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翻译米糕,也能秒懂「汪~」的100种意思 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反应‧行动‧好恶‧健康,第一本从狗狗角度解析汪汪身心的完全手册

不用翻译米糕,也能秒懂「汪~」的100种意思 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反应‧行动‧好恶‧健康,第一本从狗狗角度解析汪汪身心的完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axwell Woofington, Mark Leigh
图书标签:
  • 狗狗
  • 犬行为学
  • 宠物护理
  • 动物语言
  • 狗狗训练
  • 犬心理学
  • 宠物健康
  • 狗狗生活
  • 汪星人
  • 养狗经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超级汪老大的憨言憨语,
一起和把拔马麻幸福过狗日子~

  汪老大麦斯威尔说:
  我们只要耍狗狗心机,
  学会装可怜的老派技巧,
  多多利用呆萌的小狗眼神。
  就可以憨憨惹人爱。

  跟汪星人同居,
  一定要搞懂的汪汪心情~

  【狗日子万岁】
  汪星人:对我们来说,「讨吃的」跟追猫咪、舔自己的小弟弟一样自然。

  【闻屁屁,对狗狗来说很重要】
  汪星人:闻屁屁,等于浏览另一只狗狗的「狗」脸书。还有,可以马上舔舔、亲亲你的主人。

  【狗狗最讨厌和最爱的事?】
  汪星人最讨厌:我乘车去兜风,出门时还有蛋蛋,回家时却没蛋蛋了。
  汪星人最爱:在臭臭的东西上翻滚,我感觉到一股冲动,一定要……给它……翻滚下去。

  【汪汪跟铲屎官和睦相处的祕诀】
  汪星人:一定要学会「超萌的小狗眼神」,操控你的主人,这是重要的秘密武器。
  谈到遛狗这码子事,你千万要铭记一个不变的真理:永远是汪汪们遛鏲屎官,不是铲屎官遛我们。

  【秒速上手的「与狗同居」实用撇步】
  ◎    分辨唉唉叫、汪汪叫和阿呜阿呜的声音:狗语翻译指南
  ◎    每天的例行狗事
  ◎    烟火夜教战守则
  ◎    乘车时的教战守则
  ◎    跟汪汪同居,一定要搞懂「狗狗放风时间的行家指南」

本书特色

  ※    超简单的狗日子指南书
  告诉你狗狗心里在想什么,秒懂狗狗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找到一只跟你合拍的汪星人,跟你同居。

  ※    所有爱狗人士必读的参考书
  搞懂狗狗生活中的大小事,学会判断狗狗们的好心情与坏心情。秒懂毛茸茸的毛小孩是如何攻佔我们的心,让我们甘心作铲屎官。

  ※    最爆笑又实用的爱犬指南书
  一语道破把拔马麻的所有疑问,学习犬式思考,从此跟汪汪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 附录「汪汪的话」专栏

  ※    来自世界各地的汪星人,最呆萌爆笑人心的汪言汪语,告诉你狗脸之下的真心话。

名人推荐

  中广流行网「人来疯-江太来了」主持人 江太
  中广流行网「绮丽世界」主持人 李秀媛
  媒体跨界王 黄子佼
  台湾动物保护界的艾科卡-中华民国保护动物协会秘书长 黄庆荣
  作家、节目主持人及两只狗狗的妈咪 赵庭

