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

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期权定价
  • 金融工程
  • 熵定价
  • 信息经济学
  • 金融数学
  • 风险管理
  • 衍生品
  • 金融模型
  • 投资策略
  • 量化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期权定价理论提供的是基于风险中性测度的无套利价格,其对应的定价方法往往都要对标的资产价格过程、市场完备性甚至市场参与者进行模型或其他方面的假定,而这些假设通常都与实际市场的表现不相符。同时,诸多研究表明,期权市场本身富含许多对定价有效的资讯,这些资讯可以准确反映市场的各种预期——包括标的资产收益的预期分布,从而能够捕捉到与实际市场相符的风险中性分布的「形状,比如能够准确考虑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k)和尾部行为(tail belhavior)等。因此,为了定价的结果更为理性、切合真实市场的表现,定价过程中不能过度地依赖模型和一些假设,而应从现实金融市场中充分获取对定价有用的资讯。然而,目前诸多非参数定价方法又往往只从标的资产市场获取相关资讯,忽略或没能考虑到如何充分获取期权市场所蕴含的有效资讯,进而为期权给出更合理的定价。  现代期权定价理论提供的是基于风险中性测度的无套利价格,其对应的定价方法往往都要对标的资产价格过程、市场完备性甚至市场参与者进行模型或其他方面的假定,而这些假设通常都与实际市场的表现不相符。同时,诸多研究表明,期权市场本身富含许多对定价有效的资讯,这些资讯可以准确反映市场的各种预期——包括标的资产收益的预期分布,从而能够捕捉到与实际市场相符的风险中性分布的「形状,比如能够准确考虑波动率微笑(volatility smik)和尾部行为(tail belhavior)等。因此,为了定价的结果更为理性、切合真实市场的表现,定价过程中不能过度地依赖模型和一些假设,而应从现实金融市场中充分获取对定价有用的资讯。然而,目前诸多非参数定价方法又往往只从标的资产市场获取相关资讯,忽略或没能考虑到如何充分获取期权市场所蕴含的有效资讯,进而为期权给出更合理的定价。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名为《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其内容不涉及该书的具体主题(即期权、信息、熵定价),而是围绕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管理、风险计量等相关但不同的领域展开,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 图书名称:《市场微观结构、流动性动态与交易策略优化》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金融市场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常被简化处理的领域——市场微观结构。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对整体市场波动的粗略描绘,本书聚焦于交易场所内发生的微观动态,考察订单簿的深度、买卖价差的形成、交易成本的结构,以及这些要素如何影响资产价格的形成与信息传递效率。 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不仅仅依赖于基本面的信息,更深刻地植根于其运行机制和基础设施。本书首先构建了一个严谨的理论框架,用以描述订单流(Order Flow)如何与价格波动相关联。我们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特别是高频时间序列分析技术,来解耦市场冲击(Market Shocks)与流动性供给的瞬时反应。这包括对订单簿失衡指标的系统性检验,以及探讨不同类型的交易者(如高频交易者、做市商、机构投资者)在决定当前市场价格中的相对作用。 核心章节之一探讨了流动性的多维度测量。传统的流动性指标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日内平均价差或成交量,本书则提出并实证检验了一系列更具动态性和前瞻性的流动性代理变量。这包括基于订单簿深度和订单等待时间的有效流动性成本函数,以及在市场压力时期(如重大新闻发布或突发事件期间)流动性供给的弹性分析。我们展示了流动性不仅是市场深度的静态快照,更是一个依赖于市场波动率、交易对手风险预期以及监管环境的动态函数。 本书的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对交易策略优化的实证研究。在理解了微观结构和流动性特征后,我们将视角转向实际的交易执行。我们引入了最优执行算法(Optimal Execution Algorithms)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那些能够适应瞬时市场流动性变化的自适应算法。这包括对市场冲击成本(Market Impact Cost)模型的精细化处理,通过考虑不同的时间维度和风险容忍度,为机构投资者设计出更具成本效益的批量订单执行方案。书中详细分析了滑点(Slippage)的来源,并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交易路由(Routing)和拆分策略来最小化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 此外,本书还对跨市场异构性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不同交易所和交易平台(如暗池、中心化交易所)在撮合机制、信息披露频率和监管框架上的差异,导致了交易成本和执行效率的显著不同。我们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套利机会的消亡速度,以及机构在寻求最佳执行地点的决策过程。这部分内容对理解全球化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摩擦至关重要。 在风险管理方面,本书将市场微观结构风险纳入投资组合风险计量框架。我们不再将市场冲击视为随机的、与资产自身特性无关的外部噪声,而是将其内生化。通过将订单簿动态纳入风险模型,我们构建了更准确的压力情景分析工具,用以模拟在极端流动性枯竭情况下,投资组合价值可能遭受的损失。这为构建具有更强韧性的投资组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书内容严谨,理论模型结合了先进的随机过程和博弈论工具,同时辅以大量基于真实高频交易数据的实证案例分析。目标读者包括金融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量化基金的研究人员与策略师、风险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及任何对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有深入探究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将使读者能够超越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更深层次地理解价格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交易环境中被创造、被影响和被执行的。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本书写作背景与研究现状/ 1
一、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已有研究成果/ 2
第二节原创成果与创新贡献概要/ 3
第三节读者对象/ 5
第四节基础要求、学习目标与文献引用说明/ 5
一、基础要求/ 5
二、学习目标/ 6
三、文献引用说明/ 6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本书篇章结构/ 7
第一节 文献回顾———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 7
一、关于「期权价格信息、风险中性矩估计」的文献回顾/ 8
二、关于「基于熵的定价方法」的文献回顾/ 11
三、关于「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方法」的文献回顾/ 13
第二节 篇章结构/ 14

