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

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儿童文学
  • 悬疑
  • 友谊
  • 旅行
  • 神秘
  • 宝藏
  • 成长
  • 想象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2017美国3X3国际插画大奖(绘本项目)银牌
★ 2017年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入选
★ 2017年「德国最美丽的书」奖入选
★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专文介绍
★  德国《南德意志报》专文介绍
★  瑞士《新苏黎世报》专文介绍
★ 美国《纽约时报》专文介绍
★ 德国权威儿童文学杂志《驴耳朵》每月封面人物
★ 获选奥地利维也纳青少年文学研究所的【每月一书】
★ 获选德国《焦点》杂志和德国广播电台每月精选【最佳七本青少年书籍奖】   

  ★★★ 绘本界的台湾之光,中文版荣耀登场!★★★


  让绘本告诉你怎么跟孩子聊历史、讲人性、谈自由

  来自台湾的张蓓瑜,却以德文完成首部童书绘本创作,以一只神祕的行李箱,带领孩子进入一段人类不可不知的历史……

  班雅明先生是一位喜欢思考,脑子里永远充满各式各样超棒想法的哲学家。然而有一天,他的国家决定要把这些拥有与众不同想法的人通通抓起来,于是班雅明先生寻求费特可太太的协助,展开了一场翻山越岭的大逃亡计画……而且,坚持带着一只沉甸甸的行李箱。

  到底班雅明先生的行李箱里装着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他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坚持要保护这个神祕的行李箱?他最后成功越过边境,抵达自由的国度吗?
 
─ 改编自华特 ‧ 班雅明的真实故事,一段关于自由、真理与勇气的生命之旅。

本书特色:

  【第一位以德文创作的台湾绘本作家,首作一鸣惊人】 作者张蓓瑜初试啼声,便以非母语的德文创作绘本《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Der geheimnisvolle Koffer von Herrn Benjamin),甫出版已有英语版、葡语版、中文版……等译作陆续问世,新秀登场备受瞩目。

  【与众不同的难民主题,以古喻今的人道关怀】 以德国哲学家班雅明躲避纳粹迫害的真实故事为根基,勾勒出一个战乱时代下追求真理与自由,一路上充满勇气与关怀的故事。连结此时当下无解的难民课题,有别于一般童书的内容主题,发人深省。

  【综合媒材的创作手法,带来谜样又超现实的画面感】 运用混合拼贴与剪纸手法,结合粉蜡笔与铅笔的手绘风格,在明亮的色彩与突出的人物造型下,营造出看似与沉重历史真相不尽相符的活泼调性,却也在一股超现实的氛围中流露出无奈的荒谬感。

名人推荐

  ◎柯倩华(童书翻译、评论家)专文推荐

著者信息

作、绘者简介

张蓓瑜


  张蓓瑜(1979年生),毕业于东吴大学德国文化学系、辅仁大学语文与德国文学研究所、德国明斯特应用技术大学插画系,喜欢阅读和旅行。2015年,她在德国南部的旅途中,听说了这个消失的行李箱,受到很大的触动,于是决定写一个关于这个行李箱的故事。2016年2月,她在菲力克斯.辛伯格 (Felix Scheinberger) 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作品《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这是她创作的第一本童书。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专文推荐

  多数人对班雅明不熟悉却知道爱因斯坦,其实这两人背景相似,皆是生于德国、经历纳粹时代的犹太知识份子,也都因为卓越的思想而影响后代甚巨。只是,他们命运大不同,爱因斯坦提早逃离、顺利落脚到美国,而自由女神的火炬却始终没能在汪洋中为班雅明搭乘的船照亮。班雅明在逃往欧陆边界上遭逢阻挠而身亡,至今他在西班牙边境戏剧性的死因仍众说纷纭,没有异义的是:他是二十世纪的重要哲人之一。

  这本由台湾创作者张蓓瑜制作的绘本介绍了班雅明这段冒险逃命的经过,书中除了额外带出当时暗中援救众多受难者行经庇里牛斯山的重要角色,尤其在班雅明坚持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上多所发挥。

  由于二战时期尚无电邮或云端系统,纳粹为了一网打尽和他们不同调的「异端邪说」,毫不手软的剷除思想不正确的人,并烧毁他们的学说着作。当时几位证人指出班雅明的行李箱装的是他未完成的《拱廊计划》书稿,对此,创作者也透过图像叙事呈现巴黎拱廊商场的样貌,突显「哲人把他正在孕育的思想看得比自身生命还重要」的讯息。

  一本小书同时要处理历史与价值并不容易,但此书却做到了,它的情节设计不但能让小读者建立历史大事件的情境,也能在细微处加以思索,像是:一、集权暴政发生时,除了专制者,还有协助执行的施压者、被迫害者、帮助被迫害者、冷眼旁观者等角色,我们能否辨识这些角色又对他们看法如何?二、任何人都可能身陷暴政而失去言论自由跟人身安全。生命跟自由是否重要?若是,该如何预防暴政发生?三、若某天自己沦为受迫的难民,在逃命之际,除了身体,我们还想带走什么?什么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说来,这些问题诉诸的岂只是小读者,它们是任何欲往公民社会走去的人,一路上都得反覆确认与校正的步履。

◎幸佳慧(儿童文学工作者)