  汪~推荐
《与猫共舞的静谧哲学:洞察猫咪行为与内在世界的深度指南》 一本关于猫咪的、与您提到的那本宠物书完全不同的、侧重于哲学思辨与文化解读的著作。 书籍核心理念: 本书深入探讨了家猫(Felis catus)作为一种独特物种,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无声的语言构建起一个自洽、深邃的“猫之宇宙”。我们不关注具体的训练技巧或健康护理,而是着眼于猫科动物的本能、历史渊源、以及它们对人类感知世界的影响。这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从一种更具洞察力、更少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猫咪那份与生俱来的、难以捉摸的优雅与独立。 第一部:物种的遗产——从荒野到壁炉 本部分追溯了家猫从其野生祖先非洲野猫(Felis lybica)驯化至今的漫长历程。这不是一本生物学教科书,而是对“驯化”这一概念在猫身上体现方式的哲学反思。 共生而非依附: 分析猫咪与人类关系中,为何“合作”而非“服从”成为主旋律。探讨猫咪如何在不完全放弃狩猎本能和独立精神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人类的居住环境,实现一种独特的相互依存关系。 静默的狩猎者: 深入解析猫咪的捕猎本能——那种精准、高效且近乎冥想式的专注力。这种本能不仅是生存工具,更是其内在世界秩序的体现。我们将讨论这种行为模式如何影响它们在室内的“游戏”和“巡视”活动,将其视为一种仪式化的对自然法则的重演。 历史的回响: 考察猫咪在不同文明中的符号意义。从古埃及的神圣化身,到中世纪欧洲的迷信符号,再到现代社会中作为“陪伴者”的新定位。重点分析这些文化标签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对猫咪的刻板印象,以及这些印象与猫咪真实本性的偏差。 第二部:身体的语言——非言语交流的深层结构 本章致力于解构猫咪那些看似随机,实则蕴含丰富信息的非语言信号,重点在于解读“行为背后的意图”,而非简单的“行为记录”。我们将完全避开“训练口令”和“健康监测”等实用内容。 姿态的几何学: 探讨猫咪身体线条、尾巴摆动、耳朵方向所构成的复杂空间语法。例如,对“侧身展示”和“低伏身体”进行本体论层面的分析,理解它们如何通过微调姿态来管理空间边界和表达存在感。 声音的频谱: 区别于常见的对“喵叫”的实用翻译,本章关注的是声音的音质、频率和持续时间所传达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层级。讨论为什么猫咪在成年后才发展出针对人类的“喵叫”系统,以及这种交流的局限性与力量。重点分析呼噜声(Purring)在放松、疗愈和自我调节中的多重功能。 气味的领土: 详细解析猫咪通过面颊、爪子和身体散发信息素(Pheromones)的复杂过程。探讨“磨蹭”行为(Bunting)不仅仅是标记所有权,更是构建一个可预测、安全的气味地图,这是猫咪认知世界的基础。 第三部:猫之宇宙——感知、时间和空间 这是本书最具思辨性的部分,探讨猫咪如何体验现实,以及它们的感知框架与人类有何不同。 时间感的流动性: 考察猫咪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似乎更倾向于“事件驱动”而非“钟表驱动”。分析它们如何“储存”特定的时间点(如喂食时间、主人归来时刻),但这种储存方式如何与人类的线性时间观产生冲突和融合。 光影的建筑师: 深入分析猫咪视觉系统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利用低光环境和动态视觉优势。重点讨论猫咪在观察静止物体时展现出的近乎“禅定”的状态,这是一种与我们高速信息处理模式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 独处的伦理: 探讨猫咪的“孤独”与“独立”之间的微妙界限。分析为何猫咪需要并积极寻求独处空间,以及这种对自主权的维护,对于它们心理平衡的重要性。本书将此视为一种对个体完整性的坚守,而非社会性缺失的体现。 第四部:文化符号的重塑——当代猫咪的角色 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当代社会,审视猫咪如何被网络文化、艺术和哲学再次定义。 互联网上的符号学: 分析表情包、短视频中猫咪形象的流行,这些形象如何迎合了现代人对“无拘无束”、“戏谑的智慧”的向往。探讨这种虚拟投射对现实中猫咪处境的潜在影响。 哲学沉思的载体: 引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对猫咪的描绘,思考猫咪如何成为人类反思自身焦虑、惰性或优雅的镜子。例如,它们在午后阳光中蜷缩的样子,提供了一种对“当下即是永恒”的无声论证。 本书适合谁阅读? 本书面向的是那些已经拥有或深深着迷于猫咪,但渴望超越日常护理与训练指南,进入更深层次理解的读者。如果您对猫咪的行为感到好奇,并希望用一种更哲学化、更尊重物种差异的角度去解读它们的世界,那么本书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猫科心智的静谧之门。它不提供快速答案,而是提供更深刻的提问框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汪星人麦斯威尔(Maxwell Woofington)


  纯种的可卡犬(cocker spaniel),喜欢冷嘲热讽,是「狗眼看人低」的人类死党。他利用自己居住在人类家的7年宠物生活,以及许多狗狗朋友的精辟观察,写出这本「狗狗写给狗狗们的书」,也供狗主人参考。目前,麦斯威尔仍持续落实他的理念,在家里稳坐汪老大的位子,并且跟小李一家人定居在英格兰的萨里郡。

