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艺学概论

树艺学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树艺学
  • 园艺
  • 园林
  • 植物学
  • 农业
  • 景观设计
  • 植物栽培
  • 园艺技术
  • 树木
  • 绿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树艺学从1924 年在美国开始发展,
本书介绍树艺师考试所涵盖的所有领域,帮助大家了解基本的树艺知识

  树艺学是从1924年在美国开始发展,也成立了ISA国际树艺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Arboriculture) 来推广照护树木的专业知识。为了确保树艺工作的品质,专业树艺师和树艺士等相关认证也随着客户的需求,而陆续举办。

  ISA的树艺师包括认证树艺师(CertifiedArborist)、市政树艺专家(Municipal Specialist)、公用管线树艺师(Utility Specialist) 和大师级树艺师(Board Certified Master Arborist) 共四级。唯有取得认证树艺师资格后,才能申请报考其他三种更高级的认证资格,而树木风险评估认证(Tree RiskAssessment Qualification) 的取得,亦须具有认证树艺师资格。树艺士包括攀树士和高空作业士两种。

  ISA树艺师认证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报考人的树艺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主要是评估报考人是否具有从事树木照护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树艺知识和技巧,而不针对某个特定树艺领域。有些树艺知识必须从实务工作中经年累月的汲取知识和经验,有些则是从长期照护树木领悟出来的科学资讯,另外也有从课本或教室中学习而来的知识。因此,要通过树艺师考试必须具有较广的树艺知识涉猎。在考试日前早一点开始准备,可以增加通过考试的机会。

  树艺学概论介绍树艺师考试所涵盖的所有领域,可以帮助报考人了解基本的树艺知识。本书的内容针对考试命题范围、实务工作项目、示范考题皆有说明。然而报考人必须了解,树艺学概论无法完整代表考试内容,也不可能和所有的考试题目雷同,或是难易程度相同。

  本书有列出一个推荐阅读的文献,可以让读者建立更进一步的树艺知识,以便成为更专业的树艺人员。但是必须澄清的是,这些推荐的文献无法涵盖所有树艺学的出版物,而ISA的树艺师考试也不必然从这些文献中出题。ISA理事会和树艺师认证制度无法为书中所列出的附註背书,不会也不能保证读了本书,一定可以在树艺师认证考试得到高分,但本书的内容丰富,无疑是了解树艺学的重要媒介。
 
好的,为您构思一份关于《树艺学概论》之外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不带任何刻板痕迹。 --- 图书名称:《林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内容简介: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森林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更是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维护土壤健康的基石。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压力的增大,全球林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过度采伐、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害爆发、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如何科学、可持续地管理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确保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与稳定,已成为当代林业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 《林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一书,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单一树种或树木栽培技术的探讨,而是立足于宏观的生态系统视角,系统性地阐述了林地生态系统运作的基本原理、面临的威胁,以及实现可持续管理的科学方法与实践策略。 第一部分:林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构建 本书首先从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入手,深入剖析了林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探讨了林下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动物群落与优势树种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勾勒出垂直结构(林冠层、林下层、地被层)与水平结构(斑块异质性)的动态平衡。重点分析了物质循环(特别是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维持森林健康中的关键作用。读者将了解到,一个健康的森林不仅是木材的仓库,更是一个高度复杂、自调节的生命共同体。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群落演替理论及其在人工干扰后森林恢复中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当前林地面临的主要压力与风险评估 现代林业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准确识别和量化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本部分聚焦于当前影响全球森林健康的三大类主要威胁: 1.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机制: 分析了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森林生长季长度、物种地理分布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具体影响。同时,探讨了森林吸收和储存碳的能力在区域和全球气候模型中的反馈作用。 2. 生物胁迫: 详尽介绍了新出现的和本地化的病虫害爆发模式。不同于关注单一病害的传统方法,本书强调了物种单一化(如大面积纯林)如何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抗逆性,以及引入外来病虫害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对基于生物防治和抗性品种选育的综合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3. 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 探讨了不合理采伐、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如农田扩张)对森林连通性和破碎化的影响。引入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解释了如何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来缓解破碎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三部分:多目标、可持续的林地管理实践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套可操作、符合生态原则的管理框架。可持续管理不再仅仅等同于“适度采伐”,它是一个涵盖了保护、恢复、生产和休闲的综合过程。 森林健康监测与早期预警系统: 介绍了遥感技术(卫星和无人机影像)、地面调查以及物联网传感器在实时监测林分长势、水分胁迫和病虫害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强调了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应用: 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生态系统的内在能力来解决环境问题。例如,通过恢复湿地和增加林地植被多样性来增强洪水调蓄能力;通过优化疏伐和林下植被管理来提高森林的防火韧性。 多功能森林经营模式: 针对不同区域的林地类型(如商品林、水源涵养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提出了差异化的经营目标和技术方案。内容涵盖了可持续的木材采伐技术(如择伐、带状采伐的生态考量)、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与管理,以及如何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森林恢复生态学: 详细介绍了针对严重退化林地、火烧迹地和矿区复垦的生态恢复技术路线,从土壤改良、先锋物种选择到群落结构的逐步重建,强调恢复的长期性和适应性。 第四部分:政策、法律与社会参与 林地管理绝非仅是技术问题,它深刻地根植于社会经济结构与法律框架之中。本书最后一部分考察了驱动和限制可持续林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我们分析了国际公认的可持续森林认证体系(如FSC, PEFC)的运作机制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探讨了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法律的有效性与执行难度;并特别强调了原住民社区和地方利益相关者在森林资源决策中的参与机制。构建一个公平、透明的治理结构,是确保管理措施长期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总结: 《林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旨在为林业工作者、生态规划师、环境科学研究人员以及关注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工具。本书力求超越传统木材生产的狭隘视野,引导读者以系统、审慎的态度,去理解、保护和负责任地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确保它们能够在未来持续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与地球生态的福祉。

