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茱莉亚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12/01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国宝级客家乡土画家余秀雄大师的经典代表作。

  ◎刻划时代变迁,以画作见证台湾早年的客家岁月。
  ◎溯源客家族群辛勤开垦的文艺新典章。
  ◎用笔挥洒常民文化的生活与智慧。


  余秀雄艺术家没学过画,却能一笔一笔反映简约困苦的日治到光复的民间生活,描绘丰富的乡土情节,探讨历史文化的足迹,传承祖先的智慧信仰,展现台湾百年前后的过往记忆。纵然社会经济不断的改变,许多生活情景都已经消失难得一见,他感念一份承先启后的执着责任,用心思索先民渡海来台湾开垦所经历过的风情事物,紧扣自己的家园与族群文化的乡土写实绘画,传神达意的描绘、将其所见所闻用画笔记录成珍贵的绘画史实。

  油画作品主要是描绘客家农村、民俗生活与社会喜庆的内容,无师自通的写实功力逼真生动,不受画派的影响,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画生活历史,用栩栩如生的情节透过人物、情节、环境构成一幅一幅写实的故事,使用西方的油画媒材,透露率真醇厚的活力笔触,表现自然客观的写实风格,是独树一格的台湾现代印象派的色彩形态风格现。

  绘画色彩鲜明,从光线阴影到透视空间,布局精密,结构严谨,呈现出逼真生动的瞬间。人物姿态绘画细腻与角色气韵强烈,画面中人物形象使用深色的粗线,描绘身体的曲线以及姿态,包罗万象的劳动场景风格,除了最普遍的农林渔业外,尚有打铁、烧砖瓦、焗油、制纸等题材的画作,呈现今日已无法借相机捕捉之「百工风华」。借由经典的流传,后人将可看到丰富生动,属于台湾早期社会的常民文化图像,溯源出客家族群传统的精神与生活态度。
 

著者信息

绘者简介

余秀雄


  1992年无师自通,开始摸索油画技巧

  1997年新竹县文化中心个展
  作品获编入雄狮、中华、新世纪、华人、
  世界等杂志或画册,历史博物馆设立个人
  数位作品档,供民众上网浏览。

  1997年苗栗县文化中心个展

  1998年省主席赵守博先生莅临工作室访问

  1999年行政院卫生署竹东分院个展
  行政院卫生署新竹医院个展
  新竹市客家协会个展

  2003年新竹市政府一楼画廊个展
  合泰艺术中心连两年举办客家风情文化各种古农耕系列个展
  获环球国际第五届油画展之艺术贡献奖
  入围新竹美术奖二次
  国内外个展二十多次、国内外联展约三百次

  2004年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艺廊个展,并建立数位作品档及个人网路
  新竹县文化局个展,并获陈总统水扁先生二次贺电
  国道三号关西休息站艺廊个展
  新竹国立社会教育馆个展前省主席赵守博先生莅临开幕
  行政院客委会补助初版“消失地平线台湾风情画”油画册
  台湾客家博览会邀请高雄85大楼参加作品展
  客委会邀请参加台湾客家美术百人展

  2005年出版《消失地平线台湾风情画-台湾四县、海陆、梅县三注音本》插图画者(学生教材用)

  2006年新竹县横山乡民俗文物馆邀请个展(期间超过七万人次观赏过)
  台北县客家文化园区推出「百工风华-余秀雄油画个展」
  出版《百工风华》画册
  台北万芳医院邀请个展

  2007年新竹明新科技大学个展-山崎砖瓦窑系列
  新竹县政府文化局补助出版《新竹客家风情画》及典藏作品

  2008年金良兴窑业湾丽砖瓦文物馆个展,展出「砖瓦系列」及「轻便车系列」
  育达技术学院个展,展出展出「砖瓦系列」及「轻便车系列」
  新竹县横山乡大山背客家人闻生态馆展出「客家风情大山背民俗桐花油画」个展
  行政院卫生署新竹医院大厅展出「乡土风情民俗农耕」个展

  2009年台北市新台风国际设计创意牛年展
  大华技术学院个展,出版《芎林早期文化画册》一册
  新竹县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区展出「客家风情」个展
  新竹县文化局「台湾乡土文化系列」特殊个展,消失地平线的客家风情、百工风华包含农耕各种系列,自先人来台开辟土地建筑,食衣住行生活等等至今,从一至五馆展出355幅,是全国乡土文化油画最大的个展,人称“乡土伯”

  2011年第五届海崃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世界客都在广东梅州,特邀台湾客籍油画家余秀雄代表两岸与中国籍曹知博教授共同创作「家园」油画作品,艺术文化交流传承大会开幕典礼展示,作品由世界客都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永藏馆登记排名第四十二号,在馆内展示。获颁奖在馆内永藏证书,历史见证其创作的台湾乡土文化获得重视,各大媒体电视台、广播、新闻界文宣报导遍及全球华人资讯皆刊载。

