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

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宜兰
  • 花莲
  • 石头公
  • 信仰
  • 传说
  • 民俗
  • 宗教
  • 台湾
  • 原住民
  • 地方信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汉族社会中,对于石头的崇拜,有其独特的民间信仰,凡以石头为主角的神明,皆泛称为「石头公」,或称「石将军」、「石佛公」、「石府将军」、「大伯公」、「石圣公」等,这些石头由于形状奇特、与众不同,多半是偶然间出现神异征兆,在民间口耳相传下,石头渐渐被赋予神力,成为人们尊奉的神灵,继而建造庙宇祭祀之。

  本书以宜兰县、花莲县的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为研究主题,透过实际造访石头公庙,亲身参与祭祀活动,并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期能完整呈现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文化的风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鲁芳


  1984年生于台湾花莲,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民间文学硕士。

  于硕士班修业期间,习得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曾在2011~2013年间参与「花莲地区地方风物传说采集与考察」国科会(今科技部)专题计画,透过实地田野调查及亲身访谈,深刻体认到流传于台湾民间的传说故事,皆蕴含着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遂决定于熟悉的家乡进行民间文学研究。

图书目录

致谢辞
论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与探讨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湾石头公信仰源流与分布
第一节 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
第二节 闽台民间的石神崇拜
第三节 全台石头公分布概况

第三章 宜兰县石头公传说阐释
第一节 头城石公庙
第二节 礁溪协和庙
第三节 冬山石圣爷公庙
第四节 三星石头公庙

第四章 花莲县石头公传说析论
第一节 吉安的石爷
第二节 凤林石爷庙
第三节 瑞穗地神碑
第四节 玉里石公山

第五章 宜兰、花莲石头公传说综合考察
第一节 宜花石头公传说分类
第二节 护民佑童的神明形象
第三节 石头公相关习俗活动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研究成果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台湾汉族社会中,对于石头的崇拜,有其独特的民间信仰,凡以石头为主角的神明,皆泛称为「石头公」,或称「石将军」、「石佛公」、「石府将军」、「大伯公」、「石圣公」等,这些石头由于形状奇特、与众不同,多半是偶然间出现神异征兆,在民间口耳相传下,石头渐渐被赋予神力,成为人们尊奉的神灵,继而建造庙宇祭祀之。

  本论文以宜兰县、花莲县的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为研究主题,透过实际造访石头公庙,亲身参与祭祀活动,并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期能完整呈现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文化的风貌。在章节架构上,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叙明本论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其次,探讨并论述研究相关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最后,界定研究范围与说明研究方法。

  第二章「台湾石头公信仰源流与分布」:先就原始社会中初民万物有灵的思维而论,再概述中国的石头崇拜、石头神话及传说,借此探讨台湾石头公信仰起源,并根据文献所载资料,列举各地较古老且着名的石头公庙,阐述其形成由来及传说内容。

  第三章「宜兰县石头公传说阐释」:以宜兰县的石头公为研究对象,针对头城镇石公庙、礁溪乡协和庙、冬山乡石圣爷公庙、三星乡石头公庙等进行田野调查,记录庙宇基本资料及习俗活动,向地方耆老采录相关传说,呈现宜兰地区石头公信仰的面貌。

  第四章「花莲县石头公传说析论」:以花莲县的石头公为研究对象,透过田野调查方式,实地观察吉安乡石爷、凤林镇石爷庙、瑞穗乡地神碑、玉里镇石公山的祭祀情形,访问当地民众以了解这些石头公形成原因,分析采录所得的传说,借此知晓石头公在人民信仰中的地位。

  第五章「宜兰、花莲石头公传说综合考察」:首先,针对宜兰、花莲地区的石头公传说进行分类比较;再者,根据石头公传说的内容,建构石头公的神明形象;最后,论述石头公传说反映的民间习俗活动,以说明石头公传说蕴含的文化意义。

  第六章「结论」:总结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与传说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提出建议,作为日后研究参考。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的部分章节后,我不得不说,作者在田野调查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书中关于宜兰和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的描述,都显得相当细致和具体。我尤其被书中提到的那些充满地方特色的石头公造型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形象,有时甚至有具体的姓氏和神话出身。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能够想象出当地居民在祭拜时所怀有的那种亲近感和敬畏感。书中的传说故事,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历史事件甚至是生活习俗紧密相连。例如,某个石头公的传说可能源于一次海难的祈福,另一个则可能与早期先民的拓荒经历息息相关。这种将物质崇拜与精神寄托巧妙融合的研究方式,让这份学术著作读起来不至于枯燥,反而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情味。

评分

《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打开民俗宝藏的钥匙。我此前对台湾东部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自然风光层面,而这本书则带领我窥见了隐藏在美丽风景之下的,那些更深层、更具生命力的文化肌理。石头公,这个看似简单质朴的信仰,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书中对不同地域石头公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对其背后传说故事的解读,都让我深感惊喜。比如,书中提到花莲沿海地区一些石头公的形象,似乎受到海洋文化和渔民生活的影响更深,而宜兰地区可能则更多地与农业生产和山林生活相关联。这种地域性的差异分析,正是本书最具价值的部分之一,它展现了民间信仰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也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名字就挺吸引人的——《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对台湾东海岸这片土地深厚文化底蕴的遐想。石头公,这个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的朴素信仰,究竟在宜兰和花莲这两个以山海风光著称的地区,有着怎样的独特表现?是怎样的传说故事,承载着当地居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祈愿?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画面:可能是在海边,一块形态奇特的石头被视为守护神;也可能是在田间,一块粗犷的石头庇佑着农作物的丰收。这本书似乎就是要揭开这些神秘面纱,带我们走近那些被岁月沉淀下来的民间故事和信仰习俗。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田野调查、文献梳理与故事讲述巧妙结合的,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当地,亲耳聆听那些古老而质朴的传说。

评分

对于《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这本书,我抱持着一种学习者的心态。我一直对地方性信仰的研究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与自然崇拜紧密相连的例子。石头公信仰,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民间信仰,它往往不似大庙宇那样宏大,却在细微之处渗透着人们的生活点滴。宜兰和花莲,这两个地区的地貌和人文特征差异明显,书中能否展现出石头公信仰在这两个区域的异同之处,是我非常期待的。例如,宜兰的平原和河川地带,以及花莲的壮丽海岸和高耸山脉,会如何影响当地的石头公形象和与之相关的传说?是否会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出更具地方色彩的神话故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石头公”这一符号的简单罗列,而是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信仰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形成、演变,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社群关系产生怎样的互动。

评分

坦白说,在阅读《宜兰、花莲地区石头公信仰及其传说研究》之前,我对“石头公”的认知非常有限,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理解。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作者通过严谨的研究和生动的叙述,将宜兰和花莲地区那些关于石头公的信仰和传说,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不仅梳理了石头公信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更深入探讨了其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那些被收集整理的传说故事,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感人至深,有的则充满了奇幻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宜兰和花莲地区独特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传说之间关联性的挖掘,以及对这些传说所承载的道德教化、社会规范等功能的分析。这本书让我看到,即使是最平凡的石头,也能承载起一个地方最古老、最真挚的情感与记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