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行旅散记

太鲁阁行旅散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超过二十年的志工岁月,
积累出行旅太鲁阁的深度与厚度,
山、水、风土、人情、美食,
层层叠叠的真诚体会,
邀您一起感受!

  这是一位太鲁阁解说志工二十年的真情告白及生命历程的旅行文学。

  这是第一本太鲁阁国家公园志工书写太鲁阁及解说心得的书。

  本书分四部分,「山巅海涯」是作者以其个人亲历的行旅体验为主,书写太鲁阁国家公园内众所周知的太鲁阁崃谷、锥麓古道、砂卡礑步道、绿水步道、布洛湾、清水断崖、合欢山等许多景点、步道,热忱贴心地带领大家有如亲临现场,也将日本与原住民历史、沿路美丽的花草植物都融入其中,耐心解说每个地方丰厚的自然人文故事。

  「志工情事」一章,详实记录成为解说志工后第一次带队的经历、参与优人神鼓云脚太鲁阁、高中生态环境教育研习营、带队行走中横健行等活动的点滴与思考,让人得以领会作者的志工成长历程、生命看法,及其导览技巧所在。

  花莲很美好,美好到土地会黏人,「游乡恋城」一章书写作者从太鲁阁延伸脚步,一步步探索花莲的风土人情、乡间景点、市区小店。花莲有趣、好玩的地方实在族繁不及备载,拨暇走逛,会发现花莲的土地那么让人深深依恋!

  最后的「美食拼盘」章节,作者将多年寻找与吃尝庶民花莲美食的经验细细分享,介绍了几家在地好吃的小店,用人文抒情的方式留下独特的美食记录。

  本书以散文形式呈现,内容真切而有温度,搭配作者逾二十年时间行旅花莲太鲁阁各地所拍摄的美丽照片,以自身的经历娓娓道来,有如邻家大哥叙述自家景物与故事一般,有不少动人的描述,亲切又充满趣味,让人能更深入窥见花莲及太鲁阁的美好!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许哲齐


  念大学时主修化工的资深广告人,目前为自由工作者,担任东吴大学兼任讲师、真理大学兼任助理教授以及企业行销创意顾问。

  喜爱旅行、自然体验、摄影、写作及收藏可口可乐。领有国际领队及华语导游执照,至今已走访世界二十余国,出国旅行愈多愈觉得台湾真是美好!自一九九六年起成为太鲁阁国家公园解说志工至今二十余年,到花莲太鲁阁就像回家一样;近年也于台北「青田七六」担任志工为民众导览解说老房子的历史。

  偶有文章发表于报章杂志,也常受邀至各单位演讲,讲题涵括行销公关、广告创意、旅游分享、自然生态、解说教育及志工服务相关主题。

  合着有:《世界着名城市地标》、《旅行台湾Ⅱ达人带路》、《拥抱世界做朋友》、《青年改革力》等书。

  e-mail:97sheu@gmail.com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坚持就会带来感动—萧美琴
【推荐序】 解说志工的旅行文学—杨模麟
【自 序】 已经三分之二的参与

— 山巅海涯 —
● 天险锥麓,不可不走
● 崃谷中的印地安酋长
● 走入合欢山
● 太鲁阁崃谷的夜
● 以思古幽情,走入苏花古道
● 回音谷地布洛湾
● 轻松百岳石门山
● 崃谷雨景溪瀑风情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绿水步道
● 曾经神秘的砂卡礑步道
● 海上体验福尔摩莎的感动

— 志工情事 —
● 年少轻狂险攀白杨断桥
● 第一次带队
● 优人云脚太鲁阁
● 走过十年
● Mad in Taroko! ~ 如果志工联盟大会这样办……
● 北花路途闲记
● 五感体会,高中生态环教营
● 走过中横,无所不能

— 游乡恋城 —
● 幽然绿意一九三北端段
● 操场何其大的西宝国小
● 幸福旅宿山月村
● 吉野初英踩踏漫游
● 东里车站的早晨
● 将军不在的将军府
● 让人穿越时光的时光二手书店
● 闹中取静的泥巴咖啡
● 收藏历史的旧书舖子

— 美食拼盘 —
● 四八高地
● 蹦康肉丸
● 一碗小
● 猪血汤、米粉炒
● 老鼠贝果
● 洄澜其他美食
 

图书序言

山巅海涯-崃谷中的印地安酋长

成为太鲁阁国家公园的解说志工多年,若要我说出一个太鲁阁国家公园的代表性地标,我绝对会不加思索地直接告诉你是:「印地安酋长石」,那一大块样貌极为神似印地安人侧脸的岩壁。

从燕子口沿着中横公路旁的步道往西向天祥方行走,到了靳珩公园的观景平台,朝立雾溪上游望去,印地安酋长石就位于前方崃谷河面的右岸。那片岩壁被立雾溪的溪水千万年沖刷下雕塑出深陷的眼窝、挺俏俐落的鹰勾鼻、略为鼓出的颧骨,以及有些性感的薄唇,鲜明的轮廓,活脱脱就是一张看起来颇有个性的印地安人的侧脸!

很多游人来到此处,若没人指点,常会一下子找不到这个印地安人像,我在导览解说之时就会戏谑地说:「这个印地安酋长石是太鲁阁崃谷用来测验大家智商高低的,聪明的人就看得出来。」常常话一说完,原本没看到的人马上就说看到了,虽然不知是真的看到还是为了不当傻瓜而硬着头皮说看到,但总是替解说增加了一些趣味,随后我马上就会仔细指引说明以弥补先前的玩笑话。

这片石壁像极了印地安人的侧脸,而为何更说是「印地安酋长石」?这是因为美洲印地安人会利用勐禽的羽毛展示他们的阶级、职权,一般印地安人的头上虽然插戴羽毛,但只是一两根装饰而已,会佩戴有着大片环状羽饰的冠帽者只有身为酋长才有资格。而那片岩壁上方恰巧生长了不少台湾固有种植物-台湾芦竹,枝叶黄黄绿绿随风吹拂,配合着下方的印地安人侧脸,远望正有如一顶华丽的鹰羽头饰冠帽戴在酋长头上啊!

印地安酋长石紧靠着立雾溪溪谷,因着立雾溪,景色每回都有些许不同的变化。立雾溪的溪水有时洁净清澈,透明似如无物;有时色泽蓝绿,呈现如名牌Tiffany的那种特别蓝色,浪漫动人;有时是带着泥沙灰浊不已,晦涩不明;不同季节不同时候仿若呈现着大自然的心情,或愉悦,或忧郁,或欢欣,或悲伤。只是,不管经过的溪水怎么变化,这位印地安酋长只是定定地望着对岸,也许狂风暴雨,也许云淡风轻,都由着这一弯溪水从旁奔流而过,从不表示什么意见。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