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争点整理(3版)

刑事诉讼法争点整理(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看不出来考点在哪吗?就算看出考点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吗?别担心,《争点整理》系列揉合学者重要文章及实务见解,从答题视角出发重新呈现争点,让您考试无往不利!

  「「刑事诉讼法」考试之准备过程中,最让考生头痛的,便是将多如牛毛的实务见解及学说,汇整成一个又一个争点。针对此种应考趋势,将多到数不尽的文章及判决(例)整理成争点,放置在这本小书中,供读者备考时使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孙宥


  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
  司法官特考及格
  律师高考及格

  对于实现正义存有莫名坚持,但总被正义得否被标价之漩涡困住,故选择转换跑道寻找体现正义的另种可能。曾经渴望许多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年过三十后,只愿我爱的人们身体健康,然后淡淡的祝福着,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你安好。

  每天睡前,提醒自己别忘了离爱与关怀再更近一点;每天睡醒,提醒自己记得要对于社会结构上的弱势给予高于法律的尊重。

荷构

  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
  律师高考及格
  现为执业律师

  很讨厌考试,但唯一专长是很会考试,于是意外进入国考产业。

  认为国考是个架空平行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所有疑问都有正确答案,而且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被写下来,气势万千的告诉全世界「这个问题就是要这样解决」。

  曾经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太脱离现实,但执业后逐渐领悟,正是要从这样有点脱离现实的起点开始,才能在现实世界中有所坚持,相信有些事物不能被标价,而每个人都值得好好被对待。

图书目录

Chapter 1刑事诉讼基础论及重要原理原则
主题概说1-2
Q.01刑事诉讼之定义及欲达成之目的1-3
Q.02刑事诉讼程序诉追之方式及程序关系人1-5
Q.03何谓法官保留原则?何谓令状原则?两者有何区别?1-10
Q.04何谓裁判?何谓裁判之「确定」?1-14
Q.05我国採调查原则(澄清义务)或当事人主义?1-15
Q.06无罪推定原则之内涵?1-22
Q.07何谓正当法律程序?1-23
Q.08何谓「审理之三大原则」?1-24
Q.09为何刑事程序被称为宪法之「测震器」?1-26
考题参照1-27
参考文献1-29

Chapter 2国家机关
主题概说2-2
Q.01刑事诉讼法之效力2-3
Q.02何谓刑事诉讼法所称「法院」?我国对法院之审级及组织有何规范?2-14
Q.03法官回避之事由有哪些?2-16
Q.04法定法官原则有何内涵?我国是否承认法定法官原则?2-20
Q.05检察官是行政官?还是司法官?2-23
Q.06何谓「检察一体」?其界限为何?2-25
Q.07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关系为何?2-27
考题参照2-28
参考文献2-34

Chapter 3被告
主题概说3-2
Q.01被告与「犯罪嫌疑人」有何不同?被告与「证人」有何不同?何谓「关系人」?3-3
Q.02不自证己罪特权之内涵与要件为何?3-5
Q.03不自证己罪原则于我国法是否被实践?3-8
Q.04对被告之讯问可如何分类?讯问之时间有何特别限制?3-9
Q.05于哪些情形方须尽刑事诉讼法第95条之告知义务?违背告知义务之法律效果为何?3-11
Q.06违反刑事诉讼法第93条即时讯问之法律效果为何?3-14
Q.07讯问被告为何须全程录音?未全程录音之法律效果为何?3-16
Q.08为何须禁止不正讯问?不正讯问直接取得之自白可否使用?3-17
Q.09何谓不正讯问取得自白之直接效力、继续效力与放射效力?3-19
考题参照3-23
参考文献3-29

