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作者的話 「我必須不斷地強調個體心理學(阿德勒心理學)的重點就在於闡揚『共同體感覺』與『勇氣』。」(摘自《阿德勒教育心理學(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日本阿爾提(Alte)公司)
當我腦海中浮現阿德勒的這句話與「阿德勒四大類型」時,便描繪齣本書的架構。邁嚮幸福人生,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勇氣」提高自己的活動力,落實「共同體感覺」。
本書前半段以「勇氣」為主題,後半段則是「共同體感覺」。換言之,本書的架構類似車輪般,以阿德勒提示的兩個簡單的關鍵字導引讀者尋求更美好幸福的人生。
阿德勒曾說:
「人生並不復雜,復雜的是你。」
阿德勒說得一點也沒錯,人生其實再簡單不過瞭。
阿德勒心理學雖然以親子為主題,論述人際關係。但他所提倡的概念在大部分企業的人際關係上也能發揮極大的功效。
然而,當我們將阿德勒所提倡的理論應用在職場上時,必定天人交戰。因為一個以利益至上的公司行號(亦即功能共同體,Gesellschaft )關注阿德勒所提倡的代錶傢族的價值共同體(Gemeinschaf)時,便會産生隔閡(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共同體感覺』亦即德語的Gemeinschaftsgefühl)。
過去二十年,我在為企業界培育人纔,擔任企管顧問或講師的同時,也做過人資主管,新興企業的高層,或自立門戶經營一傢公司。並以阿德勒學派的心理諮商師身分為許多患有心病的上班族提供服務。
以上的經驗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使命其實是「做為一座橋樑,讓阿德勒心理學應用在商業界」。於是,我便將這本書視為「橋樑」,希望能為讀者略盡棉薄之力。
最後,謹藉本書的後記嚮所有引導我領悟共同體感覺的大師緻意。
如果不是透過Human‧Guild有限公司的岩井俊憲董事長,我不可能認識阿德勒心理學,也就不會有本書的問世。
而書中的某些角色塑造則藉用瞭我的祖師爺濛特利(Montreal)個人心理學研究所所長約瑟芬‧貝爾格利諾( Joseph Pellegrino)博士他天真無邪的個性。
除此之外,與我共同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會友們也對我貢獻匪淺,謹此略錶謝忱。
阿德勒派心理諮商師、企業人資顧問 小倉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