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看懂工业图面: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打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第一步

图解看懂工业图面: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打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第一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工业设计
  • 机械制图
  • 工程图学
  • 产品设计
  • 制造
  • 图解
  • 创意
  • 技术入门
  • 设计思维
  • 高附加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非理工科出身的人而写
轻松掌握图面语言,跨业跨部门沟通零失误


「做出来的商品总是达不到设计时的理想模样…」
「跟厂商、客户洽谈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生活中的所有制品如家具、3C、工具、文具、汽车等终端消费商品、或是制造过程中的零组件、半成品,全都是依照图面制造而成。
打造足以在全球市场一较高下,机能美学均衡、高完成度的世界级商品,从创意发想阶段就必须思考如何与生产制造结合,以深化创意发挥设计效益,使一流的创意设计力立足于优异制造力之上,如虎添翼,形成跨业优势。
第一步便是看懂制造加工所依据的「图面」,充分了解跨业(设计端vs.制造端)、跨部门(如业主、商品设计、採购、品管、行销业务等)沟通的共同语言。
作者于东证上市公司村田制作所株式会社生产技术部门任职长达21年,负责开发及导入组装、测量等新设备。2007年开始从事制造业与服务业现场改善及技术教育支援工作。本书以非理工科出身为对象,从「图面为什么必须这样画」出发,带领读者理解图面表达的逻辑,轻松越过工业门槛,建立跨界整合的沟通力。

打开本书你将学会:
●2D、3D双向顺畅转译
立体物件→平面图:学习第三角法制图逻辑,以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表现
平面图→立体物件:等角投影图+木雕思维方式=顺利想像物件形貌
●善用辅助视图,平面也能360°呈现:剖面图、局部放大图、斜面投影
●解读图面记号,讯息传达不漏接:版面配置、尺度标註、公差标註、表面加工方式…


§设计人专业推荐§
王士俊(西屹设计创办人)
翁振宇(indigo design 蓝舍创意总监)
骆毓芬(品研文创创意总监)
谢荣雅(奇想创造董事长)

§日本读者实证推荐§
‧因为工作关系需要懂一点图面知识,但坊间专门书又太过艰深;正希望有相关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整理时,这本书出现了!
‧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章,整理出最低限度的核心识图知识;叙述结构也容易理解,真的帮了很大的忙,推荐给刚接触图面知识的初学者。
‧不只是资料整理后硬背,而是从根本告诉你为什么需要以图面表现,对于学习者来说更容易进入状况。








