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散文集

白羽散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散文
  • 随笔
  • 文学
  • 治愈
  • 情感
  • 人生
  • 思考
  • 白羽
  • 现代文学
  • 散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武侠小说家乃白羽先生的最大光环。这本《白羽散文集》,展现的则是「报人」白羽之面目。白羽散文约略可分为四类:一是文学性散文,二是知识性随笔,三是战斗性杂文,四是回忆性实录。

  本册基本展示了其相关创作实绩,从而使读者重新认识作为文学家(不只是小说家或武侠小说家)的白羽。白羽的学者梦,因成果多以手稿形式幸存,虽说一定程度上有所实现,可生前却不能享受学者的荣光。白羽的作家梦,也可说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但实现的方向却非其所追求和情愿,以致他竟以「文丐」自嘲。

  白羽或许从来未想过成为报人,然生存之需求使他无意中获得了这枚标签。种种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既是白羽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武侠小说家乃白羽先生的最大光环。
 
《星辰之语:现代诗歌的内省与探索》 一本关于时间、记忆与存在本质的深度对话 引言:光影交错间的哲学低语 《星辰之语》并非一套旨在提供明确答案的指南,而更像是一次邀请——邀请读者一同潜入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幽深海域。本书收录了当代文坛上最具思辨性和情感张力的诗歌作品五十余篇,它们如同夜空中不规则闪烁的星群,共同勾勒出现代生存图景的复杂面貌。全书结构松散而内在逻辑严密,围绕“时间的流逝与停驻”、“记忆的重构与消散”、“身份的碎片化与追寻”三大核心母题展开,旨在探讨在科技高速发展与社会结构剧烈变迁的背景下,个体心灵如何安放其存在的重量与意义。 第一部分:时间的河流与沙漏的倒置 (Chronos and Kairos) 本部分集中探讨时间这一不可捉摸的维度。诗人不再满足于线性的、钟表式的计时,而是试图捕捉时间在个体经验中的“质感”。开篇之作《昨日的回声》描绘了童年记忆中一瞬间被无限拉长,如同琥珀凝固的永恒场景,与当下飞速流逝的日常形成尖锐对比。 诗歌的语言在此部分展现出高度的陌生化处理。例如,对“秒针”的描绘不再是机械的嘀嗒,而是被塑造成“一个疲惫的幽灵,在永恒的圆形轨道上进行着徒劳的抗议”。诗人们关注“慢”的价值——如何在慢中重新感知世界的纹理,如何从冗余中提取出生命的密度。其中几组关于“等待”的组诗,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期待与落空交织的情绪光谱,探讨了人类对未来的焦虑,以及对“此刻”把握不住的无力感。这种对时间的哲学化审视,使得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与自身生命节奏的重新校准。 第二部分:记忆的迷宫与幽灵的低语 (The Labyrinth of Recollection) 记忆是人类构建自我的基石,也是最不可靠的叙事者。《星辰之语》的第二部分深入挖掘了记忆的双重性:它既是慰藉,也是枷锁。 这里的作品不再倾向于怀旧的感伤,而是侧重于记忆的“不确定性”和“选择性”。《褪色的照片集》以碎片化的意象群,展示了记忆如何像胶片一样被环境光线和情绪反复冲洗,导致清晰的画面逐渐被模糊的色块取代。诗人质疑:我们所怀念的,究竟是事件本身,还是我们为该事件附加的情感滤镜? 有几篇实验性的长诗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模仿大脑在检索记忆时那种跳跃、断裂、充满空白的状态。读者会发现,有些熟悉的意象被反复置换位置,有些关键的叙事节点被故意省略,迫使读者主动参与到“重构”记忆的活动中。这种对记忆的解构,指向了身份的流动性——如果记忆不可信,那么“我是谁”的答案也必然是暂时的、可协商的。本部分也触及了集体记忆的创伤性,探讨历史的阴影如何以潜意识的形式,渗透进当代个体的日常选择之中。 第三部分:碎片化身份的拼图与重塑 (The Fragmented Self) 在高度互联又极度疏离的现代社会中,个体身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星辰之语》的压轴部分,聚焦于“自我”的边界。 诗歌探讨了“面具”文化——我们在社交媒体、职场和家庭中扮演的无数角色,以及这些角色最终吞噬了“真实”自我的危险。一篇名为《多重倒影的房间》的组诗,通过镜子、屏幕和玻璃等反光媒介,表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日益模糊。当自我被观看、被评价时,它是否还拥有自主性? 诗人也毫不回避地探讨了“在场”与“缺席”的悖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似乎无处不在,但精神内核却常常感到极度缺席。一些作品以极简主义的语言,描绘了现代人的“情感麻木”状态——对重大事件的反应趋于平淡,对亲密关系的维护变得敷衍。然而,这种麻木并非终点,而是爆发的前奏。在这些看似冷漠的表象之下,是内心对纯粹、完整自我的渴望。最终,本书的基调在对“和解”的微弱期盼中收束:承认自身的碎片化,并学会在不完美的结构中,为自己搭建一座可以栖居的精神堡垒。 结语:未完成的对话 《星辰之语》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拒绝提供廉价的安慰。它如同一个深思熟虑的伙伴,在你最困惑的时刻递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直视那些不愿承认的空虚与迷惘。阅读它,不是为了获得答案,而是为了更清晰地提出问题,并准备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脚步去探索那些未被命名的疆域。这是一本献给所有在现代精神迷宫中探索、并愿意与自己的幽灵共舞的读者的深刻之作。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者序 王振良、张元卿   3
 