  这是麦斯威尔「写」的第一本书(虽然他已经「咬过」了很多书)。

译者简介

陈家倩


  政大公行系、辅大翻译所、英国肯特大学电影研究所、辅大比较文学博士班毕业,研究兴趣为电影和影视翻译。另曾留学日本,旅游30余国,喜爱音乐、电影和文学,专职为翻译和教学,译有数百部院线电影作品,包括《星际效应》、《冰雪奇缘》、《醉后大丈夫》系列、《出神入化1、2》、《饥饿游戏2、3》等,书籍译作则有《摄影的神思》、《法式浪游:关于爱和法国的旅人日志》、《摄影师之路》、《制片之路》。
 

图书目录

序言
Part 1 狗日子万岁

01.    换算狗狗年纪
02.    当上超级汪老大
03.    肛门腺
04.    抛球器
05.    花俏的三角巾及脖围
06.    吠叫
07.    洗澡时间
08.    床
09.    乞讨
10.    小鸟
11.    咬人
12.    膀胱
13.    埋藏骨头
14.    短靴
15.    肢体「碰」触
16.    闻屁屁
17.    狗狗肥胖
18.    汽车

Part 2 狗狗真心话
19.    喵星人
20.    西萨.米兰
21.    追逐
22.    咬东西
23.    圣诞节
24.    睡前绕圈圈
25.    项圈
26.    电脑
27.    装扮
28.    闻胯下
29.    秘密用语大解密
30.    晚餐时间
31.    狗狗摄影机
32.    狗狗的心理医生
33.    狗展
34.    狗哨
35.    狗狗瑜珈
36.    口水
37.    弄干身体
38.    吃便便
39.    伊莉莎白项圈
40.    兽医

Part 3跟人类和睦相处的祕诀
41.    狗狗运动
42.    狗狗时尚
43.    你丢我捡
44.    烟火
45.    跳蚤、虱子、疥虫和壁蝨
46.    食物
47.    在臭臭的东西上翻滚
48.    狐狸
49.    冰箱
50.    接飞盘
51.    黑暗中发亮的双眼
52.    放风
53.    吃草
54.    宠物美容
55.    手提包
56.    发情期
57.    水管
58.    老年人
59.    幼童
60.    预防针
61.    狗屋
62.    犬舍名
63.    寄宿狗屋
64.    亲亲
65.    雷射
66.    花式牵绳:趁机玩耍、和嬉闹
67.    狗狗跨骑:常见问题大解惑
68.    邮差
69.    毛囊虫病
70.    狂犬病
71.    标示出狗地盘
72.    交配
73.    植入微晶片
74.    米克斯种
75.    嘴套
76.    好狗名
77.    黏踢踢的主人
78.    结扎

Part 4 狗狗的惊人天赋
79.    维持你在狗狗群里的地位
80.    指方向
81.    拉屎:常见问题大解惑
82.    泥坑
83.    超萌的小狗眼神
84.    选择性听力
85.    分离焦虑
86.    鞋子
87.    睡眠
88.    闻东闻西
89.    切除卵巢
90.    松鼠
91.    瞪大眼睛看
92.    树棍
93.    晒日光浴
94.    游泳
95.    狗尾巴
96.    电视
97.    狗地盘
98.    侵入者
99.    雷雨
100.    待办清单
101.    卫生纸
102.    沖水马桶
103.    训练:常见问题
104.    吸尘器
105.    蔬菜
106.    遛狗散步
107.    暖唿唿的位子
108.    洗衣机
109.    垃圾桶
110.    工作选择
 

图书序言

推荐序

  马克.李(Mark Leigh)是标准的狗奴,他花了7年的时间,观察他的可卡(cocker spaniel)麦斯威斯(Maxwell Woofington),然后,狗言狗语、鉅细靡遗的娓娓道出汪星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化……等一生的需求,并集结成册为《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How to Be a Dog)一书。

  笔者从事小动物临床医疗工作将近40年生涯,也拜读过不少有关介绍汪星人的书籍,但是从未见过如此细心描述毛孩子各种需求的专书。毛小孩已成为今日社会我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是,却因为我们常用人类的思维模式凌驾毛孩子身上,致使牠们生活在不快乐的生活中,同样的,也让「饲主」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因此,如果您已是狗奴,或者准备成为狗奴,建议您详读《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并仔细体会与实践,保证您家的汪星人与身为狗奴的您,从今以后能过着和乐幸福的生活。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保护动物协会秘书长
黄庆荣兽医师

序言

  你是一只狗,所以就算用地板上的狗碗进食、当众在街上撒尿有损颜面,你还是认命吧!一旦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这样的待遇,你要学会的就不只是如何与人类共存,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你能当上群体中的老大。这里,我指的群体就是「跟你一起生活的家庭」,也是这本书的中心主旨。

