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

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澳門經濟
  • 經濟發展
  • 澳門曆史
  • 區域經濟
  • 博彩業
  • 旅遊業
  • 中葡關係
  • 迴歸
  • 政策研究
  • 經濟轉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九七」及「九九」年是香港和澳門的轉捩點,迴歸中國不久,全球經濟體係已經齣現大變局,導緻世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同時,港澳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經曆瞭中國經濟崛起,以及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製度的調整,令其固有優勢逐步消失。

  《迴歸之路─港澳經濟發展優勢重審》分為香港及澳門兩冊。作者以顯淺生動的文字,與讀者一同迴顧過去20年,世界經濟大環境如何影響兩地的經濟發展。《迴歸之路─香港經濟發展優勢重審》主要探討香港迴歸前後的經濟功能變化、存在優勢和潛在劣勢;《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則研究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與中小微企的發展策略,並提齣相應的建議。

  百多年以來,博彩業一直是澳門經濟的支柱産業,為其奠定世界博彩之都的地位。但近年來,中央政府實行內地反腐敗和自由行收緊政策,令博彩業持續下滑。再者,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影響已逐漸齣現,使政府與各界重新關注澳門作為小微經濟體,能否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社會各界又該如何在這個議題上尋求共識?相信讀者定能在本書找到答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封小雲


  1952年8月齣生,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日本神戶大學經濟學部訪問學者。現為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特聘教授。2004–2012年期間透過香港「輸入內地人纔計劃」,於香港理工大學任教。曾任《經濟前沿》雜誌社總編輯兼社長,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研究所所長。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最壞與最好的時刻
第二章 觀察澳門經濟 適度多元化的概念
第三章 實踐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迴顧與反思
第四章 經濟多元化與澳門中小企業
第五章 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化發展的政策體係
 

圖書序言



  2017年是香港迴歸祖國的20周年,也是澳門迴歸祖國的18周年。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20年僅僅隻是瞬間。但是,過去的20年,世界經濟確實發生瞭顛覆性的巨變。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預示著美國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從1990年代的頂峰墜落,導緻全球經濟陷入持續停滯的長周期。隨著世界經濟版圖開始重組,歐美國傢作為過去500年經濟增長的傳統核心地區,這種結構亦開始瓦解,中國及發展中新興經濟體逐步進入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導力量。而新自由主義造成的經濟社會惡果,使資本主義世界體係麵對結構式的調整和重大挑戰。凡此種種,均在昭告著全球經濟正在走嚮一個大變局的時代。而本書的主要內容,涉及過去20年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以觀察香港和澳門在迴歸之路上的經濟發展進程。

  在20年的港澳迴歸之路上,影響港澳經濟發展進程的重大因素和變數,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麵:中國經濟的崛起、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製度的調適走勢。

  第一,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重新融入世界經濟體係的進程。事實上,香港在一百六十多年前淪為英國殖民地、澳門更於四百多年前就為葡萄牙所佔據,兩地與祖國的隔斷,是中國曆史上最為積貧積弱時期的産物。而迴歸之路的展開,正是中國在世界重新崛起、民族復興的必然曆史進程。因此,雖然港澳的迴歸以1997年和1999年為時點,但迴歸之路的起點、成功拉開迴歸曆史序幕的,應該是1979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大戰略的時期。這不僅意味著中國重返世界舞颱,經濟崛起和民族復興重新齣發的起點,也是港澳得以重新融入與迴歸中國的齣發點。

  中國開放之初,港澳的仲介和橋樑作用成為中國重返世界經濟舞颱的主要路徑;而中國市場體製的建構,在很大程度上更是藉鑒瞭港澳的經濟體製。這一進程的急速展開,促進瞭1980–1990年代港澳經濟與祖國之間的經濟聯係重新復歸,且日益緊密地融為一體。港澳迴歸之後,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03年簽訂的CEPA、2015年實行內地與港澳之間的服務貿易基本自由化,這些均是中國不斷融入世界經濟體係和全球市場所作齣的努力。在這個進程中,中國經濟逐步崛起,最終在201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而香港得以在中國崛起的進程中,成為首屈一指的全球城市;澳門則成為排名世界首位的國際博彩之都。由此可見,正是中國因素,決定瞭港澳迴歸之路的經濟發展進程,以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港澳經濟從1980年代起,尤其是迴歸之後的20年,所取得的經濟成就與世界地位,本身就是中國重返世界舞颱,且日益在全球經濟中崛起的曆史性一幕。

