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金融化:内涵、趋势与影响研究

石油金融化:内涵、趋势与影响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石油金融
  • 金融化
  • 能源金融
  • 石油经济
  • 金融市场
  • 投资
  • 风险管理
  • 宏观经济
  • 国际金融
  • 能源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近代世界经济的波动史就是石油资源与金融利益争夺的演进史。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石油与金融资源呈现出越来越多面性融合的特点,石油金融化现象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本书首先,结合学术界的不同观点,提出了政治经济视角的石油金融化内涵,并从三个层面(石油商品金融化、石油公司经营模式金融化、石油市场组织关系金融化)界定了石油金融化发展趋势及其表现特征。

  从简单的货币属性到与金融市场融为一体,石油金融化的内涵不断丰富,运行型态也日趋复杂。石油金融化现象折射出国际石油经济关系的金融化,显示出石油资源的争夺方式已经从军事手段转向了金融手段,如跨国石油资本在金融领域的併购提高了石油垄断资本集中度、石油产业资本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大量参与金融交易模煳了石油实际的供求关系、石油定价及其波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资金推动迹象、石油金融组织大量介入石油市场等。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全球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新格局的深度研究著作的简介: 《能源地缘政治:新秩序、技术革命与全球权力重塑》 书籍概述 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传统上以化石燃料驱动的经济体系,正受到气候变化压力、技术颠覆性创新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共同挤压,加速向以低碳、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新范式过渡。 《能源地缘政治:新秩序、技术革命与全球权力重塑》并非关注某一特定金融资产的理论分析,而是聚焦于能源领域宏观层面的战略博弈、技术驱动的产业重构,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权力结构调整。本书以严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整合了国际关系理论、能源经济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为读者描绘出未来几十年全球能源安全的复杂图景,并剖析各国、各主体如何在新旧秩序交替中争夺战略优势。 本书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深入探讨了支撑全球能源体系运行的底层逻辑如何被颠覆。 --- 第一部分:旧秩序的裂痕——化石能源时代的终结与能源安全的再定义 本部分首先回溯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如何成为构建现代国家实力的基石,以及围绕这些资源形成的传统地缘政治联盟和冲突模式。 核心议题包括: 1. 需求侧的结构性萎缩预测: 详细分析了电动汽车、工业电气化、碳定价机制等因素对未来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长期影响,预测了“需求峰值”的到来及其对资源国的冲击路径。 2. 供应链的脆弱性与韧性: 重点探讨了当前全球能源供应链(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路线、关键矿产冶炼能力)的集中度风险,特别是新冠疫情和地区冲突暴露出的地缘政治敏感点。 3. 能源安全概念的演变: 传统上,能源安全侧重于“稳定供应”,而本书强调,在新环境下,能源安全必须延伸至“能源获取的公平性”、“技术主导权”以及“气候目标的兑现能力”。 --- 第二部分:技术驱动的颠覆——可再生革命与能源系统的去中心化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转向驱动变革的核心力量——技术创新。我们认为,技术不仅是能源转型的方式,更是重塑权力版图的关键变量。 关键章节深入探讨了: 1. 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挑战与机遇: 不仅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更深入剖析了其并网消纳、电网升级(智能电网、虚拟电厂)以及长时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绿氢)的商业化瓶颈与突破口。 2. 关键矿产的地缘政治竞争: 锂、钴、镍、稀土等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供应链所需材料的储量分布、开采难度以及加工提炼能力的国家集中度,构成了新一轮的“能源之战”。本书详细绘制了这些关键矿产的全球流向图,揭示了供应链的“新殖民化”风险。 3. 氢能的战略定位: 探讨了蓝氢、绿氢、氨作为跨季节、跨区域能源载体的潜力,以及各国在制定氢能战略时,对本土能源禀赋的适配性考量。 --- 第三部分:大国博弈的新前沿——气候政策、标准制定与技术主权 能源转型已不再是单纯的环境议题,而是上升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部分重点分析了主要经济体如何利用气候政策和技术标准来巩固或挑战现有国际秩序。 核心研究包括: 1.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冲击分析: 探讨了发达经济体通过设置碳关税壁垒,对全球制造业布局和贸易流向产生的结构性影响,特别是对依赖高碳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压力。 2. 能源技术标准之争: 阐述了在下一代电网技术、储能标准、电动汽车充电协议等方面,各国如何通过主导标准制定来锁定未来市场份额的战略意图。 3. “绿色外交”与能源联盟的重构: 分析了气候融资、技术转让等议题如何成为外交工具,以及新兴的“清洁能源俱乐部”如何替代传统的石油卡特尔,成为影响全球治理的新型利益共同体。 --- 第四部分:资源国的转型困境与韧性路径 对于那些经济基础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出口的国家而言,能源转型是生存危机。本书为这些国家提供了细致的转型路径分析,超越了简单的“去碳化”叙事。 本书深入剖析了: 1. 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调整: 考察了海湾国家、挪威等主权基金如何从传统的油气投资转向高科技、可再生能源和多元化经济的布局,评估其转型的速度与成功率。 2. 天然气作为过渡燃料的复杂性: 辩证分析了天然气在实现煤炭替代和为可再生能源提供调峰能力方面的作用,以及LNG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战略考量。 3. 能源贫困与社会公平: 探讨了能源转型过程中,如何确保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可负担性,避免“气候正义”问题演变成新的发展鸿沟。 --- 第五部分:展望未来——风险、治理与新的安全范式 最后一部分对本书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全球能源治理的预判。 本书认为,未来的能源安全将是“技术安全”与“气候适应”的复合体。地缘政治冲突的焦点将从对“流动资源”的控制,转向对“技术链条”和“关键矿产储备”的绝对控制。全球治理体系必须适应这种结构性的转变,以避免技术保护主义和资源民族主义进一步碎片化全球市场。 《能源地缘政治:新秩序、技术革命与全球权力重塑》是一部面向政策制定者、能源行业高管、国际关系学者以及所有关心全球未来走向的读者的权威指南,它提供了一个清晰、全面的框架,以理解和驾驭这场不可逆转的能源革命浪潮。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导言/ 1
1. 1 研究的背景/ 1
1. 2 研究意义/ 4
1. 2.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4
1. 2. 2 研究的实践意义/ 5
1.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 3. 1 石油金融范畴的界定/ 7
1. 3. 2 石油期货市场的波动性/ 9
1. 3. 3 石油货币及其效应/ 13
1. 3. 4 油价波动的政治因素/ 15
1. 3. 5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评/ 15
1.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1. 4. 1 研究思路/ 16
1. 4. 2 研究方法/ 18
1. 5 可能的创新点/ 19
1. 6 存在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21