著者信息

译者简介

社团法人台湾都市林健康美化协会


  我们是社团法人台湾都市林健康美化协会。都市里的树木,不仅是城市景观必要的一环,更是都市之肺,调节温度和提供新鲜空气。不幸的是,都市里的居民对树木并不了解,常常忽略树木的重要性。当我们走在人行道上,常见的是残枝断头的行道树,辛苦地长在拥挤的树穴中,覆盖的土壤是夯实的黄土,使得原本应该欣欣向荣的都市景观变得死气沉沉。

  协会的成立,是希望能够以都市内公有及私有树木之管理为标的,营造都市林的生态环境,进而建构有完整水循环、保水的海绵城市,发挥都市林的环境效益,且配合政府绿化之政策,要绿化更要美化,并结合学术界、主管机关及开发单位、民间业者、环保爱树人士之力量,採用科学方法宣导新工法技术与环保观念,让一般民众能从知树而爱树,以达都市公园化的生态城市愿景。

  我们致力于:
  一、举办研讨会及座谈会,针对都市林健康与美化管理议题提供讨论平台。
  二、引进国内外都市林健康美化新工法及经验交流,以提升同业专业知识及施工品质。
  三、协助政府推动树艺师制度以提供树木专业照护,使都市林美观健康。
  四、协助主管机关提出都市林健康及美化管理准则,做为执行单位参考。
  五、接受政府机关、民间团体之委託处理或治疗不健康之都市林木。

  知树进而爱树,以达都市公园化的生态城市愿景。

  如果您认同我们的理念,也期盼您愿意贡献力量改变都市树木的命运,让人们生活在更美好的环境里!

图书目录

第一章、树木生物学(Tree Biology)
目标... 2
关键字... 2
前言... 3
树木解剖学...3
树木生理学...9
热带树木...14
棕榈... 15
练习题...16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19

第二章、树木辨识 (Tree Identification)
目标... 22
关键字...22
前言... 23
植物分类...23
植物命名法... 24
基本辨识原则... 25
棕榈树...29
使用检索表... 29
练习题...30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30

第三章、土壤学(Soil Science)
目标... 36
关键字...36
前言... 37
物理特性...37
土壤结构和孔隙度... 38
化学特性...40
生物特性...42
土壤湿度和植物生长 ... 43
都市土壤...45
土壤改良...46
练习题...48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51

第四章、水分管理(Water Management)
目标... 54
关键字...54
前言... 55
土壤水分...55
树木与水分... 56
灌溉... 57
节水... 58
淹水... 61
排水... 62
练习题...64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66

第五章、树木营养与施肥(Tree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目标... 68
关键字...68
前言... 69
树木所需营养成份... 69
肥料... 70
施肥技术...72
土壤与植物之养分吸收... 75
分析与处方... 76
练习题...77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79

