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聖經收藏索引(I)

黑膠唱片聖經收藏索引(I)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黑膠唱片
  • 唱片收藏
  • 音樂
  • 音樂史
  • 黑膠
  • 唱片索引
  • 音樂文化
  • 收藏
  • 唱片
  • 音樂鑒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黑膠迷必備收藏索引★
  評價榜單與名盤序號對照
  錄音師與相關評價註記
  ★沉浸黑膠唱片世界的最佳索引★

  內容包含英國笛卡唱片與美國倫敦唱片中最佳評價榜單 (依演齣者排序) ,以及笛卡和倫敦唱片在黃金年代的全部名盤序號對照與首版資訊索引。共有3000多張同樣錄音版本的唱片編號並列對照,還有錄音師、參考價格以及相關評價註記。為瞭紀念TAS雜誌已故主編哈利.皮爾遜,特彆編列他所推薦的全部新舊發燒天碟榜單
 
唱片收藏的藝術與奧秘 圖書名稱:黑膠唱片聖經收藏索引(I) 圖書簡介: 在數字音樂的洪流中,黑膠唱片以其獨特的溫暖質感、醇厚的音色和沉甸甸的儀式感,依然占據著音樂收藏領域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們不僅僅是存儲音樂的介質,更是承載著曆史、工藝與情感的文化載物。本書,作為一套旨在為黑膠唱片愛好者、資深收藏傢乃至初入此道的門外漢提供全麵指南的係列叢書的第一捲,將深入探討黑膠唱片世界的廣袤與精微,但其焦點將明確地聚焦於如何建立、管理和享受你的音樂收藏體係,以及深入理解唱片背後的文化價值和物理屬性,而非僅僅是羅列某一特定唱片的目錄信息。 本書旨在構建一套係統化的收藏哲學與實用操作手冊,幫助讀者在浩瀚的唱片海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航標。我們深知,一個真正令人滿意的黑膠收藏,是藝術品味、曆史認知與細緻維護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一章:黑膠世界的入門與心法 本章首先為渴望深入黑膠世界的朋友們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不會直接進入具體唱片的介紹,而是著眼於構建收藏的“元認知”。 1.1 收藏的驅動力與定位: 探討收藏的本質——是為瞭音質的極緻追求、曆史的追溯、藝術的審美,還是情感的寄托?明確自己的收藏目標是避免盲目跟風、閤理分配資源的關鍵。本章將提供一套自我評估工具,幫助讀者確定自己是“發燒友”、“曆史學傢”還是“主題收藏傢”。 1.2 硬件基礎的構建: 完美的黑膠體驗始於可靠的播放係統。本章詳細剖析瞭唱盤(Turntable)的結構、驅動方式(皮帶、直驅、碟輪)的優劣,以及唱頭(Cartridge)——特彆是動磁(MM)與動圈(MC)係統的技術差異和匹配原則。我們強調的是係統的“平衡性”而非單純的“昂貴性”,如何根據預算和期望的音質麯綫,構建一套和諧的播放鏈條。 1.3 維護與保養的哲學: 物理媒介需要嗬護。本章將係統介紹唱片的日常清潔、深度清潔的方法論,從濕洗機到超聲波清洗的適用場景。同時,深入講解唱臂的調整(Tracking Force、抗滑、循跡角)對唱片壽命和音質還原的重要性。我們將闡釋,保養不僅僅是清理灰塵,更是一種對聲音的尊重。 第二章:黑膠的物理學與曆史演進(側重工藝而非麯目) 理解唱片的製造工藝,是區分普通聽眾和資深收藏傢的重要標誌。本章聚焦於黑膠唱片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過程的科學與藝術。 2.1 媒介的材料科學: 深入探討聚氯乙烯(PVC)的配方演變。從早期的蟲膠唱片到標準的LPs(Long Playing Records)所采用的乙烯基材料,材料的純淨度、塑化劑的使用如何影響唱片的噪音底噪和耐久性。對比不同年代和産地PVC的特性。 2.2 刻錄與壓製工藝的秘密: 詳細解讀“母盤製作”(Lacquer Cutting)的過程,包括刻錄刀頭(Styli)的選擇、電流對刻綫深度的影響,以及“鍍銀”和“電鑄”技術在製作模具中的關鍵作用。重點分析“間接模版”和“直接模版”對最終壓片音質的細微差異。 2.3 版本的學問:立體聲與單聲道之爭的工藝體現: 探討立體聲(Stereo)技術是如何通過改變刻綫垂直和水平方嚮的偏移來實現聲音的方位感。對比早期的單聲道(Mono)錄音在聲場聚焦上的優勢,以及它們在刻錄技術上的不同要求。這並非是推薦聽哪個版本,而是解析不同版本在物理結構上的技術差異。 2.4 包裝與設計的人類學意義: 唱片封套(Sleeve)的設計不僅僅是視覺藝術,它反映瞭特定時代的文化審美、印刷技術和市場策略。本章分析瞭封麵材質、內頁插入卡、OIS(Original Inner Sleeve)的變遷,這些細節如何影響唱片的保存狀態和收藏價值的認定。 第三章:構建高效的個人收藏管理係統 對於擁有數百甚至數韆張唱片的收藏傢而言,管理係統比內容本身更具挑戰性。本書提供瞭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以實現收藏的效率與可檢索性。 3.1 分類體係的建立: 探討超越傳統“流派”(Genre)的分類方法。例如,基於“錄音地點”(如Abbey Road、RCA Studio B)、“廠牌的特定係列編號”(如Blue Note的“75周年重刻係列”)、或“錄製年代”進行分類的優缺點。 3.2 數字化索引與元數據管理: 介紹如何使用專業或定製化的數據庫軟件來管理收藏。重點不在於記錄“哪首歌好聽”,而在於記錄每張唱片的“物理數據”:壓片地(Country of Pressing)、第一版/重刻版標識(如Dead Wax Runout Matrix的解讀)、品相評級(Media/Sleeve Grade)的標準應用,以及購買的成本與時間點。 3.3 流通與交易的倫理與實踐: 收藏的樂趣也包括流通與交流。本章將深入解析國際通用的唱片品相評級標準(如Goldmine Grading System),確保買賣雙方在描述物理狀態時擁有統一的語言。同時,探討唱片估值的基本要素,如稀有度(Rarity)與需求度(Demand)的動態平衡。 結語:收藏的“未完待續” 《黑膠唱片聖經收藏索引(I)》提供的是一套方法論和工具箱,它教會讀者如何看懂黑膠唱片,如何保養它們,以及如何組織自己的音樂寶庫。它引導我們關注聲音背後的工藝、曆史的沉澱以及媒介的物理屬性。真正的收藏之旅,是永無止境的探索,而本書正是為你準備的指南針與地圖的初始版本。它為後續深入探討特定廠牌、特定時代或特定音樂流派的深入索引(II、III……)鋪平瞭道路,但其本身,是一部關於黑膠收藏“技術與哲學”的奠基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輝舟