2 相关概念辨析/ 22
2. 1 金融的本质与内涵/ 22
2. 1. 1 西方学者对金融的认识/ 22
2. 1. 2 基于资源观的金融理论/ 23
2. 2 经济金融化的历史演进、内涵与表现特征/ 25
2. 2. 1 经济金融化的历史演进/ 25
2. 2. 2 经济金融化的内涵及表现特征/ 26
2. 3 石油金融化的内涵及层次/ 33
2. 3. 1 石油金融化内涵的界定/ 33
2. 3. 2 石油金融化的内在层次与关联/ 33

3 石油金融化基石: 石油多重属性特征/ 35
3. 1 石油的自然属性/ 35
3. 1. 1 自然垄断与耗竭性/ 35
3. 1. 2 资金、技术密集性/ 35
3. 1. 3 高风险、高收益性/ 36
3. 1. 4 市场信息不透明性/ 37
3. 2 石油的商品属性/ 38
3. 2. 1 石油的商品属性概述/ 38
3. 2. 2 石油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特点/ 40
3. 3 石油的政治属性/ 42
3. 3. 1 石油的战略性质/ 42
3. 3. 2 石油的地缘政治分佈/ 43

4 石油金融化趋势之一———石油商品金融化趋势/ 45
4. 1 石油商品的「金融」属性/ 45
4. 1. 1 石油的「价值尺度」职能/ 45
4. 1. 2 石油作为囤积商品/ 47
4. 1. 3 石油权益证券化/ 47
4. 2 石油商品定价金融化/ 49
4. 2. 1 石油定价权的演进/ 49
4. 2. 2 石油价格波动历史(1945—2002 年) / 51
4. 2. 3 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的金融化特征(2003 年至今) / 53
4. 2. 4 石油期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互动/ 68

