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巫婆历险记:石头变变变

青蛙巫婆历险记:石头变变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儿童文学
  • 魔法
  • 友谊
  • 幽默
  • 青蛙
  • 巫婆
  • 变身
  • 想象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一颗石头的奇幻历险,
认识动物们有趣的生态行为!
第74梯次「好书大家读」选书
 
  青蛙巫婆把自己变成一颗石头,想要好好休息。
  没想到老鹰把乌龟摔在她身上,黑猩猩拿她来敲坚果,企鹅把她叼回去做窝,鸟儿将她吞进砂囊里!
  不!这才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于是巫婆又许愿,想快快回到温暖的家……

  青蛙巫婆觉得好烦好累,于是把自己变成一颗石头,想要静静躺在路边,什么都不用做。没想到,这个单纯的美梦,竟然无法实现!先是一只老鹰把乌龟摔在她身上,想要砸破龟壳吃龟肉。后来,黑猩猩拿她来敲坚果,企鹅用她来筑巢,鸟还把她吞进砂囊里,要她帮忙消化食物!经过一连串奇妙的历险,巫婆才知道,一颗看似平凡无奇的石头,在动物世界里,竟有这么多不同的用途。而且动物其实很聪明,当面对困难时,会想办法解决,还懂得使用身边可得的物品来当作工具!

  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绘本,多以动物作为叙事主角,这本绘本是以被动物使用的石头为主角,从一颗石头的观点来介绍动物的有趣生态行为,揉合了幻想、冒险与生态知识,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有趣又有学问。

专家推荐
 
  村田浩一(日本横滨动物园园长/日本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教授)
  这是一本美丽的绘本。
  不,不单单只是美丽而已,也让人感受到想要正确传达科学的强烈意志。
 
  我认为绘本是带给儿童梦想及传授知识用的。不论何者都是很重要的目的。只不过后者有必要包含显示真理的「正确性」这个要素。换言之,最重要的是对于充满在自然界中的各种不可思议或是谜团,能够传达正确的资讯。
 
  本书绘者黄丽珍以及执笔撰文的张东君,充分具备了能够把科学以正确并且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的科学传播者的素养。

  我期待未来在喜欢这本书的少年读者中,能够产生出优秀的科学家。
 
  茶谷公一(日本东山动植物公园副园长)
  我想起小时候在河岸边用石头玩的景象。寻找好握、形状看起来应该可以在水面上跳个不停的石头,重复不断的往水面丢过去,享受打水漂的乐趣。石头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工具。你知道会拿石头当工具的,不是只有人而已吗?在非洲的森林和湖泊、在北方和南方的海洋、即使是在生活周遭的都会,也都有着会寻找合适的石头,用来帮自己生存的动物。本书以石头为主题,对于野生动物的不可思议的行为,以正确且生动的画出生态特征的插图,伴随着若非动物学家就无法写出的既科学性又简单易懂的文字,是本看似童书却连大人都能够看得很开心的绘本。希望这本书能够让许多的小朋友在读过之后,对野生动物的生态更感兴趣。

  *适读年龄:3~7岁亲子共读;7岁以上自己阅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东君


  台湾大学动物系所毕业,日本京都大学理学院动物所博士课程结业。科普作家、推理评论家、英日口译。着有《爸爸是海洋鱼类生态学家》(小鲁文化出版)、《动物勉强学堂》、《象什么》、《动物数只数只》等,着译作超过一百六十本,目标为「着作等岁数,译作等身」。第五届吴大猷科学普及着作奖少年组特别奖翻译类、第四十届金鼎奖儿童及少年图书类得主。

绘者简介

黄丽珍


  台湾艺术大学毕业,从事儿童科学读物、杂志插图多年,因为本书的关系迷上石头,曾捡过小狗刚尿尿过的石头,还好用水洗一下就干净了;为了捡河堤边的石头,冒险爬过栅栏,被公园管理员警告,原来公园里的石头不可以拿,只好乖乖放回去;为了配合书上的剧情,特地寻找有裂纹的石头,找得头都快裂了;哎哟!这书上出现的石头,可真是得来不易喔!

  作品曾获得牧笛奖图画书佳作奖、《象什么》入围金鼎奖图书插画奖、《屎来粪多学院》获金鼎奖最佳图书奖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读

青蛙巫婆:这些故事都是真的!

