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T媽媽(隨書附贈2017金穗奬首奬紀錄片《我和我的T媽媽》DVD)

我和我的T媽媽(隨書附贈2017金穗奬首奬紀錄片《我和我的T媽媽》DV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日常對話》導演 黃惠偵
以文字超度自身傷痛的勇氣之作
 
  「奉香拜請。
  香煙采起,神通萬裏,香煙沉沉,請眾神降臨……」
  這是我從小聽到大的牽亡歌陣紅頭法師開場唸詞。
  這種陣頭,是我從六歲到二十一歲幫傢裏賺錢的工作。
  是的,工作、賺錢,從六歲開始。
  我想,這故事得要從我母親開始說起。

  從《我和我的T媽媽》到《日常對話》,
  一短一長的影片記錄著看似傢人的日常,
  那些鏡頭背後有更多說不盡的過往,以及對母愛缺席的種種疑惑。
  而這次,換以文字來洗滌傷口,等待癒閤……

  紀錄片導演黃惠偵,這一次,改用文字填補瞭攝影鏡頭下的空缺。既然無法導演自己過往的人生,索性大破大立地寫齣來吧!

  她寫下瞭毫不掩飾性嚮的母親、缺席的父親、傢人、媽媽的女朋友們,還有自己年幼時記憶中的物件。那些再次被翻攪齣的底層記憶,其實都直直指嚮瞭埋藏許久、說不齣口的祕密,還有疑問。

  這不僅是一個與母親和解的故事,更多的是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我,也重新找迴傢庭中的,愛。

  ※隨書附贈  黃惠偵導演的同名紀錄片《我和我的T媽媽》DVD
  ★2017 年華語視像藝術節最佳影片
  ★2017年第39屆金穗影展一般組首奬
  ★2016年第16屆南方影展評審團奬及人權關懷奬

感動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李屏瑤  作傢
  紀大偉  《同誌文學史》作者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侯孝賢  導演
  唐綺陽  華人最具影響力占星專傢
  郝譽翔  作傢
  陳芳明  政治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  雪  小說傢
  聶永真  設計師
  Orange Fruit  女同影視部落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惠偵


  六歲開始跟著媽媽跳陣頭,十歲離開學校,二十歲轉行從事社會工作,開始學習紀錄片。

  曾任颱北市紀錄片工會祕書長,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也是開始步入中年的地方媽媽。在還有話要說的時候就會繼續做電影,不然也有可能去找塊地方學種菜。

  過去作品包括《八東病房》、《烏將要迴傢》及《我和我的T媽媽》等紀錄短片。

  籌備至完成曆時18年的紀錄長片《日常對話》,於2016入圍金馬奬最佳紀錄片及最佳剪輯,並於2017年獲得柏林影展泰迪熊奬,以及颱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影片在國內外影展皆獲得廣大的迴響與肯定。
 

圖書目錄

推薦文  割不斷的生命循環/郝譽翔
推薦文  把愛與恨都重新理解一遍,迴傢的路就會明亮一點/洪仲清
推薦文  我們的傢庭.我們的姊妹.我們的曆史/Orange Fruit
推薦文  無可理喻的日常/陳芳明
推薦文  女兒的安神帖/李屏瑤
自  序  傷痕,沒什麼好丟臉的
 
PART 1  我的T媽媽:阿女
PART 2  缺席的父親:阿源
PART 3  我的妹妹:阿娟
PART 4  T媽媽的女人們
PART 5  那記憶中的傢屋與傢物
PART 6  我和我自己:阿偵
後記  拍攝劄記

 

圖書序言

PART1  我的T媽媽:阿女
 
「奉香拜請。
 
香煙采起,神通萬裏,香煙沉沉,請眾神降臨。今日在顯妣江氏黃老太夫人靈前,你的女兒不惜重資聘請本壇牽亡歌團,帶領你的亡靈攀山越嶺,過橋過溝,去到西方極樂世界逍遙自在,自在逍遙。
 
亡靈啊亡靈,請你跟隨著本壇娘媽,即刻起程。」
 
這是一段我從小聽到大,牽亡歌陣紅頭法師開場的唸詞。
 
牽亡歌陣,是颱灣一種幾近消失的民俗喪葬陣頭,也是我從六歲到二十歲幫忙傢裏賺錢的工作。
 
是的,工作、賺錢,從六歲開始。
 
我想,這故事得要從我母親開始說起。
 
我媽,阿女
 
月女,是我母親的名字,熟識她的人都叫她阿女。月亮及女性,讓人聯想到的應該都是陰柔的事物及感覺,但若你有機會見到我母親,你大概很難將她和這名字搭在一起。
 
我媽生於一九五六年,雲林縣北港鎮的一處偏僻小農村,舉目望去都是水稻和花生田,那個時代田裏種的都是真的農作物,而不是假農捨,綠油油的一大片一大片。村子裏每戶人傢相隔的距離,走路最少都要五分鍾。除瞭夏日的熊蟬、草蟬叫聲,以及村民們的信仰中心──春姑婆廟一年一度的祭典之外,整個村子常年都很寜靜。
 
我媽在傢中排行第五,有兩個姊姊、兩個哥哥,還有一個弟弟,若不包含夭摺的那幾個孩子的話,她們傢連她在內總共有六個兄弟姊妹。我媽的傢就和鄰近村子裏其他人傢一樣,擁有幾分地在種稻、種玉米、種花生,隻是務農的收入極少,勉強能養活六個孩子,實在沒有辦法供每個小孩都到學校讀書,尤其在那個重男輕女觀念還是理所當然的年代,女孩連六年的國民小學都沒機會去讀。
 
不過我媽卻成瞭她們傢中唯一一個上過學的女生,原因是她二姊的堅持。據說跟她相差十幾歲的二姊在少女時期北上到工廠做女工,深深覺得自己沒唸書不識字,沒有機會學習知識,她感到很不公平,也很痛苦,所以哀求父母一定要讓她的麼妹阿女去讀書。或許是外公一時心軟,又或許是這個二姊當時扮演著傢中經濟供給者的角色,說話比較有份量,總之,外公破天荒地讓傢中的小女兒也一起到村子裏的國小上學去。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