辑一  説往日事
 
我的生平
《话柄》自序   30
生而为纨绔子   32
踏上穷途   36
笔尖下讨生活   39
转变人生   42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之缘起   48
割骨疗亲的孝子   50
狼吞虎嚥的壮士   52
惠及禽兽的仁人   58
琴棋书画的雅人   66
出口成章的诗人   69
博学多闻的才子   72
怒打不平的侠客   77
扮演武剧的优伶   79
饱吞绿水的泅者   83
攀花折桂的小贼   87
坟园结义的好汉   92
会试第一的神童   96
 
我的新闻
四元稿费   102
一件签呈   115
三篇文章   133
两位恩公   138
家风   146
生之磨炼──宫白羽自传   157
 
辑二  説良心话
 
按:王振良《〈《中华画报》白羽佚文〉前言》   171
 
良心话
和平天使   178
四六比利   179
双管齐下   181
敌人又在造谣:谓蓝衫社主弃东省   183
肝痛难言   185
梁作友跑了   186
谁要倒霉!   187
筑路无望高筑债台   189
请要人们回南京   190
对得住良心   191
立煌设县   193
蒋邀资本家赴匪区参观   195
开发西北   197
刘文辉军政大权交回中央   198
打得好   200
台柱子挑帘唱罢   201
天津没有忘记中山   203
东省运命决于今日?   204
殊属不成事体   205
弱者惟有战慄   206
替灾民添「不是」   207
祖坟所在   208
旧戏的立场   209
如何倚靠自己   210
中俄复交   211
豫难民被押回籍途中遭匪抢!   212
「以令行之」   213
顺利的时局   214
六十万元的苏军归国旅费   215
闻鸡起舞   217
政府应与民众合作   218
愈扩大愈有办法   219
国联撤回「满洲国」的否认?   220
国联形势逆转国人应注意观变   221
一被弹劾骤现澄妇本色   222
民众应有作后盾的机会   223
长衫朋友也可以邀来合作   225
扫清卧榻捐弃门庭   226
两样长衫朋友   227
除奸黜不肖也是救国要着   228
惩顾与法纪人权   230
人缘和国交   231
赶快救治子宫   232
马后炮   234
敌凭高下击  我伏地肉搏   235
如何筹饷   236
热战开始□□如何   238
请政府对日绝交   239
请国际助械抗日   240
一盘散沙   241
守土有责   242
承德失守的解释   243
「候命」别忘了「尽职」   244
望蒋发表华北大计   246
图穷匕见时飞沙走石日   247
做亡国奴的代价   248
辟谣莫如反攻   249
党员自私   250
战报上□□宜填实   252
好戏吃快   253
但哭何妨   254
征妾   255
恋栈乃却顾   256
以攻为守方保残局   257
毒谣   258
独裁不适宜于中国   259
「无官一身轻」   260
剿共与抗日应变换攻守战略   262
第二颗炸弹轰炸了   263
京电频传敌人侵华不到黄河不死心   264
「被迎入平津?」   265
三个人三个样   266
老实人的「老话」   267
国难五年计划   268
中画三百期纪念之前夕   269
整理乎?谘询乎?   270
厌世家説我要自杀   271
长衫朋友的自白   272
天堂与火坑   273
华北非临危境   275
不堪苦闷但求速了乎?   276
输了手莫输了嘴   277
当局则迷   278
一厢情愿   279
 