第六章、树种选择(Tree Selection)
目标... 82
关键字...82
前言... 83
适地适种...83
苗圃的苗木选择... 89
练习题...91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93

第七章、种植与长成(Installation and Establishment)
目标... 96
关键字...96
前言... 97
植栽选择...97
种植技术...100
移植... 102
早期维护管理... 105
种植规范...110
练习题...111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113

第八章、修剪(Pruning)
目标... 116
关键字...116
前言... 117
修剪目的...117
枝条连结...118
修剪切法...119
结构性修剪... 122
大树的修剪... 123
修剪方法(种类)... 123
修剪棕榈树... 126
特殊修剪...126
伤口涂佈剂... 127
修剪工具...127
修剪时机...128
植物生长调节剂... 128
练习题...129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132

第九章、树木支撑及避雷系统(Tree Support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目标... 134
关键字...134
树木支撑系统... 135
前言...135
静态钢缆系统... 135
动态支撑系统... 141
支撑桿...141
牵引索(固定拉索)... 142
支柱(支撑)... 143
检查与维护... 144
避雷系统...144
前言...144
闪电与树... 145
保护对象... 145
避雷系统... 145
检查与维护... 146
练习题...147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149

第十章、诊断和植物异常(Diagnosis and Plant Disorders)
目标... 152
关键字...152
前言... 153
一般诊断原则... 153
树木逆境...157
非生物性异常... 159
生物性异常... 165
外来有害生物的威胁... 170
分析实验室援助... 171
练习题...172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175

第十一章、植物健康照护(Plant Health Care)
目标... 178
关键字...178
前言... 179
定义及原理... 179
什么是健康的植物?... 180
植物的防御机制... 181
植物健康照护程序... 182
健康管理策略... 187
管理选项...188
练习题...193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195

第十二章、树木风险评估及管理(Tree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目标... 198
关键字...198
前言... 199
风险评估的基础... 199
树木检测...200
树木腐朽...202
风险评估及管理... 207
减缓的选项... 208
责任及疏失... 209
练习题...211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213

第十三章、树木与营建工程(Trees and Construction)
目标... 216
关键字...216
前言... 217
树木是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受伤... 217
施工实务...219
规划与保护... 220
施工中避免树木受损... 221
树木因施工而损坏的处理... 224
树艺师的角色... 227
练习题...228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230

第十四章、都市森林学(Urban Forestry)
目标... 232
关键字...232
前言... 233
树木的益处与成本花费... 233
估价与鑑定... 236
规划... 237
树木调查...238
规章及法律议题 ... 239
管理... 241
资讯与教育... 244
练习题 ...245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248

第十五章、树木工作人员安全(Tree Worker Safety)
目标... 250
关键字...250
前言... 251
法令与条例... 251
个人保护装备... 252
良好沟通...253
安全通则...254
导电风险...255
链锯安全...256
伐树与移除... 258
碎木机安全... 260
空中升降机(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260
棕榈树安全... 261
急救步骤...261
练习题...266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269