  第二,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從曆史的角度看,1979–1980年可以視為世界經濟史的一個重大轉捩點。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瞭導緻1980年以後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興起的重大轉變。首先,在一個人口佔世界1/5、實行經濟管製的國傢,中國朝著市場化的轉變道路邁齣瞭重要步伐。而大西洋對岸的英國與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在同一時期都啓動瞭私有化、為資本鬆綁、國傢退齣社會供給領域等一係列改革措施。英國和美國的改革和實踐,雖然分彆發生在歐洲和美洲,國傢治理的製度也有所區彆,但是其共同特點就是突破瞭過去的理論與觀點的主流部分,把非主流理論變成瞭以後的主流理論。這就是1970年代興起的新自由主義。1979–1980年,英美兩國開始實踐新自由主義,使它以話語模式開始佔據主流地位。其核心內容就是市場和貿易的自由。而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目的,正是建立市場經濟,與其核心內容相符。中國更在改革起步初期,就以香港這個19世紀以來,一直實施自由市場的自由港作為藉鑒。英美主導的新自由主義,與中國開放市場的實踐互相結閤,造就瞭過去30年的新自由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從而改變瞭全球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中國亦開始重新納入現代世界體之中係,令其經濟逐步崛起。

  經濟全球化使香港相繼成為全球製造和貿易網絡中的離岸服務中心、國際貿易和航運中心,更在迴歸之後轉型為以先進服務業為主導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城市;澳門則在迴歸後通過博彩體製的改革和突破,成為全球居首的博彩旅遊國際都會。應當說,港澳,尤其是香港,成為在推動新自由主義的資本全球流動、形成全球經濟網絡之中,脫穎而齣的優勝者。

  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終結瞭新自由主義推動的經濟全球化,令全球經濟增長陷入一個長期動力不足的停滯階段。港澳也同樣麵對經濟動力轉換這一重大挑戰,導緻在當下世界經濟中,逆全球化浪潮興起、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全球經濟麵臨大衰退,中國也不能置身事外。踏入經濟新常態的中國,麵對持續發展的睏境,正以「一帶一路」戰略推進貿易投資的自由化,緻力促進全球經濟體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開啓與謀劃新一輪的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全球大戰略,也是當下港澳社會裏不可多得的曆史性大機遇。中國正以新麵目在世界嶄露頭角,而這個進程也要藉助港澳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城市的地位,以及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服務業發展的經驗,纔能真正實現。

  雖然港澳兩地能夠在過去歐美新自由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脫穎而齣,但是該如何麵對中國和新興經濟體開啓的新經濟全球化,卻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因為上一輪和以前的經濟全球化,均是以英美西方國傢為主導的。港澳的自由港經濟所滲透的主要市場和經濟規則,屬於英美霸權周期下的規範和話語範疇。而「一帶一路」代錶的是重置世界經濟版圖中,中國和發展中新興經濟體,開始進入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所開啓的新經濟全球化。如果港澳無法從根本上揮彆過去美國霸權周期下,對固有路徑的依賴和傳統思維,透過大膽創新,去麵對和參與「一帶一路」的新全球化戰略,則未來的迴歸之路將會麵臨重大挑戰。

  第三,是資本主義製度的調適與再造走勢。眾所周知,「一國兩製」是港澳迴歸的重要製度基礎。香港和澳門作為中國體製以外、實施資本主義的地區,這一重大的製度性設計,分彆在香港《基本法》第5條,以及澳門《基本法》中被確立,以確保迴歸後港澳的資本主義體製與生活方式50年不變。《基本法》以「一國兩製」作齣的製度性安排,不僅使港澳的資本主義製度在迴歸後能夠持續,對港澳而言,還具備通過與內地的製度分立,保證港澳優勢之意義。

  港澳的資本主義體製是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版本。這個版本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因緣際會迎閤瞭全球資本主義體係中的新自由主義潮流。這就是為甚麼港澳能夠在上個世紀延續至2008年的經濟全球化中脫穎而齣的根本原因。

  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徹底終結瞭美國主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暴露瞭新自由主義這個資本主義版本所推崇的自由放任、過度金融化的弊病。全球資本主義體係踏入一個製度調適和再造的大變局階段。而以自由放任為體製特徵的港澳,也必然進入一個深刻的經濟結構、經濟體製的調整和反思的進程。正是新自由主義的放任資本無限積纍的體製,形成瞭今天香港十分畸形的經濟結構。至今為止,壟斷財團以地産獨佔,吸聚瞭香港經濟增長收益絕大比重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有效節製,最終走到瞭今天被港人稱之為「地産霸權」的香港市場狀態。而2014年澳門經濟增長驚人下滑的狀況,更是博彩一業獨大與壟斷的惡果。由此可見,港澳經濟麵臨的結構性轉型的挑戰,應是全球資本主義麵對新自由主義造成的體製弊病,以及作齣重大製度調整的一個縮影。

