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君看双眼色,不语似无愁 犹记千禧年的冬天,我在永汉书局找到《无气力制造工厂》这本书,作者是出版《完全自杀手册》轰动全亚洲的鹤见济,内容主要剖析现代人为何会有沉重的无力感,从社会结构、心理层面、药物滥用乃至文学艺术各个面向探讨潜在的原因。其中耸动的标题「昭和的文豪是如何自杀的?从四位作家身上学习自杀的方法」立刻吸引了我,才知道原来近代日本文学的大作家多以自杀了结一生,包括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而且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影响的师承关系,这引发了我的好奇,随后我将此系列译成中文无偿分享于网路上,没想到文章被疯传并分享至各大网路论坛。
当时的我还不曾想像未来有一天会成为这些作家的译者,却有种强烈的直觉,我会从这些大作家身上学习到某种东西。比方说,写作的技巧啦,人生的体悟啦,或是观察入微的能力,如何感知时代的脉动等等。他们有着微妙的共通点,在于字里行间有某种神祕感和说不出的魅力,这跟他们独特的忧郁气质似乎有某些关连,是不是这种气质导致他们会选择以自杀方式走上绝路,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成为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团。其中尤以追求艺术至上主义的芥川龙之介,特别富于传奇色彩。
芥川是大正时代的小说家,被誉为「鬼才」和「短篇小说之神」,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如今日本纯文学奖项芥川赏,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他生于明治二十五(一八九二)年,正是维新之后,新旧思潮交替,时代剧烈变化的年代。芥川年少时因家学渊源、博览群书,深受家中浓郁的古典文化艺术之薰陶,他甚至还会写汉诗、四书五经也难不倒他,求学期间广泛涉猎欧美文学,又深受世纪末文学的影响,致力钻研短篇小说的写作,留下为数可观的作品,广泛取材自东西方的古典、历史与传说,像是〈鼻子〉、〈芋粥〉皆取材自《今昔物语集》,而〈地狱变〉则是取材自《宇治拾遗集》和《古今着闻集》充分体现艺术至上主义的思想,而〈蜘蛛之丝〉取材自佛教故事,取材自中国的则有〈秋山图〉、〈杜子春〉。
此外,内容丰富奇想多变又逸趣横生,既有揭露社会的阴暗丑恶,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品,也有抨击利己主义,反应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作品。芥川擅长描写人物性格及其玄妙的心理转折,对于故事气氛的营造和掌握,隐然呈显他内心对于死亡的迷恋和恐惧,我最喜欢〈地狱变〉和〈齿轮〉这两篇,读来森然骇怖令人毛骨悚然,但仔细重读又觉得回味无穷,戏剧张力和悬疑性都很强。
他年纪轻轻就得到夏目漱石的赏识,学生时代就成为文坛新星,在许多同人文学刊物上崭露头角,而发表在《新小说》杂志初试啼声的作品〈芋粥〉,描写的是一则关于食物的故事,原以为他是为了写人性的欲望和满足,仔细一读才发现这根本是一篇充满绝望的小说。芥川在遗书〈致旧友手记〉中曾经表明,他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种模煳的不安」,这种心情其实早就出现在〈芋粥〉当中了。
故事的主人翁五品,在决定要吃芋粥吃到饱的那一刻,却有着矛盾的心情,「我觉得吃芋粥这件事不能太早实现」、「这样会让人觉得辛苦地等待这么多年好像白费了」。甚至还觉得,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没吃到芋粥也好。即使如此,假好心的藤原利仁还是一边邪恶地冷笑着,一边说「不用客气」地逼迫他吃。足见主人翁的内心深处对于吃饱这件事始终感到不安,中学时代就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实在不容易,而芥川本身对于饱食背后所指涉的享乐主义,其实是敬而远之的。
芥川对于文字的经营有着近乎洁癖的完美要求,他认为作品本身应该像诗一样单纯美好,不容许掺入任何的杂质,也不容许有丝毫轻忽。他直白的文体很有力道,有时像是外科室的解剖刀冷洌而锐利,理性之中又隐含着细腻的情感,他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最终还是走向自我毁灭一途。义大利导演费里尼曾说:「梦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对芥川而言,生活只不过是殉教于作品的结果,在他短暂的生涯所投注的一切,就是为了成就作品而存在,像划过天际一闪而逝的灿烂花火。
他长年患有神经衰弱、胃消化机能退化、狭心症、胃酸过多、痔疮、腹胀等,全身上下宛如疾病的巢穴,其中大多属于神经性的毛病。有时还会心悸,更因为长期失眠,必须仰赖安眠药和镇定剂来获得短暂的休息,他在自杀之前所写的遗稿〈齿轮〉中出现的幻觉,是一种叫做「闪辉性暗点」的眼疾,根据眼科医生的判断,「这是眼科领域的疾病,与精神病毫无关系」。但芥川误以为出现在他眼前的米色透明齿轮,是精神病即将发作的征兆,这和他出生以来就一直担心自己会遗传到母亲的精神疾病不无关连,由于当时的人们认定精神疾患是一种遗传病,所以这样的不安对芥川造成极大的负担,也带来无形的压力,导致他胃也出了问题,芥川留存于世的几帧珍贵的黑白照片,那忧郁清瞿的容貌,清澄睿智的眼眸,高额头和乱发,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彷彿他不是活在人间,而是活在阴阳交界处,如同攀住枯枝的鸱鸮一般,冷眼旁观世事的流动与变化,却始终置身于黑暗幽谷,凝视着常人所不能见的人性深渊。
对于一个早逝的天才,我们只能从作品中去欣赏他、怀念他,从他手中交付的礼物,打开蕴藏着真情的潘朵拉之盒,既怜惜又怀抱着无比的敬意,而他一生最爱吟诵的诗句「君看双眼色,不语似无愁」,似乎道尽了他多舛的命运和温厚的怜悯,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只有他愿意耐着性子说给你听。
文/银色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