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精通:從小東西學起,快快學,開啓人生樂趣的祕密通道

微精通:從小東西學起,快快學,開啓人生樂趣的祕密通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Robert Twigger
圖書標籤:
  • 微習慣
  • 自我提升
  • 效率
  • 學習方法
  • 興趣培養
  • 生活技巧
  • 成長
  • 行動力
  • 小步快跑
  • 習慣養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成功不是花無數個小時追求一件事的完美,
而是練就鑽研許多小事情的功夫,閃閃發光!
╳ ╳ ╳
做小事也能成為大專傢!
在微小的事物中認真,一點一滴奪迴你的生活

  ★什麼是微精通?
  ──至少包含6種元素
  1. 找到上手訣竅
  2. 移除手忙腳亂障礙
  3. 找到輔助工具,開發小訣竅
  4. 永遠有奬勵等在後麵
  5. 重復練習也樂此不疲
  6. 無窮盡的實驗可能性

  ★書籍簡介

  「這個世界似乎逼著我們一輩子隻能做一件事,其實不必那樣。」

  人們說,熱情要專一:若想精通一件事,就得花上一萬小時,全心全力隻練習一件事。然而事實上,諾貝爾奬得主等全球最成功的人士,有空就學習各式各樣的新事物,接觸新活動。

  不論是烤齣完美舒芙蕾、畫一扇門,還是升火,當我們挪齣時間培養小小的專長,一切就此不同。我們將不再害怕學東西,可以找到更多發揮創意的機會,還讓大腦更健康,幸福感加倍,以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知識。

  從小事開始,再小也沒關係,重點是踏齣第一步──那一步就能帶我們走嚮精通的康莊大道。

★各界贊譽

  徐玫怡 作傢
  狸貓 人氣粉專「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奴纔
  許芯瑋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颱灣發起人
  黃子佼 多媒體跨界王
  鼻妹 圖文作傢
  劉安婷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推薦

  「我信奉『微精通』!它還未被命名之前我早已實行:用紙箱蓋各種房子給貓、在廚房種荳芽、作手工麵包、刻橡皮擦印章、指甲彩繪......我能證明作者所說屬實—─讓自己毫無壓力地亂試亂玩,最後總能達到某程度的成功。世上最無敵的自給自足是『自得其樂』。」──Emily,《指繪快樂》、《我愛陳明珠》作者

  「作者一定很閑……啊不是!我是說作者很有意思。完全認通同『微精通』的理念,精通一樣微小的事物也很有成就感!我最近也在嘗試裏麵教的雜技,希望很快就能學會。」──鼻妹,圖文作傢

  「能乾的人最性感。本書把卓越帶進一般人的世界──樂趣十足,改變瞭我的人生!」──奈爾‧巴特勒(Nell Butler),電視製作人、《與我共進午餐》(Come Dine with me)節目創作人

  「絕妙的一本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獨特、令人目眩神迷。」──東尼帕森斯(Tony Parsons),英國記者、廣播人、作傢

  「趣味橫生、難以歸類的一本書。」──《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

  「太精彩的一本書……精通一連串的小事,讓我在一天之中不斷感到心滿意足,整個人更寜靜、更快樂。」──瑞鞦凱莉(Rachel Kelly),《走在陽光裏:讓自己快樂的52個小步驟》(Walking on Sunshine: 52 Small Steps to Happiness)作者

  「微精通是絕妙的概念,說得太對瞭。我懷著驚喜感一頁頁翻下去,決心更努力做最近的嘗試……跟著一起做就對瞭。」──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黑暗元素》(His Dark Materials)三部麯作者

  我到處跟大傢推薦這本書,內容蘊含豐富的哲理,幽默風趣,完全改變我對學習的看法──看完後,忍不住立刻試試看。──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型塑現代經濟的五十件事》(Fifty Things That Made The Modern Economy)作者

  「太簡單、太聰明的概念。現代人要的是,不花什麼時間,就徵服每一種技巧、能力、小訣竅,立刻在生活中運用。」──吉姆艾倫(Jim Allen),RDF電視(RDF Television)總經理

  「作者讓人有身體力行的衝動,不要錯過這本書!」──尼剋霍奇森(Nick Hodgson),天皇老子閤唱團(Kaiser Chiefs)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伯特‧特維格(Robert Twigger)


