼睛
  • 原住民文化
  • 台湾文化
  • 民俗学
  • 文学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排湾族知多少?
  ‧住在石板屋,屋前都会种植槟榔树
  ‧蔡英文总统的祖母是屏东狮子乡的排湾族
  ‧採行头目制,依阶级而分工
  ‧可能是生活在最南部,皮肤最黝黑
  ‧为什么办喜事要盪秋千?
  ‧善死者蹲坐埋在家屋正厅,面向大武山
  ‧排湾三宝:陶壶、青铜刀、琉璃珠


  原住民尊重生命与天地的传统,是绿色硅岛台湾美妙的「原」动力。
  过传神生动的故事,搭配精致彩绘的图画,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台湾的文化源头!

  排湾族神话与传说

  1. 巴里的红眼睛:化作槟榔树生生世世守护族人
  善良的巴里生来一对红眼睛,被他盯上就必死,让敌人十分畏惧,并设下圈套杀害。死后的巴里幻化成红槟榔,仍挺立家园,守护着他所深爱的排湾族人。

  2. 头目的故事:头目与阶级分工制度的来源
  
  之一:大水淹没陆地  人们因为贪婪而产生纷争与仇恨,忘记了与天神的约定,以致连续数月向芋头般的大雨淹没了土地。
 
  之二:红嘴鸟取回火种  少数得到天神指示的族人避居在交叠的芒草梗浮体上,却因火种打溼而再度陷入困境,幸好红嘴鸟奋勇取回,并发现了大武山陆地。
 
  之三:百步蛇.陶壶.头目  大武山上的陶壶忽然裂开,走出一位男子,这时大水开始退去,陶壶生的人踩着众多百步蛇缠绕的竹竿,爬上天洞取回小米种子,被族人奉为头目。

  3. 盪秋千的爱情故事:秋千是邀请众神来到人间的楼梯
  平民本仍和头目的女儿露古相爱,但头目却百般刁难。最后,本仍通过考验带回来雄鹰羽毛、云豹牙齿、百步蛇纹刀以及琉璃珠。于是,露古高高兴兴的摆盪秋千,顺利嫁给本仍。

名人推荐

  人与山海的约定

  史英 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这本书不只保留了原住民的文化,更提供了不同族群的孩子彼此认识的机会,不同的价值观可能会动摇孩子原来的想法,但动摇也是思辨的开始,而这珍贵的文化差异所可能激盪出来的反思与创新,正是台湾进步的重要动力。

  吴密察 国史馆馆长
  原住民神话不只是原住民族文学心灵的泉源,也是延伸台湾人民共同想像空间的资源。这本书将原住民神话配以精致的图画,不但可读性甚高,而且提供很多延伸阅读的资讯,诚为认识原住民文化的骏良入门书。

  浦忠成 考试院考试委员
  台湾的历史是许多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共同缔造,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有值得去认识和学习的地方,本书介绍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是所有生活在台湾的人应该去接触和了解的。

  马绍.阿纪 前公视原住民新闻杂志主播
  小学最爱的书叫做《雅美族的船》,第一次坐飞机,就去拜访达悟族(旧称雅美族)人的家。以前都是「国立编译馆」出版的书,现在有原住民作家和艺术家自己编写的故事书,当然一定不能错过。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丽) 立法委员
  「没有听故事的童年最无趣。」从小我最渴望听到祖母说部落的传奇故事或历史典故,到现在还是非常向往说故事或者听人家诉说部落的神话故事。相信这本原住民神话故事一定可以带领你进入和祖先讲话的石板屋子里,要常读它哦!

  动力火车(尤秋兴、颜志琳) 知名歌手
  原住民钟爱唱歌,喜欢跳舞,以歌舞和大自然心灵相通,用口耳相传的故事留住智慧和文化。【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有最多原住民共同参与的图画故事书,写出原住民生命动力,记录台湾悠远历史,是献给台湾孩子的最佳读物。

  张子樟 青少年文学阅读推广人
  在升学主义依旧猖獗,电子媒介四处氾滥的年代里,【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将是激发青少年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最佳触媒。

  陈建年 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神话、传说与故事,纵使在时间、空间与事实的实虚方面有不同的界定与意涵,这本书至少提供了原住民族可以更贴近祖先的线索,也可以让广大读者欣赏跟自己很不同的--所谓的「比山高、比海深」的原住民族文化容颜,很值得推荐给大家细细品味。

  陈郁秀 前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有故事的民族最美。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蕴含先人口耳相传的生命智慧、人生体验、祭典仪式,以及对宇宙奥秘的种种解读,充满哲理与想像。认识台湾,寻找「台湾的原动力」,就要先认识台湾最早的主人;本书精采好看,那是来自山与海的唿唤!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立民族的根就是尊重他们的历史与文化,让每个小孩了解并能以此为傲。台湾原住民的青少年能够拥有这套展现他们文化的书籍,绝对是这一代人必须给他们的礼物!

