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得五寶﹝代序﹞ 修的東西是這樣,每個人隻要是發現到有這個東西,然後有形的東西給他們看,他們這無形的能量就會齣來,纔會用心去走,去找他的靈根、靈根。
這個靈能找到的話,自然他們這個良知良能就會齣現,齣現以後就用心去學,學瞭以後纔能達到那個目標。最起碼他有開始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就是一個偶像嘛,一個偶像齣來以後,他們認為說:「哦,原來這個東西是可以學的,真的有這個法力,功能真的是有,身體是能健康的。」
能健康,那健康以後就會想瞭,啊既然我會活得很自由自在,然後就會想到要去長壽啦!呀長壽以後,因為他自在沒煩惱,會健康嘛,那他為什麼不長壽呢?啊自然就會想到長壽去啦!
然後長壽以後,長壽以後,乾嘛,無所事事,但是也不想啊,哦,那時候就會去想啊,慢慢去想……,既然能長壽,當然啦,我要去想一些東西啦!就想一些有的沒的,就想到有這個良知良能去發現,然後去想到這靈的東西、性的東西,然後歸嚮何處呢?
長壽,就算再怎麼長壽,總是會有那麼一天要走的嘛,那要走瞭怎麼辦呢?
那就想啦,我要走瞭,自己很清楚,自己很知道,清楚以後要怎麼走,怎麼走,走到哪裏,走到哪個地方,然後纔不會痛苦。
當然,長壽如果不能死的話,卻一直在那裏病病病,一直病,病以後再死,這樣也不對啊!
在長壽以後你要想,想瞭以後,靈性你要怎麼歸,要往生的那一天的話,他很自在很自在就走掉瞭。走掉那時候也不會痛苦,對不對。
啊就知道,他原來的地方是在哪裏,當然啦,到那性悟齣來以後,那時候他就有所歸,啊歸到哪裏、哪個地方,歸在原來他去的地方,甚至比他原來更高的地方上去。
這樣的話,他活著就錶示有意義,這樣就是一個有意義啦。
這個理,你一直把它傳,傳傳傳,他就活著,原來,越活越有希望,越健康越長壽,越自在。然後是希望就越大,活著越有希望的話,他就越想活越久,然後越去研究東西,越想很多東西,然後就越懂,越懂很多東西。
然後慢慢,有的人假使修得好的話,它功能齣來,哦,天地間什麼事情都齣現,那時就開悟啦!什麼都知道,一悟啦,天上的東西、地下這個東西所在很清楚、很知道,一目瞭然。
哇!這就很快、就很快有瞭悟性,悟性以後,他慢慢就是要歸源。
什麼希望都知道啦,什麼都有啦,慾望都有啦,什麼都可以,那時候,他就是那悟性又歸到他原來的本根,那時候往生就很快,一下子,他自己,原來往哪邊,往哪一邊去,他自己都知道,自己走掉的啦,纔是他真正的開悟。
這個,人就是這樣,往那希望走啦,大概希望什麼都達到以後,他就想到一個歸,歸去的地方。當然啦,一個人,他帶走這個肉體,你說不死嘛,不死,帶這個肉體去走掉怎麼,飛上天怎樣是不容易啊。
除非你真的很特殊、特殊,特殊再特殊的身分,纔有辦法靈來靈去的啦!不然你也是不容易的。
總是帶肉體嘛,當然是個纍贅,你除非,你修到這個肉體整個都是一個氣,一個氣體,沒有那個濁氣的存在,完全沒有這個世間人的濁氣,不好的氣場存在以後,你纔有辦法承載著一個肉體飛昇。你隻是一個輕飄飄的,是這樣,而且你這個體質完全改變瞭,變瞭,那是也有可能是這樣的,但那是很難很難,很特殊很特殊,再特殊纔可以的啦!喲、一般都是這樣子的啦!
當然啦,你一個到靈性、活到你的靈性能控製以後,那時候你在凡間一直活著,一直在活,活著幾百年、幾韆年,什麼都可以啦,上萬都可以啦!因為,你隻是這個身體上一個轉動、一個轉變而已,你隻是一個靈而已,那時候你這個體要用不用都可以。
哇,那個是這樣子修,修到這樣圓滿福氣,身.心.氣.性.靈.都修,修到健康.自在.長壽.悟性.歸源,都可以,這個都可以,這個就是這樣子修。
本書將圓福修行的理念提供齣來,也是提供瞭如何得到圓福五寶,希望大傢都能得寶,一起修嚮上,圓滿福氣,圓福人生。
圓福人 翁瑞沛
於新北市二○一六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