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剋現代詩100首

伊拉剋現代詩100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伊拉剋]雅逖.阿爾巴卡特
圖書標籤:
  • 伊拉剋詩歌
  • 現代詩
  • 阿拉伯文學
  • 詩歌選集
  • 文學翻譯
  • 中東文學
  • 文化交流
  • 當代文學
  • 外國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伊拉剋呀,喪葬的國度, 從曆史黎明到最後炸彈, 伊拉剋呀,你一直在流血。 死亡是我們的名字。 生命 隻能羞澀翻滾。 「每當日齣,航行底格裏斯河的船載著我們一些屍體。 每天,公墓增加五十個夢想。」 本書收錄近百年間具代錶性的伊拉剋現代詩人44位,詩作共100首,自穆汗默德.馬赫迪.傑瓦希裏(b.1899)至阿裏.馬默德(b.1983),可從中瞭解伊拉剋詩的獨特風貌。尤其是伊拉剋在20世紀跨越到21世紀,曆經80年代的兩伊戰爭,90年代的波斯灣戰爭,接著因生化武器疑案調查延續到20世紀末導緻2003年美伊戰爭,爾後伊斯蘭國崛起,2014年從敘利亞跨國入侵伊拉剋北部摩蘇爾市。四十年來,伊拉剋幾無寜日。由本書更能體會到戰亂帶給人民的苦難、對人性的戕害,值得警惕。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近百年間具代錶性的伊拉剋現代詩人44位,詩作共100首,可從中瞭解伊拉剋詩的獨特風貌。 ✽著名詩人亦是本書譯者李魁賢,獲頒2016年奈姆•弗拉捨裏文學奬,賦予桂冠詩人榮銜,並聘為詩歌節榮譽委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雅逖.阿爾巴卡特(Ati Albarkat)


  齣生於伊拉剋烏魯剋,詩人、小說傢、報人、律師。1996年留學美國研究英語文學,為國際非營利組織工作後,經曆許多國傢,再迴到伊拉剋念法律,取得律師資格。已齣版10本書,詩作被譯成數種語言。為數個國際聯盟和組織的會員,屢參加世界各地詩歌節朗誦詩。

譯者簡介

李魁賢(Lee Kuei-shien)


  從事詩創作和翻譯逾半世紀,創作超過韆首、翻譯五韆首,獲吳濁流新詩奬、巫永福評論奬、賴和文學奬、榮後颱灣詩人奬、颱灣新文學貢獻奬、行政院文化奬、吳三連奬文學奬、真理大學颱灣文學傢牛津奬,另獲韓國、印度、濛古、美國等頒予多項國際詩奬。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譯序

李魁賢

  以前巴爾乾半島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東地區形成另一個火藥庫,而這隨時引爆的中心點就在伊拉剋。從上世紀80年代兩伊(伊拉剋和伊朗)戰爭(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20日),90年代波斯灣戰爭(伊拉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接著因生化武器疑案調查延續到20世紀末),導緻2003年美伊戰爭(2003年3月20日至2011年12月18日),然後伊斯蘭國崛起,2014年6月6日,從敘利亞跨國入侵伊拉剋北部摩蘇爾市。四十年來,伊拉剋幾無寜日。

  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剋時,布希和海珊利用媒體互相嗆聲,我很想知道伊拉剋詩人的心聲,就開始大量閱讀伊拉剋詩作,同時策劃一個《伊拉剋詩選》,翻譯10位詩人作品20首,發錶在《文學颱灣》第47期(2003年鞦季號),由此深切體會到伊拉剋現代詩異質的存在,也在當時《Taiwan News總閤週刊》寫過短文〈伊拉剋詩人的聲音〉和〈庫德人圓夢的機會〉,後來分彆收入颱北縣政府文化局齣版的《李魁賢譯詩集》第三冊(2003年)和散文集《詩的越境》(2004年)。

  基於此機緣,在策劃2016年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時,邀請到伊拉剋詩人雅逖.阿爾巴卡特(Ati Albarkat)與會,就開始和他商討閤作編譯介紹伊拉剋詩作,給颱灣讀者的計畫。在淡水詩歌節見麵再度確定後,雅逖在伊拉剋和僑居地美國兩地來迴奔波的百忙中,陸續把選詩傳給我,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完成這本《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就伊拉剋詩人本身立場和觀點編選,呈現伊拉剋人民的苦難,深具詩性現實和伊拉剋社會現實交揉並列的係統性,在進行翻譯過程中經曆一次又震撼又愉快的經驗,願與讀者共享。
 
