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循序渐进撑起自己的野心:这世上,比赚得少更可怕的,是迷茫,这本书一定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如何循序渐进撑起自己的野心:这世上,比赚得少更可怕的,是迷茫,这本书一定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罗辑思维创办人罗振宇 重磅推荐
 
  ◎如果你想找人帮忙,请找那个特别忙的人,而不是比较闲的那个。
  ◎会变有钱的人,和不会有钱的人,最大差别是对时间价值的感觉。
  ◎努力的人常会落入「低等勤奋」的陷阱,而高收入都是「睡」出来的,为什么?
  ◎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世上,比赚得少更可怕的,是迷茫,如果你也对人生感到困惑,
  这本书一定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作者陈立飞(Spenser),香港自媒体第一人,80万粉丝订阅号Spenser创始人。
  一篇「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文章在网路上疯传,让他从此火红。
  他用两年的时间,从小职员到年收入千万开公司,用实力改写职场轨迹。
 
  他说,这个时代,每个人至少都会有一次成功(变有钱人)的机会,
  但关键是,你要如何循序渐进撑起你的野心。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
    
  ◎如果你对现状不满,请认清这几件事
  ‧宁对时间焦虑,好过对时间无感,这就是普通人与强者的差别:时间的价值。
  ‧要自嗨、要自黑,要有目标截止日:因为这两种心态都是反脆弱的能力。
  ‧在观点上争对错的人,都是输家。为什么?
   
  ◎如何改变人生?这其实不算野心,这是务实
  ‧圈子不同,更要强融,因为人脉必须是等价交换。你现在的圈子就是你的未来。
  ‧工作与生活平衡?好工作不会让你想到这个。
  好工作一定是一边玩命虐你,一边给你高度成就感。
  ‧人生当然没有白走的路,但是有弯路,年轻时,别谈什么岁月静好,
  你必须有精英思维,但务必放弃精英的姿态。

  ◎死薪水走不向财务自由,请这般循序渐进
  ‧薪水是职场最大的陷阱,你的江湖地位从哪来,决定了你值多少钱。
  ‧老板和部属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而不是照顾你的心情,
  如果你需要被哄才能工作,请回到妈妈身边。
  ‧领薪水的你,如果做到职能「量贩化」、「复利化」,就能快速晋升高收入。
 
  ◎职场人最重要的素质:上桌(你得参与)
  ‧要么文艺到底、要么好好赚钱,这世界是属于俗人的,
  因为他们更接地气、更懂人性。你的才华得找到商业价值才算才华,
  你的情绪如果换不到商业价值,那还是省着点用。
  ‧每种生活方式都很好,只是都有代价,因为再好的工作,也有一百次想辞职的冲动,
  所以,你得做了再说,错了再改。

  未来的职场,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所以,你得学会循序渐进撑起自己的野心。

名人推荐

  罗辑思维创办人/罗振宇
  台湾电子商务创业联谊会TeSA共同创办人/周振骅
  世纪奥美公关创办人/丁菱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立飞(Spenser)


  主业金融,80万粉丝订阅号Spenser创始人。28岁离开体制去香港浸会大学念硕士,毕业一年跨界金融,从小职员到年收入千万、自己开公司,弯道超车用实力改写职场轨迹。

  微信订阅号创立一年多频出爆文,热门文章<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在朋友圈疯传。线上付费课程「跟Spenser学写作」报名火热,成为知识付费年度黑天鹅事件。

  Spenser相信,在现今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透过塑造个人品牌,拥有至少一次个体崛起的机会。成为「超级个体」,领跑未来职场,就是自己最好的时代。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任何野心都需要相衬的能力/周振骅
序言 你说我有野心,其实我循序渐进
 
第一章  如果你对现状不满,请先认清这几件事
01宁对时间焦虑,好过对时间无感
02打工者思维的人,将被淘汰
03现在赚不了大钱,但要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04你现在的圈子,就是你的未来
05要自嗨、要自黑,要有目标截止日
06若情绪换不来商业价值,你还是省着点用
07职场只剩股权思维者有钱途
08你笑他们低俗的时候,他们笑你不懂
09消费是为了投资那些让自己变更好的东西
10 撇开房子、车子和婚姻,那你谈什么梦想?
11所谓中产阶级,多数只是解决了温饱
 
第二章  如何改变人生?这其实不算野心,这是务实
01让自己付出的时间量贩化、复利化
02不做白工。你得跳出低等勤奋陷阱.
03为什么别人当主管了,你还在被管?
04阻挡你成功的,不是行动力,是「弱者思维」
05没有江湖地位,人脉其实只是认识罢了
06你的外语能力,藏着你的思维和世界
07工作与生活平衡?好工作不会让你想到这个
08最怕多年辛苦投入,最终发现下错注
09你不是精英思维,你只是精英姿态
10人生绝无白走的路,但是有弯路
11不忘「初心」?也许初心没那么重要
12成长很累,但不成长会惆怅──更累
 