图解看懂工业图面: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打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第一步 (精选内容介绍) 【核心聚焦】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直观的工业图面解析与应用指南,深度剖析从概念设计到最终制造环节中,各类技术图纸所承载的关键信息与设计意图。我们不侧重于讲解传统制图规范的繁琐细节,而是强调如何“读懂”图纸背后的工程思维、材料选择逻辑以及制造成本考量,从而真正实现“设计”与“制造”的有效衔接。 第一部分:工业图面的思维导图——从二维到三维的视觉转换 本章内容将彻底打破读者对传统工程图的刻板印象。我们聚焦于三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核心表达方式如何协同工作,共同构建一个完整、无歧义的物理实体模型。 1. 图纸的“语言”体系: 详细解析线条类型(实线、虚线、点划线)在图纸中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并阐述尺寸标注的层级结构——主尺寸、参考尺寸、辅助尺寸的标注逻辑,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后续的零件加工精度。 2. 空间想象力的激活: 引入“空间映射”练习,通过大量结构复杂零件的实例,教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不同视角的投影,迅速在脑海中重构出产品的三维形态。重点讲解轴测图和等轴测图在方案沟通中的独特优势,它们如何作为设计意图的“桥梁”而非“终点”。 3. 公差与配合的深度解读: 区别于教科书式的概念罗列,本部分将“公差”视为一种“可接受的制造误差范围”。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基准原则的实际应用,解释为什么特定的配合(如过渡配合、间隙配合)会被选用,以及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性(如装配难度、运动平稳性)。例如,在轴承安装的场景中,我们会对比不同配合方案对寿命和噪音的影响。 第二部分:材料与表面处理的“图面密码” 设计不仅仅是形状的堆砌,更是材料特性的精确应用。本章节将图纸上简短的材料代号,转化为具体的制造决策和成本控制点。 1. 材料牌号的“前世今生”: 深入解析常见金属(如低碳钢、不锈钢、铝合金)在图纸上标记的含义,以及这些标记背后所隐藏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加工硬化趋势等信息。例如,为什么一个结构件需要使用特定的调质钢,而另一个可以用普通的A3钢。 2. 铸造、锻造与钣金的痕迹: 引导读者识别图纸中暗示的制造工艺线索。例如,在厚壁零件图上出现的“铸造余量”标记,或是在曲面边缘的“R角”设定,都直接指向了模具设计或切削加工的复杂程度。我们特别关注拔模斜度在模具设计图中的体现,这是区分设计可行性的关键要素。 3. 表面处理的“附加值”: 详细剖析图纸上标注的表面粗糙度(Ra值)的实际意义。低粗糙度并不总是代表高品质,它代表着更高的加工成本和更长的周期。我们会展示电镀、阳极氧化、喷砂等处理工艺在图纸上的标准化表达,以及它们如何为产品增添耐用性或美观性。 第三部分:装配图的“叙事结构”——从零件到系统的集成 高附加值的产品往往是复杂的系统。本部分关注装配图如何承载多部件协同工作的逻辑,以及如何通过爆炸图和BOM表进行高效管理。 1. 爆炸图的拆解与还原: 爆炸图是理解产品结构层次的最佳工具。我们将教授如何根据爆炸图的层次关系,反推设计的装配顺序、维修便利性以及关键连接点的受力分析。重点讲解在多层装配中,如何通过编号和基准定位来确保零件的正确安装。 2. BOM表的“数据金矿”: 详细解读物料清单(BOM表)的结构,包括“序号、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备注”等栏目。我们强调BOM表是成本核算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文件,并区分结构BOM、制造BOM和销售BOM在实际工程中的差异化应用。 3. 运动与机构的表达: 对于包含运动部件的产品(如滑轨、铰链),图纸如何通过简化表示法或动态剖视来展示其运动范围和干涉检查点。这部分内容直接关联到产品的人机工程学和可靠性测试。 第四部分:设计与制造的“对话”——图纸的迭代与优化 一本真正有价值的工业图纸是动态的、不断被优化的。本章将探讨如何利用图纸作为沟通工具,实现设计优化。 1. “可制造性设计”(DFM)的图面体现: 强调在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制造成本。我们将列举“设计优化实例”:如何通过调整圆角半径、简化复杂倒角、统一螺纹规格等方式,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加工难度和材料损耗。 2. 工程变更单(ECO/ECR)的解读与追溯: 工业生产中变更是常态。本部分将介绍图纸上修订部分的标记方法(如云线、修订号),以及如何通过工程变更流程,确保所有制造环节使用的都是最新、最准确的版本,避免因版本错误导致的废品损失。 3. 3D数据与2D图纸的协同: 探讨现代制造业中,2D图纸如何与三维CAD模型数据(如STEP、IGES文件)相结合,实现无纸化制造和自动化检测。图纸在此不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对复杂几何特征的文字说明和关键约束条件的补充。 目标读者群: 刚刚接触机械设计、产品开发流程的初级工程师。 负责采购、品控,需要快速理解技术图纸以进行供应商沟通的专业人士。 致力于提升产品设计深度、追求“好用且好造”的设计师。 对工业制造流程感兴趣的跨界学习者。 本书特色: 全书采用高对比度的工业图例,配合详细的图解说明,将抽象的工程概念具象化。我们摒弃了冗长的理论推导,力求每一页内容都能直接转化为工作中的判断依据。阅读本书,您将掌握的不仅仅是“看图”的技能,更是“用图”思考的工程思维。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西村仁
Jin Consulting代表、生产技术顾问。
1962年生于神户市。
1985年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部机械工学科硕士班课程结业。

