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旧票新旅:铁道迷的怀旧之行

跨越百年,旧票新旅:铁道迷的怀旧之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铁路
  • 怀旧
  • 旅行
  • 历史
  • 文化
  • 票证
  • 收藏
  • 铁道迷
  • 百年
  • 中国铁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部晚清民国火车票的群英汇
中国近代铁道的浓缩史

  1830,世界上第一张火车票问世。
  180多年后,一张张泛黄的火车票连成一截截的火车车厢,
  从手写票到硬板车票,从软纸票到磁卡票等,
  印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也见证了百姓铁路行旅的历史变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金万智


  1954年生于北京,15岁参军,19岁当铁路信号工。23岁保送清华大学,26岁进铁科院,39岁到中铁外服企管部创办中铁快运公司,46岁任职中铁广告公司,49岁创立中铁纪念票证公司。

  52岁调中国铁道博物馆,专业从事铁路历史研究、铁路文物征集工作,现任中国铁道博物馆副馆长。2012年发起成立中国铁道学会铁路文化与博物馆工作委员会。

  1990年(36岁)就开始铁路文化的研究和铁路文物的收藏工作,成就颇深。尤其对铁路票证有相当数量的收藏和深层次的研究,许多藏品系孤本或珍本多次转让首都博物馆等单位展出。人称「金铁路」,被誉为「铁路个人收藏第一人」。

图书目录

跨越百年的中国铁路车票
「埃多蒙桑」式车票(硬皮车票)
「埃多蒙桑」式车票的颜色规定
清末五花八门的铁路车票
1921年铁路车票统一章程
1923年铁路车票运辖通则
1945年铁路车票格式编号
1949年后中国铁路车票变迁简述
最后的硬板车票
最后的硬板车票印刷机
唐胥–北洋官–京奉–北宁铁路演变背后的车票
北洋官铁路车票
关内外铁路车票
京奉铁路车票
北宁铁路车票
台湾铁路车票
中东铁路车票
唿海铁路车票
伪满洲国车票
南满铁路株式会社车票
卢汉铁路(京汉、平汉)车票
沪宁铁路车票
京(南京)沪铁路车票
京张铁路车票
津浦铁路车票
粤汉铁路车票
浙赣铁路车票
「华北铁道株式会社」车票
民国定期乘车票
民国回数乘车票
民国来回游览票
民国国内周游票
民国星期来回票
民国团体减价票
民国学生旅行减价券
民国优待移民车票
民国小孩票
民国快车票
民国睡车(卧铺)票
民国铁路免票
民国国内联运车票
民国国际联运车票
民国「首都车站」车票
中国国际旅行社发售的车票
1949年10月1日之后沿用的民国车票
中国铁路第一部铁路章程
孙中山《实业计划》
民国《旅客须知》
民国时期各等车票的颜色规定
「华北交通株式会社」车票的颜色规定
铁路车票轧印日期顺序和印刷规定
铁路剪票漫话
附录:民国车票与车厢等级漫话
后记
 

图书序言



  火车票是旅客乘车的凭证。从1830 年出现世界上第一张火车票,距今已有180 多年的历史。180多年来,从手写票到硬板车票,再到软纸票、磁卡票等,火车票的历史洋洋大观,内涵丰厚。一张张泛黄的火车票串联起来,印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也见证了百姓铁路出行史的历史变迁。本书就是一部晚清民国火车票的群英汇、一部中国近代铁路的浓缩史。

  本书作者金万智,现任中国铁道博物馆副馆长。他从1973年进入铁路,已从事铁路工作整整40 年。十余年前金万智尚未从事铁路文博专业工作,但他痴迷于铁路文物的收藏与研究。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寻寻觅觅自掏腰包,收藏了五花八门的铁路老物件2 万多件。他的收藏入手早、种类全、数量多、研究深,在铁路收藏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人称「金铁路」。火车票是金万智收藏的重点领域,他收藏的火车票,从晚清的硬板票到今天的高铁票,种类数百种,多达万余张,令人目不暇给。很多火车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精品,也有不少孤品。