  曾宪政 前高雄市教育局局长
  就好像在阅读每一个原住民族的自然脸谱,驰骋在丰富的想像,更惊喜于书中每一幅画所展现的原创生命力。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学习尊重不同生长环境下,不同族群的生活形态,每一则都是对原住民的爱。

  黄光男 前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是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借由这本书认识原住民的文化、分享与学习不同族群间的生活智慧,进而重建台湾生命力与创造力。

  黄荣村 高教评鑑中心基金会董事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中、英对照图画书的出版,在全球共同关注大自然存续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焦点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台湾,并促进国际认识台湾多元的文化活力。

  杨孝爃 前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前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充分显示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多元性,尤其原住民各族群均充满对自然的融合性,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动力,成为台湾各族群共存共荣、互尊互信、永续发展、永续生存的基石。

  赵自强 如果儿童剧团团长
  当这一代的孩子努力学习各种语言的同时,这本书用故事引领孩子的心,走向人文、走向历史、走向尊重、走向和谐、走向勇气…。愿历史中的智慧与力量,陪伴每个孩子长大!

  蒋竹君 前国语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
  本书给青少年开启一扇新的阅读之窗。读者从中更能体会尊重其他族群,学习分享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智慧。书后的六项专栏设计,让读者有反刍的思考空间,是真正的乡土教材资源。

  蔡中涵 博士、前立法委员
  多元文化的共荣,奠基在族群间的了解与尊重。原住民的深刻智慧多潜藏在口传的神话故事或寓言当中,喜见「新自然主义公司」的投入,用最浅显易懂的图画方式,保留原住民各族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工作需要更多人投入,也需要社会大众实质支持。

  谢世忠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会理事长
  原住民朋友借由口传连结祖先子孙的社群,大多能说能唱,记忆丰富,人生自然也就活泼。有文字传统的朋友欣赏了代表台湾原动力的原住民传说之后,想必也生羡慕之心吧!