  暢銷作傢,冒險旅遊傢,終生信奉微精通。第一本著作《憤怒白道服》(Angry White Pyjamas)講述在日本武術道場一年的生活,榮獲「希爾年度最佳運動書籍奬」(William Hill Sports Book of the Year Award)與「毛姆文學奬」(Somerset Maugham Award)。崔格平日於牛津布魯剋斯大學商學院(Oxford Brookes Business School)、牛津大學、皇傢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以及P&G、快桅船運(Maersk)、甲骨文(Oracle)、南非米勒(SAB Miller)等各大企業,傳授風險管理、博學主義與領導力。

  個人網址:www.roberttwigger.com

譯者簡介

許恬寜


  自由譯者,譯有《我們在閱讀時看到瞭什麼?》、《狂粉是怎樣煉成的》。

圖書目錄

浩瀚的微精通
什麼是「微精通」?
微精通解密
動態學習
找齣潛在的微精通(它們無所不在)
自助天助:自我訓練的要義
觸類旁通
通纔的天堂
創意大爆發

微精通範例:三十九種小技藝
1. 畫齣有模有樣的綫條畫
2. 獨木舟的愛斯基摩翻滾
3. 找齣井或地洞有多深
4. 砍斷一段木頭(甚至砍樹也行)
5. 學會攀爬繩索
6. 站上衝浪闆
7. 侃侃而談任何主題十五分鍾
8. 砌一道磚牆
9. 寫齣對白
10. 用黏土製作骷髏頭
11. 烤齣一流的手作麵包
12. 讓劍在空中咻咻作響
13. 用蕁麻做繩子
14. 音癡也有辦法獨唱
15. 掌握臥舉的技巧
16. 學唱法國國歌〈馬賽進行麯〉
17. 甩足球的「牛尾巴」
18. 疊齣厲害的木頭堆
19. 用咖啡和鹽沖洗底片
20. J型飛車追逐迴轉
21. 做齣貨真價實的壽司
22. 講全天下孩子都會入迷的故事
23. 用閤氣道鎖腕製住對手
24. 拋接四顆球
25. 學會「猜三張牌」魔術
26. 種樹型盆栽
27. 烤齣零失敗的舒芙蕾
28. 製作完美的木頭方塊
29. 調齣令人心曠神怡的戴剋利雞尾酒
30. 學會探戈走步
31. 靠雙手鑽木取火
32. 讓字變漂亮
33. 微精通討價還價
34. 把廚房刀具磨得跟剃刀一樣利
35. 在野外帶領小隊
36. 三小時學會讀日文
37. 成為街頭攝影師
38. 自製風味絕佳的精釀啤酒
39. 自己做襯衫

微精通你的人生
允許自己感興趣
一個人有許多麵
龐剋微精通
微精通vs.全球悲觀主義
大、很大、非常大的前景

圖書序言



什麼是「微精通」?


  從蛋開始,彆從雞開始

  YouTube上,可以找到一九八○年代的長壽電視節目《大雞蛋競賽》(The Great Egg Race)影片,節目內容有如豪華版的「廢物利用大挑戰」。德國齣生、和藹可親的主持人漢斯.沃夫(HeinzWolff)博士,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開場時,先公布該集題目,接著參賽者利用有限的材料,做齣題目指定的道具。前幾季的題目都與「不能讓蛋破掉」有關,首要任務是單單利用迴紋針、紙闆、橡皮筋等小東西,做齣把雞蛋運送到最遠距離的機器。節目的概念非常簡單,不過大傢提齣五花八門、創意十足的發明。一切都從一顆蛋開始,就這麼小,這麼不起眼。

  生活有時壓得人喘不過氣。我們奮發嚮上,盡一切所能多拚,多看這個世界,多學習新事物—一切的一切加在一起,多到令人難以承受。有一天,我感到自己過瞭對萬事萬物都感興趣的年紀,不得不放棄某些領域。我其實不喜歡那樣,不過當時我心中有一個假設(後來發現是誤解),我以為,要弄懂任何值得弄懂的事物,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學習,所以就算瞭吧。

  然而,我心底有一個不服氣的聲音,還是想學習,想嘗試新事物。不需什麼高難度的事情—纍人的東西可以晚點再說,從不起眼的小事開始就好。那麼就從一顆蛋開始吧。

  我開始想,如果要精通烹飪,不曉得要花多少時間。以前聽一位大廚說過,簡單的菜反而難煮,例如煎齣完美的歐姆蛋。歐姆蛋看似簡單,但隻要學會這道菜,就會知道很多關於烹飪的常識,因此我決定調換一下順序,與其先花一萬小時學習基本的做菜知識,然後展現自己是歐姆蛋高手,不如直接動手學煎蛋。

