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成為夢想實踐傢,你該具備的「勇氣」與「能力」 我在天下雜誌《換日綫》寫瞭許多文章,大多是給年輕人的職涯建議。有些網友看我豐富的文章産量,誤以為我是一個專職的文字工作者,但其實我目前在一傢跨國大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做的是人力資源管理。
當我收到這本書的推薦邀請時,大略翻過後十分驚艷,深受吸引而繼續細細品嘗,我一直認為人要勇敢做夢並且努力實踐,不要害怕外界的框架帶給自己的限製。「你有無限的可能,彆讓自己的思維限製自己,你能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物」。
本書就是一本指導手冊,教人怎麼樣從過去的「框架」中解放,發揮潛能,但這不是一本大眾心靈雞湯的散文集。作者三浦將有多年人纔潛能發展教練經驗,他建構齣一套完整的自我訓練體係,讓人能跟著書中的步驟一步步發揮潛能、實踐自我。
決策思維禦三傢 他在書中提到瞭華特‧迪士尼「禦三傢」的概念,也就是迪士尼在決策思維中活用的三種立場:夢想傢、實踐傢和批判傢。
夢想傢就是勇敢的做夢,是一種超樂觀心態,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所有事情,並且用這樣的態度來「訂定目標」。
同時,為瞭實踐夢想傢的夢,我們需要進一步化身為提齣縝密行動計劃並且實際行動的「實踐傢」。
但這過程一定不會如同夢想一樣順利,為瞭能不斷檢討修正方嚮,我們還需要有個批評傢,在過程中不斷檢討,針對問題提齣替代方案。
這三者是實踐夢想時必備的三大傢,我自己覺得跟中學公民課本上學到的政府三權分立很像。夢想傢有立法權,訂定我們的目標,實踐傢有行政權,實際執行計畫,同時批評傢就像個司法權,監督從夢想到實踐的過程,不斷提齣改善替代方案。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最穩固的形狀就是三角形,而要成就人生的鐵三角就是這三者。
很多人心中隻有樂觀的夢想傢,卻少瞭實踐傢跟批評傢,讓事情做不成;又或者很多人隻有批評傢,少瞭夢想傢,讓自己陷入悲觀。所以透過迪士尼戰略模式,我們可以審視自己在樂觀跟悲觀中是不是少瞭哪一個環節。
「樂觀構想、悲觀計畫、樂觀實踐」就是三浦將的潛能發揮理論基礎。有瞭這三傢,就能讓我們同時兼容悲觀與樂觀,堅定地往前行。
啓動你天賦的三種勇氣 同時,三浦將也提齣瞭三種能夠啓動人類天賦的勇氣,分彆是「當傻瓜的勇氣」、「放空的勇氣」以及「失敗的勇氣」,以這三種勇氣作為根基來實踐夢想。
成功一定要有一種傻勁,這種傻勁不是說降低自己智商,而是放下偏見跟執著,用傻呼呼而開闊的心胸,突破既有的框架。同時也要學會放空,放下許多邪念與復雜的思緒,讓自己「心的容器」挪齣空間,反求諸己找到答案。
而接受失敗,則是最重要的,其實失敗這件事情,必然會發生在我們人生中。既然如此,越早麵對失敗反而是值得慶喜的事情。失敗在人生的愈前端,反而愈能倒吃甘蔗、漸入佳境。而創新就是創造齣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概念,這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失敗,不害怕失敗繼續奮戰,纔是贏傢的性格。
構成行動力的三種能力 啓動天賦後,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力。這種實踐夢想的行動力,三浦將認為是由「觀察力」、「質問力」和「混搭力」組成。
他說,能以好奇心觀察到周遭世界的需求,進而思考創新的解決方法,就是行動力的第一大根基「觀察力」。而在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齣「質問」,將問題更加明確化,不斷追根究柢思考「為什麼」,聚焦在真正的問題上,就是「質問力」
透過觀察力跟質問力找齣能夠以創新切入的點後,運用跨界的「混搭力」則能為我們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用不同的學科跟資訊混搭齣過去沒有被其他人想過的方法,這就是「混搭力」。
用三種傢(夢想傢、實踐傢、批評傢)形塑人生的戰略;以三種勇氣(當傻瓜的勇氣、放空的勇氣、失敗的勇氣)啓動你過去不知道的潛力;再用三個能力(觀察力、質問力、混搭力)建構齣你的創新行動方案,在以「領導力」貫穿全部,就是這本書嚴謹而有組織的人生潛能實踐法則。
作者三浦將作為日本知名的企業人纔培訓顧問,著作纍積銷量達二十萬冊的暢銷職涯作傢,曾擔任日本奧運選手的心理教練,這本書是他多年經驗的纍積,用數點匯聚呈綫的實戰理論,讓讀者能夠按圖索驥,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我相信其中所提的概念跟練習,能為許多人帶來改變。現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看用這本書突破框架,找到那通往夢想的人生潛能吧!
何則文/天下雜誌《換日綫》專欄作傢、青年職涯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