  怀劭.法努司 原舞者艺术总监
  在聚会所内,神话与传说是用「话」来「说」的,那种经验已距离我好远好远了。现在,不一样的经验,是用「画」来「话」的,就是这本书,让我感觉是这么地贴近原乡的生活——它不禁让我开口大唱:Ho hai yan.ho wai ha hai ——我又回到聚会所了。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探寻南岛语系的文化根脉 本书聚焦于台湾原住民文化的核心——神话与传说,旨在深入挖掘南岛语系族群在台湾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创世观、生命哲学、社会结构以及与自然界互动的精神图谱。 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族群的单一传说进行罗列,而是一个宏大叙事下的文化比较研究,通过梳理不同族群(如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赛德克族、卑南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等,但不包含您提到的特定篇章)的神话体系,勾勒出台湾原住民共享的文化底色与独特之处。 第一章:创世的序曲与大洪水的回响 本章深入探讨台湾原住民神话体系中最基础也最核心的部分——宇宙的起源与人类的诞生。我们将比较不同族群对于“世界如何开始”的不同叙事方式: 创世神祇的谱系:分析以“太阳神”、“双生神”或“地母神”为中心的创世神话。例如,部分族群如何描述世界的初始是混沌一片,以及神祇如何通过劳动、歌唱或斗争来塑造山川河流,奠定人类生存的基础。重点阐述神祇在赋予人类生命、教导狩猎与农耕技艺中的关键角色。 大洪水与重生的记忆:采集并对比台湾各地流传的“大洪水”神话。这些故事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警示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研究不同族群中,幸存者如何搭乘木筏或攀附至高山得以逃生,以及随后如何通过“钻木取火”、“芦苇中诞生”或“兄妹通婚”等方式重建人类社会。这不仅是灾难叙事,更是文化适应性的体现。 第二章:人与自然的契约:山灵、祖灵与万物有灵 台湾原住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重点解读他们如何构建人与非人世界之间的伦理关系。 祖灵的界域与律法:探讨“祖灵信仰”(Utux、’Azi等)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祖灵并非仅仅是死去的祖先,而是维护部落秩序、规范行为、决定族人生死祸福的无形力量。分析祖灵通过梦兆、自然现象或祭司的口述所传达的“禁忌”(Tapu)与诫命,这些构成了原住民社会运行的无形宪法。 山林中的智慧生物:详细梳理与狩猎、耕作、医药紧密相关的“山灵”、“地灵”或“精灵”的故事。例如,对猛禽、蛇类或特定植物的图腾崇拜,这些生物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或祖灵的化身。探讨原住民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与这些非人存在建立“互惠关系”,以确保狩猎的丰收和部落的安全。 第三章:社会秩序的奠基:英雄史诗与社会分化 神话传说往往是社会制度和阶级形成的历史回响。本章着重于那些塑造了族群身份认同和权力结构的英雄传说。 英雄的功绩与文化英雄:收集并分析那些通过智力、武力或超自然能力完成“开疆辟土”、“驯服野兽”或“夺取火种”的文化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娱乐,更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例如,某些族群中关于“纹身文化”起源的传说,如何与男性通过的成年礼和勇武事迹紧密相连。 从传说到制度:贵族与平民的起源:探讨神话中如何解释社会阶层的划分。部分族群的神话叙事中,通过描述贵族祖先与神祇的直接联系,或在特定历史事件中占据核心地位,来神圣化现有的社会等级结构。对比贵族(如头目家族)与平民在神话谱系上的差异。 第四章:生命周期的仪式与传说 人类生命中的关键转折点——出生、成年、婚姻与死亡——无不被神话的光辉所笼罩。 灵魂的旅程与来世观念:对比不同族群对死亡的理解。有些族群相信死者会跨越海洋或山脉进入祖灵的世界,而另一些则相信灵魂会转世为人或化为某种动物。分析“招魂仪式”或“葬礼传说”如何引导生者面对死亡,并确保逝者安息。 神圣的婚姻与血缘的延续:探究关于“第一对夫妻”的传说,以及这些传说如何规范族内的婚配禁忌和外婚制度。重点分析神话如何为女性在生育和祭祀中的地位提供合法性基础。 第五章:异族接触与历史的折射 本书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神话传说中对“他者”的认知和应对,这往往是族群历史变迁的隐晦记录。 恶灵与异域的想象:梳理那些代表混乱、疾病或外部威胁的“恶魔”或“鬼怪”的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是族群在面对环境剧变、瘟疫流行或与其他族群冲突时,内心焦虑的外化。 历史记忆的转译:分析某些特定传说如何暗含对历史事件(如迁徙、战役、外来者的入侵)的集体记忆。通过解读这些神话的象征意义,可以窥见南岛语系族群在台湾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如何用精神力量来巩固自我认同,维护文化的主体性。 本书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和人类学视角的解读,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窗口,去理解台湾原住民神话传说所承载的深厚历史、伦理价值和独特的宇宙观。 它不仅是文学的宝库,更是理解台湾多元文化基因不可或缺的钥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总策划/
孙大川

  监察院副院长、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杂志创办人
 
故事採集/亚荣隆‧撒可努

  原住民作家及文史工作者、主要作品:《山猪.飞鼠.撒可努》
 
绘者简介

见维巴里

  
自然艺术工作者
 
英文译者简介

文鲁彬 Robin J. Winkler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理事长

图书目录

推荐语
编者的话
故事导读  槟榔、陶壶与百步蛇
原住民故事採集
(1)巴里的红眼睛
(2)头目的故事
之一  大水淹没陆地
之二  红嘴鸟取回火种
之三  百步蛇.陶壶.头目
(3)盪秋千的爱情故事
挑战Q&A  信心满满,排湾大小事轻松答
部落百宝箱
大武山下的排湾族
排湾族团结的基础
排湾族的宗教观和五年祭
排湾族的传统婚礼
排湾族的丧葬习俗
认识排湾三宝和石板屋
e网情报站  轻松上网搜寻,「原味」超灵通
造访部落  部落藏宝图,来挖排湾宝
排湾语开口说  排湾与开口说,入境更随俗
学习加油站  进修园地,增加哈「原」功力

图书序言

推荐语

人与山海的约定

史英 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这本书不只保留了原住民的文化,更提供了不同族群的孩子彼此认识的机会,不同的价值观可能会动摇孩子原来的想法,但动摇也是思辨的开始,而这珍贵的文化差异所可能激盪出来的反思与创新,正是台湾进步的重要动力。

