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堂素描自学必修课

54堂素描自学必修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自学
  • 教程
  • 艺术
  • 技法
  • 基础
  • 入门
  • 绘画技巧
  • 艺术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初学者的素描起手式~
  东京「美学馆素描学校」馆长的素描教学诀窍,
  「观察力」+「思考力」+「表现力」=「真正的素描力」


  ◆◆锁定0基础素描自习者,由浅入深的教学◆◆
  「素描不需要灵感,而是要先从思考如何在画纸上表现三次元物体这个问题开始。
  重要的不是联想,而是表现物体的技能,以及在脑内精确处理物体资讯的过程。」
  美学馆素描学校馆长.河村荣一,以「每个人都能学会画画」为出发点,
  锁定0基础的自学者,在本书开设由浅入深的54节素描课堂。
  从「静物」➜「动物」➜「人体」➜「风景」,以59幅素描创作过程为例,
  循序渐进地扎稳根基。

  ◆◆54堂课围绕着扎实的6大课程架构进行◆◆

  .【①素描用具的用法与了解素描基础的诀窍】

  介绍素描用具的用法、构图方法等素描的基础知识,以及所有素描都共通的明暗关系,还有动物或人物外形捕捉诀窍。

  .【②精确描绘基本图形的诀窍】
  学习直线、椭圆、圆柱、球体、蛋形等基本图形的画法。

  .【③捕捉静物外形的诀窍】
  捕捉静物外形的要点。虽然以较基本的物体为例,但该技巧也能用在更复杂的题材上。

  .【④表现静物质感的诀窍】
  更进一步表现静物的质感。除了介绍蔬菜水果、玻璃金属等物的特征外,还会对描绘时的笔触进行解说。

  .【⑤描绘动物与人物的诀窍】
  先了解每种动物的骨骼或肌肉等基础知识后再捕捉其特征,表现出动物栩栩如生的样貌。

  .【⑥描绘风景的诀窍】
  善用在描绘静物时用不到的空气透视法等技巧,表现宽广的空间感。这些技法能将近处与远处做出区别,营造风景的深度。

  待修习完一轮后,会进一步讲解【活用透视与远近表现】、【用前后物体表现出距离感】……
  等让技巧更上一层楼的诀窍。

  ◆◆3个中心原则,基础技巧➜表现力➜具体素描能力◆◆
  扎实地练习后,便能捕捉到作者一再强调「提升技术力」与「观察力」的素描实力精髓。
  ✓了解用具的特征并活用
  ✓先用大致印象捕捉复杂的物体
  ✓要画出精确素描必须先知道的起始步骤
  是送给初阶者的3大入门提醒。
  但愿所有人都能从本书中觅得美感与成就。