Chapter 4辩护制度、辅佐人与代理人
主题概说4-2
Q.01辩护人之定位为何?辩护人是否负担公益保护之任务?4-4
Q.02何谓实质辩护?4-5
Q.03任意辩护与强制辩护有何不同?何时应适用强制辩护规定?4-7
Q.04于强制辩护案件中,辩护人于审判程序未到场,法院应如何处理?4-11
Q.05选任辩护与指定辩护有何不同?指定辩护是否必然也是强制辩护?选任辩护与指定辩护何者优先?4-13
Q.06多数辩护与共同辩护有何不同?4-15
Q.07辩护人之阅卷权与被告之阅卷权有何不同?侦查中辩护人有无阅卷权?4-17
Q.08侦查中及审判中辩护人有哪些重要的在场权?4-20
Q.09在押被告与辩护人之自由交通权宪法基础为何?如在押被告系与律师以外之人会见,是否亦得享有自由交通权?4-21
Q.10受拘捕被告与辩护人之自由交通权,在现行刑事诉讼法有何规定?4-24
Q.11国家机关为侦查被告犯罪,得否搜索特定被告所委任律师之律师事务所?4-25
Q.12哪些人能取得辅佐人地位?辅佐人能做哪些诉讼行为?4-26
Q.13代理人能做哪些诉讼行为?有哪几种代理人?4-27
考题参照4-28
参考文献4-33

Chapter 5诉讼关系、诉讼条件与诉讼行为
主题概说5-2
Q.01何谓诉讼关系?诉讼关系如何发生、如何消灭?5-3
Q.02何谓诉讼条件?5-5
Q.03本法明定之诉讼条件有哪些?超法规之诉讼条件?5-6
Q.04多数诉讼条件欠缺时应如何处理?5-12
Q.05诉讼行为分成哪些层次讨论?5-12
Q.06诉讼行为之「撤回」与「撤销」?5-13
Q.07何谓回复原状?适用要件为何?5-14
Q.08误合法上诉为不合法,予以判决驳回时,应如何救济?5-15
考题参照5-17
参考文献5-18

Chapter 6案件
主题概说6-2
Q.01案件之意义与作用为何?6-3
Q.02一事不再理原则如何保护被告?6-4
Q.03检察官起诉之人如何特定?6-4
Q.04单一案件与同一案件有何不同?「实务上」单一犯罪事实如何认定?单一性影响哪些诉讼程序?6-7
Q.05犯罪事实之同一性有何机能?「实务上」如何认定?法院何时须于判决中引用刑事诉讼法第300条?6-14
Q.06犯罪事实之认定,德国学说与实务有何看法?6-17
Q.07何谓裁判之「形式确定力」与「实质确定力(既判力)」?言词辩论终结后、判决宣示前所生之事实,有无可能被判决之既判力所及?6-18
考题参照6-20
参考文献6-39

Chapter 7强制处分
主题概说7-3
Q.01何谓强制处分?7-5
Q.02何谓「短时间之人身自由拘束」?传唤与通知有何不同?7-6
Q.03拘提是否「宪法上逮捕」?一般拘提与迳行拘提有何不同?拘提如何执行?7-8
Q.04通缉干预人民何种基本权?逮捕分成哪些类型?7-9
Q.05刑事诉讼法第88条之1是紧急逮捕?紧急拘提?或是紧急拘捕?7-13
Q.06司法警察(官)拘捕被告后应如何处置?7-15
Q.07羁押之意义为何?羁押与无罪推定原则关系为何?7-16
Q.08何谓「拘捕前置原则」?7-17
Q.09一般性羁押之「羁押原因」有哪些?7-19
Q.10何谓「羁押之必要」?7-23
Q.11侦查中羁押,声请羁押与决定机关分别为何机关?7-24
Q.12侦查中羁押之审理,有哪些程序参与者?证据来源有无限制?7-25
Q.13侦查中羁押之审理程序为何?7-26
Q.14审判中羁押与侦查中羁押有何不同?7-29
Q.15预防性羁押有何争议?7-34
Q.16关于羁押期间有何限制?延长羁押之容许次数?7-35
Q.17何谓羁押之撤销?当然撤销与视为撤销有何不同?7-38
Q.18何谓「停止羁押」?何谓「再执行羁押」?7-40
Q.19法院得否于「夜间」为羁押之审理?7-42
Q.20替代羁押之处分7-43
Q.21临检与搜索的区辨7-44
Q.22「搜索」与「扣押」意义为何?搜索有哪些常见分类?7-46
Q.23关于「无令状搜索」本法有哪些规定?7-50
Q.24是否得以检察官所签发之拘票,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31条第1项找人之紧急搜索?7-53
Q.25附带扣押与另案扣押有何不同?7-54
Q.26新修正通讯保障及监察法有哪些重要规定?7-55
Q.27另案监听所得资讯是否得作为证据?7-63
Q.28「陷害教唆」与「钓鱼侦查」之区辨?7-65
Q.29依刑事诉讼法第205条之2,司法警察得恣意为身体检查处分?7-67
考题参照7-71
参考文献7-87