  《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不单单是一本照本宣科的人类好友完全生活指南,还会告诉你如何应付人类,并操纵他们对你百依百顺。有什么祕诀呢?只需要结合狗狗锲而不舍的决心、狗狗心机,和装可怜的老派技巧。多利用你超萌的小狗眼神,让人类完全败倒在你的五指山下(我是说,如果你有五指的话)。

  这些珍贵的精辟见解不仅是我的亲身经验,也谘询过我的许多四脚狗友。你会在这本书一系列的「狗狗的话」专栏中,读到他们的看法和观察。

  如果你还是犹豫不决,不敢妄想自己从一只被主人唿来唤去的宠物,跃升为家里的超级汪老大。让我给你一个概念:如果你在外头看到两个生物,一个负责大便,另一个负责捡大便,你认为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汪星人麦斯威尔
英格兰,萨里郡(Surrey)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之后,我只有一个感觉:相见恨晚!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家的狗狗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困扰了。这本书真的太扎实、太有用了,它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狗狗的“汪汪”信号,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而且是那种真正从狗狗自身出发的解读,而不是人类主观的臆测。 书里那种“不用翻译米糕,也能秒懂‘汪~’的100种意思”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它强调的是一种“读懂”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这本书所赋予我们的。它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们了解到,同一个“汪”声,在不同的场合、配合着狗狗不同的肢体语言,可能传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信息。比如,狗狗在门口“汪汪”叫,可能是想出去上厕所,也可能是想让你陪它玩,甚至是单纯地在告诉你,它听到门外有动静。这本书就能帮助我们区分这些细微的差别。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狗狗“好恶”的解析。我一直以为狗狗只是喜欢吃、喜欢玩,不喜欢被关起来。但这本书告诉我,狗狗的“好恶”其实非常丰富,它们可能喜欢某种特定材质的玩具,讨厌某种气味,甚至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动作,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解读。这让我开始反思,我平时和狗狗互动的方式,是不是无形中给它带来了困扰,或者错过了让它更快乐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它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提案”。这些提案都非常具有操作性,而且都是从狗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的。比如,针对狗狗的某些“不良行为”,它会给出多种从狗狗角度出发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纠正。这让我觉得,养狗的过程,真的可以变得更顺畅、更有成就感。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新手饲主看的,即使是像我这样有一定养狗经验的人,也会从中获得全新的启发。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的狗狗世界,也让我对我的毛孩子有了更深层次的连接。

评分

我一直觉得,养狗就像是在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而《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这本书,就像是我的“狗狗语”启蒙教材,而且还是那种最实用、最不枯燥的。那个“不用翻译米糕,也能秒懂‘汪~’的100种意思”的书名,真的太戳我了,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和我的狗狗沟通无碍。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真的把狗狗的“汪汪”声,拆解成了无数种可能的含义,并且非常细致地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狗狗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代表着什么。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汪汪=口渴”之类的简单对应,而是结合了狗狗的肢体语言、当时的情境,甚至狗狗的个性,来做一个全方位的解读。我家的狗狗,有时候会发出一种听起来很委屈的“呜呜”声,我之前一直以为它就是想要我抱抱,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那种声音可能是在表达它对某种环境的不满,或者是在寻求安全感。 让我特别受启发的是,书里对狗狗“反应”和“行动”的分析。它会告诉你,狗狗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次的眼神交流,都是在传递信息。它不会把狗狗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好动”或者“懒惰”,而是会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狗狗在你回家的时候,会那么兴奋地扑上来,这不仅仅是开心,可能还包含了它对你离开这段时间的“思念”和“等待”。 而且,《110个生活提案》这个部分,真的太太太实用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狗狗“想干嘛”,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很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好的方法。比如,针对狗狗的一些“坏习惯”,它会给出一些非常人性化的纠正建议,让你在不伤害狗狗的前提下,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我用书里的方法,纠正了我家狗狗乱叫的习惯,效果真的立竿见影,它现在变得比以前安静多了。 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狗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乐趣。它让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我的毛孩子。它就像一本字典,一本生活指南,让我和我的狗狗,能够建立起更深厚、更默契的连接。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让人惊喜了!身为一个养了狗狗快十年的资深狗奴,我一直觉得自己对我的毛孩子已经够了解了,结果翻开这本书,简直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书,也不是卖弄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狗语”,而是真的从狗狗的视角出发,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又充满趣味的方式,解析了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狗狗的各种“汪汪”声。 刚开始我以为“不用翻译米糕,也能秒懂‘汪~’的100种意思”这个书名有点夸张,毕竟“米糕”只是一个名字,跟听懂狗语有什么关系?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在强调一种直觉和理解,不需要复杂的“翻译”,就能读懂狗狗的心声。书中举了好多好多真实的例子,有些场景我当下就会联想到我家的狗狗,它发出某种声音的时候,我好像就能立刻明白它在表达什么了。 最棒的是,它不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还延伸到了“行动”和“生活提案”。我一直很苦恼,我家狗狗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焦虑,或者突然表现出某种我不太理解的行为,这本书就提供了好多从狗狗角度出发的解读和解决方案。比如,它会告诉你,当狗狗发出某种特定的“汪”声时,可能是在抗议某个它不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地在吠叫。这让我觉得,我跟狗狗的关系,好像一下子更深邃、更融洽了。 它也不是那种让人读了压力山大的“训狗秘籍”,而是充满了爱和尊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更懂狗的“狗狗通”,对我的毛孩子多了好多耐心和理解。我甚至开始尝试书里的一些小建议,比如改变和它互动的方式,结果发现它变得更开心、更放松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我和我的狗狗之间,开启了一段更精彩的对话。

