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离去,只是换了存在的形式
守住了约定,就守住了心里的温度
林清盛,一个从花莲离乡求学的游子,人生大半时间在台北。这座城市有他恣意踏步的身影、跌跌撞撞的失意、纵情欢笑的声音、挥泪抑郁的心痕,然而,生命影像越渐丰富,他对「这里是家」的认定却始终未明,直到遇见贝克汉──一只天性纯善、有礼,总觉得自己很帅的黄金猎犬。
「是他带着我去探险这方世界,是他让我开始喜欢这个纷乱人间。如果没有他,我的天地永远仅只是一个再微小不过的小框框而已。」──林清盛
从贝克汉40天大抱回家开始,林清盛学着当正规狗爸爸。从一开始互相适应,继之互相依赖,渐渐地,清盛发现贝克汉的眼神行为彷若一面镜子,让人看见自己的良善与亲暱,坏脾气与自我保护。贝克汉不只是狗儿子,也是朋友,是兄弟,甚至是静静等待对话的自心。
但狗的寿命终究短暂。面对贝克汉老迈到去世的同时,人也承受着自己的一部分被剥离。那巨大的悲伤何以对应?怎么样才能看穿乌云,望向阳光所在的天空?
贝克汉教会了清盛这一点。
游子怀着被爱修补了伤痕而变得强韧的心,回到花莲陪伴老父亲。这一条从纯朴到繁华,再回返净土的路,是一条人生之路,也是一条心灵之路。
名人推荐 张小燕、张大春、张曼娟、李瑾伦、邓惠文、郭上嘉 真情推荐
◎读着这本书稿的时候,我恍然而悟:那破碎的、琐屑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正是送行者重浴时间之流的清涤。(张大春)
◎充满情感的笔调,让我常有身历其境之感,彷彿我也伴着他们在月光下散步;彷彿我也揽抱着汉汉的头;彷彿我也能在最后时刻,轻轻抚摸着汉汉对他说话……(张曼娟)
◎与毛孩的生活时时映照着我们的内心,提醒自己检视「我究竟是怎样的人」。牠(们)的存在不只有陪伴,还提醒我们,人生中什么是真正最最重要的。(李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