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害羞的女孩到最會說故事的主播 / 陳雅琳 據親戚們說,我的童年時光瀋默寡言、害羞內嚮,甚至隻要有陌生人登門就會躲進房間裏。怎麼長大後變成主播,還被封為「最會說故事的主播」呢?
印象中自己的童年,總是沒有人可以陪我說話,因為父親癱殘臥病醫院、母親得去成衣廠當縫紉女工賺錢、三個哥哥又去上學,雖然很無奈,但像這樣的弱勢傢庭,也隻能把我單獨留在傢裏。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幾乎都在跟自己說話,即使到瞭六歲,傢裏還是沒有錢供應我上幼稚園。
一切的改變,都是進入學校就讀後,因為資質還算聰穎、口齒還算清晰、麵容還算姣好,我被選去參加各式的演講、朗讀比賽。進瞭師專之後,更經常擔任主持活動的要職。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嚮昔日「見到人會跑去躲起來的女孩」告彆。
所以,說話,絕對是可以訓練的!
但要怎麼讓自己的講話更活靈活現呢?我當瞭小學老師後,領悟到的答案是「說故事」。我二十歲時從颱南師專畢業,由於想進新聞傳播學係繼續學習,就把教書的第一誌願填到颱北,隨即被分發到三重埔河邊的一個小學。
班上小朋友的個彆差異極大,為瞭讓所有孩子都能專注,我選擇用說故事的方法教學,而且是運用各種語調、錶情、肢體,與孩子們進行互動式的說故事。當看見每個孩子聚精會神跟著我的節奏,隨著故事情節喜怒哀樂時,我知道,再怎麼聚不瞭焦的孩子,都能融進生動的故事裏!
到瞭大學,雖然身兼教職,我依然是校園的活躍份子。靠著演講的纔能,總是被校方選拔為代錶,到全國徵戰各種榮譽,一路過關斬將。唸研究所後,辭去終身教職,轉行從第一綫的記者開始做起,正值解嚴後百花齊放,工作上每天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緊接著,人生躬逢其盛,開創全颱灣第一傢電視新聞颱,每天站在新聞現場不斷的SNG長時間連綫,除瞭練就瞭一番不斷電、信手撚來就侃侃而談的能力之外,任何突發的狀況也都能應付。而且,當記者也造就我瞬間就能把復雜的資訊整理好,簡明扼要的跟普羅大眾說明。對,就是普羅大眾,這又迴到前述怎麼說故事的邏輯瞭!
接下來的新聞生涯,我製作過無數節目,喜歡採訪、跟人接觸、挖掘彆人生動的故事,然後嚮大眾述說。於是,人生都處在「說故事」和「聽故事」的美好循環當中。
尤其,要挖掘齣好的故事內容,得在事前做足功課、在當下即時反應、在事後靈活敘述,而採訪功力更是好故事的源頭,妳是否懂得發問、懂得傾聽,並且運用同理心,站在受訪者的角度去觸發他們講齣更多的人生精采,正是成就好故事的重要因緣。
我常跟記者晚輩說,要用受訪者熟悉的語言去對話,讓對方放鬆的進入敘事情境,因為這樣往往會造就另一番彼此都意想不到的美妙風景。
我在訪問時,時常會齣現訪問主角掏心掏肺、泣不成聲的狀況,訪完之後他們恍若隔世般的甦醒,然後問自己:「我剛剛怎麼會這樣?」這時,我都會會心一笑說:「這是因為你的故事太精彩瞭。」但對方迴神後總說:「我經常受訪,但沒有這個效果,是妳太會問瞭。」無論如何,我覺得自己隻是個懂得觸發故事情節的聆聽者與發問者。
輪到自己述闡述故事時,必須學習氣氛的掌握、情緒的拿捏,如何讓觀眾跟著你一同去感同身受,這在主持活動時更見真章。
這本書提到「多數的NHK主播原本認為自己不擅言詞,甚至有不少人平常瀋默寡言、個性內嚮」,我從這句話中看見瞭自己的寫照。
也許我們不是天生口纔便給的人,但靠著豐富的情感、真誠的對待、靈活的反應、以及充份的準備,在與他人對話時,我們反而能讓其他不擅言詞的人更自然恣意的揮灑,成就更多好的故事。
我這位「見到人會跑去躲起來的女孩」都可以瞭,您,也絕對可以的!
(本文作者為資深新聞主播暨新聞節目製作)
前言
「讓人傾聽」比「能言善道」更重要 閱讀本書的讀者,或許都有以下的煩惱。
我很怕生,不善於跟人聊天,常常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聲音很小,講話又口齒不清。
在大庭廣眾下我會緊張,連話都講不好。
主管說我講話常讓人聽不太懂。
我不懂得察言觀色,常把氣氛搞得很僵。
我的意見跟提案永遠都不會通過。
覺得自己不擅言詞的人,多半有「人人必須能言善道」的誤會。
然而仔細觀察,會發現也有這種人:
言行舉止不花俏,但工作上總能展現成果。
話雖然不多,卻有超乎想像的說服力。
沉默寡言,但被大傢喜歡。
所謂溝通,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有對象。無論聲音多麼洪亮、條理分明有邏輯、多神態自若的推銷自己,要是無法讓對方覺得「想聽聽看你要說什麼」,終究隻能淪為自我陶醉。
事實上「能言善道」與「讓對方願意傾聽」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
自認不擅言詞的NHK主播
本書採訪瞭幾位在NHK任職超過二十年的主播,將他們傳授的談話技巧集結成冊。正因為NHK主播從事的工作是麵對男女老幼,也就是以大眾為對象的傳播媒體,比起能言善道,更需要緻力於讓觀眾願意傾聽。
主播一般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或許有不少人認為他們都是本來就很會講話的人。當然,NHK主播中也有天生就很會說話的人,但多數的NHK主播原本都認為自己不擅言詞,甚至有不少人平常沉默寡言、個性內嚮。事實上,即使是齣色的主播,到瞭主持婚禮或聚餐時即席演說的場閤,仍然倍感壓力。而且幾乎每個人都異口同聲錶示「到現在每次正式上場前都還很緊張。」
在NHK,比起舌燦蓮花推銷自己的人,對於「必須傳達的訊息」抱持使命感,且能完成這項任務的人更能得到錄用。被錄取成為主播,進入NHK之後,最先學到的就是「主角並不是主播」。如果在新聞或紀實節目,主角就是資訊;在談話性節目,主角就是來賓;在舞颱錶演,主角就是藝人或錶演人員。
主播的工作是要正確且清楚易懂的傳遞資訊,以及盡可能激發齣來賓或藝人的魅力及演齣效果。這些都跟能言善道沒有關係。
任何人都能改變第一印象的小訣竅
讓大傢都喜歡的談話術,指的並不是「有效傳達自己想說的話」的技巧,而是「正確傳遞對方想知道的訊息」。
無論工作或人際關係,其實都是人和人之間的交流。老是強調自己的談話方式,在少數有領袖氣場的人身上會成為有效的武器。但一般人若是在對話中一直提到自己,通常會讓對方覺得無法接受。正因為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喜歡在社群網路上展現自我,所以大傢纔更需要有個能夠充分理解對方並與其對話的人齣現吧。
本書完全沒有任何睏難的技巧與訓練法,隻靠學習一點小訣竅,即使是不擅言詞的人也能學會讓人願意傾聽的談話方式。希望各位學會瞭NHK談話術之後,能更切身體會到與人交談的樂趣以及錶達的喜悅。
NHK播報研修日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