良心话外
梅博士之新贡献   282
茗盏余话(一)   284
茗盏余话(二)   285
双十节停止庆贺   287
电车公司洋员论华工及工潮   288
夜凉如洗万籁无声但闻车夫咳嗽   290
《百吟谈珠》识语   292
《电影週刊》开幕词   293
征联趣话   295
刻值淡月三院闹穷   297
银坛与报坛   298
中华戏专学生来津公演十六日起在明星连演十日   299
介绍国剧实验学校   301
征联揭晓   303
元旦试笔   307
张恨水与张资平(上)   309
选举趣事   310
张恨水与张资平(下)   311
榆关不守年关当前之津门   313
张宗昌次女公子出嫁记   315
春节风光   316
有能政府   318
假大肠案的症结   319
万世不朽之机会   321
胡适之提倡废历年   322
回头算   323
强硬外交   324
关于海军部   326
称病推宋   327
瓦碎计拙   329
和与战   330
相形之下   332
偷报学人   333
卖报人   335
春雨霏霏植树七百本   337
《创宋江脸谱》案语(附:神侦《创宋江脸谱》)   338
露怯   340
上天堂与跳火坑   342
尼泊尔   343
后台喝彩   344
《啼笑因缘又一劫》案语(附:病后《啼笑因缘又一劫》)   345
记首都票戏   347
必胜旗与抵抗   348
菡蕖婚记   349
中画三百期征求二事   351
光陆小火光   353
英雄气正长   354
现在不办明天见   355
强作噱   356
 
侧面新闻
侧面新闻(二条)   358
侧面新闻(二条)   360
一盘散沙(五条)   361
侧面新闻(一条)   363
断烂朝报(三条)   364
一盘散沙(四条)   365
侧面新闻(三条)   367
侧面新闻(四条)   368
银屑(六条)   369
侧面新闻(五条)   370
侧面新闻(二条)   371
侧面新闻(一条)   372
火树银花(八条)   373
牙慧偶拾(二条)   375
侧面新闻(一条)   376
侧面新闻(三条)   377
侧面新闻(一条)   378
 
辑三  説古今情
 
三国闲话
平话小説与三国故事   382
不抵抗将军刘璋的下落   389
桃园结义   391
孔明拔剑怒杀曹使   393
黄鹤楼的出处   395
关王何时耍大刀   397
失败先逃,马谡死得不冤枉   399
刘关张未尝结拜论年龄关侯居长   402
水淹七军贪天之功  关云长善用便衣队   404
乘赤兔兮从周仓  千古英雄恨这关   406
孙夫人洞房行剌  金龙骤现停刀奉酒   408
孙夫人洞房行剌  赔了夫人又折兵   410
长板坡赵云当副官  刘备大叫四弟子龙   412
走麦城  蜀先主无暇分兵   414
赵云不是五虎将  他是杂号将军之一   416
刘备善用火攻计  孟获也是中国人   418
 
文学漫录
小説闲话(一)   422
小説闲话(二)   424
小説闲话(三)   426
小説闲话(四)   428
好小説   430
劝善小説   433
手帕和剪刀──小説中的女性   435
谈武侠小説   437
刘云若着《湖海香盟》序   439
伶工个性与剧情角色   442
歌场之今昔   444
旦角独裁之剧坛   446
金霸王不似人君  抓虞姬有如山贼   448
千古文学一大抄   450
关于鲁迅先生的几封信   452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的我个人的衷心话   456
 
人物百态
记纨绔子   464
雨潇潇   466
前年此日   469
切不要跳一回「加官」了账   473
畸童刘福全   475
新年忆旧录   477
津门奇人丁伯钰   479
一撮毛的别技   481
记「止于信」命馆   482
谈病   484
鲁公禁拦舆告状   486
一枝纸烟断送余生   487
我的蛇尾巴   489
新年献词   491
 