  危機與矛盾衝突是一個經濟體改變其製度的必經階段。人類正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去正視自己社會製度的不穩定之處,並進行重新設計和塑造。一個社會製度的生命力,就在於製度的彈性,即不斷地進行修正和更新。所以,我們可以體會「一國兩製」這個製度性設計的偉大之處。這不僅使港澳的資本主義製度在迴歸後能夠得以持續,同時還具通過與內地的製度分立,促進兩種製度之間的競爭和博弈。實際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均是人類在不同曆史、政治和經濟條件下作齣的選擇。兩種製度的相互競爭、相互吸取一直存在,這應該是人類社會走嚮更為美好製度的一個曆史進程。由此可見,無論是香港,還是澳門,都不能將自己的製度絕對化與固化,迴歸之路也將是港澳不斷反思和推進製度更新的一個進程。50年不變,其含義是基本的社會製度不變,但並非是固守矛盾重重、弊病殘缺的製度。

  過去20年的迴歸之路,港澳分彆以自己的不同演繹,推進自身經濟的發展。但是,迴歸之路並未終結。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相信在未來充滿顛覆性變革的全球經濟大變局中,港澳的迴歸之路將更加精彩和壯麗。

圖書試讀

第一章 最壞與最好的時刻
 
2015年可以說是澳門經濟開始變壞的時刻,迴歸後十多年來井噴式的經濟超速增長勢頭驟然逆轉。從2014年6月起,作為澳門經濟增長引擎的博彩收入,突然開始以每月20–30%,甚至超過40%的速度,螺鏇式的垂直下降1,這個進程持續瞭一年時間竟然沒有任何止跌迴彈的端倪。由此,這個21世紀首十年被評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澳門曆史上錶現最好的經濟體,2014 年的經濟增長率與2013年的19.3%相比,跌至負1.2%(以當年價計算)。在2015年第一季竟然錄下負24.5%的本地生産總值(GDP)增長率。2015年,澳門的整體經濟增長為負21.5%, 成為全球經濟錶現最壞的經濟體之一。(見圖1.1)雖然澳門經濟的跌幅開始收縮,至第三季仍然錄得負6.0%的增長。
 
從影響澳門GDP的主要經濟部門博彩業看,2015年6月博彩毛收入從最高峰的每月300多億澳門元,下降至173億澳門元的低位,更有再跌破170億元的風險。如果以每月170億澳門元的博彩毛收入計算,則2015年的博彩毛收入與2013年的高峰相比, 年均跌幅將高達43%,即高於四成的財富已經消失殆盡。
 
眾所周知,此次澳門整體經濟之所以直綫下降,是源自博彩業。自2014年6月起,博彩收入持續低迷以來,澳門經濟的其他因素並無齣現變化,有的甚至更呈現上升趨勢(見錶1.1)。可是很不幸地,這些正麵積極因素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博彩業與澳門經濟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緊密關係,正正反映齣一個十分明顯的事實,那就是澳門經濟被牢牢綁在博彩業一業獨大的戰車上。
 
澳門經濟大起大落,最好時期的終結與最壞時期的齣現,反映微型經濟體成長的波動性與非穩定性,而這便是微型經濟體的固有現象和內在規律。然而,澳門在迴歸後2000–2013年這個曆史上最好時期錄得的最高GDP增幅,與2015年這個最壞時期錄得的第一季GDP增幅,竟然相差高達58%4,創下全球曆史的最高記錄。而這種潛水式自由落體般的澳門經濟硬著陸,不僅突顯瞭主宰澳門十多年經濟超速增長的單一動力突然消失,所造成的經濟體高度震盪和風險;也預示瞭澳門經濟增長方式已經踏入轉型與調整的重大時期。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看到《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這個書名,第一反應就是,這本書是不是要顛覆我們對澳門經濟的傳統認知?我一直以來對澳門的印象,除瞭博彩業,就是它獨特的文化融閤。但“重審”這個詞,似乎暗示著作者要從更宏觀、更深層的角度去審視它的經濟優勢。我很好奇,這本書有沒有提到澳門在國際化戰略中的角色?比如,它如何藉助“一帶一路”倡議,成為連接中國與葡語國傢的重要門戶?這種戰略定位,是不是為澳門帶來瞭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澳門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它的金融自由度、營商環境,以及其在吸引外資方麵的獨特政策,是否是其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地闡述這些“看不見的”優勢,讓我看到澳門經濟發展背後的邏輯和動力。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一個地方如何能夠持續保持其經濟活力,並且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這本書如果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對我理解亞洲地區的經濟動態將非常有幫助。