  我完全專注於煎歐姆蛋這件事,不去管烹飪的基本功能:填飽肚子。由於我少瞭「功利」的目的,煎歐姆蛋這下子在我的生活中占據瞭特殊地位,成為一種「微精通」(micromastery)。

  微精通指的是在有限的範圍內做一件事,不過也可以觸類旁通。可以光是精通原本那件小事就好,也可以擴大範圍,一切由你決定。凡是可稱為微精通的事,特點是可以反覆做,而且愈做愈好。此外,光是做,就是很享受的一件事。微精通具備彈性,不需死闆地隻用一種方式做,可以隨心所欲地試驗一下,摺一摺、拉一拉,用上各種感官,全方位學習,刺激一下大腦中的多重神經元。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學東西的,永遠不會一闆一眼吸收完所有的基本知識,纔動手做。我們先學一件很酷的事,接著學下一件,不知不覺就學會滑闆三百六十度鏇轉,或是自己組裝石英收音機。我老爸就是一個負麵教材。他是老師,想讓我對科學産生興趣,就幫我買瞭組裝電晶體收音機的材料。他打著如意算盤,認為這樣我就能解說電晶體的原理,搞得我立刻興趣全失。我知道如何製作收音機,也從中獲得樂趣,但解釋原理好難,那是大人的事、好怪、不是孩子該做的,扯上科學什麼的有夠無聊(爸,我原諒你)。

  匈牙利心理學傢米哈伊.齊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探討過「心流」(flow)的概念—心流指的是我們做一件事時,全神貫注,時間似乎靜止不動。1而微精通恰巧可以帶來心流:相關事物可以反覆做,但不會每次都一模一樣,因此提供進入心流狀態的元素,讓人産生很大的滿足感,也促進瞭身心健康。

  學習微精通不同於購買入門教科書,不會讓人感到沉悶而任重道遠。微精通很小很小,小到足以讓我們保住探索世界的興趣,卻不會感覺要八百年纔學得會,也不必擔心做下去是在浪費時間。

  各位有過這種經驗嗎?報名上某個課程的初級班,後來沒上下去,幾年後想告訴彆人,自己當時學到什麼,結果什麼都想不起來?微精通不會那樣,一旦會瞭,就是會瞭。最棒的是,你將有辦法展現成果,像是彆人要是知道我們學過武術,就會開始煩我們:「來嘛,示範一下。」此時,你需要一些讓人心服口服的招式。

  微精通的架構可以讓我們觸類旁通,看齣元素與元素間的關聯,知道它們如何彼此平衡。光是教科書式的敘述與解釋,做不到那一點。此外,微精通有如玩不斷破關的遊戲—人們喜歡你煎的歐姆蛋,要求再來一份,於是你腦筋開始轉,想齣更上一層樓的版本。微精通提供一種自學機製,讓我們得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實驗,接著愈變愈厲害。

  不過,讓我們還是先迴到一顆蛋(或是兩顆)好瞭。

  某位大廚傳授過我讓歐姆蛋蓬鬆的祕訣,我不斷練習,還上網尋找更多方法。後來又聽一位法國女士提起,蛋黃和蛋白分開處理的話,可以讓歐姆蛋鬆軟、厚度加倍,端上桌時,人人驚嘆:「哇!」

  我稱這類型的訣竅為「上手訣竅」(entry trick)。每一種微精通技能都有上手訣竅,輕輕揮灑,就能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並提供立即的奬勵——大腦會湧齣令我們感到開心又溫暖的神經化學物質。

  有的微精通沒那麼容易入門,上手訣竅不好抓。有的則多試幾遍即可。有的人愛誇耀自己學東西快,具備掌握外國語言、微積分或C++程式設計的天分,然而天分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學習過程絕對不能和在學校上課一樣無聊。不需要弄得像在搞笑,但也不能過於枯燥無味或難如登天。上手訣竅恰巧可以趕跑所有令人昏昏欲睡的東西。

  舉例來說,堆石頭塔就有明顯的上手訣竅。各位可能在海灘上看過有如雕塑品的石頭堆。好像變魔術一樣,大小不一的圓石頭,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一個個疊在一起。我第一次看到這種石頭藝術時,還以為是用膠水黏的,或是裏頭有金屬棒串著⋯⋯直到一個小男孩弄翻瞭石塊,我試著幫忙堆迴去,原本疊石頭的那個人便教瞭我上手訣竅。

  (以下照片是我後來學會以後,自己在海灘上堆的成果。)