2017.03.29誌

圖書試讀

【骨骸袋 Bag of Bones
 
運氣多麼好!
她找到他的骨骸。
頭蓋骨也在袋裏
袋在她手裏
和其他袋一樣
在其他顫抖的手裏。
他的骨骸,和韆萬骨骸一樣
在大眾墓地裏,
他的頭蓋骨,不像任何其他頭蓋骨。
兩個眼睛或眼窩
看到太多,
兩個耳朵
聽音樂
聽到自己的故事,
一個鼻子
從未聞到清潔空氣,
一張嘴,像裂隙,
他吻她時不是這個樣子
那裏,靜悄悄,
不是這裏
頭蓋骨和骨骸和灰塵喧囂
挖齣問題瞭:
在黑暗扮演一切沉默的地方
死對這一切死者意味什麼?
在所有這些空蕩蕩的地方
如今遇到所愛的人意味什麼?
在齣生的時機
母親給你的
一把骨頭
在死亡的時機
又還給她嗎?
離開時沒齣生或死亡證明
因為獨裁者取你生命
沒有給你收據。
獨裁者也有頭蓋骨,
巨大的一個。
這本身解答一個數學問題
一位死者乘數百萬
就等於祖國
獨裁者是偉大悲劇的導演。
他也有觀眾,
觀眾給他鼓掌
直到骨骸開始咯咯響――
袋內的骨骸,
整袋終於在她手裏,
不像失望的鄰居
還沒找到她自己的。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現代詩”的刻闆印象。《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所呈現的,絕不是西方現代詩的簡單模仿,而是根植於伊拉剋獨特曆史文化背景下的、獨一無二的藝術錶達。我被詩人們對傳統意象的現代解讀所吸引,那些古老的符號,在他們手中,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承載著新的意義。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孤獨與疏離的詩歌,它們仿佛是現代都市人在喧囂中的低語,也仿佛是戰亂中個體的無聲呐喊。這些詩歌,讓我看到瞭人類在不同境遇下的相似睏境,也讓我感受到瞭詩歌跨越文化、連接人心的力量。《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是一本讓你能夠感受到詩人靈魂深處共鳴的書。它不僅僅是關於伊拉剋,它更是關於人類普遍的情感體驗,關於在復雜世界中尋找意義的永恒主題。

评分

當我翻開《伊拉剋現代詩100首》的時候,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預期,隻是齣於對不同文化背景下詩歌的好奇。然而,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遠超齣瞭我的想象。我被詩人們對語言的駕馭能力深深摺服,他們用最樸素的詞語,卻能勾勒齣最深刻的意境。那些關於沉默與傾訴的詩句,讓我體會到瞭一種語言的極限,有時,最深刻的情感,反而需要用最簡潔的方式來錶達。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希望的詩歌,盡管伊拉剋經曆瞭太多的苦難,但詩人們的筆下,依然充滿瞭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生活的熱愛。他們用詩歌,為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注入瞭新的生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詩歌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在逆境中保持前行的動力。《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是一本讓你能夠安靜下來,去傾聽,去感受,去思考的書。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人性化的伊拉剋,也讓我對詩歌的力量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

《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是一部讓我真正體會到“共情”力量的作品。我一直認為,詩歌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觸及人類共通的情感。這本書,讓我對此深信不疑。那些關於愛與失去的詩句,雖然發生在伊拉剋這片土地上,但其中所蘊含的悲傷、喜悅、眷戀和不捨,卻是全世界共通的。我被那些描繪傢庭紐帶的詩歌所打動,即使在最動蕩的年代,親情依然是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堅實力量。讀到那些關於故土的詩句,我感受到瞭伊拉剋人民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那是一種根植於血脈的聯係,無論身在何方,都無法割捨。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苦難並不能摧毀人性中美好的部分,反而可能使其更加閃耀。那些在戰火中綻放的愛情,那些在絕望中誕生的希望,都讓我對生命充滿瞭敬畏。《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是一本讓你能夠找到自己影子,也能夠拓寬自己視野的書。它用詩歌的力量,將我帶到瞭一個陌生的國度,卻讓我感受到瞭熟悉的心靈。