社会万象
茗盌余话   494
俗物眼中的秋节   496
新式贺年片一束   498
年话   500
明日黄花:年关搪债策问   501
新年零感   502
「死」「了」「好」   504
挤挤吧   505
问津随笔   506
昇平气象   508
清明刷墙记   510
哪里赶来的   511
摩登破坏团水火未济   512
记火鸽子与炭假山   513
一见生情不如避面   515
自杀的官面文章   516
扑蝇运动   518
大骂江瑶柱   519
夜市巡礼记   521
灰色短衣人   523
矿业会议之印象   525
优待与取缔   527
夜市谈冰   528
法律与人情   530
瞎说乱抄   532
新书预测   534
检讨贪污的巧计和笨招   536
论所谓「人海战术」   538
我若是个老百姓,我非揍你不可!   540
 
附录
白羽年表  张元卿   545
 

图书序言

编者序

王振良、张元卿

  
  《白羽散文集》即将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繁体字本,这对武侠小説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説,自然是件大大的好事。本书是在简体字本《竹心集──宫白羽先生文录》基础上编就的,除了删掉白羽先生有关古史研究的文字以及不必要的附录之外,整理体例上也有一些细微调整。这样做虽然损失了部份内容,但好处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突出了白羽的报人身份,突出了其散文随笔的创作实绩,从而使读者能更加真切全面地认识作为文学家(不只是小説家或武侠小説家)的白羽。
  
  白羽的整个人生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播迁无定的求知少年。抛却懵懂之幼年时期不谈,白羽约在七岁发蒙读书。虽然总是随着父亲的驻防在搬家,但他仍旧相对完整地接受了小学和中学教育,并于一九一八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堂。中学期间白羽开始给报刊投稿,虽然深受当时流行趣味影响,但其关注社会现实的精神已初露端倪。如果照此下去,白羽很可能在五四新文化浪潮推动下,成长为一位有才华的新文学作家。可惜升入大学的翌年,家庭突遭变故。
  
  第二阶段是充满梦幻的文学青年。一九一九年,父亲宫文彩以脑溢血去世,白羽辍学到军队挂名候差,随后迫于生计不断变换工作──做税吏,当职员,教私馆,干校对,有时甚至失业。生活的艰辛使白羽的现实批判精神不断增强,文学趣味迅速向新文学转变,还借以认识周氏兄弟,并在鲁迅提携下发表创作和译作。而在《民立日报》《民立晚报》的短暂校对生涯,则让白羽与报界有了更多接触,并由此引发其又一次人生转折。
  
  第三阶段是奔波生计的编辑记者。一九二六年春,白羽认识《世界日报》副刊主编张恨水,并受邀写作武侠小説《青林七侠》。这次向通俗趣味的回归,使得白羽在此后十年里,不断在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摇摆。同时为了生存,白羽频繁地在京津的报馆、通讯社游移,当编辑或记者之余,又成为职业性的撰稿人。因少年时代大量阅读古代小説,白羽遂就此取材,写下不少带有研究意味的随笔,学者气质初步展现。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白羽担任《中华画报》编辑,这段时间生活稍微稳定,他以这份画报为阵地,发表了大量「説良心话」的杂文,对社会的认知与批判日益成熟和深刻。然而,十年绸缪生计的辛劳,也拖垮了白羽的身体,一九三六年他病至咳血。
  
  第四阶段是蜚声文坛的武侠小説作家。一九三七年春,白羽迁居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巿)任教,十一月返回天津,年底应何海鸣之约,与郑证因合作武侠小説《十二金钱镖》。一九三八年二月,小説在《庸报》开始连载,十一月出版卷一之单行本。此后直至一九四九年,白羽创作了大量武侠类作品,最终给自己贴上了「武侠小説作家」的标签,虽然这一点他并不十分情愿。武侠小説的连载和出版,给白羽带来较为稳定的生活,使其学者的潜质被逐渐激发出来。在霸县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时,他认为《马氏文通》按英语文法讲解,并不切合汉语之实际,遂着手自编国语文法讲义,并由语法修辞而及于甲骨、金文和古史。一九四一年十月,白羽开始撰写学术笔记《日新录》;一九四二年十二月,《白鱼琐记》在《立言画刊》开始连载;一九四三年九月,《甲金证史诠言》在《新天津画报》开始连载。自此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白羽的古文字研究一直与武侠小説创作并行,只不过一隐一显罢了。
  
