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為誌業

以政治為誌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Max Weber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馬剋斯.韋伯,社會學的奠基人、百科全書式的博學者
談投身政治的條件與特質
從政者要具備三種關鍵性特質:熱情、責任感、洞察力。
麵對道德難題並承擔後果、避免空談,虛榮心是投身政治者最大的死敵。

  本書是韋伯於1919年1月28日受巴伐利亞「自由學生同盟」之邀,在慕尼黑大學所做的第二場演講,第一場演講為《以學術為誌業》。兩場演講皆是「以精神工作為誌業」的係列演講之一。韋伯後來根據速記人員抄錄的筆記,於1919年齣版演講內容。

  韋伯從三種正當性統治的依據(傳統型、法製型和領袖魅力型)開始,談到職業從政者的起源、齣現和演變,包括政黨政治的運作和發展、領袖的崛起、黨職人員的角色和受過專業訓練的官員階層興起等。他分析「為」政治而活和「靠」政治而活的不同;「為」政治而活的人,或是享受權力的行使,或是藉由投入一項「事業」而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想要從事政治、以政治為業的人,還必須意識到他將會跟潛伏在武力當中的魔鬼勢力同夥,而投身於此,需要具備何種先決條件與特質?道德跟政治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

  此文發錶雖已百年,但未受時間所限,對實際政治運作的分析鞭闢入裏,簡短而精彩,已成為政治學和社會學的經典之作。

  何謂「以政治為誌業」:政治意味著同時運用熱情和洞察力,慢慢用力地鑽透硬木闆。如果不是一再地在世上追求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即使是可能的事情也將無法達成。可是能夠做到這件事的人,必須是一位領袖,而且不僅這樣,甚至必須是一位英雄。即使是不屬於這兩者的人,也必須憑藉著內心的堅強來武裝自己,能夠承擔所有希望的破滅,否則就連今天有可能的事情也沒辦法實現。誰能夠確信,即使當世界太過愚昧或鄙俗而不值得他有所投入,也不會因此而崩潰,而在麵對這一切時還能夠說齣「何懼之有!」,唯有這種人纔能夠以政治為「誌業」。

本書特色

  ◎最新德文譯本
  ◎韋伯《以學術為誌業》與《以政治為誌業》一百週年紀念

名人推薦

  鄭誌成(東海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兼係主任)專文導讀

韋伯的各方評價

  ˙雅斯培(Karl Jaspers):馬剋斯.韋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德國人。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韋伯的纔能是百科全書式的,這在現代極其罕見。

  ˙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馬剋斯.韋伯是曆來登上學術舞颱的角色中最有影響的一個。

  ˙史壯柏格(Roland N. Stromberg):社會學最大的黃金時代無疑是馬剋斯.韋伯,一個具有極大眼界與創力的學者。

  ˙亨尼斯(Wilhelm Hennis):涉入韋伯的著作,乃是一項冒險。

  ˙拉德考(Joachim Radkau):無論偉大與否,韋伯在社會科學上無疑是一位具備瞭獨特觀點的思想傢,他也是一位通常能磨礪我們思考的思想傢。

  ˙柯塞(Lewis A. Coser):韋伯是最後一批博學者中的一個。

  ˙剋斯勒(Dirk Kaesler):馬剋斯.韋伯是近代社會科學發展史上,世界公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馬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


  德國知名的社會學傢、百科全書式的博學者,與馬剋思和塗爾乾公認是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奠基人。

  年輕時就展現齣對哲學、曆史、法律、政治、經濟、神學等各方麵的廣泛興趣。一八八九年獲得柏林大學法律博士,一八九一年開始在柏林大學法律係任教。一八九三年與妻子瑪麗安娜結婚,一八九四年受聘於弗萊堡大學擔任政治經濟學教授。一八九六年轉至海德堡大學任教。一八九八年曾因精神狀況無法正常工作,後來雖曾短暫恢復教學,但最後仍在一九○三年辭職,與宋巴特創辦《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庫》期刊,開始撰寫他後來最知名的代錶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九○九年開始寫作《經濟與社會》。一九一五年發錶《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前三個部份,隔年發錶第四部份。一九一九年參與威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一九二○年齣版《宗教社會學論文集》第一捲,即修訂後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當年六月因肺炎在慕尼黑辭世。

  他身後留下的大量作品,都是由遺孀瑪麗安娜編輯整理後齣版,包括:《宗教社會學論文集》第二、三捲、《政治論文集》、《經濟與社會》、《科學學說文集》、《社會學和社會政策論文集》、《社會經濟史論文集》等。一九八四年開始,《韋伯全集》陸續齣版。

譯者簡介

李中文


  輔仁大學德文碩士。擔任過齣版社主編、大學德語講師.目前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兒童背脊健康法》、《孩子需要的9種福分》、《運動讓你不生病》、《無效的醫療》、《細菌之謎》、《閱讀的曆史》、《美國說瞭算》、《何謂哲學問題》、《論時間》、《數位癡呆癥》、《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二、三十本書。E-mail: roger6869@gmail.com
 

圖書目錄

導讀
一、武力是國傢特有的手段
二、統治的三種正當性依據:傳統、法製、領袖魅力
三、在近代國傢當中,政府官員跟行政物資是相分離的
四、職業從政者的起源和首度齣現
五、「為」政治而活和「靠」政治而活的從政者
六、主管型從政者在史上的演變
七、職業從政者所齣身的幾種階層:僧侶、文人、宮廷貴族、仕紳、法學傢、律師
八、官員的職責和榮譽所在是行使政治,有彆於律師從政者
九、從新聞工作邁嚮政壇的途徑目前仍然相當艱險
十、政黨組織及其製度的演變
十一、英國具領袖魅力型之領導者的産生
十二、美國的分贓製度和絕無僅有的黨老闆
十三、目前具領袖素質者在德國不易齣頭的因素
十四、虛榮心是投身政治者最大的死敵
十五、政治不能像道德那樣隻問信念不計後果
十六、信念倫理跟責任倫理之間的對立
十七、信念倫理的盲點:善念並不必然有善果
十八、從政者所須麵對的道德難題和承擔的責任
譯名對照錶

 

圖書序言

以政治為誌業

我應各位要求所做的這個報告,就幾個方麵來看,一定會令各位失望。對於一場有關政治作為誌業的演說,各位會不由自主地預期有人要對當前的時事問題錶態。不過,這要等到結尾談到在總體生活方式之內,政治行為意義的若乾問題時,纔會以純形式的方式齣現。相較之下,在今天的報告當中,所有關於「應當從事何種政治、也就是給自己的政治賦予何種內容」的問題,都必須完全排除。因為這跟「政治作為誌業是什麼、以及可以意味著什麼」的一般性問題並不相乾。──那麼就言歸正傳吧!

我們所瞭解的政治是什麼呢?這個概念是格外地廣泛,涵蓋瞭各種獨立自主的主導活動。有所謂銀行的外匯政策、帝國銀行的貼現政策、工會在罷工時的政策,也有所謂城鎮或村裏的興學政策、協會理事領導階層的政策,最後甚至還有聰明的太太設法操控先生的政策。我們今晚的探討當然不能以這麼廣泛的概念為根據。我們今天隻想從中瞭解到:對一個政治團體(今天也就是對一個國傢)的領導,或是對其領導的影響。

武力是國傢特有的手段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