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富士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的圣山灵峰富士山,于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Phnom Penh)召开会的第三十七届由内斯可(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时,被认可登录(註册)为「世界文化遗产」。登录记载的名称是;「富士山─信仰的对象与艺术的源泉」。至此,日本的世界遗产有自然遗产4件,文化遗产有13件。
富士山被认定成为世界遗产的消息传来当时,直觉地以为是「自然遗产」。负责推动富士山的登录的人士,原本设定目标是要註册成为自然遗产。
依照世界自然遗产条项规定,自然遗产最重要的核心条件,厥为「斧斤不入,人迹罕到」的具有「自然的原始」状态。然而,如所周知,有史以来,富士山不只有过喷火发生破坏了自然的原始样貌,尤其是千万人登山参拜,观光……。亦就是说「人手」介入太多,「原始」的自然存留不多,明显地抵触了自然遗产所必具的首要条件。所以事实上推进运动早就放弃要登录为自然遗产,改弦更张向文化遗产的目标努力迈进,始克如愿以偿。
登富士山望乡关
夏天有暑假,对于从事教职工作的人,才比较有属于自己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也放假,带小孩郊游,不失为「家庭服务」的好办法。很巧,住在鎌仓方面的日本友人,说是山中湖方面有亲戚,相邀游山中湖,拜访亲戚,同时上富士山。
头次登富士山,但并非登顶。我们一家五个人,开车跟友人会合游山中湖。这湖的沿岸周边道路的风景实在迷人。后来曾经搭乘女儿、儿子或友人开的车再重游山中湖几次。
游湖之外,主要的是登山了。富士山的登山道有四处;大宫村山口(富士宫口)、须山口、须走口和吉田口登山道。这次是来山中湖,所以走的是须走口登山道。那是富士山的东北边,在「五合目」的附近有海拔1,900米的小富士。从山中湖开车可以上去,在第一站笼坂峠(岭顶),海拔1,100米,休憩时,就让孩子们在山野草丛里「撒野」。是在下午,太阳偏斜了一半的时分,才在山腰都还不到三分之一。山野草埔却已经开始罩起薄纱的雾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