本书特色
  
  ◎用6大架构,54堂课,59幅作品,详细解说素描的基本诀窍,一直到高难度题材也能使用的进阶画技!
  ◎各单元以1~4个Point浅显易懂地说明重点,并详细指出作品的哪个部分需要多加注意。
  ◎以【追加建议】专栏进一步点出诀窍,或提醒容易犯错的地方等,提出绘画时必须注意的事情和建议。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地理与文化探索的图书简介,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环球考察,深入了解地球上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与当代社会面貌。 --- 《寰宇秘境:五大洲的地理奇观与文明脉络》 一部关于地球的深度旅行日志与文化人类学札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真正的理解与深入的洞察却愈发稀缺。《寰宇秘境:五大洲的地理奇观与文明脉络》并非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它是一部详尽的地理学考察报告、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以及一双带领读者穿透表象、直抵世界核心的眼睛。本书聚焦于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人类文明的走向,以及文明在特定地理约束下产生的独特艺术、信仰与社会结构。 全书结构清晰,分为五大部分,对应地球的五大洲——亚洲的宏大叙事、欧洲的精巧布局、非洲的生命起源与挑战、美洲的碰撞与融合、大洋洲的孤立与新生。 --- 第一部:亚洲——文明的摇篮与多样的张力 (约350字) 亚洲,这片孕育了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土地,其地理跨度之大、气候带之全、民族之复杂,无出其右。本卷将从青藏高原的“世界屋脊”出发,探讨极端海拔对生命生存模式的极限挑战,并解析冰川消融对下游数亿人口生存的直接影响。 我们将深入研究湄公河、长江、恒河等伟大水系如何不仅是灌溉之源,更是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的奠基石。从古老的印度河谷文明遗址,到中原王朝的农耕文明模式,地理的限制(如季风的依赖性)如何塑造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结构。随后,我们将转向中亚的丝绸之路,分析干燥的沙漠气候如何在古代促成东西方贸易与文化观念的首次大规模交汇。最后,本书将用专门的篇幅,探讨日本与东南亚岛屿国家,如何应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展出独特的建筑技术与危机应对哲学。亚洲的叙事,是关于如何在一个拥有极致资源禀赋和同样极致地理挑战的土地上,构建复杂而富有韧性的社会。 --- 第二部:欧洲——由内海塑造的多元格局 (约300字) 欧洲,一个相对较小的半岛,却在过去数百年间深刻地影响了全球历史。本卷的核心在于“内海”——地中海、波罗的海和北海——对欧洲文明进程的决定性作用。地中海的温和气候与便捷的水路,如何催生了古希腊城邦的商业精神与民主思想?本书将详细剖析阿尔卑斯山脉、莱茵河等地理障碍,如何在民族迁徙与王权巩固的过程中,无意间催生了欧洲特有的“碎片化”政治格局,最终为后来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埋下伏笔。 我们将探究北欧的峡湾地貌对维京人航海精神的培养,以及大西洋洋流如何给予西欧宜人的气候,使其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通过对罗马帝国的扩张路径的地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优良的道路网络和易于防御的丘陵地带是如何支撑起庞大的帝国体系的。欧洲的地理,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适宜性”,它既提供了足够的资源进行发展,又设置了适度的区域分隔,以确保文化的多样性得以保存。 --- 第三部:非洲——生命的发源地与气候的严酷考验 (约250字) 非洲,这片拥有地球上最古老地质构造的大陆,其历史就是一部与气候搏斗的史诗。本书将从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及其对早期人类演化的驱动力开始,系统阐述撒哈拉沙漠的南扩与北缩,对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生命线地位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我们将关注赤道雨林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这些环境如何催生出高度分散的部落社会结构。书中特别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析热带疾病、土壤贫瘠(如红土的限制)以及交通障碍(如瀑布与沼泽)如何阻碍了大规模内陆统一王国的形成,并对后来的殖民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非洲的地理,是一种极端的“二元对立”:一边是富饶的生物多样性,另一边则是气候变迁带来的无情干旱与荒漠化挑战。 --- 第四部:美洲——新旧世界的碰撞与地理的南北差异 (约300字) 美洲大陆南北狭长、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是理解其文明发展差异的关键。本卷将从巴拿马地峡连接的新旧大陆角度切入,探讨安第斯山脉与落基山脉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在南美,印加帝国如何克服高山环境的限制,发展出精密的农业梯田和基于信物的管理系统?其地理隔离性如何使其在与欧洲接触前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转至北美,密西西比河谷的广袤平原如何催生了北美大平原印第安人的狩猎文化,而东部森林地带则发展出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本书将重点分析“大交换”后,欧洲引进的物种(如马匹)如何彻底重塑了美洲原住民的地理环境适应策略与军事力量对比。美洲的地理故事,是一部关于潜力被激发、但最终被外来力量重塑的动态过程。 --- 第五部:大洋洲——海洋的尺度与岛屿的命运 (约200字) 大洋洲,由无数分散的岛屿构成,其地理特征的关键词是“隔离”与“海洋依赖”。本卷将从澳大利亚大陆的古老地质与独特的生物演化(如袋鼠与有袋类动物的繁盛)讲起,分析其广袤的内陆沙漠对早期定居者的挑战。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这些航海民族如何仅凭观测星辰与洋流,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壮举,并在不同的珊瑚礁或火山岛上,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生存智慧?本书将探讨小岛屿发展模式(SIDS)的脆弱性,即面对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时,地理上的微小尺度如何转化为生存上的巨大危机。大洋洲的篇章,是对人类适应极限和对海洋敬畏的终极探讨。 --- 结语:地理的永恒回响 《寰宇秘境》通过对五大洲的系统性考察,旨在揭示一个核心观点:地理并非背景,而是塑造历史、文化、经济和冲突的根本力量。 通过对地图、地质图、气候带和水文网络的精妙解读,读者将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洞察力,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如何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形态与未来走向。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深度非虚构作品,适合所有对世界本质运行规律抱有好奇心的求知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河村荣一/监修


