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

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이용한
图书标签:
  • 旅行
  • 摄影
  • 纪行
  • 动物
  • 文化
  • 异域风情
  • 治愈
  • 慢生活
  • 温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世界各地遇见猫!
亲爱的喵喵,你好吗?

韩国人气猫咪摄影师用文字和影像带你走访猫咪天堂,
摩洛哥、土耳其、日本、台湾、印度、寮国
6个国家×逾30个城市×超过380张精彩照片×24篇猫特辑
捕捉各地的「猫风景」,难得一见以猫为主的旅行游记

  「返家后,我突然想问候世上所有的猫咪是否安好?」
  寻猫之旅终究会结束,但与猫同行的日子没有终点!

  猫痴摄影师李龙汉,为猫走天涯,横跨欧、亚、非3大洲,飞越18,000哩,捕捉人与猫相亲相爱的动人身影,以感性的摄影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挖掘「猫生」带给人们的启示:「爱猫是信仰、是生活,但要能在贫困的生活里,付出心力照顾猫咪,仍不是件简单的事!」

  ◎爱猫是一种生活态度,探访全世界最爱猫咪的国度
  全世界除了日本,还有哪些国家最爱猫?作者探访伊斯兰国家,记录当地爱猫的民情,捕捉一张张猫咪憨傻的模样;但比起拍猫,他其实更在乎地球上其他猫咪过得好不好?

  ◆猫咪额头上的纹路在摩洛哥被称作「穆罕默德的指痕」,造就伊斯兰爱猫文化
  摩洛哥是穆罕默德爱猫传说的起源地,当地人对猫咪疼爱有加,因此猫族得以自在地生活在蓝色精灵山城「舍夫沙万」;不仅如此,放眼摩洛哥、土耳其各大清真寺,猫咪可以自由来去,足见伊斯兰国对猫咪多么友善,因为猫就是他们生活的伙伴。

  ◆印度、寮国的居民,就算挨饿是家常便饭,餵猫对他们来说依然天经地义
  印度加尔各答被誉为「地球上的贫穷黑洞」,人们就算生活穷困,也愿与猫分享食物。同样的,家猫和街猫在生活不富庶的寮国、有「世界文化遗产」美名的龙坡邦,能随意进出人类的住所、寺庙,体现佛陀慈悲和尊重生命的理念,让寮国获得「猫与狗幸福共处的国家」之美誉。

  ◎人猫和平相处、共生共享;猫疗癒了我们,我们更要尽心照顾猫
  躺在游人腿上唿噜噜的瞌睡猫、亦步亦趋守护着不良于行的老人的侍卫猫、挤到奶奶面前和小孙女争宠的撒娇猫……作者游历了30多座城市,见证许多人猫共处的感动时刻,那些街猫为严肃生活带来暖意,除了温饱,牠们更多时候需要人类关爱的触抚。

  ◆「喵喵喵,Coffee、tea or me?」圆唿唿的小毛球,是招揽生意的小帮手
  日本福冈中洲的冰淇淋小店,猫店长正亲切地招唿客人:「来买冰淇淋喔!喵喵喵!」台湾淡水「有河Book」的慵懒猫、吃完饭就快闪的速食猫,吸引许多爱猫、爱书人前去朝圣;猴硐「217咖啡馆」更有超人气模特儿猫,可爱模样让人情不自禁走进店家,揽客技术一流!

  ◆「我们今天吃什么?」世界各地的街猫,都要感谢猫老爹、猫老妈
  无论在哪里,都有不畏风雨、定时定点餵食猫族的猫老爹、猫老妈,就算拖着行动不便的身躯,他们也坚持猫和人一样不能挨饿,并为牠们建造遮风避雨的住所,甚至霸气地向路人申明对街猫的「所有权」──这一切都是出自对流浪动物一份关怀的爱。

  ◎24个直击猫咪街头生活的LOVECAT极短篇,勾起你和猫咪共处的温馨记忆
  寮国的袭胸猫、清真寺里倒头大睡的猫、窝在小贩旁边的店小二猫、跳上游客大腿的接待猫、动作滑稽的猫⋯⋯一幅幅记录「猫生百态」的照片,搭配诙谐、温馨的小短文,勾起你与猫咪的暖心回忆,让人忍不住大声说道:「就算天塌下来,也有猫疗癒!」