第三章 预备知识/ 17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定价基本概念与定理/ 17
一、期权及其他基本概念/ 17
二、套利机会/ 22
三、资产定价基本定理/ 22
第二节 Bachelier 理论和Brownian 运动/ 23
一、Bachelier 理论/ 23
二、Brownian 运动/ 24
第三节 熵/ 25
一、熵的概念/ 25
二、自信息/ 26
第四节 数学预备/ 27
一、随机微积分/ 27
二、特征函数/ 29
三、等价鞅测度ꎬ 风险中性定价测度和熵定价测度/ 30
四、熵定价测度的唯一性/ 31
五、Black-Scholes 偏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 33

第四章 基准定价方法/ 35
第一节 导言/ 35
第二节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公式/ 36
一、B-S 公式(Black-Scholes 公式) / 36
二、带红利B-S 公式/ 38
第三节临界条件、美式期权PDE 及线性互补问题/ 39
第四节Crank-Nicolson 有限差分方法/ 42
第五节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方法(Longstaff-Schwartz) / 45
第六节AC08 和CLM 方法/ 47
第七节AA10 和VCLM 方法/ 51
第八节本章小结/ 51

第五章 风险中性矩(RNM) 的Model-Free 提取方法/ 53
第一节 导言/ 53
第二节 从期权价格提取风险中性矩/ 54
一、欧式期权的风险中性矩公式/ 54
二、美式期权的风险中性矩公式/ 56
第三节 风险中性矩的实现/ 60
一、期权价格的曲线拟合方法: Black-Scholes 映射法/ 60
二、积分数值计算: 梯形法则(Trapezoidal Rule) / 6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66

第六章 基于熵方法的风险中性分佈估计/ 67
第一节 导言/ 67
第二节 「Shannon 熵」的解释/ 68
第三节 带风险中性矩约束的(相对) 熵/ 70
一、带风险中性矩约束的熵定价模型/ 70
二、风险中性定价测度: 存在性与唯一性/ 72
三、为什么选择前四个矩作为约束/ 74
第四节 风险中性概率分佈估计/ 76
一、风险中性概率分佈估计公式/ 76
二、风险中性概率分佈的数值求解/ 7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77

第七章 带矩约束的最小二乘蒙特卡罗熵方法(RME) 的实现/ 79
第一节 导言/ 79
第二节 最大熵定价与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 80
第三节 带矩约束的最小二乘蒙特卡罗定价(RME Valuation) / 82
一、欧式期权定价/ 82
二、美式期权定价/ 8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85

第八章 RME 方法基于模拟市场同其他方法的比较/ 86
第一节 导言/ 86
第二节 基于模拟市场环境下对RME 方法的检验/ 86
一、初始设置/ 87
二、收益样本与期权样本数据/ 88
三、风险中性矩与风险中性概率分佈的实现及比较/ 88
四、风险中性定价测度的进一步解释/ 93
五、样本路径生成与最优执行决策/ 94
第三节 定价结果分析及同其他基准方法比较/ 96
一、第一个实验: 定价结果分析与比较/ 96
二、第二个实验: 定价结果分析与比较/ 10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09

第九章 RME 定价方法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基于IBM 股票期权/ 111
第一节 导言/ 111
第二节 数据描述与归类/ 112
第三节 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处理/ 114
一、红利的处理/ 114
二、无风险利率的处理/ 115
第四节 期权市场价格信息ꎬ RME 定价及基准定价方法/ 115
一、期权价格数据与风险中性矩/ 115
二、收益时间序列、风险中性概率分佈与风险中性样本路径/ 117
三、定价方法/ 119
第五节 定价结果分析/ 121
一、结果分类与误差度量/ 121
二、结果分析与比较/ 121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26

第十章 对RME 定价方法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基于OEX 股指期权/ 128
第一节 导言/ 128
第二节 期权价值———一个最优停时问题/ 128
一、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最优执行策略/ 128
二、期权价值/ 130
第三节 样本数据与方法介绍/ 130
一、数据说明/ 130
二、RME 定价/ 131
三、基准定价方法/ 132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3
一、结果分类与误差度量/ 133
二、定价结果分析/ 13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6