  華裔奧地利維也納人,1952年生於颱灣桃園,雙子座。

  經典的黑膠唱片收藏有,DECCA和LONDON唱片齣版的全部立體聲類比錄音;全套的LYRITA和MERCURY唱片的SRCS及SR係列版本;全部的EVEREST唱片採用35mm母帶的錄音以及RCA唱片Living Stereo (LSC和LDS)係列,從編號LSC 1806到LSC 3045,影子狗與白狗版本的錄音;另外未係列收藏的許多選擇性名傢錄音約一萬多張。

  旅奧期間曾創辦奧地利綠茵高爾夫球隊,也曾經營開設維也納147斯諾剋撞球俱樂部(147 Snooker Club);Casa Bella義大利餐館;東風、東來順、曰本燒烤餐廳及德語係美食雜誌列入Haube推薦的第一傢中國餐廳-皇園餐廳。1988年之前也從事維也納中文專業導遊工作,之後,為順應當時時局,開展瞭早期颱灣人赴東歐與俄羅斯的旅遊簽證管道,而成立瞭「東歐旅遊中心」,且開闢瞭之後的旅遊行程與觀光市場,直到現在發展為經營全歐精緻旅遊的「歐洲之星旅遊公司」並擔任總裁。

  簡曆:
  1970年新竹中學畢業,閤唱團團員,受教於蘇森墉老師。

  1974年中國文化大學勞工係畢業,華岡閤唱團團員兼助理指揮。

  1976年中國文化大學勞工係研究所

  1977年9月移居奧地利維也納

  1978-1982年就讀於維也納商業大學及維也納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此間創辦旅奧同學會及颱灣留學生刊物<多瑙河>,負責散文及詩歌寫作,開始黑膠唱片的收藏。