Chapter 8证据法则总论
主题概说8-2
Q.01「实体证据」及「弹劾证据」意义分别为何?8-3
Q.02「证据能力」与「证明力」有何不同?实务对于证据能力如何定义?8-3
Q.03无罪推定原则与证据裁判原则关系为何?8-4
Q.04我国关于举证责任有何规定?辩方是否亦负有举证责任?8-5
Q.05「严格证明法则」与「自由证明法则」有何区别?8-9
Q.06传闻法则之意义为何?直接审理原则与传闻法则关系为何?8-11
Q.07我国关于证据排除有哪些规定?权衡法则如何适用?8-11
Q.08私人不法取得之证据得否作为判决之依据?8-14
Q.09「证据法定原则」与「自由心证原则」有何不同?我国法有哪些规定?8-17
参考文献8-19

Chapter 9证据法则各论
主题概说9-3
Q.01「共同被告」或「共犯」,其陈述属于何种证据方法?9-5
Q.02何谓证人之具结义务?如有违背,法律效果为何?他案被告,对本案而言是否亦有具结义务?9-6
Q.03「基于特定身分关系之拒绝证言权」与「基于不自证己罪之拒绝证言权」有何不同?9-9
Q.04国家机关漏未告知证人基于不自证己罪所生之拒绝证言权,则证人之陈述得否于本案使用?证人日后若经起诉,于其案件中得否使用此先前陈述?9-11
Q.05刑事诉讼法第159条所指「法律另有规定」应如何解释?9-13
Q.06证人于检察官面前之陈述,未经诘问,有无进入法庭之资格(证据能力)?9-14
Q.07何谓刑事诉讼法第159条之3所称之「传唤不到」?得否类推适用第159条之3?何谓第159条之2、第159条之3所称「可信之特别情况」?9-15
Q.08何谓「特信文书」?9-18
Q.09何谓「传闻之同意」?为传闻同意后,得否再为争执?9-20
Q.10法院得否一概以「自行勘验」取代「送请鑑定」?9-22
Q.11法院是否受鑑定意见拘束?9-23
Q.12检察长以公文要求辖区之警察,于特定案件皆一律送请特定机关鑑定(例如毒品案件皆一律送刑事警察局鑑定),此鑑定之选任是否合法?9-24
Q.13鑑定报告与勘验笔录是否应受传闻法则之拘束?鑑定人应否出庭接受诘问?9-26
Q.14刑事诉讼法第165条之1第2项是属于何种证据方法,勘验或文书?9-28
Q.15测谎鑑定之相关争议9-29
Q.16照片作为证据之性质为何?应如何调查?9-32
Q.17监听译文之证据能力?9-32
Q.18证人先前于警局完整陈述,后于审判期日时行使拒绝证言权,该审判外陈述得否作为证据?9-34
Q.19刑事诉讼法第159条之3是否包括向外国司法警察陈述?9-36
Q.20司法警察是否有告知不自证己罪拒绝证言权之义务?9-37
Q.21检察官非以证人身分传唤被告以外之人,未命具结时,该陈述是否有传闻例外?若检察官蓄意规避具结义务时,该陈述之证据能力应如何评价?9-38
Q.22私请鑑定之可用性?9-40
Q.23勘验作为证据之调查方式9-41
Q.24讯问证人要不要录音?9-42
考题参照9-43
参考文献9-63

Chapter 10侦查
主题概说10-2
Q.01侦查不公开之目的为何?侦查例外得公开之原因为何?10-3
Q.02侦查不公开对辩护人效力为何?对媒体效力为何?10-4
Q.03「告诉」之意义为何?何谓「告诉乃论」之罪?10-5
Q.04告诉之性质为何?实体法规定、程序法规定或具有双重性质?10-7
Q.05本法关于「告诉权人」有何规定?10-9
Q.06告诉权有哪些分类?10-12
Q.07得为告诉之期间?10-14
Q.08告诉之程式为何?10-15
Q.09何谓「告诉不可分原则」?10-16
Q.10告诉权人何时丧失告诉权?10-19
Q.11何谓「不起诉处分」?10-21
Q.12缓起诉之适用要件为何?缓起诉处分有何效力?缓起诉之成就要件为何?10-22
Q.13缓起诉期间,缓起诉处分尚未经撤销,检察官得否迳行起诉?10-25
Q.14本法关于不起诉处分有何监督方式?10-29
考题参照10-30
参考文献10-40