本书特色

  .作者行脚6国,详述异国风情、猫咪生活,从牠们的习性、出没地点爬梳不同国家对待猫咪的异同之处,是市面上少见以猫为主的旅行游记。

  .超过380幅精彩写真,捕捉猫咪在不同国度的千姿百态,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

  .喜欢猫的人,会感动于人与猫之间真诚的互动;对猫不熟悉的人,也能被这些在街上讨生活的猫族坚忍、乐观的精神打动。

  .跟着作者关怀的视角,从人与猫互动的现场反思生命教育,体会生命生而平等的真谛。

暖心推荐

  吴毅平/《当世界只剩下猫》作者
  志铭与狸猫/《黄阿玛的后宫生活》作者
  张角伦(吉妈)/《家有谐星猫,我是白吉》作者
  詹正德/「有河Book书店」店主
  褚士莹/NGO工作者、作家
  猫小P/猫咪插画家
  钟怡雯/爱猫人、元智大学中语系教授兼系主任
  (以上依姓名笔划排序)

  |推荐词|

  ◆「照顾猫咪,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直觉得一座城市若能与周围的猫、狗和平共处,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就是朴实的好人。跟随作者的眼睛,踏遍有猫的城市,看见没有驱赶、没有抱怨的平静与祥和,居民理所当然地与猫咪共享一座城,这听上去很合理,但并非所有国家的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包容心。要庆幸听不懂猫言狗语吗?夜半的猫声狗叫,也许是在对无情的人类说背后话吧!──张角伦(吉妈)/《家有谐星猫,我是白吉》作者

  ◆猫是一张车票,将带领人们通往友爱、善良与和平的国度。我也深信与猫相爱,会让彼此的生命变得柔软,也更加坚定。现在就跟着作者的寻猫旅程与细腻的图文描述,一同来感受各地爱猫风情吧。──猫小P/猫咪插画家

  ◆如果你爱猫,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如果你还不爱猫,更加不能错过。作者行遍多国捕捉到的猫族照片让人惊喜连连,带着爱的独特视角,记录了猫的千姿百态、猫的生活细节与祕密。我们看到猫跟人类之间的信任与情感交流。这是一本让人欢喜的书,值得珍藏。──钟怡雯/爱猫人、元智大学中语系教授兼系主任

  (以上依姓名笔划排序)
 