  第五阶段是沉迷故纸的古史学者。一九五一年,白羽在《新生晚报》连载《虎山八骏》等之后,基本中断武侠小説创作(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六年在香港《大公报》连载《绿林豪杰传》是作为政治任务完成的)。因为失去工作且极少社会活动,研究古文字似乎成为晚年白羽的唯一寄託。他在报人吴云心陪同下,曾专门拜访甲骨学专家王襄,并留下部份手稿交王指正。一九六一年,白羽因脑血栓住院,最后五年时光基本在养病中度过。
  
  综观白羽的全部着述和整个人生,武侠小説仍然是其最大的光环,然而我们却不应以此而忽视其报人和学者身份,这样的白羽才是完整的白羽。我们编的这本《白羽散文集》,展现的大体就是白羽之「报人」面目。从搜集到的作品来看,白羽散文约略可分为四类:一是文学性散文。这是白羽文学梦之憧憬与挣扎的成果,总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直指现实生活,没有无病呻吟,充满揭露和讽刺精神。本书辑三的「人物百态」和「社会万象」中,有一部份就是这类作品。二是知识性随笔。这带有学者与作家杂糅的特点,其文化思想、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等均由此呈现。本书辑三的「三国闲话」和「文学漫录」属于此类作品。三是战斗性杂文。这最能体现白羽作为报人的骨气和精神,文字集中于本书辑二,主要是发表于《中华画报》的专拦。其时白羽生活萍梗,阅历渐丰,年龄成熟,因此笔底锋芒鋭利。四是回忆性实录。本书辑一的《话柄》和两篇自传可归入此类,文字朴实无华,生活艰辛毕现。
  
  白羽人生的五个阶段,其间有过四次重大转折:第一次是家庭变故,第二、三次是人事迁变(相遇张恨水与何海鸣),第四次是大陆政权转移。每次人生和事业的转折关头,面对生存和生活的巨大压力,白羽的抉择似乎都非自主。白羽的学者梦,因其成果多以手稿形式倖存,虽然説一定程度上有所实现,但其生前却不能享受学者的荣光。白羽的作家梦,也可説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但实现的方向却非其所追求和情愿,以至他竟以「文丐」自称。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偏差,对白羽来説无疑是个巨大的悲剧。这也就难怪白羽不管是写甚么,笔下的文字总是充盈着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批判,这不光是白羽武侠小説的创作基调,也是其散文随笔的创作基调。
  
  因为时间匆促,这里粗略谈了对白羽人生历程和散文创作的认识,片面和错误之处,尚祈方家和读者批评。
  
  二零一七年二月十八日
  

图书试读

狼吞虎嚥的壮士

我会看小説了,可喜可贺!

小説不叫小説,那时叫闲书。我会看闲书了,大约是在七岁至九岁时。方其时,我家正住在奉天省昌图县,而家中请着一位姓李的李老夫子,教给我念书、写字、画小人、下棋、看闲书。

向日哄着我玩的小福子,原是我父亲部下的一个老兵的儿子,和他母亲跟我们同院住。他本来略识书字,年约十四五,也是他的父母的宠儿,这时就做了我的伴读。另外还有一个,是童仆小憨头,一个无父之儿,长我七八岁,不甚识字,常被我骂为「贼种」的(这里面自然有点缘故)。

父亲不在家,老师太和气,书房中由着我们几个反;画小人、看闲书的功课,往往夺了念书、写字的钟点。

旧时的塾师对待学生,都不准看所谓闲书,説怕散了心。而这位李老师独不,他素来有些「痰气」,他性格儿又软,而他又是混饭吃的。据做饭的大师傅张发财説;因此学生们看闲书,他是不肯管的,而且有时候他反倒奖励。他何以要奖励呢?因为这样子,书房中反倒消停些。

然而,奖励看闲书,又不止和气的李老师,还有我的母亲。

每天下学了,吃饭了,掌灯了,喝茶了,「小福子过来,説段书听。」于是母亲坐在床上听;小福子的娘弄茶弄水,坐在他的儿子对面,满脸含笑地听;而我呢,更是得意,喜孜孜地走着跳着听,无休无止地听。小福子説得舌焦唇敝,打呵欠,揉眼睛,装蒜,他娘心疼。他娘便説:「小福子困了,太太,叫小福子睡去吧。」于是小福子放了赦,娘俩预备着走,而我还是不依不饶;而小福子不理我,他去睡他的。