  考生时期,由于在既有的指导下素描始终无法进步,于是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练习方法与理论,之后活用素描能力所创作的作品获得广大好评。2000年以「每个人都能学会画画」为理念,在东京荻洼站前创办了「美学馆素描学校」。现在从小学生到美大考生,甚至是专业制作现场的社会人士都慕名前来接受指导,拥有众多学生,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译者简介

林农凯


  1991年生于高雄,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现从事日文翻译工作,译有多本工艺书,亦期待能涉足更多领域的书籍。
 

图书目录

.前言
.本书用法

Part1 素描用具的用法与了解素描基础的诀窍
.诀窍1 准备素描需要的用具
.诀窍2 铅笔的削法、拿法、画法
.诀窍3 橡皮擦的用法、分别法
.诀窍4 适合素描的姿势与构图方法
.诀窍5 能够呈现自然感的明暗关系(色调平衡)表现法
.诀窍6 身体整体的骨骼、耳朵与眼睛的描绘方法
.诀窍7 四足动物的动作与刮画技法
.诀窍8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脸部的画法
.诀窍9 以附近的物体为基准,找出人物正确比例
.诀窍10 大空间与深远表现(炭条素描)
.各种作品

Part2 精确描绘基本图形的诀窍
.诀窍11 用方形图画纸的纸面来练习垂直线与水平线
.诀窍12 画出漂亮椭圆的方法
.诀窍13 用纱布与直尺表现光的反射、用硬质铅笔表现柱体的边缘
.诀窍14 地板影子的画法与阴影的渐层
.诀窍15 用直尺测量角度&基础笔触与长方体渐层的规则
.诀窍16 球体与圆锥、圆柱都是旋转体的一种
.诀窍17 在最饱满的位置画上正中线与正侧线后再调整亮度
.Column 关于结构掌握

Part3 捕捉静物外形的诀窍
.诀窍18 平放的椭圆物体描绘原则
.诀窍19 随意叠放的盒子中的圆柱法则
.诀窍20 物体阴影在文字之后&瓶肩弧度的画法
.诀窍21 为了画出精确的素描须了解的描绘顺序
.诀窍22 使用辅助工具描绘不规则外形物体的方法
.诀窍23 有效使用背景框勾勒轮廓的方法
.诀窍24 表现生动感的植物素描方法
.诀窍25 将植物看成块状的描绘方法
.各种作品

Part4 表现静物质感的诀窍
.诀窍26 中空部分的笔触与明暗对比的画法
.诀窍27 让蔬菜水果看起来更逼真的蒂头画法
.诀窍28 提高玻璃素描能力的3种表现法
.诀窍29 光泽感的画法
.诀窍30 了解铅笔粒子与纸的关系以表现彩度
.诀窍31 表现立体感的原则与应用方法
.诀窍32 活用影子表现空间感的方法
.诀窍33 用擦笔表现柔软质感
.诀窍34 拓展作品氛围的笔触种类与手法
.Column 关于质感表现

Part5 描绘动物与人物的诀窍
.诀窍35 用团块来捕捉毛皮,表现出生灵活现的姿态
.诀窍36 提高笔触密度,表现龟壳的花纹与质感
.诀窍37 用大片团块来表现羽毛的方法
.诀窍38 以「面」捕捉鱼类生动姿态的手法
.诀窍39 捕捉骨骼结构与部位特征,表现猫的形体与细节
.诀窍40 了解每一根手指的构造与动作,画出自然的手
.诀窍41 捕捉骨骼、线条、肌肉位置与动感的方法
.诀窍42 以起点为基准画服装的皱褶
.诀窍43 西装特有的皱褶类型与规则
.Column 关于手部动作