第十六章、树木攀爬与工作(Climbing and Working in Trees)
目标... 272
关键字...272
前言... 273
检查装备...273
绳索... 274
设计与限制... 275
绳结... 275
检查树木...280
攀爬的技巧及步骤... 280
紧急应变程序及空中拯救... 285
索具应用...287
练习题...292
其他文献资料参考... 295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299
英中文词汇对照表... 319
练习题解答... 339
文献目录...353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在叙述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她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在叙述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我感觉作者并不是在“讲课”,而是在与我“分享”他对树木的理解和感悟。书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比如关于某棵古树的生长故事,或者某个地区独特的树木文化。这些故事让整本书读起来充满了人情味,而不是冰冷的科学知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树木的情感”的探讨,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拟人化,但作者通过科学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树木在某种程度上的“反应”和“沟通”。这种视角,让我对树木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对树木的认识,还有如此多的“盲区”。我以前可能只关注树木的观赏价值,或者它们提供的木材,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树木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书中对于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的分析,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些城市绿化效果好,有些却不尽如人意。这背后不仅仅是种多少棵树的问题,更是关于如何科学地选择树种,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城市森林”的理念,它让我看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让城市生活与自然更加和谐。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概论”,更是一本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一直担心,如果是一本引进的国外著作,翻译不好会影响阅读体验。但这本书的翻译非常流畅,语言自然,一点都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我感觉译者不仅是懂技术,更是懂中国文化,能够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思,并且用最贴切的中文表达出来。很多时候,我甚至会忘记这是一本翻译过来的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它们既保留了科学的严谨性,又不至于让普通读者感到难以理解。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是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好的翻译能够极大地降低阅读门槛,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优秀的知识。这本书的翻译,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棒的翻译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非常清晰,让我感觉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议题。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的写法,而是用一种更加亲切、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理论。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书中也会有很详细的解释,并且配合插图,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树木生态系统的内容,它让我意识到,一棵树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更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书中对于树木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描述,让我耳目一新。我以前可能只知道树木能提供氧气,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它们在维护土壤健康、调节气候、甚至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树木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怎么种树”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树木”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意思,采用了一种比较朴实的色彩搭配,但又不失专业感。封面上“树艺学概论”这几个字,字体选择也挺讲究,既有力量感又不至于显得过于严肃。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感觉不像那种硬邦邦的学术著作,反而像是一本能带你走进自然、认识树木的书。打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服,这对于喜欢阅读的读者来说,是很加分的细节。书中的插图和排版也很有设计感,图片都很清晰,配色也很和谐,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树木生长过程的图解,非常直观,即使我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大概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整体的阅读体验很流畅,文字和图片结合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制作精良,用心之作。对于我这样平时不太接触专业书籍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易读性和美感是让我愿意继续深入阅读的重要原因。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书,而是需要慢慢品味,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

评分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能够激发我持续学习的兴趣。每次读完一章,都会让我想要去了解更多。书中提到的许多概念,比如“树木的生理周期”、“树木的抗逆性”等等,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甚至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想要进一步拓展我的知识面。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门,打开了我对树木世界的大门。我以前可能只是模糊地知道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但这本书让我开始系统地学习,并且理解了许多背后的科学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的描述,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代表的生理意义。这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它不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死板,而是充满了生命力,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评分

这本书的定价对于一本厚实的专业书籍来说,算是非常合理的。在大陆,很多高质量的图书价格都不菲,而这本书的性价比真的很高。我当初犹豫了一下,但拿到书后,觉得物超所值。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我的预期。我以前也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植物的书籍,但很多都感觉不够深入,或者信息过于碎片化。这本书恰恰相反,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树木的分类和识别部分的描述,虽然我不是专家,但通过书中的讲解,我发现自己能够区分出一些常见的树种了,并且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这让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学到了一些实用的东西。而且,书中的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的建议,也为我提供了继续探索的路径,这对于想要深入学习的读者来说,是非常贴心的设计。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树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看待自然的方式。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树木,并且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它们。我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自然感兴趣的朋友,无论是园艺爱好者,还是对生态学有初步了解的读者,亦或是像我一样,只是想对大自然有更深层认识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们与自然并非是隔阂的,而是彼此依存的。它让我明白,保护树木,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能够启迪心灵的书籍,它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对自然有了更深的爱。

评分

我是一个对自然非常热爱的人,平时也喜欢在户外走走,但很多时候,我只能欣赏到树木的形态美,却无法深入了解它们的内在。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渴望。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欣赏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理解者。书中对于树木的“生命力”的描绘,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开始意识到,每一棵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它们在默默地经历着生命的轮回,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树木的“感知能力”的讨论很感兴趣,虽然这听起来有点科幻,但书中通过科学的解释,让我对这种可能性有了新的认知。这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让我更加珍视生命,珍视自然。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在市面上的稀缺性。关于“树艺学”这个主题的书籍,说实话,我平时很难在书店里找到。大部分关于植物的书籍,要么过于科普,要么过于专业,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市场上的空白。它不像一般的植物图鉴,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植物名称和基本特征,而是深入地探讨了树木的方方面面,从它的生理构造到生长环境,再到与人类的关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树木修剪和养护的部分很感兴趣。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园艺师,但家里有几棵盆栽,一直想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它们。这本书提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建议,对于我这样的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树木,背后原来有这么多学问。而且,书中对于不同树种的特性分析,也让我对周围的植物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以前可能只是觉得一棵树长得好看,但现在我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它的生长习性,以及为什么它会在某个地方长得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