于东证上市公司村田制作所株式会社生产技术部门任职长达21年,负责开发电子零件组装装置以及测量仪等新设备,并且导入多款设备志村田制作所集团。除了工程设计、工程改善外,也担任社内技术讲师。持有多项专利。
2007年起从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现场改善,协助提升生产性,并且以技术研讨会讲师的身分支援教育训练。
另外,也曾担任过日本经济产业省(相当于我国经济部)的专案小组成员、中小企业厅委员等。着有《图解工业制图入门》、《图解加工材料》、《图解机械加工》(以上皆为日本能率协会管理中心出版;繁中版由易博士出版)、《品质管理与品质改善的基础原理》(日本实业出版社)。


译者简介

洪淳滢
高雄人。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应用日语研究所硕士,2009年取得日本交流协会主办的「贸易人才赴日研修计划」资格,赴日研习贸易实务及国际化战略等课程,并取得结业证明。
曾从事服务业、贸易业、制造业、电子精密零件等行业,钻研各专业领域多年。也因曾任职于耐火材料公司,而了解相关原料、混练机、成型机等各种材料与机械。于2012年12月设立纯子中日翻译工作室,成为专职译者,协助各企业主翻译电子电机、机械化工、建筑设计、医学保健、财务金融、专利契约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文件。译有《图解环保住宅》、《图解建筑材料》、《装潢建材知识》、《住宅外观设计》(易博士出版)、以及《FunTech跟我有什么关系》(商业周刊出版),合译有《鸿海为什么赢得夏普:前夏普技术长为你揭开百年品牌犯下的二大致命失策》(商业周刊出版)。

相关着作:《住宅外观设计》《图解建筑材料:110个材料种类与铺设工法,打造实用与美观兼具的机能住宅》《图解环保住宅:110 个建筑面向与实用技巧,老房新宅都能成为有氧绿住宅》《装潢建材知识:严选世界600种代表产品╳从制造加工到应用工法全图解》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前言
您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学习图面规则
技术者以外的人也应具备图面知识
阅图的重点
CAD(电脑辅助设计)与图面的关系
本书编排
图面范例

序论 为何需要图面?
为何制造需要图面?
该怎么在脑海中勾勒图案?
设法将想法具体化
传递资讯
记录资讯
汇整绘制图面的目的

为何除了技术者外其他人也需要图面?
制造流程
制造等于是资讯的传递
在企划与构思阶段就该决定制造方向
拟定计画图以检视物件的完成度
制造用图面中的零件图与组装图
检图的确认作业
现场所进行的零件加工、组装、调整与检查
业务具有塑造公司形象的使命
背后的功臣─採购、生产管理

在日本,图面规则是国家级标准的JIS规格
何谓图面条件
JIS规格所规定的图面规则
JIS规格带来的效果
JIS规格的名称(参考)
JIS规格的分类
关于旧制的JIS规格
公司内部规格是图面的另一种规则
「简洁」是图面规则的基本考量
【充电站】 JIS规格的编号

第1章    如何将立体物件绘制在平面纸张上
为何立体图面简单易懂却难以用平面纸张呈现?
奇妙的感触
试着在立体图上标示资讯却发现许多问题

观察物件的基本视点
如何观察物件
换个角度观察

实线(外形线,也称为轮廓线)与隐藏线

学习第三角法的规则
罩上玻璃箱
图面名称
试着从六个视角绘制
排除雷同的图面
图面必须保持「简洁」的理由
图面数量愈少愈好
更深入了解第三角法
哪一面才是正面

练习各种范例
范例1 方形
范例2 轴形
范例3 有斜面的形状(1)
范例4 以左侧视图呈现的形状
范例5 凹形
范例6 不规则形
范例7 有斜面的形状(2)
范例8 有斜面的形状(3)