评分

作为一个对狗狗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它那些“神来一笔”的行为搞得一头雾水的新手饲主,这本书简直就是及时雨!《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反应‧行动‧好恶‧健康》这个副标题就足够吸引我了,而“第一本从狗狗角度解析汪汪身心的完全手册”更是让我觉得,这一定是一本能真正解决我痛点的书。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把狗狗的行为细分成“反应”、“行动”、“好恶”、“健康”等几个大类,并且用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来解释。不像有些书,上来就讲一大堆科学名词,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生活化,就像是和我家狗狗的兽医在聊天一样,但又多了很多我从未想过的角度。 举个例子,书里讲到狗狗在不同情境下的“呜咽”声,我一直以为狗狗呜咽就只是撒娇或者想要吃的,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有些呜咽可能是在表达疼痛,有些可能是因为分离焦虑,甚至有些是因为它觉得无聊。这让我对自己之前对狗狗的理解感到惭愧,也更加警惕,以后在狗狗发出不同声音的时候,我会更仔细地观察它,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它只是想要我陪玩。 另外,关于“健康”的部分,我也受益匪浅。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给狗狗看病的书,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观察狗狗的日常行为、大小便、甚至是呼吸声,来提前察觉到一些健康的小隐患。这对于我这种平时工作比较忙,没办法时刻盯着狗狗的饲主来说,真的太有用了。让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狗狗生病才带它去看医生的“迷糊主人”,而是能主动预防,更有效地照顾它的健康。 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狗不只是喂食、遛弯这么简单,而是一场深入的“心灵交流”。它让我对我的狗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养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评分

老实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不用翻译米糕,也能秒懂「汪~」的100种意思》。这个书名太有趣了!感觉就像是为我们这些常常对着狗狗一脸茫然的饲主量身定做的。而《与狗同居的110个生活提案》这个副标题,更是直击我心,毕竟我每天都在和我的狗狗“同居”,生活中的提案才是最实用的。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真的非常有逻辑性地将狗狗的行为和需求进行了归类,然后逐一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书,而是用很多具体的例子,告诉你狗狗为什么会这样做,它在想什么。比如,当狗狗发出某种特定的“哈气”声,或者“呜咽”声时,它可能是在表达不同的需求。这本书会告诉你,这些声音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是想要表达爱意,还是在寻求帮助,甚至是在警示危险。 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健康”的部分。我一直以为只有狗狗生病了才需要关注健康,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很多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来预防。它会教你如何通过观察狗狗的眼神、耳朵的摆动、甚至尾巴的频率,来判断它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这些细节,我之前真的从来没有注意到过,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我的狗狗的警惕性提高了很多。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里提供的“生活提案”都非常接地气,而且都是可以立刻实践的。比如,当狗狗出现某种“捣蛋”行为时,它不会简单地告诉你“惩罚它”,而是会分析狗狗为什么会这样做,然后给出一些温和且有效的引导方法。这让我觉得,养狗的过程,其实可以是一种共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管教”。 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不再只是一个“主人”,而是一个更懂它的“伙伴”。它让我学会了从狗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它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跟我的狗狗之间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变得更加默契和有爱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