吴密察 国史馆馆长

  原住民神话不只是原住民族文学心灵的泉源,也是延伸台湾人民共同想像空间的资源。这本书将原住民神话配以精致的图画,不但可读性甚高,而且提供很多延伸阅读的资讯,诚为认识原住民文化的骏良入门书。
 
浦忠成 考试院考试委员

  台湾的历史是许多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共同缔造,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都有值得去认识和学习的地方,本书介绍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是所有生活在台湾的人应该去接触和了解的。

马绍.阿纪 前公视原住民新闻杂志主播

  小学最爱的书叫做《雅美族的船》,第一次坐飞机,就去拜访达悟族(旧称雅美族)人的家。以前都是「国立编译馆」出版的书,现在有原住民作家和艺术家自己编写的故事书,当然一定不能错过。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丽) 立法委员

  「没有听故事的童年最无趣。」从小我最渴望听到祖母说部落的传奇故事或历史典故,到现在还是非常向往说故事或者听人家诉说部落的神话故事。相信这本原住民神话故事一定可以带领你进入和祖先讲话的石板屋子里,要常读它哦!

动力火车(尤秋兴、颜志琳) 知名歌手

  原住民钟爱唱歌,喜欢跳舞,以歌舞和大自然心灵相通,用口耳相传的故事留住智慧和文化。【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有最多原住民共同参与的图画故事书,写出原住民生命动力,记录台湾悠远历史,是献给台湾孩子的最佳读物。

张子樟 青少年文学阅读推广人

  在升学主义依旧猖獗,电子媒介四处氾滥的年代里,【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将是激发青少年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最佳触媒。

陈郁秀 前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有故事的民族最美。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蕴含先人口耳相传的生命智慧、人生体验、祭典仪式,以及对宇宙奥秘的种种解读,充满哲理与想像。认识台湾,寻找「台湾的原动力」,就要先认识台湾最早的主人;本书精采好看,那是来自山与海的唿唤!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立民族的根就是尊重他们的历史与文化,让每个小孩了解并能以此为傲。台湾原住民的青少年能够拥有这套展现他们文化的书籍,绝对是这一代人必须给他们的礼物!

曾宪政 前高雄市教育局局长

  就好像在阅读每一个原住民族的自然脸谱,驰骋在丰富的想像,更惊喜于书中每一幅画所展现的原创生命力。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学习尊重不同生长环境下,不同族群的生活形态,每一则都是对原住民的爱。

黄光男 前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是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借由这本书认识原住民的文化、分享与学习不同族群间的生活智慧,进而重建台湾生命力与创造力。

黄荣村 高教评鑑中心基金会董事长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中、英对照图画书的出版,在全球共同关注大自然存续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焦点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台湾,并促进国际认识台湾多元的文化活力。

赵自强 如果儿童剧团团长

  当这一代的孩子努力学习各种语言的同时,这本书用故事引领孩子的心,走向人文、走向历史、走向尊重、走向和谐、走向勇气…。愿历史中的智慧与力量,陪伴每个孩子长大!

蒋竹君 前国语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

  本书给青少年开启一扇新的阅读之窗。读者从中更能体会尊重其他族群,学习分享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智慧。书后的六项专栏设计,让读者有反刍的思考空间,是真正的乡土教材资源。

谢世忠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会理事长

  原住民朋友借由口传连结祖先子孙的社群,大多能说能唱,记忆丰富,人生自然也就活泼。有文字传统的朋友欣赏了代表台湾原动力的原住民传说之后,想必也生羡慕之心吧!

怀劭.法努司 原舞者艺术总监

  在聚会所内,神话与传说是用「话」来「说」的,那种经验已距离我好远好远了。现在,不一样的经验,是用「画」来「话」的,就是这本书,让我感觉是这么地贴近原乡的生活——它不禁让我开口大唱:Ho hai yan.ho wai ha hai ——我又回到聚会所了。

编者的话

同游原住民的奇幻国度


  台湾,Formosa!在这个面积只有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丽之岛上,每单位面积拥有全球最多样的生物,高山、森林、湖泊、河川、海洋与大地交错,孕育出阿美、卑南、达悟、排湾、鲁凯、布农、邵、邹、赛夏、泰雅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丰富多样的台湾原生文化。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系列共10册书籍的出版,是2002年出版界的一件盛事。10族神话传说的精选,中英对照,还附上重要的文化语汇和简单的族语对话;文字和插图的部分,绝大多数皆由本族人担纲,出版以来深受各界的肯定。