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 这是一场关于镜头、距离与陪伴的漫长絮语。 在这本厚重的摄影随笔集中,我们跟随一位执着的猫科动物爱好者,踏上了一段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史诗级旅程。这不是一次寻常的观光,而是一场深刻的“追逐”——追逐流光溢彩中的野性之美,追逐不同文化背景下猫咪们的生存哲学,最终,追逐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连接的渴望。 本书的核心,并非仅仅是记录了拍摄技巧或旅行攻略,它更像是一本用光影编织而成的文化人类学观察手记,只不过,观察的主角,是那些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的神秘生灵。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近乎偏执的镜头语言,捕捉了数以百计不同品种、不同栖息地的猫科动物的瞬间。 欧洲:文明的褶皱与都市的幽灵 旅程的序章始于欧洲大陆的古老城市。在巴黎蒙马特高地的石板路上,作者记录下那些优雅地蜷缩在露天咖啡馆角落的贵族血统的后裔;在罗马斗兽场斑驳的墙垣边,他捕捉到那些眼神中带着千年历史沉淀的“城市守卫者”。 这不是简单地拍摄流浪猫。作者深入到各地小众的“猫咪庇护所”,记录了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以及城市规划者如何试图调和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微妙平衡。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上,白墙蓝顶映衬下的橘猫,其照片充满了地中海独有的慵懒与骄傲;而在苏格兰高地的阴郁雾气中,那些毛发厚重、目光坚毅的田园猫,则展现出与严酷自然搏斗的生命力。 作者详尽地描述了不同欧洲国家对流浪猫的法律和民间态度——从严格的TNR(捕捉、绝育、释放)政策,到某些地区近乎神化的对待方式。这些文字并非冰冷的报告,而是夹杂着作者深夜在寒风中等待一只猫咪走出巷口时产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脆弱的感叹,也有对其顽强韧性的赞颂。 亚洲:信仰的阴影与市井的烟火 跨越欧亚大陆的边界,画风骤然一转。亚洲的篇章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和生活的质感。 在印度色彩斑斓的集市深处,猫咪们穿梭于堆积如山的香料和喧嚣的人群中,它们的皮肤上似乎都沾染了恒河岸边的尘土与虔诚。作者在这里遇到的猫咪,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近乎透明的生存智慧。书中收录了一组令人震撼的黑白照片,拍摄于孟加拉国的一处古老寺庙,那里的猫咪被当地人视为神祇的使者,它们的姿态宁静而庄严,与周围的混乱形成了奇异的和谐。 转至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边缘,作者记录了如何追踪那些生活在丛林边缘,与野生猫科动物(如豹猫)有着模糊界限的家猫。这里的文字充满了对环境变化的忧虑,记录了城市扩张如何一步步挤压这些生灵的生存空间。 更令人动容的是,作者在亚洲部分详细叙述了他是如何通过“陪伴”而非“诱捕”来获取信任的。他描绘了自己如何在某个日本古镇的庭院里,连续七天清晨五点,带着一小碟鱼干,静静地等待,直到那只胆小而美丽的虎斑猫终于愿意靠近他的镜头。这种近乎禅意的等待,成为了贯穿全书的摄影哲学。 非洲:赤土与生命的原始呼唤 非洲的旅程是全书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具震撼力的部分。这里不再是文明的边缘,而是生命的原始剧场。 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猫咪是迷宫般麦地那(老城)的灵魂向导。作者记录了日落时分,猫群聚集在广场上,等待食物的场景,光线将它们的影子拉得修长而神秘。这些照片的色调浓郁、对比强烈,充满了异域的诱惑与危险感。 而当行程深入到更偏远的地区,特别是在东非的边缘地带,作者遇到了那些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半野化”猫咪。他不得不与当地的向导合作,学会辨识不同动物的脚印,并利用极为简陋的设备进行拍摄。有一组关于一只在沙漠边缘生存的独眼老猫的照片,是全书的视觉高潮——那双残缺的眼睛里,似乎承载了所有关于生存、失去与坚韧的故事。 镜头背后的修行 《行路远方》的叙事线索并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位移,更是摄影者内心世界的拓宽。作者坦诚地分享了旅途中的孤独、疾病、设备损坏带来的挫败感,以及如何从这些看似微小的“伴侣”身上汲取力量。 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摄影理念的思考:什么是“捕捉”?什么是“记录”?如何避免将动物仅仅视为“异国情调的符号”?作者认为,每一次成功的拍摄,都是一次跨越物种的短暂“理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次微小退让。 “绕地球两圈半”,这个惊人的数字,不仅是物理距离的积累,更是对一种信念的不断检验。它证明了爱——无论是对艺术、对旅行,还是对这些小小的、毛茸茸的生灵的爱——拥有足以驱动一个人去探索世界极限的能量。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行走者、所有观察者、以及所有无法抗拒猫咪魅力的人的深情独白。它邀请读者,拿起自己的“镜头”,去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和身边那些不被注意的生命奇迹。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文‧摄|李龙汉(이용한)


  漂泊在时光里的游牧者,曾于1995年获「实践文学」新人奖,出版过诗集《你好,飞溅的诗》,旅游经历已迈入第18年,其中7年沉浸在猫咪的领域里,撰写与猫咪相关的文章。曾参与「再见小猫」系列改编电影《猫咪之舞》的制作与剧本。

  其他作品有:「猫咪旅行」系列韩国篇《阴郁的日子里,偶尔遇见猫咪》;「再见小猫」系列之《再见小猫,谢谢你》、《开朗吧!小猫》、《没有坏猫咪》;旅行散文《暂时借个肩膀靠》、《与天空最近之路》、《寻找逐渐消失的内地村落》、《滚》、《匠》等。其中《再见小猫,谢谢你》一书,亦在日本、台湾与中国出版。