第三章  死薪水走不向财务自由,请这般循序渐进
01薪水是职场最大的陷阱
02你的固定薪水正在拖垮你
03害怕被压榨,也许连被压榨的资格都没有
04成为老板会用钱善待的人
05有些品格和美德,没钱无法实践
06三十秒电梯理论,改变你的职场说话方式
07你善用了自己的时间和才能吗?
08你的工作能学到全面的本事?或者只是当螺丝!
09弄假,直到成真
10「完成交办」不会让你高收入
11学会表达,再谈实力
 
第四章  职场人最重要的素质:上桌
01观察好友的朋友圈,是自我成长的好方法
02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
03什么样的人算是见过世面?
04没有压力来沉淀,快乐也是肤浅的
05在观点上争对错的人,都是输家
06管不住嘴的人是没有资格谈未来的
07总得在人文荟萃处待几年
08要么文艺到底、要么好好赚钱
09小心那些掏空你时间的美好事物
10混乱,往往是好机会的登场方式
11每种生活方式都很好,只是都有代价
12看到的都是光鲜,看不到的都是坑爹

图书序言

序言  

你说我有野心,其实我循序渐进


  今年一些嗅觉敏锐的大咖,纷纷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在互联网时代,个人能量的强大。比如,生涯规画师古典老师积极推动的「超级个体」概念;互联网营销资深人士吴声写了本书《超级IP》,以及比特基金发起人李笑来老师所强调的未来商业,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会被无限放大,达到很多人无法想像的规模。几个人就可以做出一份颇具规模的财经週刊,比如《李翔商业内参》(按:为中国的网路发行商业週刊,起初是内容付费,后得到BMW汽车赞助。)。

  「自品牌」算是我自己创造的概念,前些天收到李笑来老师的邀请,在「一块听听」平台上做分享,主题就是「如何打造自品牌让你迅速增值」。因为透过我自己这两年的实践,结合自媒体和商业、文字和职场,确实让我从个人收入到影响力,都达到自己一年前想像不到的地步。

  所以当投资人、品牌专家李倩老师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未来的商业,不再是管道的竞争,不再是价格的竞争,一定是品牌的竞争」,我特别同意她的观点。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品牌。相信我,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溢价。

  不能形成自品牌的努力,都是伪努力

  今年我自己的身分发生了不少变化,从打工到自己开公司、从员工到老板、从领薪水到发薪水。职场身分角色的转变,会带来一系列思维上的升级。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很努力,最后却还是没能摆脱平庸,不是差在行动,而是错在思维。正如人生从来不公平,努力和回报也从来不对等。所以说不能形成和强化个人品牌的努力,都是伪努力。努力是必要的,但决定差距的是在哪个平台上努力。你可以现在没有赚那么多钱,但是你一定要让自己很值钱。很多人只有薪水思维,没有股权思维,不知道怎么造势,只想要现在,而看不到未来。

  李靖(公众号李叫兽,创立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后来被百度收购),2016年末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完成了人生的华丽升级。两个月前我在北京北三环和李叫兽一起喝茶时,发现他居然是1991年次的,才27岁,让我自叹不如。对于未来的规画和想法,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非常聚焦。最终他实现了个人品牌的超大溢价,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李靖已于2018年4月离开百度,但他把公司卖了1亿人民币)。

  在我写的〈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一文中,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思维,才真正决定了你的阶级。

  这段时间我在筹备自己的学习社群,整理自己的知识系统,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给你带来启发。

  稳定是最大的风险,动盪才有更多可能

  我越来越发现,在如今的职场生态下,所谓稳定,也是一个笑话。在社会阶级不怎么流动,时代机遇不太多的年代,稳定是好的、是保障,不稳定的风险大过可能产生的收益。但是在现今这个到处是风口和机遇、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年代,稳定的风险反而急剧增加。因为当四周的浪大了,稳定的船又有什么用呢?不稳定的人反而有可能撞上机遇,踩到风口,借着互联网的浪潮,一下子就起来了。

  其实在传统稳定行业里的人,比如体制内的公务员,只要他们够聪明,对外界的变化够敏感,这些人往往更焦虑,更害怕落后,更觉得自己需要学习成长。而在外面职场的丛林里不断打拚奋进、撕裂般成长的人,虽然辛苦,但其实内心是踏实和充实的,他们知道「成长很累,但不成长更累」。因为他们看得到自己的进步,对未来的趋势判断更加准确,职场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他们也会更加自信。

  未来职场,没有绝对的稳定,只有动态的平衡。只会有稳定的能力,不会有稳定的工作。终身学习已不再是赞美,而是每一个职场人应该具有的标准配备。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在用传统的老观念、老思想来幻想自己未来生活的样子,甚至,那些仅有的思想都不是他们自己提炼的,而是父辈们餵给他们的。大楼已经开始崩塌,一些人却还想着进入,手里拿着出现裂痕的铁饭碗,眼里充满了即将破碎的希望。

  时间过得好快,快到每一个月、每一周都在打仗,没有太多时间细细品味当下。时间又过得好慢,经历太多、起伏太多、收获太多,像一场大戏、像一部小说。但我相信,互联网时代,至少会给每个人一次个体崛起的机会。