  将近15年的岁月过去了,台湾的社会也有许多的变化,原住民议题逐渐成为显学,愈来愈多的人理解到原住民对台湾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与重要性。编者认为,在目前仍缺乏较系列化相关原住民青少年读物的情况下,旧书新版,或许还是有它的价值和需要性。我们修改了封面的设计,突显族群的名称,让画面显得省捷有力。

  众所周知,2001年之后,所谓原住民10族,因族人自主意识提升,官方的族群认定有了更符合族人认同意愿的改变;因此目前官方认定的族别已成了16族,新增了:噶玛兰族(Kebalan,2002)、太鲁阁族(Truku,2004)、撒奇莱雅族(Sakizaya,2007)、赛德克族(Seediq,2008)、拉阿鲁哇族(Hla’alua,2014)、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2014)等6族。我们曾经构想要把新增的6族补全,但各方面的条件未齐备,只能有待未来的努力了。

  另外,有关原住民各族群语言符号系统的确定,乃是2005年之后的事。本套书出版时,族语语汇的拼法,完全依照作者本身习惯的写法,这多少和现行的族语书写系统有些出入;若要更动,也会是一项大工程。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失,我们请族人针对各册的「开口说」唸出正确的音读,并将录音档放上网路(请扫描封面的开口说QRCode),方便大家学习简单有用的族语,拉近彼此的距离。

  还等什么?现在就推开各族每扇神话传说秘境的大门吧!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本对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传说了解不多,只是知道一些零星的故事。这本书却系统地呈现了不同族群的神话体系,让我对台湾原住民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腾、符号和仪式来解读神话故事,让我了解到这些故事并非只是虚构的幻想,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书中对于“祖灵”的解读,让我了解到原住民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一直守护着他们的后代,并给予他们力量和智慧。这种信仰体系对于原住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还介绍了原住民的音乐、舞蹈和工艺品,让我了解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与神话故事之间的紧密联系。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台湾原住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欣赏他们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创造力。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很有质感,纸张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服。内容方面,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述神话故事的同时,穿插了大量的文化背景介绍。这对于像我这样对原住民文化一无所知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常常会遇到很多我不理解的词汇和习俗,需要自己去查资料,非常费时费力。而这本书则将这些信息都整合在内,让我能够更流畅地理解故事的内涵。书中对于不同族群的神话故事进行了比较,让我了解到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信仰体系。例如,阿美族的神话故事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而卑南族的神话故事则更注重对祖先的祭祀和对自然的崇拜。作者的文笔也很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仿佛身临其境,亲耳聆听着原住民长老讲述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对台湾原住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敬佩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在听一位老爷爷讲故事,语言朴实,但却充满了智慧和情感。作者并没有刻意地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平实的口吻来讲述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这种叙述方式让我感觉更加亲切和真实。书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十分生动,每一个神灵、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命运。例如,书中对于“巨灵”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他既有强大的力量,也有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神灵视为无所不能的存在,而是将他们视为与人类一样有情感、有弱点的人物。这种人性化的描写让我更容易产生共鸣。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与那些神灵和英雄一起经历了无数的冒险和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集,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深刻探索。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找一些素材来写一篇关于台湾文化的论文。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作者并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研究”原住民文化,而是以一种谦卑和尊重的态度来“聆听”他们的故事。书中对于神话故事的解读,并非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框架,而是结合了原住民自身的文化语境,力求还原故事的真实面貌。这种研究方法让我耳目一新。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原住民文化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例如土地被侵占、语言流失、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等等。这些问题让我感到非常痛心,也让我意识到保护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神话故事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社会正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呼吁。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台湾原住民神话的书,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从小在都市长大的我,对于台湾原住民文化了解甚少,历史课本里对他们的介绍也总是蜻蜓点水。这本书却用一种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方式,将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神话情节,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故事背后的文化意涵和族群认同。例如,书中对于创世神话的解读,让我意识到原住民并非将自然视为征服的对象,而是将其视为与人类共生的伙伴,彼此尊重,和谐相处。这种生态意识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些神话故事中蕴含着对祖先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坚守,即使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原住民依然努力地保存着自己的文化根脉。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我们汉人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也更加珍惜台湾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的共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集,更是一部关于台湾文化认同的深刻反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