译者简介

熊懿桦


  韩文系毕业,喜欢看书、热爱翻译,也是个韩剧、韩乐迷,最爱「神话」与「SJ」,喜欢漫步韩国街头,希望有朝一日能走遍整个韩国,更加了解这个国家的人、事、物和风土文化。译作有「生动科学童话」套书、《The Beast 1-4》、《白色微笑,寮国》、《原来副食品这么好做!》、《此刻不爱的人,都有罪》、《用爱翻转逆境》、《大声发问,用力思考》。
 

图书目录

推荐序》彼此相爱,一起生活/褚士莹
序言》走遍世界,窥探猫咪生活的角落

第一章 摩洛哥
地球上最爱猫咪的地方

来自韩国的「猫咪间谍」
年迈的猫老爹在港口豢养猫徒猫孙
摩洛哥肯定是猫咪天堂
蓝色小镇如童话般的猫
在舍夫沙万和猫咪相爱的方法
住在世界上最大迷宫的猫咪们
在墙面满布阿拉伯花纹的巷弄里,遇见餵养猫咪的老奶奶
占领艾西拉港口的喵星人大军
海边露天的猫咪餐厅
各位旅客您好:猫咪站到了!猫咪站到了!
我为何会在这里当猫呢?
这里有许多与英格丽•褒曼相似的猫咪

〈LOVECAT 01〉等待你
〈LOVECAT 02〉一较高下
〈LOVECAT 03〉请勿在此妨碍营业?
〈LOVECAT 04〉你来自天边哪颗星?
〈LOVECAT 05〉摩洛哥的爱猫之人

第二章 土耳其伊斯坦堡
爱吧!歌唱吧!像只猫

你是第一次来吧?快点来!逛逛猫咪公园!
圣索菲亚广场悠然自在的猫咪们
爱吧!歌唱吧!像只猫
泽扎德清真寺巷弄里的流氓猫
爱猫的鸭子
海边有漂亮的猫咪
被艾米诺努码头选中的猫咪
横跨海洋的亚洲猫
跳上相机背包的猫咪

〈LOVECAT 06〉不说「加油」这种话!
〈LOVECAT 07〉猫咪温暖的毛外套
〈LOVECAT 08〉这感觉,我懂!
〈LOVECAT 09〉有顶大市集的猫咪们
〈LOVECAT 10〉老鸟猫咪的提议
〈LOVECAT 11〉西瓜头猫咪

第三章 日本猫岛
人猫和平共处的恬静生活

啊!我梦寐以求的猫岛
海岸边的猫咪巢穴
猫生的奋斗
我在岛上的夏日生活:面包&猫咪
爱猫人口耳相传、赫赫有名的猫岛
岛上的猫与老鹰的共存之道
「嗨,这里猫咪多多!」
猫奶奶以及虎斑猫俱乐部
桥下的流浪汉与流浪猫
居住在神社的神隐猫咪
天拝山不愁吃的野生猫族

〈LOVECAT 12〉还没玩够,我不要回家!
〈LOVECAT 13〉神宫寺花径前的猫咪
〈LOVECAT 14〉能古岛上散步的猫
〈LOVECAT 15〉冰淇淋小店的猫咪店长
〈LOVECAT 16〉小樽的雪猫

第四章 台湾•印度•寮国
他们爱护猫咪的方法

台湾爱猫人士的祕境
在猴硐猫村度过尽情拍照的一天
霸占绝佳观景处的慵懒猫
漫步河滨猫街,逛书店看猫
华西街闹区独眼猫的爱
印度的流浪猫有肖像权?
女孩与老人,躲雨时分与猫同乐
印度贫民疼爱流浪猫的方法
鱼贩大叔的「莉娜、美娜、蒂娜」
居住在吉檀迦利的猫咪家族
寮国游客街的接待猫
波派密沙伊雅朗寺庙的菩萨猫
狗打架,猫咪悠哉围观
河边村庄的猫咪大家族
有猫的风景,就是天堂

〈LOVECAT 17〉在蒙古阿尔泰共和国遇见的流浪猫
〈LOVECAT 18〉泰国考山路的猫
〈LOVECAT 19〉自己打马赛克
〈LOVECAT 20〉玩耍也要看时机
〈LOVECAT 21〉人气模特儿猫
〈LOVECAT 22〉和猫咪同枕共眠的老奶奶
〈LOVECAT 23〉拳击手猫咪
〈LOVECAT 24〉袭胸猫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彼此相爱,一起生活
──褚士莹/NGO工作者、作家