推荐序

任何野心都需要相衬的能力

台湾电子商务创业联谊会TeSA共同创办人/周振骅


  2014年我与前辈们创办「台湾电子商务创业联谊会」,每年接触台湾近万名创业中的老板与年轻人,四年下来发现一个诡异的情况:「成就大小常与年龄成反比」。在这几年脸书(Facebook)广告红利的浪潮当中,能够不顾一切All in(全押)、赌身家的多是不到25岁的年轻团队。他们在台湾的零售市场中,营业额能快速在一年内破亿,其中Nothing to lose(没什么可以失去)就是他们最好的武器,这跟本书作者所描述的职场新法则不谋而合。

  VUCA是多变(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与混沌不明(Ambiguous)的缩写,一开始是描述现代战争的转变,现在也开始用来描述商业环境的变化。对40岁以上的大叔来说,这是令人厌恶的情境。人生好不容易走到了半路,背负着房贷与养儿育女的压力,甚至长辈的健康也逐渐有状况,我们只盼望职涯可以更加稳定。但往往事与愿违,VUCA的商业环境,如同时速200公里的Tesla Model S(特斯拉高性能豪华电动车)冲撞着中年美梦。朋友们多半战战兢兢的看待工作,谁也说不准自己的业界会不会就出现了Gogoro(电动机车),转眼抢走了市占。

  多数稳定不变的产业所需的能力是「产业经验」、「人脉累积」、「政治操作」,这些多半需要蹲一万小时的马步才能小有成就。而当时间转移到多变的年代,舞台转换到世界级的品牌,「思维升级」、「平台选择」等脑力竞赛却是一场极度压缩时间的战争,一万小时的练习还是必须,但你必须想办法在一年(八千七百多个小时)内达成一样的效果。

  每个去对岸工作的朋友都觉得,台湾的生活品质还是乐胜(日文汉字,意思为轻松的赢),相对等的,商业机会也多在中国崛起。工作上的小确幸,所需要的维持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如同书中所说:「情怀的归情怀,市场的归市场,两者真正交锋时,情怀多半会败给资本。」而我们都是商业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无法独立于世来维持稳定:「稳定是最大的风险,动盪才有更多可能」。若无法认知到大环境动盪,无论个人工作者或企业都很难再谈基业长青。

  《如何循序渐进撑起自己的野心》是一本特别适合「想在职场弯道超车的年轻人」的书,但如果你只「想要工作得平顺安稳」,也可以看看新生代在大舞台是怎么拚搏的,若不了解他们的野心、狼性,难保哪天就被这些对手吞噬。唯作者还年轻,产业是在金融与文创业,是否所有观点都能一体适用?以及个人该如何在野心与人生中取舍?我想,那又是另一个一辈子修练的篇章了。

 

图书试读

你和头等舱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
 
有一次出差从北京首都机场飞上海,刚好与我香港的合作伙伴莉亚和她老公同一班飞机。那天早上首都机场特别拥挤,机场像春运时的车站,排队换登机证、排队等过安检。我到机场比较晚,看这架势再这么排队下去就要误机了,而应急通道也排满了人,说还要再等10分钟,焦虑得不得了。我打电话给莉亚,问他们到了没,怎么没看到他们。她说他们走头等舱通道,现在在候机室吃早餐。他们太爽了,我和机组人员说千万别让飞机飞走了,别丢下我不管呀。
 
当我拖着箱子一路奔跑到里面,一脸狼狈的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甩我一眼故作鄙视的眼神,说:「你怎么想的呀,脑子进水了吗?以你现在的收入,居然不坐头等舱,不用这么抠门。」我们一起登机,她左转前往头等舱,我右边通往经济舱,突然想起很搞笑的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头等舱和经济舱的距离。而这次的差距,却不是因为钱的差距。
 
因为起得太早要赶飞机,在飞机上犯困,我平时都在飞机上打字写文章,而这次实在太困了,但坐着睡又不舒服,想着莉亚此刻在头等舱躺着美美的睡觉,突然就很想问自己:「我现在明明坐得起头等舱了,为什么从来没想过去坐头等舱。我也明明知道,现在时间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排队只能干着急,为什么脑子里却没有要坐头等舱来节省时间的念头,好像长期脑海里的思维就是——头等舱和我是没有关系的。」
 
到上海后,我们坐在去市区的专车上,我和她说了我的想法,她笑着说,以前她也这样过。你现在收入升级了,但是消费观念还没有完全升级,或只升级到了初步阶段,还停在原来一年赚10万元的思维上。她说她当年调到新公司后,拒绝公司配的司机,说这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为什么要麻烦别人。公司的人就和她说:「妳错了,公司花这么多钱雇妳,妳的时间是不完全属于妳的。妳的时间是很贵的,如果浪费在开车这些低效率的事情上,是在浪费公司的钱和资源,是不道德的。」原本觉得分内的事,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反而变得不道德了。但我们都知道谁是对的。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