Part6 描绘风景的诀窍
.诀窍44 用各种橡皮擦表现多层次的白色
.诀窍45 软橡皮擦用法与各种变化
.诀窍46 用动态捕捉的技巧描绘有动作的物体
.诀窍47 用一点透视法与叶片表现出风景的深度
.诀窍48 活用基础笔触使风景画面稳定
.各种作品

Part7 让技巧更上一层楼的诀窍
.诀窍49 进行细部描绘时橡皮擦与铅笔的用法
.诀窍50 让物体看来更自然的2种画法间的平衡
.诀窍51 用前后物体表现出距离感的技巧
.诀窍52 改变整体印象的光线聚焦点
.诀窍53 学会比例,倚靠想像来描绘
.诀窍54 活用透视与远近表现的想像素描

.素描用语集
 

图书序言

前言

河村荣一


  日文中有个词叫作「绘心」。

  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绘画很厉害,但我认为这个词指的是「想自由画画的心」、「想自由创作绘画的心」。素描是绘心不可或缺的能力,但现在素描的学习法、教学法有着很大的问题。

  学习绘画时多半会从素描开始,然而大多数课程都只是不断做把眼前的东西照着画下来的描写训练而已。此外,许多美术教学者会用「意识到整体」、「留出空间」等抽象的形容来教,这样学习者不感到困惑也难。

  光是重覆这种描写训练与抽象的指导,无法学到真正的素描能力。

  平常美术在学校中只被当成一种情操教育,把应该教的美术理论搁置在一旁,我认为这是颇奇妙的事。想要培养学生的感性与想像力,却不重视、不教「表现能力=技术力」这件事的话根本没有用。另一方面,至今仍有许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美术是有「才能」的人才可以进入的世界,这对想学习美术的人而言会成为巨大的阻碍。

  以前我曾听托儿所的园长说过「我没看过6岁前的孩子能画出像毕卡索那样的素描」,这代表了素描能力跟才能无关。事实上我自己过去也是不管怎么学都不会进步的差劲学生。最后,只好舍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思考「看着画」这件事的本质,彻底分析佳作背后隐藏着的技法,这才发现「看」跟「表现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乍看之下是才能所致的作品,其实都是画家基于理论技法,巧妙运用技术的集大成。可以说这些优秀的画作,是有意识、无意识地欺骗观赏者的视觉陷阱。

  素描不需要灵感,而是要先从思考如何在二次元的画纸上表现三次元物体这个问题开始。重要的不是联想,而是表现物体的技能,以及在脑内精确处理物体资讯的过程。

  在本书中将会介绍我在运动、远近感、细节等层面所发现的规则,教导各位素描这个视觉创作的基本功。画材虽然只有纸与铅笔,但可以学的事可是多得很呢。

  「观察力」+「思考力」+「表现力」
  =「真正的素描力」一起来学习吧!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對畫畫的起步一直是霧裡看花,看到網路上那些大師的作品,總覺得遙不可及。這次買了《54堂素描自學必修課》,真的是抱持著一種「姑且一試」的心情。沒想到,書裡從最基本的「握筆姿勢」開始講起,我以前畫圖常常畫到手腕痠,而且線條總是抖抖的,看了書上的指導,才發現原來是我的姿勢一直以來都不對。再來是關於「透視」的部分,這是我一直很頭痛的環節,無論是畫建築還是畫簡單的幾何體,都容易畫得歪七扭八。書裡面用了很簡單易懂的比喻和圖示,讓我終於明白「消失點」和「視平線」到底是什麼概念,不再是死記硬背。 書中大量的範例,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後面的靜物和人物,都有詳細的步驟分解。我覺得最棒的是,它不只是告訴你「怎麼畫」,更強調「為什麼要這樣畫」。像是講解光影時,不只示範了明暗交界線和反光,還解釋了光線來源對物體形體塑造的重要性。我個人特別欣賞作者在講解「比例」和「結構」時的細膩度,特別是在畫人像時,每個部位的相對大小和骨骼結構的運用,都解說得非常清楚。我嘗試照著練習,發現自己畫出來的人物,雖然還稱不上完美,但至少比例看起來比較協調了,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棒的進步了。