  阅读《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时,我刚巧航行到希腊的米克诺斯岛。这个岛上有许多的猫,自由自在地生活。那附近几个岛上的人显然非常喜欢猫,把猫放进编织品,以及各式各样的图画中。这些猫也完全不受观光客的干扰,非常自在地围绕在海边鱼群聚集的地方,聚精会神地捕鱼。

  我甚至在石板路的中间,看到一个浅浅的洞,露出底下的沙土,当我正在纳闷时,突然看到一只大公猫,大摇大摆地走到那个洞上,蹲坐下去,哗啦啦地洒了一大泡尿,然后又懒洋洋地回到原本的椅子上继续倒头大睡、晒太阳。

  原来岛上没有人特别饲养在屋子里面的猫,会有猫砂可以用,也有鲜鱼可吃,跟人类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类似的自在感,我也在泰国沙美岛的狗身上看过,无论什么品种,牠们都慵懒而与人类亲近,因为有安全感而不需要随便吠叫,为了生活环境的干净,自己养成了到海里大小便的习惯。

  我们的命运,除非我们愿意,否则不见得会因为一只动物进入我们的生命而改变;但是我们的出现,却很容易主宰一只动物幸或不幸的命运。然而,观看跟人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能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就像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说的:「要看一个国家的伟大与文明道德进步的程度,端看他如何对待动物。」(The greatness of a nation and its moral progress can be judged by the way its animals are treated)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以下这则新闻的回响一点也不意外的原因:2016年9月,泰国曼谷市中心最大绿地的伦披尼公园(Lumpini Park)的工作人员,认为园区内400多只、身长超过3公尺、体重50公斤的野生泽巨蜥(monitor lizard,泰语中称为Hia),会吓到游客、影响城市形象,所以捕捉100只带到保育区野放。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引起每天在公园慢跑、打拳、散步的曼谷市民强烈抗议,为体型硕大的泽巨蜥打抱不平,认为牠们跟人类一样,也是在公园共同生活的一份子。泽巨蜥在水域和草地活动,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主要吃鱼、鸟和腐肉维生,偶尔偷取人类在草地上野餐的食物,不过大家也一笑置之,常年来相安无事,希望政府能还给牠们生存权;这善良的想法,就是我所知道的泰国。

  所以我相信一位像李龙汉那样,喜欢猫的人,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就能透过观看猫的样态,学会看见这座城市真实、深刻的样貌。就像一个喜欢狗的人,也能透过每个地方的狗,穿透表象,精确地理解每一个所在。

序言

走遍世界,窥探猫咪生活的角落


  于是,我看见了;猫与人理所当然和平共处的风景。人类宽宏以待的生活方式,猫咪因此拥有美好的日常。这是在韩国无法理所当然的事,却顺理成章地存在于这个世上,这样的事实令人悲伤。

  我正式将触角探索至猫咪的领域已逾7年,我把这段日子以来遇见的无数猫咪及一个个故事,写成了几本书。记录小镇猫咪的「再见,猫咪」系列总共出版3本,韩国国内的寻猫游记系列《阴郁的日子里,偶尔遇见猫咪》也在2013年夏天出版了。《阴郁的日子里,偶尔遇见猫咪》记录的是我历经两年半走遍韩国国内60多个地方所见的猫咪故事,而这本书收录的是我在过去5年里(约80多天)寻访六个国家30多个城市和岛屿遇见的故事,地点包括大家公认为猫咪天堂的摩洛哥以及土耳其,还有日本的猫岛、台湾的猫村、印度和寮国。

  我一直很好奇,离开严重虐猫的韩国后,会在其他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猫咪,牠们是以怎样的「猫生」活在世上的?