  金万智不仅好收藏,而且重视研究。对每张火车票,他都深入探究,致力于理清其来龙去脉,以此印证中国铁路发展史。到中国铁道博物馆工作以来,在日常事务之外,也不忘培养新血为铁道文化提供养分,为馆内间设教育讲座,尤其是透过火车票讲述铁路历史,使新一代铁道迷大受裨益。他也在铁道相关专业报刊与杂志发表了大量文章,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研究心得,积极推广铁路历史文化。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的念头,纯粹是源于一种莫名的冲动。我并非铁道迷,对火车也谈不上有多深的了解,但“旧票新旅”这个词语组合,却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我总觉得,每一张旧票,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或者说,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我猜想,作者通过这些旧票,一定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或许是蒸汽火车轰鸣着驶过田野的壮丽场景,或许是站台上人潮涌动、挥手告别的感人瞬间,又或者是在车厢里,陌生人之间短暂的萍水相逢,又如何因为共同的旅程而产生一丝温暖的连接。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冰冷的票据,转化为鲜活的故事,让它们不再仅仅是历史的遗物,而是能够触动人心的、充满人情味的载体。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我能感受到那些已被岁月洗礼却依然闪耀的温情。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漫长的旅行,而火车,则是承载我们穿越不同人生阶段的重要载体。这本书的名字《跨越百年,旧票新旅:铁道迷的怀旧之行》,恰恰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对这种“旅行”的理解。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蒸汽火车轰鸣的时代,但从各种影视作品和历史资料中,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我猜想,这本书就像一本时间的胶囊,将作者收集到的旧火车票,变成了一扇扇通往过去的门。我期待在翻阅这本书时,能听到火车在铁轨上呼啸而过的声音,能闻到煤炭燃烧的味道,更能感受到那些旅人眼中的憧憬与离愁。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关于火车和车票,它更可能是在讲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过往的缅怀,和一种对未来的期盼。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了。《跨越百年,旧票新旅:铁道迷的怀旧之行》,听起来就充满了一种复古的韵味和探索的乐趣。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老物件情有独钟,而火车票,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它们记录着人们的出行,更记录着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变迁。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搜集到这些跨越百年的旧票,又是如何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描绘的画面一定是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又不乏细腻的人物情感。或许,那些旧票的背面,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些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梦想的片段,等待着被我一一发掘。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那个年代的窗口,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历史,去感受那些被时光遗忘却又格外珍贵的细节。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已经足够引人入胜了。那张泛黄的火车票,仿佛自带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年代。我从小就对火车站那种熙熙攘攘、充满故事的氛围有着莫名的喜爱,而这本书的名字,更是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情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看似平凡的旧票,串联成一段段跌宕起伏、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是那些旅人的人生经历?还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亦或是某个时代的独特印记?我期待在书中,我能看到那些曾经在铁道线上奔跑的火车,它们带着多少希望出发,又载着多少故事归来。这本书或许会让我重新审视“旅途”的意义,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成长与历史的沉淀。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被精心珍藏的相册,每一页都散发着陈年的纸张和墨香。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翻阅,但光是封面上那泛黄的旧火车票和远处模糊的铁道身影,就足以勾起我对过往时光的无限遐想。我总觉得,每一张旧车票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段被时光过滤过的、带着些许朦胧美感的记忆。作者似乎抓住了这种情感的精髓,将它们串联成一条穿越百年的铁道线,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段充满温情的怀旧之旅。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散落在历史角落的票据,重新赋予生命,让它们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曾经的喧嚣与宁静,那些在火车鸣笛声中上演的离别与重逢,那些在车窗外掠过的风景,又会是怎样的景象?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回到那个淳朴的年代,去感受慢节奏生活下的真挚情感,去体会那份对远方的憧憬与对归途的眷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