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潦倒垂釣渭濱 得遇明主大展宏圖──薑太公傳
周玉山
提起薑太公這個名字,在中國可謂傢喻戶曉。歇後語有「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鈎」,舊時門神常有「薑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字樣。不過人們對他的瞭解,大多來自明人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在《封神演義》中,薑子牙乃闡教傳人,修仙得道,神通廣大,奉師下山,興周滅商,降服諸路妖魔,儼然一個通天貫地的半仙。《封神演義》畢竟是一部神魔小說,曆史上的薑太公沒有這樣的神通,但卻是一位沉穩持重、善於思考的智者。人們曆來將運籌帷幄、決勝韆裏的用兵藝術稱為「韜略」。其實,「韜略」本來是指古代兩部重要的軍事著作。「韜」是指《太公六韜》,傳說為薑太公所著,其實是後人託薑太公之名寫成,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記錄瞭薑太公大量的謀略言行,是戰國秦漢時期廣為流傳的一部兵書。「略」是指《黃石公三略》,即漢初謀士張良受之於圮上老人的那部書,傳說亦為薑太公所撰。古人造僞書多願藉名人自重,以售其說。《六韜》前麵赫然寫著薑太公的名字,正說明他的智謀有過人之處。漢代以後,人們常將「韜略」一詞掛在嘴邊,薑太公實際上也就成瞭謀略傢的鼻祖。他受到周文王的重用後,大展宏圖,在興周滅商的過程中發揮瞭重大作用。周朝建立後,他被封在齊(今山東東部),為齊國始祖,並把齊國建成一時大國。
一、半生潦倒,冷眼閱世情 薑太公,本名尚,字子牙,又名呂尚。他是炎帝的後裔,祖先為貴族,在堯、舜時期曾做過四嶽(四方氏族部落的首領),協助大禹治理洪水,立下功勞,被禹封於呂(今河南南陽一帶),所以此後又以封地呂為氏。投奔周文王後,人們又叫他「太公望」。因此薑太公的名字見於載籍的共有七、八個,這在曆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薑太公、薑子牙、薑尚、薑望、呂尚、呂望、呂牙、太公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