  各位可以試試看,什麼樣的石頭都可以,但撐在最下麵的那一塊,一定有一麵有三個突齣的點,而且靠近彼此—三塊隆起的地方、三個小圓塊,甚至是三個米粒般的小點。突起的地方可以很小,小到肉眼幾乎看不見,甚至愈是看不齣來,感覺就愈厲害。這三個突起的點,構成一個平麵三角,可以嵌入另一個有弧度的物件,達成看似不可思議的平衡。我們憑直覺,通常會想疊在平坦的石麵上方,但這不可能,因為大自然中沒有毫無弧度的平麵。

  堆石頭塔不但有趣,也是一種微精通,疊完就是疊完瞭,但也可以帶我們進入更寬廣的石雕與戶外藝術世界—如果你想深入到那種境界的話。

  人人辦得到

  我們羨慕講法文時口音跟法國人沒兩樣的人,也羨慕會劃獨木舟、懂得算二重積分,甚至三重積分的人。能寫有模有樣的詩、畫畫、變魔術、砌牆不會倒的人,也深受我們景仰。我們覺得那些東西很難學,一定是那些領域裏很厲害的人纔辦得到。不過,如果從微精通的概念齣發,可以直接試一試,然後再迴到源頭,多探索一些相關知識(記得,是實際做過之後)。

  為什麼要先做再說?

  我們會瞎忙一通卻沒學到什麼的主要原因,就是放棄、沒動力、三心二意。我們可能以為自己「淡泊名利」,願意單純享受學習的樂趣,但其實我們人學東西,會希望馬上看到成果,尤其是如果好一陣子沒嘗試新事物,沒立刻看到大有可為的跡象,就會覺得還是算瞭吧。自學的時候,特彆容易發生這種事。

  快速學習法、密集課程與捷徑,的確都可以幫助學習,不過要是拿不齣可炫耀的成績,我們就會半途而廢。光是告訴親朋好友,我們學瞭很多數學,或是很會變魔術,他們會覺得所以呢?「真的喔,錶演一下吧!」

  微精通的好處,在於有東西可以自誇(看是要講得天花亂墜,還是要低調暗示都可以),還能與他人交流,獲得最重要的學習迴饋。不論男女老幼,任何人都不是獨活在這個世上,然而我們的教育體係傳授知識的方式,就好像每個人是一顆顆孤單的大腦,默默吸收知識,然後有一天就會神奇地「精通」、「取得資格」、「可以教彆人」,或是取得其他煞有介事的厲害頭銜。不是那樣的。我們人一學會什麼,就會想立刻昭告天下,而不是五年後再說。

  請教專傢

  領域專傢通常可以提點我們。我為瞭本書提到的微精通,請教過許多厲害人士,他們常常從我不曾想過的角度,解釋自己的專長。

  舉例來說,我曾嚮前英格蘭學校代錶隊(England Schools)的橄欖球員、奈及利亞七人隊(Nigerian Sevens)的教練魯伯.薛爾登(Rupert Seldon),請教適閤橄欖球的微精通。我以為他會建議從簡單的鏇轉傳球(spin passing)開始,他卻選擇需要比較多技巧的落地踢球(drop kick)。此外,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師傅教我用黏土,甚至是塑像黏土(Plasticine)做頭顱模型,解釋看著模特兒時,如何看見「皮膚底下的頭骨」。據說要讓人像栩栩如生,那是第一步。

  我通常會請教專傢,也自己做功課。我在日本學習過傳統武術,知道日本教學時,大都運用「形」(kata)的概念,以及獨立練習—其實就是微精通。

  日本學習武術、茶道、書法等技藝的方式,不同於西方教學。西方認為要學會一樣東西,要不就從小開始學(八成是在神經質父母的逼迫下),要不就是很有天分。教學是一種輔導,要是本身沒天分,再怎麼從旁推一把也沒用。

  日本人則瞭解天分的重要性被高估瞭,其實學習態度更重要,也因此他們的教學法假設每個人都有辦法學—不去管最初的程度。日本和西方不同,不期待學生耳濡目染之後,有一天會突然「開竅」。他們設計齣一個個微精通小步驟,就算明顯沒有天分,也能依樣畫葫蘆。

  畫畫就是這樣的例子。很多人說自己「真的不會畫畫」,但那句話的意思,通常隻是畫不齣酷似真人的畫像。這就好像連食譜都沒讀過,也沒購買任何食材,就說自己不會做菜。我們得連退好幾步,從非常小、非常簡單的地方開始。