评分

最近入手了這本《54堂素描自學必修課》,翻了翻目錄,感覺內容挺紮實的。我一直對畫畫很有興趣,但礙於工作忙碌,總是沒時間去補習班。想著自己在家摸索,卻常常畫了又擦,越畫越洩氣。看到這本書的標題,覺得「自學必修課」幾個字打中了我的心,好像終於有人懂我的需求,知道我這種零基礎又想靠自己學習的人需要什麼。 書本的開頭部分,講解了一些基礎的概念,例如素描的工具介紹,鉛筆的硬度怎麼影響線條的粗細和深淺,還有不同紙張的特性。我以前都隨便拿筆亂畫,現在才知道原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裡的內容對我很有啟發。接著講到線條的運用,像是排線、交叉排線、混描等等,老師都有用圖解的方式說明,並且示範了不同技法畫出來的效果,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光是文字描述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我特別喜歡看他怎麼示範不同線條可以表現出物體的質感,像是金屬的冰冷感,或是布料的柔軟,這些細節的觀察和描繪,是讓我很有感的。

评分

這本《54堂素描自學必修課》我拿到手之後,就迫不及待地翻閱,想看看它到底有多「必修」。老實說,我對素描的印象就是黑白、光影,以及一些很基本的幾何形體。但這本書從一開始就顛覆了我的一些既有認知。它不只是教你畫出東西的「樣子」,更重要的是教你「看懂」東西的樣子。像是如何捕捉物體的「體積感」,如何用簡單的線條去概括複雜的形體,甚至是如何透過不同質感的表現,讓平面上的畫面「活」起來。 書裡關於「明暗」的講解,我個人覺得非常到位。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哪裡亮、哪裡暗,而是從「光線的原理」出發,解釋為什麼會產生陰影,以及陰影的深淺、範圍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我最喜歡的一段是講到如何畫出「環境色」對物體顏色的影響,即使是素描,也能讓物體看起來更有層次感。還有,它在講解「構圖」的部分,也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技巧,像是黃金分割、對角線構圖等等,讓我在安排畫面時,不再只是隨意擺放,而是有意識地去引導觀者的視線。

评分

坦白講,我對畫畫一直抱持著一股莫名的嚮往,但總覺得自己天賦不足,或是缺乏系統性的指導。這次偶然間翻到《54堂素描自學必修課》,看到「必修」這兩個字,心想,好吧,這就來看看它到底有哪些是「必學」的。書裡的內容,我覺得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沒有讓你覺得素描是一件很遙不可及的事情。作者用非常口語化的方式,去講解一些原本聽起來很專業的術語,像是「透視」不再是讓人頭疼的數學公式,而是透過有趣的圖示和生活中的例子,讓你輕鬆理解。 書中對「素描的基礎」做了很扎實的闡述,從如何正確拿筆,如何控制力道,到如何運用不同粗細的線條去表現物體的質感,都有詳盡的解說。我尤其讚賞書中在講解「物體結構」時的細膩度,例如如何分解一個複雜的物體,找到它的基本形狀,再逐步添加細節。我嘗試著照著書中的方法去畫一些簡單的物品,發現自己對於物體的觀察能力真的有提升,不再是籠統地看,而是能發現更多細微的差異。而且,它在講解「光影」時,也很強調「光源」的重要性,讓我明白了不同的光源會如何影響物體的明暗和立體感。

评分

說實話,我之前也買過一些素描書,但看沒多久就束之高閣了。原因無他,就是覺得內容太枯燥,或者太過艱澀,一下子就讓人打退堂鼓。《54堂素描自學必修課》這本,我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真的覺得它的編排方式很巧妙。它沒有一開始就丟給你一堆複雜的理論,而是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點、線、面」開始,慢慢引導你進入素描的世界。 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觀察力」的訓練部分。作者用了很多實際的例子,教我們怎麼去觀察物體的輪廓、結構,還有光影的變化。例如,在畫一個水果時,不只是看它的形狀,還要看它表面的紋理,還有光線打在上面產生的微妙變化。書裡還有很多「練習題」,我覺得這個很棒,可以讓我邊學邊練,馬上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而且,它的「範例」都非常清楚,從線稿到細節的完成,都有詳細的步驟圖,讓我這個新手也能看得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