Chapter 11通常审判程序第一审
主题概说11-2
Q.01「准备程序」与「审判期日」有何区别?11-3
Q.02何谓「受命法官」?设置受命法官有何益处?受命法官得否调查或决定证据能力?11-3
Q.03准备程序中,受命法官得否讯问证人?11-6
Q.04准备程序进行中,得否改行审判期日?相对地,审判期日进行中,得否改行准备程序?11-8
Q.05审判期日,审判长是否「应」讯问被告?如有讯问,受到何种限制?11-10
Q.06诘问之次序为何?11-12
Q.07何谓「诱导诘问」?为何仅「主诘问」不得为诱导诘问?11-14
Q.08审判中讯问或诘问如有不当,如何救济之?11-15
Q.09审判期日被告未到庭之法律效果为何?11-16
Q.10审判长何时可依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命被告暂时退庭?11-17
Q.11宣判时,被告是否有义务到庭聆判?11-20
考题参照11-22
参考文献11-28

Chapter 12通常审判程序上诉审
主题概说12-2
Q.01依本法规定,上诉权人有哪些?12-3
Q.02何谓「依职权迳送上级法院审判」?12-6
Q.03何谓「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适用范围?12-6
Q.04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之例外12-14
Q.05我国第二审之审级构造?第三审之审级构造?12-17
Q.06实务上对于「上诉第二审之具体理由」如何认定?学者见解如何?12-20
Q.07第二审之判决有哪几种?何谓上诉第二审「无理由」?12-25
Q.08对于「第三审发回次数」与「上诉限制」,刑事妥速审判法第8条有何规定?12-28
Q.09刑事妥速审判法第9条不对称上诉?12-31
Q.10第三审之判决有哪几种?12-36
Q.11上诉第三审之案件限制?12-38
考题参照12-40
参考文献12-49

Chapter 13简易型审判程序
主题概说13-2
Q.01简易型审判程序共通目的为何?13-3
Q.02简易型审判程序与通常审判程序有何不同?简易型审判程序是否违宪?13-3
Q.03「简易程序」有哪些适用要件?13-4
Q.04「简易程序」之开启及审理有何规定?13-5
Q.05「简易程序」中哪些情形带有「协商」之性质?13-6
Q.06「简易程序」之上诉审与通常审判程序有何不同?13-7
Q.07「简易程序」二审得否撤回告诉?13-9
Q.08「简式审判程序」有哪些适用要件?13-10
Q.09「简式审判程序」与通常审判程序于审判期日有何不同?13-13
Q.10「简式审判程序」何时应改依通常审判程序审判?13-15
Q.11「简式审判程序」就判决结果有无限制?就上诉审有无特别规定?13-16
Q.12「协商程序」之开启要件为何?13-16
Q.13「协商程序」之进行与判决,本法有何规定?13-17
Q.14「协商程序」之上诉审有何规定?13-20
Q.15「协商程序」得否上诉第三审?13-21
考题参照13-22
参考文献13-29

Chapter 14自诉
主题概说14-2
Q.01不得自诉,亦有「告诉不可分」原则之适用?大法官意见为何?14-3
Q.02公诉与自诉竞合时,何者优先?14-4
Q.03关于自诉「强制律师代理」,实务及学说有何重要见解?14-5
考题参照14-12
参考文献14-17

Chapter 15非常救济程序
主题概说15-2
Q.01「一事不再理原则」如何展现于我国刑事程序?15-3
Q.02何谓「再审」?再审之管辖?15-6
Q.03得声请再审之期间为何?15-7
Q.04再审之审理分为哪些阶段?15-8
Q.05何谓「发现确实之新证据」?15-8
Q.06我国再审分为哪些类型?为受判决人之不利益而声请再审,是否违宪?15-15
Q.07非常上诉之原因有哪些?15-16
Q.08「最高法院97年度第4次刑事庭会议」重点为何?15-18
Q.09最高法院若有变更其法律见解,可否执此为非常上诉之理由?15-27
Q.10得否以原审判决后出现之新事证提非常上诉?15-27
Q.11非常上诉审关于原判决不利于被告之判断15-28
考题参照15-30
参考文献15-3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