5 石油金融化趋势之二———石油公司产融结合趋势/ 75
5. 1 石油公司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75
5. 2 跨国石油公司併购式扩张/ 76
5. 2. 1 跨国石油公司的分类/ 76
5. 2. 2 跨国石油公司併购历程/ 77
5. 2. 3 跨国石油公司併购特点/ 80
5. 2. 4 金融危机后公司股权的交易动态/ 81
5. 3 跨国石油公司参与衍生业务交易/ 83

6 石油金融化趋势之三———石油市场组织关系金融化趋势/ 88
6. 1 实体交易市场向「虚实结合」交易市场转变/ 88
6. 1. 1 主要现货市场佈局/ 88
6. 1. 2 多层次交易市场快速发展/ 90
6. 2 石油金融市场组织形式多元化发展/ 92
6. 2. 1 石油基金规模及影响力扩大/ 92
6. 2. 2 石油金融市场交易模式灵活多样/ 94
6. 3 国内石油战略向国际石油金融战略转变/ 94
6. 3. 1 OPEC 与IEA 的博弈/ 95
6. 3. 2 国家外汇储备与石油资产的结合/ 97

7 石油金融化推动因素分析/ 102
7. 1 石油资源稀缺性预期/ 102
7. 1. 1 石油「峰值」情绪增加/ 102
7. 1. 2 投资重建产能成本上升/ 107
7. 1. 3 石油市场结构性变动/ 110
7. 1. 4 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多/ 119
7. 2 金融发展与金融不稳定性/ 120
7. 2. 1 金融功能发展与石油资本集聚/ 120
7. 2. 2 美元债务驱动的浮动汇率体制/ 127
7. 2. 3 次贷危机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与投机/ 133
7. 3 核心资源更迭与市场控制权争夺/ 139
7. 3. 1 资源计价货币争夺/ 139
7. 3. 2 石油市场金融控制权争夺/ 145
7. 3. 3 石油市场的军事控制权争夺/ 152

8 石油金融化的国际影响分析/ 155
8. 1 石油金融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55
8. 1. 1 石油贸易方式的多元化/ 155
8. 1. 2 计价体系与「亚洲溢价」/ 156
8. 1. 3 中国外汇支出成本增大/ 158
8. 2 石油金融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161
8. 2. 1 微观负面效应/ 161
8. 2. 2 微观正面效应/ 165
8. 2. 3 宏观层面: 石油美元环流的金融效应/ 168
8. 3 石油金融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79
8. 3. 1 美国霸权的多重影响/ 179
8. 3. 2 石油地缘格局复杂化/ 183
8. 3. 3 加大全球罢工、游行等政治风险/ 186

9 石油金融化下中国的策略选择/ 187
9. 1 中国完善石油金融体系的策略构想/ 188
9. 1. 1 融入国际石油金融市场格局/ 188
9. 1. 2 防范石油金融化泡沫及其风险/ 189
9. 2 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金融支持/ 190
9. 2. 1 资本市场与石油产业的对接/ 190
9. 2. 2 金融层面的政策性保障/ 191
9. 2. 3 金融机构能源创新服务/ 192
9. 3 石油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 193
9. 3. 1 国际性石油公司培育/ 194
9. 3. 2 石油金融组织的建立/ 196
9. 4 国际石油定价话语权的争夺/ 199
9. 4. 1 多元化竞争主体的引入/ 199
9. 4. 2 石油期货市场建设及制度完善/ 201
9. 4. 3 人民币国际化与石油人民币的结合/ 203
9. 5 金融与石油资产的宏观管理/ 204
9. 5. 1 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需求/ 204
9. 5. 2 国际石油储备形式/ 206
9. 5. 3 加快多层次的石油储备建设/ 208
9. 6 国际石油金融合作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210
9. 6. 1 石油易货贸易/ 210
9. 6. 2 贷款换石油/ 210
9. 6. 3 股权换油源/ 211
9. 7 石油外交与能源合作的大力推进/ 212
9. 7. 1 与石油生产国的能源合作/ 212
9. 7. 2 石油消费国的能源合作/ 213
9. 7. 3 加强与国际能源机构的沟通交流/ 214
参考文献/ 216

