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太有趣了,不能只有物理学家知道!|
最受欢迎科普网站 PanSci 泛科学推荐
深入探索有如科幻电影片场的地下实验室,和科学家一同参与模拟宇宙起源的实验!
以粒子物理关键知识为本,看天文物理研究现场的数据如何演绎宇宙的大霹雳现象
今日诺贝尔级科学实验的丰收,又如何成为未来世界的科技基础?
*「基本粒子」依比例可以组成週期表上的原子,但为什么外在物质无法穿透中空的粒子世界?
*科学家为何要花四十年才从超导环场探测器中找到「一颗」希格斯玻色子?
*为什么大霹雳后反物质和物质一相遇旋即被消耗掉,却还有物质存在至今?
*原来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E=mc2之中,藏着粒子跟宇宙演进可能的关键?
*新理论有没有可能解释反物质、暗物质、物质和重力波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而解答宇宙初始、星系形成的祕密?……
宇宙百分之九十五至今仍是个巨大的谜团,但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工作的人们却不这么想,对他们而言,宇宙不是未知,而是未来的知识宝库。位于瑞士的CERN,是全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无数重大科学成就的发生地,六千多位、代表五百余所大学机构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此进行试验。尽管CERN定期开放申请参观,但外人却仍鲜有机会一窥全貌。在CERN工作长达十九年的粒子物理学博士宝琳.甘侬(Pauline Gagnon),这次将带领读者实地走访位于地底一百公尺处的实验室。
物理学家如何在粒子物理的最小尺度与宇宙学的最大尺度之间探询物质的奥祕?粒子物理学发展至今怎么解释物质组成?甘侬整理出CERN自一九五四年创立以来,无数实验室团队在天体物理、希格斯机制、光学与重力波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以简明的科学语言解释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更带出二十一世纪科学研究的动向与进展,我们除了看见科学史上数十个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粒子物理方面的贡献之外,也需知道CERN是背后的重要推手。
在跟着科学家的导览时,读者也将知道CERN研究计画的历史性时刻,为了筹建粒子研究资料库,这促使了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的诞生,后续发展也带起了超导体、光纤、新能源和太空科技的新兴应用,其益处更反映在医学、能源、机械材料工程的进步上。如果科学家和社会之间能架起双边对话的常态桥樑,甘侬相信,科学研究将为未来带来更多样的改变。
|关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热门问题|
Q1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在研究时光旅行吗?
A1 不是,但是在PS3电玩游戏《命运石之门》(Steins: Gate)中,会制造微型黑洞以改变过去和未来的反派组织SERN便是以CERN为蓝本,然而现实中的CERN仍将重心放在粒子研究和暗物质,每天孜孜矻矻的跟数据缠斗着!
Q2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在研究反物质炸弹吗?
A2 不是,你一定是看了全球知名小说家丹‧布朗的小说《天使与魔鬼》,把虚构的反物质炸弹失窃事件当真了。可是反物质极难蒐集,现在连用实验证明其理论都很困难,小说里的小偷到底偷走了什么,连科学家都不知道!
Q3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到底是什么地方?
A3 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物理研究实验室,它超酷的!想像如果美国着名影集《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又译生活大爆炸)中的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Sheldon)跟实验物理学家雷纳德(Leonard)搬到欧洲,他们一定会想来CERN工作!