  繪製過上百本童書的蕭.雷納(Shoo Rayner),架設瞭一個教大傢畫畫的網站。我請教他時,他強調萬事萬物都能簡化成簡單的形狀,例如長方體、球體、圓柱體。接下來,又能進一步簡化成直綫與弧綫。他錶示:「如果你能畫齣一條綫,你就能畫畫。」畫綫的下一步是畫齣直綫,再來是弧綫—此時禪宗畫圈的練習可以派上用場。

  我建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齣上手訣竅。高手知道的知識,可以帶領我們走入微精通之門,讓我們不同於一般的初學者。以畫圓為例,上手訣竅不隻一個,一共有三個。

  最簡單的進步方法,就是將鉛筆、原子筆(最好是毛筆)握在筆桿中段以上的地方。握得愈高,就愈好畫。許多人在學校養成抓著筆尖鬼畫符的習慣,將齣現明顯的改善。筆握高一點,不僅畫畫更好看,寫字也會更漂亮。

  接下來,試著把手抬離桌麵,用上整隻手臂運筆畫圈,不要隻靠手腕以下的部分。從神經學角度來看,懸腕可以刺激更多的大腦區域,學習因此更深入,動作更純熟。古典吉他樂手大衛.雷斯納(David Leisner)提過,他靠重新訓練自己使用整隻手臂,不再隻靠手腕施力,治好瞭手部的局部肌肉張力不全(focal-hand dystonia,一種重復使力造成的傷害,彈吉他的人常碰上此一睏擾)。他不隻治好自己的手,神奇的是音樂造詣也更上一層樓。

  招牌繪製師很喜歡的另一招,則是把畫畫的那隻手,放在另一手的拳頭上。他們的工作需要畫齣十分精準的弧綫與圓圈。除瞭畫畫的那隻手動,也靠拳頭引導動作。各位可以實驗一下如何移動負責支撐的拳頭。

  從微精通的角度看事情後,萬事萬物皆有可能。想學裝訂書籍?瑜伽?踢踏舞?開坦剋車?這些事全都有微精通技巧。進入微精通的世界後,人生將無限寬廣起來,不必再睏在白天的工作之中。從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一點一滴奪迴你的生活。這個世界似乎逼著我們一輩子隻能做一件事,其實不必那樣。

圖書試讀

微精通解密
  
各位要是看到彆人在樹林裏徒手鑽木取火、煎齣無懈可擊的歐姆蛋,或是在舞池裏帶你跳時髦探戈,一定會印象深刻。那些高超的技能看起來好睏難,但如果剖析一下,一步一步來,其實你我都做得到。
  
每一種微精通都包含以下元素:
 
一、上手訣竅
二、手忙腳亂障礙
三、輔助工具
四、奬勵
五、重復練習
六、實驗的可能性
 
瞭解以上幾件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快上手,自行找齣微精通技巧。學習新事物時,如果有辦法自己抓齣可以微精通的部分,加快學習速度,更可能持之以恆地學下去。
 
一、找到上手訣竅
  
前文已經談過訣竅如何助我們一臂之力。所有新的微精通都有進入障礙,而上手訣竅可以讓我們通過第一關。有的訣竅,和加強自信與熟悉度有關,有的則提示每個分解步驟的重點。上手訣竅讓我們一下子掌握大概該怎麼做,最後可能不再需要它們,但依舊是起步時最好的朋友。
  
上手訣竅可能很簡單,稍稍改變一下作法就好,例如筆握高一點,或是煎歐姆蛋前先分開蛋黃、蛋白。上手訣竅也可能特彆強調某一個訓練重點,例如在衝浪闆上站起來的訣竅,是先在客廳地闆上練習跳上闆子。在滑闆上做三百六十度鏇轉時,眼睛和頭部要第一個先轉—接著身體纔跟過去。上手訣竅也可能是一次要特彆注意好幾件事:鑽木取火時,每一樣東西都要完全乾燥,而且盡量離地,因為地麵聚集著意想不到的大量濕氣。(這裏提到的微精通可能講得有點快,要是各位有興趣,想多知道一點,彆擔心,本書第二部分會再詳細說明。)
  
訣竅讓人想一試再試—你在心中告訴自己,既然已經知道怎樣會成功,接下來隻剩實際去做。練習時,就算時間不是一下子飛逝,至少可以忍耐。
  
有的微精通有數個訣竅—剛纔提到的禪宗畫圓,方法可以是改變握筆方式,也可以一手放在另一手的拳頭上方。有的訣竅很小,例如街頭攝影的祕訣是「靠近一點就對瞭」—拍照有重點,效果就會大幅改善。
  
進步到一定程度後,可能不再需要上手訣竅,上手訣竅便可功成身退—我們已經順利入門,知道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