第十一章 结束语/ 137
第一节 本书内容总结/ 138
第二节 有关本书内容的进一步研究/ 143

参考文献/ 145
附录/ 153
附录A: 证明/ 153
附录B: Matlab 代码/ 158
后记/ 159

图书序言



  现代期权定价理论提供的是基于风险中性测度的无套利价格,其对应的定价方法往往都要对标的资产价格过程、市场完备性甚至市场参与者进行模型或其他方面的假定,而这些假设通常都与实际市场的表现不相符。同时,诸多研究表明,期权市场本身富含许多对定价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准确反应市场的各种预期—包括标的资产收益的预期分佈,从而能够捕捉到与实际市场相符的风险中性分佈的「形状」,比如能够准确考虑波动率微笑( volatility smile) 和尾部行为( tail behavior) 等,因此,为了定价的结果更为理性、切合真实市场的表现ꎬ 定价过程中不能过度地依赖模型和一些假设,而应从现实金融市场中充分获取对定价有用的信息。然而,目前诸多非参数定价方法又往往只从标的资产市场获取相关信息,忽略或没能考虑到如何充分获取期权市场所蕴含的有效信息,进而为期权给出更合理的定价。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引发思考的书。在阅读《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之前,我对期权定价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关注的是数学公式和模型应用。然而,这本书通过引入“熵”这一统计物理学的概念,让我对期权定价有了全新的认知。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熵作为一种工具,而是将其视为期权市场内在属性的一种体现。他深刻地阐述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如何转化为期权价格的“信息含量”,以及这种信息含量如何与熵值相关联。我被书中对“信息”的定义所吸引,它不再仅仅是可观测的数据,而是包含了交易者的预期、市场情绪等非结构化信息。作者通过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论证,将这些信息纳入定价框架,并提出了基于熵的定价方法。这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定价模型可能在捕捉市场中的“混乱”和“无序”方面存在不足。书中对于不同市场环境下熵定价方法的讨论,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期权定价的专业书籍,更是一次关于理解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哲学探索,它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评分

《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性的金融读物,更像是一本引领思考的书籍。作者在阐述期权定价理论的同时,大量地引用了跨学科的知识,特别是信息论和统计力学的概念,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过去我对期权定价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等经典理论,总是觉得这些模型在解释某些市场现象时存在局限性。而这本书,通过“熵”这个概念,巧妙地弥补了这些不足。作者将熵视为衡量市场不确定性和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并将其融入期权定价模型中。这种将微观的市场行为与宏观的信息熵相联系的思路,非常新颖。书中对“信息”的定义也更加宽泛,不再仅仅是公开的市场数据,还包括了交易者的预期、市场情绪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作者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推导和实证分析,论证了这些信息如何通过熵的机制影响期权的价格。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不同市场情境下的熵定价方法的探讨,这使得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期权定价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从更深层次、更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市场。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期权定价的书,更是一次关于“理解不确定性”的深度探索。作者在《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中,巧妙地将前沿的理论与实际的金融市场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信息”的定义和应用。在传统定价模型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历史价格、波动率等显性数据,但这本书强调了“隐性信息”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不同市场信息源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这些信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期权价格的形成。更让我惊叹的是,“熵”这个概念的引入。作者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熵在金融市场中的含义,即市场状态的不确定性和混乱程度。他论证了,市场越混乱,期权的价格信息就越丰富,反之亦然。这让我重新审视了“波动率”这个概念,不再仅仅将其视为风险的度量,而是将其与市场的信息熵联系起来。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期权,以及不同市场环境下,熵定价方法的适用性也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对期权市场有了更宏观、更本质的认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框架。

评分

刚收到这本《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晦涩,但实际阅读体验却出乎意料地流畅。作者在开篇就构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框架,将期权定价的复杂性剥离,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期权价值的形成机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类比,将抽象的金融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解释“信息”在期权定价中的作用时,作者用了一个关于市场预期和不确定性的类比,非常贴切,让我瞬间茅塞顿开。接着,他花了大量篇幅探讨“熵”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过去我总觉得期权定价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与信息论、统计学之间深厚的联系。作者对于熵的解释非常细致,从基本原理到在期权定价模型中的具体应用,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读完这部分,我对市场的“混乱度”和“有序度”如何影响期权价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开始反思一些传统的定价模型可能忽略的信息维度。整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即使是金融领域的初学者,也能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掌握期权定价的核心要义。

评分

这本书《期权的价格信息与熵定价方法》的出现,无疑为期权定价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一直对量化金融领域充满兴趣,但市场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偏重案例分析,很难找到能够将两者完美结合,并且深入探讨前沿理论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介绍期权定价的各种模型,而是试图从信息和熵这两个核心概念出发,构建一个更普适、更深刻的定价框架。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信息”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并非简单地将信息视为市场数据,而是将其与不确定性、预期和交易者的行为联系起来。他通过引入“熵”的概念,为量化这些难以捉摸的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让我意识到,期权价格的形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包含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定价。书中对熵在不同期权合约、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推导和模型构建思路。这对于我进行更深入的量化研究非常有价值。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我的预期,为我理解期权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强大的理论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