评分

說實話,《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這個書名,勾起瞭我很多關於澳門的曆史記憶。我記得小時候,澳門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地方,有葡式建築,有美味的葡撻,還有那種慢悠悠的生活節奏。但隨著時間推移,特彆是迴歸祖國之後,澳門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經濟的騰飛,尤其是博彩業的蓬勃發展,徹底改變瞭它的麵貌。我很好奇,這本書在“重審”經濟優勢的時候,是否會觸及到這種轉變背後的深層原因?比如,迴歸之後,國傢政策的支持,以及其在國際市場上的開放態度,是如何幫助澳門吸引外資,發展旅遊和娛樂産業的?而且,澳門的地理位置也相當特殊,它緊鄰珠海,又與香港隔海相望,這種獨特的地理區位,是否為它的經濟發展帶來瞭不可替代的優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這些細節,讓我看到澳門經濟發展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幫助我理解,在當前全球經濟麵臨挑戰的時刻,澳門如何能夠繼續保持其經濟的韌性和可持續性,找到新的增長點。

评分

《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的書名,讓我産生瞭一種想要瞭解澳門經濟“內幕”的衝動。我總覺得,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背景和政策導嚮。澳門,作為一個曾經的殖民地,在迴歸之後,如何平衡其自身的文化特色與國傢整體發展戰略,我一直很感興趣。這本書有沒有深入探討過,澳門在“一國兩製”的框架下,如何利用其作為國際旅遊休閑中心的地位,發展多元化的經濟?例如,它在吸引國際人纔、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特色金融服務等方麵,是否具有獨特的優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揭示澳門經濟發展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硬實力”。尤其是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如何保持經濟的獨立性和競爭力,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澳門經濟模式的深度剖析,例如它如何應對外部衝擊,如何實現産業升級,那麼它將對我理解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非常寶貴的參考。

评分

我對《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很有興趣,特彆是“重審”這個詞。感覺作者不是簡單地陳述,而是要進行一番深刻的再評估,甚至可能挑戰一些既有的認知。我一直覺得,澳門經濟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抓住瞭“一國兩製”框架下的特殊機遇。它既能享受到內地龐大市場的紅利,又能在國際舞颱上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發光發熱。尤其是在國傢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澳門的角色愈發重要。這本書有沒有探討過,澳門在融入大灣區過程中,如何纔能真正發揮其獨特的優勢,而不是被其他城市的光芒所掩蓋?比如,它在金融、旅遊、文化創意産業方麵,是否存在著未被充分開發的潛力?我一直在思考,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格局都在變化,澳門的經濟模式是否也需要進行調整和創新?它是否能夠有效實現經濟的多元化,降低對單一産業的過度依賴?這本書如果能給齣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建議,那就太有價值瞭。我希望它不僅僅是迴顧過去,更能為澳門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考,讓這個地方能夠持續地保持其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评分

啊,看到《迴歸之路:澳門經濟發展優勢重審》這個書名,我心裏頭就湧起一股復雜的情感。作為在颱灣生活瞭半輩子的人,我對澳門這個地方一直有著特殊的關注。它不像香港那樣,曆史的印記那麼深邃,但它獨特的融閤瞭中葡文化,以及後來經濟發展的劇烈轉型,都充滿瞭故事性。我很好奇,這本書到底是如何“重審”澳門的經濟優勢的?是隻盯著博彩業,還是挖掘瞭其他不為人知的領域?我總覺得,澳門的經濟發展,絕不僅僅是賭場那麼簡單,它背後一定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政策、甚至地理優勢在支撐。也許是它作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定位,吸引瞭全球的目光,帶來瞭龐大的消費群體。又或許,它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讓它扮演瞭連接中國內地與葡語係國傢的重要橋梁,這其中蘊含的經濟潛力,我個人認為是被低估瞭的。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剖析這些,那絕對是乾貨滿滿。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些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理解它在亞洲乃至全球經濟版圖中的獨特地位,不再隻是停留在錶麵上的浮光掠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