|海外推荐|
「粒子物理学家宝琳‧甘侬的新作,从加速器讲到宇宙学,不仅解释得极详细而且面面俱到,并说明了科学家如何将各方研究整合成一完整理论,才有我们现今对自然界的完善理解。如果你想要了解粒子物理这一学门是如何运作又是怎么做研究的,这将会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西恩‧卡罗(Sean Carroll),《在宇宙尽头的粒子》(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作者
「甘侬是粒子物理界的杰出女科学家,而她的这本着作也十分优秀。这是粒子物理一路演进至今的全面纪录。甘侬接二连三地丢出许多生动的譬喻,让一般人也能轻易理解最复杂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她让读者得以一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内部工作情形,描述了它那规模庞大、国际化的合作方式,以及实务上究竟带来了哪些新发现。如果你想要赶上大强子对撞机的第二阶段的运转,这是一本即时回应大众阅读需求的必读之作。」
——莱奥妮‧穆克(Leonie Mueck),《自然》(Nature)期刊资深编辑
「在为期两年的大强子对撞机的希格斯玻色子搜寻计画期间,甘侬博士生动且充满洞见的部落格文章,对于想要持续追踪进度,以及希望能够得到科普解释的外行人来说,是外界极重要的资讯来源。她的着作将会让人知道,大强子对撞机的发现为何如此重要,还有下一步发现将会是什么。」
——罗伯特‧伊凡斯(Robert Evans),前路透社驻日内瓦特派记者
「宝琳‧甘侬述说她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奇妙科学冒险期间,科学家是如何确认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还有这将带来怎样的物理学革新,并说明了未来几年值得我们注意的不可解谜团,比如暗物质的祕密,或者是反物质的消失。」
——宝琳.格瑞佛(Pauline Gravel),加拿大魁北克时报《Le Devoir》科普作家
作为一个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充满关注的读者,我一直期待能够找到一本能够连接当下科研前沿与未来可能性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并非仅仅陈述事实,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看到了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最基本规律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书中对于粒子对撞机等尖端设备的介绍,让我得以窥见科学研究的宏伟景象,也让我对手术台前科学家们严谨而充满激情的探索过程有了更深的体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介绍了“是什么”,还试图去解释“为什么”和“然后呢”。它让我思考,这些基础研究的成果,未来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如何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太空。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对科技进步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人类解决未来挑战的可能性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关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赞歌,它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以及它改变世界、塑造未来的无限潜力。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够将复杂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字的大师们充满了敬意。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让我赞叹不已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本书巧妙地将抽象的物理理论与我们日常所能感知的世界联系起来,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原子和粒子构成的宇宙之中,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感受着它们无休止的舞蹈。作者的笔触如同魔法,将那些曾经令我望而却步的方程式和概念,化作了生动的图景,让我得以窥见宇宙最深层的奥秘。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量子纠缠”的描述,那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是对宇宙间深刻联系的哲学思考,让我忍不住反复咀嚼,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领悟。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物理学的看法,它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探索,让我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它激发了我对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处的现实,究竟是由怎样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它们又如何组合,才能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一窥宇宙的浩瀚与精妙,也让我对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肃然起敬。
评分一直以来,太空探索都给我一种神秘而又令人振奋的感觉。这本书恰好捕捉到了这种精髓,并且将粒子物理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中对于宇宙射线的解释,让我明白了那些来自遥远星辰的粒子,如何携带了关于宇宙最古老秘密的信息。作者对于黑洞内部物理过程的推测,虽然充满想象,却也基于严谨的科学推理,让我不禁为宇宙的奇妙和人类的智慧而折服。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介绍了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各种先进的探测器和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的,让我仿佛置身于一次激动人心的太空探索之旅。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讨,这些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的宇宙构成,在这本书中得到了非常有启发性的讲解,让我对宇宙的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对宇宙终极奥秘的不懈追寻的记录,它让我更加期待人类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能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发现。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粒子物理学的兴趣并不浓厚,总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那些微观粒子和高能物理的实验似乎与我毫无关联。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吸引了我。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或描述实验,而是将粒子物理学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框架下进行解读,让我看到了它与宇宙演化、我们自身存在以及未来科技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书中对于宇宙大爆炸早期粒子相互作用的描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源于那个最微小的开端。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吸引人,他善于将宏大的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小故事,让我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逐渐理解那些复杂的物理原理。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我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粒子物理学,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构成我们世界最根本的基石,是解开宇宙之谜的关键。它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新的敬畏之情,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还有多少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科学“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宇宙的形成、黑洞的奥秘以及那些听起来遥不可及的粒子物理学感到好奇,但市面上大多数的科普读物要么过于晦涩,要么流于表面,总让我觉得意犹未尽。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物理概念剥离开来,用最贴切的比喻和最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让我仿佛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一步地探索宇宙的秘密。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锦上添花,它们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物理过程。我至今还记得书中对“希格斯玻色子”的介绍,图文并茂,让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上帝粒子”的由来和作用,不再只是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名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对那些曾经困扰我的科学问题,现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点燃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让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和物理学的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