评分

第一次翻開《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我幾乎就被一種從未體驗過的、原始而深刻的情感洪流所淹沒。這本書絕不是那種讓你輕鬆消遣的讀物,它是一次與靈魂深處的對話,一次對曆史與現實的殘酷審視。從第一首詩開始,我就感受到瞭一種壓抑的、如同在厚重沙塵暴中呼吸的窒息感,但同時又有一種野草般頑強生命力的勃勃生機。那些關於土地的描寫,不是田園牧歌式的溫情,而是飽含著戰士般堅毅的土地,承載著厚重的曆史,也孕育著痛苦的記憶。詩人筆下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柔弱的,而是帶著一種古老智慧和堅不可摧的力量,她們的眼淚是鹽,她們的微笑是火焰。我尤其被那些描繪戰爭的詩歌所打動,不是宏大敘事下的英雄主義,而是每一個被捲入其中的普通人的渺小與偉大,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失落、他們的不屈,都赤裸裸地呈現在字裏行間。讀到那些關於河流的詩句,我仿佛能聽到尼羅河的嗚咽,仿佛看到幼發拉底河的血色殘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被標簽化、被刻闆印象所遮蔽的伊拉剋,它是一個充滿矛盾、既有深邃悲傷又有熾熱希望的國度。每一首詩都像一塊被打磨過的寶石,棱角分明,摺射齣人性的復雜與光輝。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消化和迴味,甚至在很多個深夜,反復咀嚼著那些意象,試圖理解詩人內心深處的那份掙紮與呐喊。這本書,讓我對“現代伊拉剋”這個概念,有瞭前所未有的、立體而鮮活的認知。

评分

《伊拉剋現代詩100首》是一本讓我重新審視“傢園”意義的書。我一直以為,傢園是一個物理空間,是童年成長的地方。但是,通過這本書,我發現傢園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心靈的歸屬,即使被戰火摧毀,即使身處異鄉,傢園的精神依然會在心中閃耀。詩人們用充滿力量的語言,描繪瞭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即使經曆瞭太多的創傷,他們依然深情地歌頌著自己的故鄉。我被那些描繪城市變遷的詩歌所打動,那些熟悉的街道,那些曾經的建築,在戰火中消失,又在記憶中重現。讀到那些關於“等待”的詩句,我感受到瞭伊拉剋人民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他們等待著風暴過去,等待著生活重迴正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傢園不僅僅是我們所擁有的,更是我們所懷念的,所守護的。它讓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和平與穩定,也讓我對那些失去傢園的人們,有瞭更深的同情與理解。

评分

我之所以選擇閱讀《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神秘而充滿異域風情的封麵所吸引。然而,翻開書頁,我纔發現,所謂的“異域風情”之下,隱藏的是如此深沉的情感和復雜的人生體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伊拉剋,它更像是關於所有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掙紮生存的人們。詩人們的語言,時而如同沙漠中的狂風,粗糲而有力;時而又如同綠洲中的清泉,細膩而甘甜。我被那些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所深深吸引,那些乾旱的土地,灼熱的陽光,稀疏的綠意,都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詩人內心世界的一種映射。他們用自然來比喻自己的命運,用荒涼來襯托內心的渴望。我對書中關於曆史記憶的詩歌尤其著迷,那些古老的傳說,被戰火侵蝕的遺跡,都訴說著一個民族不屈的靈魂。詩人仿佛是一位曆史的守護者,將那些被遺忘的、被磨滅的記憶重新喚醒。讀到那些關於傢庭和親情的詩句,我感到一種超越地域和文化的共鳴,無論身處何地,傢庭永遠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也是最柔軟的牽掛。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伊拉剋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們依然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色彩和鏇律。

评分

閱讀《伊拉剋現代詩100首》的過程,簡直就是一場精神上的馬拉鬆。我一直以為自己對戰爭的理解,更多是來自於新聞報道和曆史教科書,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帶來的不是冰冷的數字和宏觀的分析,而是將我置於一個伊拉剋普通人的視角,去感受那種切膚之痛。詩人們用最簡潔、最直接的語言,勾勒齣日常生活被戰爭撕裂的殘骸。我仿佛看到孩子們在廢墟中玩耍,他們的笑聲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我仿佛聽到母親們在夜裏低語,祈禱著遠方的親人平安。那些描繪失去的詩句,不是簡單的情感宣泄,而是深入骨髓的絕望,是對美好事物被摧毀的無聲控訴。我記得有一首詩,描繪瞭一個被炸毀的學校,孩子們畫的圖畫散落一地,其中一張畫著太陽,但太陽上卻布滿瞭裂痕。那一刻,我真的感到心如刀絞,那種純真與殘忍的對比,簡直是靈魂的重擊。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常常習慣於將遙遠的苦難抽離,用一種冷漠的距離去觀察,但《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卻將這份苦難拉近,讓你不得不去麵對,去感受。它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戰爭的真實麵貌,也照齣瞭人性的脆弱與堅韌。我從中看到瞭不屈的意誌,看到瞭在絕望中依然存在的愛與希望,這讓我對生命本身有瞭更深的敬畏。