我怒了,勃然怒了。我之怒很有理由,小福子最怕的是説闲书;然而他可是装困回家之后,并不就睡。他往往跟同院一个学生,或小憨头,或别的几个年龄相仿的,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你一句,我一句,大谈黄天霸、姜太公,一谈半天,毫无倦意。但叫他照本説时,他又道累了,困了,舌头干了;跟人家谈,一样地费唇舌,怎么不困不累?这岂非欺人太甚吗?我扳着脖颈,严词诘责他。他却道:「随口谈不吃力,照本説累人。」这话于今想来,委实有理,在当时我可哪理会呢?当时是我断定他,分明晓得我不会自己看,所以故意的拿捏我,憋闷我,于是我勃然怒了。

我怒了,大哭大闹;之后,也就奋然地立定志气,我将不受你这坏蛋的拿捏了,我将自己看。然而,其始,我之看闲书,不过看「绣像」,看小人;现在,为和小福子赌气计,我将决计要自己去看正文了。

用户评价

评分

《白羽散文集》带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作者的文字,细腻而又深刻,能够触及人心的最深处。她用真挚的情感,描绘出生活的点滴,用智慧的语言,阐述人生的哲理。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与她的思想产生共鸣,感叹她的文字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生活。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隐藏在我们每一个细微之处。

评分

我一直坚信,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白羽散文集》再次印证了我的信念。作者的文字,虽然朴实,却饱含深情,字字句句都仿佛带着温度,能够温暖人心。她对人生的感悟,对情感的理解,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会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反复品味其中的句子,从中汲取力量。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它让我学会如何更好地去爱,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如何更好地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散文,不仅仅是文字的优美,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白羽散文集》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作者的文字,清新自然,不加雕饰,却有着强大的穿透力,直抵人心。她的思想,深邃而又广阔,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情感的细腻,到社会现象的观察,都充满了独到的见解。我特别欣赏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用温柔的笔触,表达出对弱者的同情,对不公的批判。这种“温柔的批判”是我在其他作品中很少见到的,也是《白羽散文集》独特的魅力所在。

评分

《白羽散文集》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作者用她细腻而又犀利的笔触,剖析人性的复杂,洞察世事变迁。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被她的见解所折服,感叹她的思想是如此深刻,观察是如此敏锐。书中的一些篇章,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它让我明白,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坎坷,才让我们更加坚强。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人生的指引。

评分

说实话,在读《白羽散文集》之前,我对于散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吸引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一个场景,某个比喻而惊叹,感叹作者的观察力是如此敏锐,表达能力是如此出色。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散文的魅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知道,生活中的美好,其实无处不在,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评分

《白羽散文集》是一本能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而这本书,却能带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活,去聆听内心的声音。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能够抚平我们内心的创伤,让我们重新找回平静。我尤其喜欢其中几篇关于旅行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旅途中的风景和心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与她一同感受那份自由和洒脱。这本书,不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评分

《白羽散文集》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温暖。作者笔下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诗意。她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美,从寻常事物中提炼哲理。比如,她对一杯茶的描写,不仅仅是品味茶的香气,更融入了对人生百味的体悟。这种将生活细节升华为艺术的功力,令人赞叹。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有时又会眼眶湿润。这种情绪的起伏,正是因为作者的文字拥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与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静静地陪伴着我,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安慰,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

评分

每次阅读《白羽散文集》,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都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句子,某个比喻而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鼓励。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评分

我一直对散文情有独钟,因为散文最能触及人心深处的情感,也最能展现作者的真情实感。《白羽散文集》正是这样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她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不平凡的意境,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的思考。我尤其喜欢其中几篇关于人生的篇章,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于亲情的珍视,对于友谊的赞美,都让我深深地感动。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哲思,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探索。读完之后,我常常会感到一种力量,一种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

评分

每次翻开《白羽散文集》,总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那种细腻的情感,那种对生活的观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度过的时光。书里描绘的许多场景,都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风吹过稻田的声音。作者对自然的描摹尤其令人动容,无论是清晨的露珠,还是傍晚的霞光,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字里行间闪耀。读着读着,我常常会放下书,望着窗外,陷入沉思,回味着自己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其中的甘醇。它让我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重新审视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