中心线的使用方法
表示中心点与中心轴的位置
线的种类
【充电站】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


第2章 看图面想像立体形状
从绘制立体图学起
本章学习重点
等角投影图(立体图)的特征
等角投影图(立体图)与眼睛所见的形状不同
【充电站】 各种立体图

运用木雕的想法
以木雕要领来练习
勾勒立体形状的四大步骤
步骤1:描绘立方体
步骤2:在立方体各个面描绘线条
步骤3:描绘隐藏线
步骤4:去除多余的线后便大功告成

练功坊
范例1:凹状
范例2:有斜面的形状(1)
范例3:有斜面的形状(2)
范例4:L形
范例5:复杂凹形
范例6:倾斜形状
进阶成简洁的图面
【充电站】 绘制形状的方法

第3章 学习辅助视图
为何需要辅助视图
表现斜面的投影图
呈现斜面的辅助投影图
只呈现局部的辅助投影图

呈现物件内部的剖面图
认识剖面图
切成对半的全剖图
只有剖面一半的半剖图
非中心位置的剖面图
阶梯剖面图
局部剖面图
不需绘制剖面图的部分
【充电站】 图面的配置方向

其他绘图方法
便于备料的展开图
只有部分放大的局部放大图
断开省略画法

第4章 制图用纸的构成
图面种类
本章学习重点
每个图面都有不同功用
认识零件清单
将零件资讯集中在同一张零件图上
表示各个零件位置的装配图
零件项目多就要併用总装配图

制图用纸的构成
图面尺寸
标题栏是什么
认识尺度
标註尺度的方法
变更的记录

第5章 读懂尺寸
读取尺寸数值的方法
长度尺寸的单位是「公釐」
角度尺寸的单位是「度」
尺寸数值的读法
3种不同的标註方法
图面意思依标註方法而异
座标式标註法是标註在同一条尺寸线
标註狭小部位的尺寸
标註更狭小的部位
标註异于尺度的尺寸

方便好用的尺寸辅助符号
善用符号帮助理解
半径符号R
直径符号Φ(念法:Phi)
板厚符号t
方形符号□(念法:方形)
45°倒角符号C

指定加工方法─钻孔
标註电钻加工的钻孔
标註深度-1
标註深度-2
比较直径符号Φ的孔以及钻孔的孔该如何标註
标註直径符号Φ的孔以及标註钻孔的孔该如何区分
电钻加工的精度
电钻加工适用于何时
讲求精度的孔该如何加工
如何简略标註同一种且又同样间隔的连续孔

认识沉头孔与深沉头孔
沉头孔与钻孔的差别
沉头孔
深沉头孔
线的种类(汇整)

第6章 读懂公差
为何需要公差
加工很难达到分毫不差
所谓公差
公差与成本
公差的概略分类

以数值标註的尺寸公差
标註 ±(正负)时
公差分成上下两列、但符号相同时
下限等于原本的尺寸数值时
上限等于原本的尺寸数值时

普通公差的概念
省略个别标註,统一标註公差
如何订立普通公差?
普通公差的标註位置
普通公差一览表
读懂普通公差
个别标註公差时
JIS规格以外的普通公差
连续式标註法与基线式标註法的差异

以符号表示轴孔配合公差 (嵌合公差)
认识配合公差 (嵌合公差)
余隙配合(clearance fit)与干涉配合(又称压入配合)
为何要以符号标註公差
标註公差的符号
看懂孔径的公差符号
看懂轴径的公差符号
【充电站】 缝隙(又称空隙,clearance)的读法

认识几何公差
用于形状的几何公差
认识真平度
认识平行度
认识直角度
认识同轴度(定位公差)
【充电站】 关于参考尺寸的( )