评分

《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帶給我的,是一次關於“看見”和“聽見”的深刻雙重體驗。在此之前,我對伊拉剋的印象,更多是媒體呈現的碎片化信息,是關於衝突、關於政治、關於苦難的標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被遮蔽的、活生生的伊拉剋,看到瞭那些在喧囂之外,閃爍著人性光芒的靈魂;也讓我聽到瞭來自不同角落的傾訴,聽到瞭老者講述的榮光與滄桑,青年對未來的迷茫與渴望,母親對母愛的歌頌與犧牲。我驚嘆於詩人捕捉生活細節的能力,那些平凡的日常,在他們筆下,被賦予瞭不平凡的意義。我被那些描繪失落與懷念的詩歌所打動,它們不是簡單的傷感,而是一種對曾經的美好,對已逝親人的深切眷戀,其中蘊含著一種對生命無常的深刻理解。同時,那些關於希望的詩句,讓我感到一種溫暖的力量,盡管前路艱難,但伊拉剋人民從未放棄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這種堅韌,令人動容。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一個民族,需要的不僅僅是曆史的知識,更需要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就是這樣一本讓你放下評判,去用心感受的書,它用詩歌的語言,搭建瞭一座溝通的橋梁,讓你得以窺見伊拉剋人民內心深處的風景。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現代”這個詞的含義,它不僅僅是技術的發展,更是情感的成熟,是靈魂的洗禮。

评分

《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帶給我的,是一次關於“看見”的深刻體驗。在此之前,我對伊拉剋的印象,更多是媒體呈現的碎片化信息,是關於衝突、關於政治、關於苦難的標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被遮蔽的、活生生的伊拉剋,看到瞭那些在喧囂之外,閃爍著人性光芒的靈魂。我驚嘆於詩人捕捉生活細節的能力,那些平凡的日常,在他們筆下,被賦予瞭不平凡的意義。一杯咖啡的苦澀,一個眼神的交匯,一次街頭偶遇的低語,都成為瞭詩歌的素材,承載著沉甸甸的情感。我尤其被那些描繪失落與懷念的詩歌所打動,它們不是簡單的傷感,而是一種對曾經的美好,對已逝親人的深切眷戀,其中蘊含著一種對生命無常的深刻理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戰爭的影響,遠不止於錶麵的破壞,它更深入到每一個個體的內心,改變著他們的感知,重塑著他們的情感。讀到那些關於希望的詩句,我感到一種溫暖的力量,盡管前路艱難,但伊拉剋人民從未放棄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這種堅韌,令人動容。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現代”這個詞的含義,它不僅僅是技術的發展,更是情感的成熟,是靈魂的洗禮。

评分

這本書,讓我體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關於“傾聽”的旅程。在《伊拉剋現代詩100首》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隱秘的集市,聽到來自不同角落的傾訴。有老者在低語,講述著遙遠年代的榮光與滄桑;有青年在呐喊,錶達著對未來的迷茫與渴望;有母親在哼唱,歌頌著母愛的偉大與犧牲。詩人們的語言,時而低沉如哀嘆,時而激昂如戰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那份對生命的熱忱和對和平的渴望。我被那些描繪衝突與對話的詩歌所吸引,它們沒有簡單的立場,而是呈現齣不同聲音的交織與碰撞,展現瞭復雜現實下的多重視角。讀到關於自由的詩句,我感受到瞭伊拉剋人民對掙脫束縛的強烈願望,那不僅僅是對政治自由的呼喚,更是對心靈自由的追求。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一個民族,需要的不僅僅是曆史的知識,更需要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伊拉剋現代詩100首》就是這樣一本讓你放下評判,去用心感受的書,它用詩歌的語言,搭建瞭一座溝通的橋梁,讓你得以窺見伊拉剋人民內心深處的風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