专文推荐

和班雅明逃难              
                                  

  几个月前,德国文学记者朋友写信问候,告知德语书市上刚刚出版了一本名为《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的绘本,作者张蓓瑜是台湾人,已有书评盛赞。台湾作家很难打入德语书市,译介状况惨澹,但张蓓瑜以德文书写、亲自绘画的绘本,直接在瑞士出版,很快受到瞩目,并迅速卖出多国语言版权。如今,张蓓瑜亲自把文字、画作都翻译成中文,《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终于在台湾出版。

  《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改编哲学家华特‧班雅明的真实逃难故事,以绚烂的彩画、简洁的文字,勾勒受纳粹迫害的班雅明扛着沉重行李箱,翻山越岭的逃难旅程。班雅明的逃难故事有邪恶纳粹、哲学思考、政治迫害,受迫哲人最终自杀离世,沉重故事似乎不适儿童绘本。但张蓓瑜选了这个黑暗故事当做绘本素材,创作并无闪躲,纳粹的军服、举手礼、暴行都入画,只淡化了班雅明的自杀。

  美国总统川普纵容极右派,大批史观混乱的白人国族主义者大方挥舞纳粹旗帜,加深美国种族对立。总是有人说,纳粹是过去式,德国为何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承担希特勒的屠杀行径、花大钱盖纪念碑、把纳粹历史纳入教育?在德国被全面禁止的纳粹旗帜,如今却在美国复活,可见历史教育的溃败,会唤醒极端主义。《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来得正是时候,孩子的历史教育无需罩上瑰丽童话泸镜,懂得纳粹的残暴,进而讨论班雅明先生的哲学历程、追求自由的勇气,或许,台湾孩子就不会公开穿着纳粹军服进行展演。民主、自由需要启蒙,《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语气柔软,不说教,班雅明在绘本中如神祕的魔术师,非常讨喜,让孩子们在缤纷绘画里,与哲人一起带着行李箱逃难。

  张蓓瑜画以班雅明的真实形象创作,乱发、圆框眼镜、小胡须、胖身都是班雅明的真实样貌,但造型多了点淘气、神祕,沖淡了离散的焦虑与哀愁。行李箱的意象贯穿全本,引孩子发问,到底皮箱里装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让班雅明坚持随身带着?

  这是张蓓瑜的第一本创作,可看出她的德国文学底子,笔触洩漏人性关怀。画邪恶的纳粹,色彩、线条转为刚硬,仍有节制,保有绘本的童趣想像空间,却不失批判力道。

  谁是班雅明?为何他要扛着皮箱逃难?纳粹是什么?自由是什么?国家暴力是什么?《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并不说教,没有给「答案」,但文字、图像都是启发。纳粹幽灵仍在,歧视仍嚣张,请家长别避讳这段沉重历史,和孩子一起阅读班雅明,一起逃难,一起追寻自由。

◎陈思宏(旅德作家)

作者的话

  2015年的夏天,我正着手准备我在插画系的毕业作品,炎热的午后,电视里不断重复播送难民前仆后继逃往欧洲的画面,欧盟国家的政治人物、媒体、民众各持观点,「是否应该提供难民庇护?接纳多少难民?会不会造成社会问题?」顿时成为欧盟国家的全民话题。当下,我便决定以「逃难」为题材,创作儿童绘本,因为,我知道这个「议题」很快会成为欧洲小朋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闻里的「难民」会成为他们的新同学、新邻居,我希望能为孩童们构筑一个能够谈论、思考这个生命经验的文本场域。

  正当我还在苦思该如何切入时,碰巧在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 (Museum of Modern Literature) 的展览上看到一小段文字,描述受纳粹迫害的哲学家华特‧班雅明在西班牙边境逃亡失败后,他随身携带的那只皮箱竟然从此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上的谜团。我立刻着迷了,开始搜罗史料,而这段德国最黑暗的历史,竟讽刺地与当今难民的命运有如此多相似之处……对我而言,这个神祕的行李箱就像一个遗失了藏宝图的宝藏般,你无法按图索骥,但是,这正给了想像力所有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知道的如此少,关于那些无法用理性理解的不可承受之恶和荒谬,它却说得如此多。

  在故事中,我刻意省去了「纳粹」、「犹太人」等等字眼,因为这本书想谈的并不止于纳粹极权,对于逃亡者遭受的苦难,我也没有太多着墨,我用近乎寓言的方式处理这个故事,希望尽可能保持这本书的开放性,提供不同的阅读可能。综观人类历史,人们总是很容易找到一些理由去憎恨、排挤某个族群。但是,没有谁生来就该被迫害、失去自由,迫害是如何发生的?当它发生时,其中有许多环节和角色,除了逃难者,还有施暴者、协助施暴者、沉默者、帮助者,哪些角色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我们成为了这个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我们会做出什么选择?我们的皮箱里装的又会是什么?

  《班雅明先生的神祕行李箱》出版至今,我收到许多不同年龄层的读者的回响,从五岁的小读者到七旬老先生,或让我惊喜、或让我溼了眼眶,也让我很高兴自己当时坚持完成了这个艰难的题材。如今,这本书也终于要用我最熟悉的语言,跟中文读者见面了,希望它能在每个与它相遇的人心中引起些许的涟漪。生命,总是美好的。

张蓓瑜 2017年 9月于德国敏斯特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