  2009年我去寮国龙坡邦旅行时,曾被当地迥然不同于韩国的风景吓到。当时我在露天餐厅吃饭,一只猫就突然跳到我膝上,而且街上大多数的猫都愿意让人类抚摸,牠们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连被许多人贴上危险国家标签的印度,也不会虐待猫咪,反而将猫视为共生共存的对象。甚至连自己都穷得没饭吃、得经常挨饿的贫民区居民,也会把鱼和鸡内脏餵给猫吃。看到这些景象的我,心中一阵刺痛。在摩洛哥和土耳其,和猫一起共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信仰的一部分;而在台湾的猫村或日本的猫岛更不须多说,那是人猫幸福共处的地方。

  回国后,我突然很想向全世界的猫问声好。虽然这段没有收入的寻猫之旅,在此划下句点了,然而我和猫咪结伴而行的旅程,却不会结束。有些人对猫的敌对眼光,无法在一夕之间改变,不过,我绝不屈服,会继续伸出我的手。即使你不愿抓住我的手,我的心意依旧坚定。
 

图书试读

▲摩洛哥肯定是猫咪天堂▼
 
摩洛哥实际上并没有像法国或土耳其等欧洲国家,有所谓的流浪猫管理政策(比如TNR),也就是说,摩洛哥的猫咪数量比被称为猫咪天堂的土耳其或希腊都更多,但这点从来不曾造成摩洛哥的社会问题,也不曾听闻有人抗议猫咪为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那些在韩国被视为问题的现象,比如,猫咪撕破垃圾袋、发情时的叫声、数量太多等等,在摩洛哥都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里是全世界最喜爱猫咪的地方,是穆罕默德「爱猫传说」的起源地,亦是猫咪的地上乐园。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兼圣人,他对猫的情有独钟,透过各种形式流传下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和爱猫「米埃扎」的故事。一天,穆罕默德结束祷告正要起身时,发现他的爱猫米埃扎躺在他的长袍上睡着了。他苦恼了一会儿后,吩咐一旁的弟子拿把刀过来。
 
弟子暗自担心地想着:「难道打算用那把刀,把妨碍祷告的猫给杀了吗?」但是刀子真正的用途并不在此。穆罕默德怕惊扰到猫咪的美梦,小心翼翼地把长袍割破后才站起身来,然后一脸欣慰地望着在长袍上睡得香甜的米埃扎,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对猫咪有多么疼爱。除此之外,穆罕默德甚至还让自己的猫咪钻进他的长袍里生小孩;据说母猫在里头平安生下小猫到吃掉胎盘的过程,他都全程观看了。
 
在伊斯兰文化中,猫咪额头上的纹路被称为是「穆罕默德的指痕」,传说这是因为他太喜爱猫咪,经常抚摸猫咪的头,所以才会留下这样的纹路,甚至有人替这样的纹路取了一个象征穆罕默德的名字:「M」。事实上,今日的伊斯兰文化圈之所以对猫咪疼爱有加,穆罕默德对猫的喜爱起了最大的影响。伊斯兰社会对猫咪的喜爱,相当于是信仰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在伊斯兰文化圈里,如果有人杀猫,就必须付出谷粮作为罚款;当然,也严禁吃猫肉。甚至还有这样的笑话:「在这里,人们无法随意出入清真寺,但是猫咪随时都能自由进出。」来到摩洛哥,更令我惊讶的一点就是──摩洛哥的传统旅馆,大部分都能携带宠物一起入住。

用户评价

评分

**四、** 读到《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的书名,我的心就跟着“飘”走了。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对猫咪情有独钟的人,看到“猫痴摄影师”这几个字,瞬间就找到了“组织”。更何况,他还“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这个行程长度,光是想想都觉得是场史诗级的追猫冒险!我很好奇,在这样一场规模宏大的旅程中,摄影师是如何克服语言、文化、地域的差异,与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猫咪进行交流的? “练习曲”这个词,让我觉得非常贴切。爱猫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磨合的过程。我猜想,摄影师在旅途中,一定有过无数次因为对猫咪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困惑,也一定有过因为一次意外的亲近而带来的感动。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关于猫咪的影像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爱”的成长日记。我想知道,在这趟旅程中,他捕捉到了哪些最能代表猫咪独特气质的瞬间?这些瞬间,又如何体现了他与猫咪之间那份“练习”出来的深厚情谊?我迫不及待想跟随他的镜头,去看看那些在世界各地,与他一同谱写“猫咪练习曲”的可爱身影。