第7章 读懂表面粗糙度
为何需要标註表面粗糙度
认识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的程度需视必要的机能与成本而定
如何标註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以前旧制的JIS符号现在也适用
JIS符号的3种标註方式与粗糙程度
将表面粗糙度数值化的方法以及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
早期符号所代表的意思(JISB0031:1982)
旧制符号所代表的意思(JISB0031:1994)
现行符号所代表的意思(JISB0031:2003)
直接採用材料素材的面
实务上使用简略法
【充电站】 高精度镜面的难度
【充电站】 表面粗糙度的学习

第8章 读懂其他标註内容
以符号标註材料
本章学习内容
为何要以符号标註材料
材料符号记载于标题栏内
铁系元素的材料符号
铝、铜的材料符号
具代表性的材料符号

焊接符号
接合物件的方法
焊接的特征在于强度与加工成本
各式各样的焊接方式
填角焊接的符号
电阻点焊的符号

简略标註螺丝
比照实物形状来绘制螺丝是件苦差事
公螺丝的标註方法
公螺丝标註尺寸的方法
母螺丝(螺帽)的标註方法
母螺丝(螺帽)标註尺寸的方法
螺丝尺寸(参考)

简略标註弹簧
弹簧种类
弹簧大多採用购入品
弹簧与螺丝一样,按照实物绘制很费时间
压缩螺旋弹簧的标註方式
拉伸螺旋弹簧的标註方式

让图面贴近生活
在脑海中勾勒出立体形状的诀窍
网罗更多资讯以拓展专业知识
不懂时立即发问
设法提升知识等级

后记
索引

图书序言

品研文创创意总监 骆毓芬

◎设计不只是设计,更需要跨领域的串联能力

相信很多设计人的最终梦想都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让自己的创意让更多人看见。而要把作品量产成产品,势必要跨进一整条相关的产业链中,从前端像改善产品功能性的机构设计、生产制造,到末端的行销、通路等。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设计师有好的创意而且也有能力推敲市场价格,并从市场价格回推成本上限,进而调整制程,便能够达成获利、逐渐厚实基础;而调整制程则又牵涉到设计师对加工方式、材料、图面绘制等面向的掌握程度。因此要做一个「成功」的设计人,从来都不能只懂设计而已。

而如何「阅读」图面便是有志以创意工作为业的设计人必备的沟通技巧。

笔者过去曾经在3C产业担任产品设计师长达十年,常常必须与工程师来回沟通产品设计、调整机能的问题;设计师注重的是产品外型的美感,而工程师则负责产品内部的机构设计,以提升制品的稳定性、协调性,像是如何妥善嵌合手机内部零件等。而外观与内构能不能完美结合,很大程度便有赖于设计师具不具备透过图面语言与跨业合作者沟通的能力。

笔者最近与中国一间优秀的陶瓷大厂展开合作计画,当初能雀屏中选的原因之一,便是靠着过去深厚的制图、阅图经验,得以提供精确的产品图面说明,同时也知道生产步骤的各种变因,最终获得合作厂商的信任。尽管各国工业标准不一,但制图、阅图逻辑其实都相同;若是有与制造能力强大的伙伴合作的机会,却因为自己没有相应的、与之沟通的能力而失之交臂,真的非常可惜。

笔者近年来除了设计工作外,也在相关学校系所兼课,发现许多年轻的设计系学生们普遍面临一个问题:他们都只习惯从电脑里面看3D图,而忽略了阅读2D机械图面的工夫。本来期待做出来的东西是咖啡杯,却因为没有把1:1的图面列印出来再次确认,而做出像壶那么大的作品,不符合人因工程。

另外,也因为自身关照领域的转变,从早期接触3C塑胶、金属之类的产品,转向到民间工艺(民艺)的开发与合作。许多三、四十岁优秀的的工艺师傅们,比起以电脑软体像是Auto cad制作出来的3D图面,他们更擅长阅读2D机械图面;因此现在许多创意工作者们在与在地产业合作时,若能具备阅图技巧搭配生活感知能力(能够将抽象的长度概念对应实际尺寸),一定会更加顺利。