  我从很久以前就想变成石头,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等着风吹日晒雨淋,从大石头风化变成小石头、砂砾、细沙、微尘,然后消失无踪。

  如果把这样的过程写成绘本,比较像是地质学,但是我研究的是动物学,所以,后来决定把青蛙巫婆变成石头的历程,写成各种动物如何利用石头的故事。

  书中出现的所有动物行为都是真的,并不是我凭空想像的。

  黑猩猩敲石头的故事,来自我在日本京都大学念博士班时的美国同学——麦可‧哈夫曼,他在非洲研究黑猩猩时,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四岁小孩跟黑猩猩各一颗类似夏威夷果的核果,核果的外壳非常坚硬。黑猩猩会在核果下面垫一块石头,拿另一颗石头去敲核果,很快就能吃到果仁了;小孩子则只是把核果放在泥土地上,不断用石头敲,结果不但敲不开,核果还被敲进土里去……

  另外,研究非洲坦干伊喀湖里慈鲷科鱼类的教授及学长学弟们,他们每天会潜入湖中,但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在观察鱼,而是日复一日的画湖底石头的位置!因为鱼儿要利用石头产卵,但因为鱼儿一直挖沙,经过水流沖刷后,石头会不断移动位置。

  老鹰丢乌龟是动物行为学常见的例子;阿德利企鹅用石头筑巢、海獭仰泳用石头敲贝类,这些我也都在动物园或水族馆亲眼看过。

  至于乌鸦在铁轨上放石头的故事,则是我在京都念书时的新闻。当时接连发生火车轨道上被放了石头,导致出轨的意外,影响了公共安全。警察原本以为是有人恶作剧,直到查看了监视器的影像,才发现罪魁祸首居然是乌鸦!学者认为牠们很可能是在藏食物时,把石头叼起来放在铁轨上。

  从前,大家都认为人类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生物,希望大家看了这本绘本之后能够改观,其实有不少动物都会使用工具,牠们也是很聪明的呢。

  在本书中登场的动物们

  金鵰
  学名:Aquila chrysaetos
  分类:隼形目鹰科
  分布:非洲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欧亚大陆
  体长:体全长75~95公分,翼展长约为168~220公分
  习性:栖息于森林或草原等,在断崖或大树上以树枝或枯草等筑巢。在天空发现猎物时,会收起翅膀急速俯冲捕捉。
  食性:哺乳类、鸟类、爬虫类,或动物的尸体

  黑猩猩
  学名:Pan troglodytes
  分类:灵长目人科
  分布:非洲中部和西部的森林
  习性:群居,每群约有数十只到近百只个体,由一只成年的雄性黑猩猩来领导。目前濒临绝种,为保育类动物。
  食性:杂食,但以植物为主

  狭身雅丽鱼
  学名:Lepidolamprologus attenuatus
  分类: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
  分布:非洲的坦干伊喀湖流域
  体长:约15公分,雄鱼比雌鱼大
  习性:独居。在繁殖季时会挖掘石头周围的沙,让适合产卵的石头平面露出在外,再在石头上产卵。
  食性:小鱼、虾、昆虫

  阿德利企鹅
  学名:Pygoscelis adeliae
  分类:企鹅目企鹅科
  分布:南极海岸及附近岛屿
  体长:60~70公分
  习性:在海岸附近的岩地营巢繁殖,会形成巨大的群聚。以石头堆积筑巢。由于露出在地面上的岩石很少,能够作为巢材的小石头很珍贵,所以在筑巢时期会彼此争夺小石头。
  食性:磷虾等甲壳类、鱼类

  海獭
  学名:Enhydra lutris
  分类:食肉目鼬科
  分布:日本的千岛群岛、美国的北太平洋岸,如阿拉斯加、加州等
  体长:55~130公分,最大140~148公分
  习性:栖息于距离海岸10公里以内的沿岸区域,难得上陆地。会形成数十只的群体共同生活。日行性,晚上会用海草卷住身体,避免自己被海流沖走。吃贝类时,会把石头或别种贝类放在胸前,再拿要吃的贝类去砸,用下颚的门齿撬开来吃。
  食性:鱼类、贝类、甲壳类、海胆

  巨嘴鸦
  学名:Corvus macrorhynchos
  分类:雀形目鸦科
  分布:欧亚大陆东部。在台湾是留鸟
  体长:体全长50〜56公分,翼展长约为95公分
  习性:一夫一妻建立领域,通常是从三月中左右开始产卵。虽然主要是在树上营巢,但有时候也会利用招牌、铁塔等人工物。巢材有树枝、铁丝衣架、铁丝等。
  食性:杂食性,以果实、昆虫、两生爬虫类、小型哺乳类、雏鸟、鸟蛋等为主,也会吃腐尸或捡拾厨余等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