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到底怎么回事?

唐朝到底怎么回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千年之前的地球之上,全世界都仰望着东方那个闪耀着炫目光彩的帝国,它的荣耀至今依然让人或激越或慨叹。本书将以独特的视角,洞悉大唐帝国从萌芽、发展到腾飞过程中所展现的绝世风华。通过作者的文字,对于隋末唐初风云并起、群雄逐鹿的场面进行清晰复原,以灵动笔触引领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领略那些震撼人心的历史时刻。通过对那些历史事件的回味,体会古人在战争、治国、用人等方面所运用的非凡谋略,以警示浮华深处的现代社会之你我。
  
  以退为进︰投诚的艺术
  赶尽杀绝︰李密诛杀翟让
  君臣博弈︰信任与猜忌间寻生机
  左膀右臂︰房玄龄助秦王
  乱世求生︰永远不倒的宇文士及
  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得洛阳
  釜底抽薪︰防不胜防的离间计
  收买人心︰黄金与诋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移然


  偶然生于陇上,虔然求学于京都。其性,虽孑然亦欣然,常寂然偶愤然。其行,慨然而歌,喟然而叹,只求坦然。性喜诗文,偏爱史谈,诵之醉然。其文清淡,不足回味,博卿一笑,此生幸然。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群雄竞起
1.谣言的力量:杨玄感的烟幕弹
2.英雄无惧:磨难中发现机遇
3.步步为营:后来居上的李密
4.以退为进:投诚的艺术
5.兵者诡道:薛举从来都不是君子
6.欲拒还迎:宇文化及的梦想之路
7.赶尽杀绝:李密诛杀翟让
8.神鬼的力量,战争的棋子
9.苦肉计:轻信是战场毒药
10.勇往直前:勇气造就成功

第二章 助父建唐
1.裙带无敌:李渊的姻亲哲学
2.雁门勤王:兵不厌诈
3.君臣博弈:信任与猜忌间寻生机
4.秘结英杰:人才最宝贵
5.李渊起兵:无退路才有将来
6.矫诏征兵:一举两得
7.扫平障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8.对症下药:多疑的始毕可汗又来了
9.稳住李密:君子能屈能伸
10.禅让戏:名节和利益的双赢

第三章 选贤任能
1.仗义执言:刀下救出侯君集
2.投其所好:裴寂助起兵
3.左膀右臂:房玄龄助秦王
4.平衡:非瓦岗寨集团的尉迟恭
5.慧眼识英雄:发现写降表的徐世
6.大肚能容:不计前嫌救李靖
7.英雄莫问出处:狱中识英豪
8.乱世求生:永远不倒的宇文士及
9.不怒反笑:直言的魏征
10.高贵与低贱:贤德无须金枝叶

第四章 一统天下
1.李世民也有失手时
2.后发制人:浅水原之战
3.一鼓作气:打造如虎奇兵
4.柏壁之战:先疲后打,收复并州
5.李世民生平最艰险的一场战争
6.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
7.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得洛阳
8.战鼓隆隆,徐河会战
9.釜底抽薪:防不胜防的离间计
10.沼水之围:巧用自然之力

第五章 争皇开治
1.兄弟阋墙:只见刀光,难见亲情
2.曲线斗争:狂劲的枕边风
3.收买人心:黄金与诋毁
4.削剪羽翼: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5.李渊的烦恼:掩盖不能抹杀矛盾
6.制造意外:居心叵测的礼物
7.鸿门宴:盈盈笑意中的杀机
8.导火索:昆明池危机
9.一剑封喉:血溅玄武门
10.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图书序言

群雄竞起
 
谣言的力量:杨玄感的烟幕弹

 
隋末乱世,隋炀帝杨广生性多疑,在暴政的统治之下,人心浮动,他敏感地感觉到了风雨欲来时的气氛,但却没有採取积极措施,只是一味打压猜忌,反而使更多的人走上了与他决裂的道路。当时把持朝政的重臣多出生于关陇,杨广对此极其不满,于是广泛使用了山东、江左人士,并力图将权力中心从长安迁往洛阳,企图分散关陇集团力量。再加上他的各种暴政,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关陇子弟们首先坐不住了,他们奋起反击。
 
隋炀帝大业九年(六一三年),杨广再次挑起了对高丽的战争,关陇集团的代表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粮,他故意与王仲伯等合谋,以「贼寇」横行为由,不愿给东征军提供粮草,又秘密召回了随军的弟弟杨玄纵。杨广得知后大怒,而杨玄感已经决意起兵,遂于当年的六月在黎阳举兵反隋。
 
反旗竖起,风云变幻,原来摇摆不定的隋朝高层官员,有一大批都倒戈追随杨玄感。作为第一个反隋的隋朝贵族,杨玄感起兵严重动摇了隋朝政权,导致隋朝统治出现了巨大裂口,加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让反隋运动显得更加波澜壮阔。
 
在起兵之初,杨玄感可谓意气风发,各路英雄都来投奔他,其中有当时着名的贵族官僚子弟如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韩擒虎之子韩世谔,也有朝中重臣,如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此外李密等豪杰也蜂拥而至。
 
当时李密从长安投奔杨玄感,杨玄感热情接待了他。李密见玄感体貌雄伟,自有一股雄踞霸气,打心底里叹服。他对杨玄感说:「主公此次举起义旗,为天下解倒悬之急,实乃万民之幸。」
 
杨玄感却微微一笑:「如今杨氏无道,天下战乱,各路义军如雨后春笋。我所需要的不是溢美之词,而是能够真正解救万民的良策。」
 
李密见杨玄感这么说,知道他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大袖一挥,说:「在下愚昧,为主公设三策以夺杨氏,止暴政。」
 
杨玄感来了兴趣,急忙问:「哪三策?愿闻其详。」
 
李密展开作战图,侃侃而谈:「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而当朝却不思进取,还在边境点起硝烟,远征高丽。主公应该抓紧这个时机,如果想尽快夺得天下,我建议北据幽州,断杨氏后路,使其不能返京,为上策;如果主公觉得这条路线过于冒险,那还有一条就近的路,我们可以先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这就等于首先在隋朝心脏插进一把刀,为中策;而最不济的,我们可以就近攻洛阳,东都洛阳是战略要地,佔据了它,我们就可以站住脚跟,但在这三条线中,却只为下策。」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