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中语意学(semantics)是系统性研究语意的学科,探究语言如何组织以表达意义。而此学科面临的第一个直观的问题是:「语意」是什么?语意学研究的语意究竟是什么,其实很难一言蔽之,语意并不像语音本质上是空气的振动,很难被直接观察。纵观过去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四种尝试研究语意的理论:第一种是语意的功能论假说(The use theory of meaning),这个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史金钠(B. F. Skinner)和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等发展壮大,他们认为语意显然与某些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现象互相作用;而语言仅仅关注能被观察到的现象,并描述语言形式和使用时所处情境之间的关系。举例而言,假使小美命令阿花「过来!」,而阿花朝小美的方向移动,那就表示阿花一定理解小美命令的意图。同样地,小美告诉阿花「你踩到我的脚了!」,而阿花也迅速地把脚挪开,那表示阿花也一定理解小美的语意。但如果小美告诉阿花「英国的首都是伦敦」,即便阿花没有做出反应,也并不代表她不理解该句的意义。这个理论的困难点在于语言形式变化无穷,并非全要靠观察得到的肢体动作等才能表现理解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