  2011年台东县政府民政处客家事务课邀请个展于台东县客家文化园区(地点:池上乡新光村新光路1号)客家文化园区馆内展出-油画客家风情

  2018年全球企业华人慈善机构主办,推荐个人参加台北世贸三馆「疯国际原创艺术博览会」展出「先民唐山过台湾」乡土文化系列油画作品。
 
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前言-日治的农村岁月
 
壹、过番台湾Overseas Crossing to Taiwan
先民过台湾
登陆寻找栖身处
短暂休息
垦荒除草
落脚搭建茅草屋
稳当改搭石头屋

贰、黏黏有鱼Plenty of fish year after year
石挡鱼虾
网捞鱼虾
河坝堵鱼
鱼笼抓鱼
肩挑鱼笼满载归
混水揜鱼
混水捞鱼
堆石网鱼
 
参、山林传奇Legends of mountains and forests
开山辟林
开火路
围烧残枝落叶
开坡地成梯田
揩砂作田
开田作隄测地平
移石填土整田园
撬大石
扛大石
开垦埔园
掩埋凸出大石
 
肆、蓝衫倒影Reflection of the blue shirts

客家风情除草
妇女犁田
草剷之后短暂休息
妇女用赤牛犁田
妇女横田
黄牛运稻谷渡河
妇女洗衣
拉木马
轻便车运木材
打铁店
水碓桩米
 
伍、望蔗兴叹Looking at sugarcance and lamenting
怕人偷吃派兵保
日本仔监粮送战场
卖甘蔗情报站
採甘蔗要趁早
收甘蔗吃点心
老鼠偷吃甘蔗
轻便车运甘蔗
云林虎尾糖厂
蔗部加工制糖
牛拉木轮夹蔗汁
轻便车运稻谷
 
陆、採茶山歌Folk songs of teapicking
山上採茶
牛拉水车灌溉
採收蕃薯
挑猪菜蕃薯上街卖
牛童比功力
挫蕃薯签餵六畜
母鸡护子战鹞婆
挑水入水缸
山峰百年茶亭
台湾新竹38县道百年茶亭
水力垄间
台湾纯种土狗
台湾火炎山猕猴
猴  洞
猴群欢乐庆丰收
烧火炭
原始水力制材所
榨油车间
竹制闸门口
牵猪哥
日治时代强征民猪
偷杀猪
石炭矿场
 
柒、代代相传Plenty of fish year after year
罗经点龙穴
迁地择良居
垒盘石地基
牛拉石渡河
垒墙脚
槌石灰垒砖柱
建屋垒圆拱门
新屋上樑
木匠取材凿榫头
钉角板
夯土筑墙
屋顶揜瓦
抹墙壁
搬  屋
 
捌、纯风朴俗Pure and simple customs
搬家入新屋
喜庆撑桌椅
磨  粄
年节喜庆同乐做粄
童养媳揹幼夫捞饭
新居禧庆请客
迎娶亲
迎娶新娘
早期山脚市集
新娘入门办囍事
新娘与鸡拜堂
老鼠迎亲
轻熟女嫁幼童郎
苑里慈和宫圆醮
义民庙会赞中元节
施  善
客家谣船
桐花之喜
全家福
静  物
台湾丰盛百菓
兰  花
画者重要典藏纪录
版权页
 

图书序言

客家人的祖先来到台湾时,比闽南人晚了将近200年,因为当时平原土地几乎已被开发殆尽,为了生计只好往尚未开发之山边丘林地带,寻找洼地开田种稻。该田园看起来虽景致美好,但是耕种工作上有诸多不便,岁月如梭,数百年来客家人就这样养活了自己,也繁衍着代代子孙。

Hakka migrated to Taiwan almost two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Hocklo arrival. Most of the plains had been exploited at that time. The Hakka had to seek possibilities on those unexploitd hillsides and mountains. The mountains presented beautiful sceneries. However, they were not exactly the best places for cultivation. A few hundred years flew by, the Hakka survived in spite of the difficulties.

客家先民于非农忙季节,于河岸捞鱼抓虾,形成农渔兼作的海客文化,在穷则变,变则通的情况下,先祖到溪边寻找鱼、虾、螺、贝,补充食物来源,採集现地石材堆叠石塭,以历久弥新的古老智慧,编织网具,清楚明确网住鱼群,丰收满载而归。为求生存适应环境努力打拚。

During the non-agricultural season, Hakka ancestors fished and caught shrimps on the banks of the river to form a seafarer culture of both farming and fishing. In the case of poverty and change, the ancestors went to the brook to find fish, shrimps, snails, and shellfish  to supplement food sources. They would also collect stone piles in the existing site, weaving nets with time-honored ancient wisdom.They would also use nets to catch fish, returning with a full harvest. They strove for survival and adapted to the environment.

树木的开花结果,长成树林,再砍伐作板制作房屋材料是 一段艰辛的危险过程。伐木工人怎么锯树,怎么搬运树木下山,胼手胝足、出入险峻的深山,开发山林资源,与大自然搏命的工作,留下台三线开发的血泪点滴。

图书试读

None

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先民过台湾:乡土风情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