图书序言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近代世界经济的波动史就是石油资源与金融利益争夺的演进史,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石油与金融资源呈现出越来越多面性融合的特点,石油金融化现象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在台湾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进口能源的地区,理解石油市场运作的逻辑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标题「石油金融化」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石油价格背后可能存在的非市场因素。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从供需关系来理解油价,但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衍生性商品交易,甚至是一些国际政治的博弈,都好像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这些「内涵」,解释石油如何在金融市场中被交易、被定价,甚至被用作一种投资工具,那将非常有价值。特别想了解的是,这种金融化的趋势,对我们台湾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是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还是也存在一些可以把握的机遇?这本书的书名预示着它会分析这些「趋势」和「影响」,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扎实的论据和深入的分析,帮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石油金融化这个现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进而能够做出更审慎的判断,不至于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

评分

最近在找一些关于能源经济的书籍,看到这本《石油金融化:内涵、趋势与影响研究》,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感觉内容不一般。我本身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动态一直很关注,尤其是有时候油价的波动,感觉跟经济基本面好像不太对等,总觉得背后有更复杂的因素在运作。这本书的题目就直接点出了「金融化」这个核心概念,让我非常好奇它到底会怎么阐释石油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以及这种金融化带来的具体「内涵」。我比较关心的是,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实际的案例,比如某些金融工具如何影响了油价的短期波动,或者是长期趋势?另外,对于「趋势」的分析,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例如未来石油金融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它可能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的影响。毕竟,台湾的经济高度外向,能源价格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我们的出口、制造业成本,甚至民生消费产生连锁反应。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那就太有帮助了。

评分

我一直对全球经济议题抱持高度关注,尤其是在能源领域。这次偶然看到《石油金融化:内涵、趋势与影响研究》这本书,立刻被它精准的点题所吸引。近年来,我们常常感受到国际油价的剧烈震荡,而这种波动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供需基本面所能解释的范畴。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性商品交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日益显著,使得石油不再仅仅是生产和消费的实体商品,更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度金融属性的资产。这本书的书名直接切入「内涵」与「趋势」,这正是我非常渴望深入了解的。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剖析石油金融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各类金融工具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更重要的是,对于「趋势」的分析,我希望能够看到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洞察,以及这种金融化对全球能源格局、经济发展模式,乃至地缘政治平衡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议题的绝佳机会。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质感,搭配上「石油金融化」这样的主题,瞬间就勾起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老实说,我平常对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知识涉猎不深,更多的是关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最近几年,国际油价的波动真的让人感到有点无力,好像每一次的涨跌都牵动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成本。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就像是一盏指路灯,想帮我弄明白,为什么石油不再仅仅是车子烧的油,或者工厂生产的原料,它背后到底藏着多少金融的力量?书名中的「内涵、趋势与影响」,听起来就很有深度,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科普读物,而是会深入剖析这个现象的本质。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不能用比较生动易懂的方式,把复杂的金融概念和石油市场结合起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看得懂、能理解。毕竟,石油金融化这样一个庞大而专业的议题,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这个看似遥远,实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议题。

评分

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石油金融化:内涵、趋势与影响研究》,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题目很有学术深度,也很有现实意义。作为一个常年关注宏观经济和国际政治的读者,我一直对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感到好奇。它不仅仅是能源供需的问题,近年来,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衍生性商品市场,似乎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让石油的属性似乎超越了单纯的商品属性,而更像是一种金融资产。这本书承诺要探讨「内涵」和「趋势」,这正是我一直想了解的。我希望它能详细解释石油是如何被金融化,金融市场中的哪些机制影响了石油的价格,以及这种金融化的背后逻辑究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影响」这一部分,我希望能看到它能深入分析这种金融化对全球经济稳定、地缘政治格局,甚至是我国这样能源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清晰的分析框架和有力的证据,相信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