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好好玩 十二生肖的故事(新版)

甲骨文好好玩 十二生肖的故事(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年度「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玩一场涂鸦的游戏,认识汉字的起源
  原来写字和画画一样好玩!

  德高望重的中国书法家爸爸,说给宝贝女儿听的故事,介绍汉字始祖——甲骨文,进行一连串的亲子对话与识字游戏。

  对于正在学习认字的孩子来说,中文字奇妙又有趣,一笔一划简单又复杂。「原来它们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呀!」让我们一起从三千多年历史的甲骨文中,发现古人的睿智吧!

  古人依照周遭事物的形状创造出甲骨文,既是画也是文字。「好」这个字,虽然都是由「女」和「子」组成,竟然有时像是女人紧紧抱着小孩,有时则像女人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孩子,或是有点距离的看着孩子。还有「子」这个字,是不是长得很像小孩子呢?「兔」这个字,还有两只长长的耳朵呢!咦?「狗」和「猪」字长得好像,但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找到「文」字了吗?「文」字中有颗心,你觉得古人想透过这个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这本书把象形文字「甲骨文」当作「图画」。每页下方列有和现代中文字的对比,可以和孩子一起猜一猜、想一想。

  *有注音

本书特色

  ●内附12页「家长手册」,介绍甲骨文的由来,以及本书的使用方法,还有亲子同乐小活动。

  ●与学龄前孩子共读本书:先让孩子听故事,让他们享受十二生肖传说的乐趣。同时,与他们一起猜书中的图画代表什么字,也可以摸摸画,用手指描图案,引起他们对文字的兴趣。

  ●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共读本书:他们可以体会甲骨文像图画一般的丰富表现,这个年纪的孩子也可以开始以甲骨文当暗号玩游戏。
  ●中、高年级的孩子以及大人读本书:可以接触到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甲骨文,感受古人造字的创意,并享受欧阳先生的书法之美。

名家推荐

  儿童文学作家 方素珍 热情推荐


  欧阳先生继承祖先欧阳询的名誉和传统,晚年克服病躯,利用左手书写甲骨文直到辞世。欧阳先生的学识与品行的结晶,都在这本图画书里。我希望这本由父亲和女儿合作的图画书,能够为读者们创造美好的亲子共读时光,因此我衷心推荐这本图画书。——中山时子(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

  当我想到甲骨文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的起源,我就能感受到每个字的可爱之处。欧阳效平说她小时候爱坐在她父亲腿上,听父亲说故事给她听。我也想读这本图画书给我孙子听,但我不是要我的孙子认字,而是要他感受这些具体、有趣的图画(象形)文字,并且希望他能感觉到人类悠长的历史。——正置友子(前日本圣和大学大学院教授・图画书研究所所长)

  这本书对幼儿的父母、教育界的老师和职员、专攻心理学的学生都是很实用的教材,因此我非常推荐这本书。幼儿期是培养孩子感觉、运动、情绪和意志中枢的脑干及大脑边缘系统健全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人格发展。父母和子女一起玩、看图画书、画画都能对孩子的发展有所助益。而现在所用的汉字全都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但我们不应该只是把甲骨文视为知识,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和孩子交流、活用脑筋、身体和开发创造性的工具。——原一雄(国际基督教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心理学会名誉会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甲骨文书法/欧阳可亮


  一九一八年生于北京,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西元557-641)的第四十四代直系子孙。三岁起跟随国学大师王国维学习甲骨文,之后师事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等人。

  一九四二年成为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学讲师,并参与《日华辞典》的编辑。二次大战结束后大学废校,辞典资料被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没收。一九五四年,此辞典资料被当成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礼物送回日本。一九五五年,欧阳可亮受到日方聘请,在爱知大学继续编辑辞典的工作,欧阳可亮的家人也一同前往日本。之后,他编辑了《岩波中文辞典》、《熊野中文辞典》、《中日大辞典》,另一方面也在外务省研习所、神户市外语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拓殖大学、东京产业大学、一桥大学等任教,并致力于甲骨文的研究及普及甲骨文教育。主要着作为《集契集》。

  一九八○年他因脑出血导致右手不便,却成为用左手书写的巨匠。直到一九九二年于东京去世之前,他不但继续书写甲骨文,还一直致力于提倡甲骨文的重要性。例如提议在安阳的殷墟遗址举办发现甲骨文九十週年国际学术座谈会等。

  此绘本是由欧阳可亮所着的《集契集》(1976年中文版、1984年日文版)、《甲骨文龙年书帖》(1976年),以及甲骨文书法作品〈十二生肖星斗值年月日时图〉、〈十二生肖司时图〉、〈龟甲文司时图〉、〈洋竹舟殷人东渡美洲三千年〉中欧阳可亮所书写的甲骨文文字集结而成。

故事/欧阳效平

  欧阳可亮的次女,一九四五年生于上海。出生后不久即跟随父母来台湾,直到一九五五年才随双亲去日本。毕业于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心理学系,留学于德国波鸿大学。从学生时代就对病弱儿童的成长极度关心,返回日本后致力于推广德国的治疗教育概念。二○○三至二○○七年间在医院小儿科病房实施住院儿童的成长援助活动。二○○五年入学圣和大学研究所,专攻幼儿教育学。现在致力于提倡在「日本医疗保育学会」等学会设置院内幼稚园。二○一八年获颁广东省文物保护基金会「二○一八年度广东省文化遗产保育突出贡献人」的荣耀证书。

译者介绍

郑如峯


  自幼生长于新北市莺歌区,从小就很喜欢画画。总喜欢临摹喜帖上的人物图案。上学后最喜欢上的是美术课。也许是生长在陶瓷镇的莺歌,也或许是父亲做陶的关系吧,从小就对艺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后来受到日文绘本的吸引到日本学儿童文学。她说:「绘本一直是我的最爱。很高兴能将我喜爱的日文绘本介绍给台湾的孩子。」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