评分

**二、** 我一直觉得,能把“猫”和“旅行”这两个元素结合得如此彻底,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本书《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光是这个副标题,就足够吊足我的胃口了。想象一下,一个热爱摄影的人,带着对猫咪的深切情感,踏上环游世界的旅程,这本身就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我最想知道的是,摄影师是如何平衡自己的摄影事业和追逐猫咪的这份“痴迷”的?在那些陌生的城市和乡村,他又是如何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猫咪身影的? “绕地球两圈半”,这个数字听起来就极具挑战性,也暗示了这场旅程的漫长和艰辛。我很好奇,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他遇到了多少形形色色的猫咪?它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是自由自在的野猫,还是备受宠爱的家猫?摄影师的镜头,会为我们揭示怎样的猫咪生存图景?我相信,在旅途中,他一定有过不少令人难忘的瞬间,或许是和一只流浪猫的温情对视,或许是与一群野猫的有趣互动。这本书,不单单是关于猫咪的记录,更可能是一部关于“爱”的探索,是摄影师在行走中,对人与动物关系的一次深刻反思。我很期待,透过他的文字和照片,能感受到那种跨越国界的“猫缘”。

评分

**一、** 看到《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这个书名,我当下就觉得,这绝对是为我这种“猫奴”量身打造的!“一个猫痴摄影师”,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心生共鸣,毕竟我的手机相册里,一半以上都是我家那只胖橘的各种萌照。更何况,人家可是“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这趟旅程的壮阔程度,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我一直梦想着能带着我的猫咪一起去旅行,但现实嘛,总是各种牵绊。所以,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能跟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去感受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下,猫咪们那独特的存在方式。 书名里的“练习曲”,也让我觉得很贴切。爱猫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懂它”,需要多少耐心、观察和付出?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下的是一次次与猫咪的“相遇”,或许是街头巷尾的流浪猫,或许是异域人家里的宝贝,每一次的停留,每一次的凝视,都是在学习如何去爱,如何去理解。我很好奇,在摄影师的眼中,不同肤色、不同毛色的猫咪,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共通之处?又会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差异?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猫咪情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定是满满的爱意和细腻的观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跟随摄影师的脚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与一只不期而遇的猫咪,来一场深刻的“练习曲”。

评分

**三、** 坦白说,光是书名《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就让我心头一动,而后看到“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更是让我瞬间被点燃!我一直认为,猫咪是一种充满灵性的生物,它们自带一种神秘感和独立性,却又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最真挚的情感。而一个“猫痴摄影师”,他手中的镜头,想必会捕捉到猫咪身上最动人、最不为人知的一面。 “横跨欧、亚、非”,这行程的尺度之大,就已经让我惊叹。我很好奇,在不同的大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猫咪的存在方式会有多大的差异?它们是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还是被视为某种象征?摄影师又是如何与这些异域猫咪建立连接的?“练习曲”这个词,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它暗示了摄影师在旅途中,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在不断学习、体悟如何去爱,如何去与猫咪相处。这其中的过程,想必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惊喜。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去了解这个世界上的猫咪,也去理解我们与它们之间,那份奇妙又深刻的羁绊。

评分

**五、** 当我在书店看到《行路远方,与猫相爱的练习曲:一个猫痴摄影师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的追猫纪行》这个书名时,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无数个关于猫咪的画面。我一直深信,猫咪是世界上最优雅、最独立的生灵之一,而一个“猫痴摄影师”,他的镜头语言,一定能捕捉到它们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更何况,这次的旅程竟然是“横跨欧、亚、非,绕地球两圈半”,这个跨度之大,让我对书中即将呈现的猫咪世界充满了无限遐想。 我特别好奇,摄影师在旅途中,是如何将他对猫咪的“痴迷”与摄影师的专业素养完美结合的?在异国他乡,他又是如何克服语言障碍,与那些可能只认识他一两面的猫咪建立起情感连接的?“练习曲”这个词,给我的感觉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追逐,而是一场充满耐心、理解和爱的学习过程。我想知道,在摄影师的镜头下,不同地域的猫咪,它们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会有哪些有趣的对比?又有哪些跨越文化的共通之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探索,是关于如何用镜头和爱,去理解和记录这个星球上,无数个小生命的轨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