台湾制造业过去有辉煌的历史,如今许多低技术门槛的制造产业早已外移至其他国家;而留下来的中高阶制造业也都思索着如何提升制品品质、发展品牌、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这时候便是我们设计工作者的机会,如何与留下来的中高阶制造业协同合作、顺畅沟通,相信这本《图解看懂工业图面》能做为读者习得一套图面语言的入门砖。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而不仅仅是靠价格取胜。我总觉得,工业图面里面藏着很多我们没有完全挖掘出来的“宝藏”。这本书《图解看懂工业图面: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打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第一步》,光听书名就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看过的很多关于图面的书,都比较偏重技术层面,讲解的都是如何看懂尺寸、公差、材料这些,但这本书似乎更强调“创意设计力”和“制造优势”的结合。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引导我从一张张看似普通的工业图面中,发掘出设计的亮点,甚至找到那些能够转化为独特卖点的制造优势。尤其是在台湾,我们制造业的优势在于精湛的工艺和可靠的品质,如果能在这本书的指导下,将这些优势与更具创意的设计相结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出真正的高附加价值商品,让“Made in Taiwan”拥有更响亮的名号。

评分

市面上关于“产品设计”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从“工业图面”这个源头出发,教你如何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可制造、有优势的商品的,却很少见。这本书的“图解”和“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的结合,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一张工业图面,不应该只是冰冷的线条和数字,而应该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潜力的载体。我想知道,如何从图面中“看”出设计的巧思,如何“读”出制造的优势,然后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创造出既有美感又有功能的,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和满足感的高附加价值商品。我们台湾的制造业有着扎实的技术基础,如果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将设计力与制造力进行更有效的融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造出更多令人赞叹的“Made in Taiwan”的优质商品。

评分

我一直认为,工业图面不仅仅是生产的依据,更是设计的“基因图谱”。很多时候,我们看图,只是为了确保产品能够被精确地制造出来,但却忽略了图面背后蕴含的无数设计决策和创意考量。这本书如果能教会我如何“读懂”这些深层信息,比如为什么设计师会选择这样的曲线,为什么会用这种表面处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构设计,那将是多么宝贵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在台湾,我们制造业的优势在于精密度和稳定性,但如果能在这基础上,注入更多能够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设计元素,那么产品的附加价值就会有质的飞跃。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图解”技巧,让我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出那些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设计细节,并且能够激发我自己的设计灵感,将枯燥的工业图面变成创意设计的“宝藏图”。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我一直觉得,我们台湾的制造业虽然基础扎实,但有时候在“创意”和“设计”这一块,总感觉少了一点火候,没办法把产品做出真正的“附加价值”。我从事产品开发很多年了,看过不少工业图面,但很多时候,看图只是看懂尺寸、公差、材料这些硬邦邦的数字,却很难从中“读”出设计者的意图,更别说从中激发自己的创意了。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让我眼睛一亮,《图解看懂工业图面: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打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第一步》,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吗?而且它强调的是“图解”,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真的很好奇,这本书到底会怎么把枯燥的图面转化成充满创意的灵感来源,又如何将这些创意与我们台湾制造业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出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商品。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方法,教我如何透过图面,看到更多设计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冰冷的工程数据。

评分

说实话,很多关于工业图面的书籍,要么太偏技术,要么太偏理论,读起来就像啃大骨头,不容易吸收。但这本书的副标题“创意设计力╳制造优势”,以及“打造高附加价值商品的第一步”,让我觉得它切入的角度非常不一样。我平时的工作,就是要和工厂的工程师打交道,他们懂技术,懂生产,但很多时候,设计师的想法和他们的语言并不相通。这本书如果能在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设计师和工程师都能更有效率地沟通,理解彼此的“图面语言”,那简直就是功德无量了!我尤其好奇,它会不会讲到如何利用图面中的一些细节,发现别人忽略的制造优势,然后反过来,将这个优势变成产品的独特卖点。我们台湾有很多中小企业,它们在某些零组件的制造上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力,如果能结合好的设计,把这些“隐藏的优势”展现出来,那绝对能让商品脱颖而出,甚至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