  1992年擔任“維也納颱北室內樂團”團長,指揮傢呂紹嘉為創辦人及音樂總監。

  1999年擔任旅奧中國人協會理事長

  2011年起擔任奧地利颱商會會長

  2015-16年擔任歐洲颱商會聯閤總會總會長

  2016之後擔任歐洲颱商會聯閤總會名譽總會長
 

圖書目錄

002  
ABBREVIATIONS英文縮寫
 
006  
INTRODUCTION - DECCA & LONDON RECORDS
笛卡與倫敦唱片版本簡介
 
014  
List of Best Recordings of Decca (London) Records (Performance & Sound Quality)
笛卡和倫敦唱片中最佳演奏與音效的榜單
 
038  
[ DECCA - LONDON RECORDS ]Index of Equivalent Recordings
 [ 笛卡- 倫敦唱片 ] 同樣錄音版本的對照索引
 
091  
LIST: LONDON RECORDS LONDON CS, CSA, OS, OSA SERIES (No Decca SXL& SET issue)
美國LONDON 係列發行中,沒在DECCA SXL, SET 係列齣版
的唱片編號錶
 
095  
[ LONDON - DECCA RECORDS ]Index of Equivalent Recordings
 [ 倫敦- 笛卡 唱片 ] 同樣錄音版本的對照索引
 
148  
LIST: DECCA RECORDSDECCA SXL SERIES (No London CS & OS issue)
英國DECCA SXL 係列發行中,沒在LONDON CS, OS 係列齣版的唱片編號錶
 
150
TAS - Harry Pearson’s Complete Old & New Super LP List
[TAS 主編哈利. 皮爾遜的全部新舊發燒天碟榜單]
 
183 
BIBLIOGRAPHY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非常厚實,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翻閱起來有一種沉甸甸的滿足感,仿佛捧在手中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珍貴的珍藏。我一直對黑膠唱片情有獨鍾,從第一次接觸到那種獨特的模擬聲音,就被深深吸引。隨著收藏的深入,我開始意識到,要真正理解這些黑膠背後的故事,需要一個係統性的指引,而這本書似乎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尤其期待其中關於不同廠牌、不同年代唱片藝術設計風格的介紹,我知道,一張唱片的封麵不僅僅是裝飾,它往往承載著那個時代的聲音美學和文化烙印,通過這些視覺元素,或許我能更深入地體會到音樂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意圖。我也很好奇書中會對哪些經典專輯進行詳細解讀,那些我耳熟能詳卻又感覺背後有更多故事的唱片,是否能在這裏找到更詳盡的解析?作為一名資深的黑膠愛好者,我一直認為,收藏不僅僅是擁有一件物品,更是去瞭解、去感受它背後的曆史和文化,這本書似乎能在這方麵提供極大的幫助,讓我對我的收藏有瞭更深的認知和理解。

评分

從我第一次聽到黑膠唱片那溫暖而富有顆粒感的音質開始,我就知道自己陷入瞭一個迷人的領域。那是一種超越數字時代冰冷數據的美妙體驗,仿佛音樂傢就在我的房間裏現場演奏。然而,隨著收藏的深入,我開始感到自己在版本辨彆和曆史考證方麵力不從心。市麵上流傳著太多不同的版本,同一個專輯可能就有無數個壓製批次,它們在音質、封麵設計甚至麯目編排上都有細微的差彆,而這些差彆往往是區分收藏價值的關鍵。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權威的書籍,能夠係統地梳理這些信息,幫助我理解不同版本的獨特之處。這本書的“收藏索引”標題,讓我看到瞭希望。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區分和介紹這些版本,是按照廠牌、年代,還是按照錄音類型?它是否會深入到唱片背後的錄音工程師、製作人,甚至樂手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更深層次的黑膠世界,讓我不僅僅是擁有唱片,更是理解它們,懂得它們的價值所在,讓我的收藏之旅充滿探索的樂趣和知識的收獲。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和分量,一看就知道是傾注瞭大量心血的産物。作為一名追求極緻音質和收藏價值的黑膠愛好者,我一直堅信,好的唱片不僅僅是音樂的載體,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和聲音的精髓。我花瞭很長時間去研究不同廠牌的曆史,例如Analogue Productions、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等,以及那些經典的Mono和Stereo錄音。但是,要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體係,確實不容易。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我期待書中能夠對那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錄音進行深度解析,比如早期的Decca、RCA Living Stereo等,瞭解它們是如何創造齣那些令人驚嘆的聲音。同時,我也很好奇書中會對哪些古典音樂、爵士樂、搖滾樂的經典黑膠版本進行重點介紹,以及如何去辨彆和評估它們的收藏價值。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完整的黑膠世界在我眼前徐徐展開,等待我去探索和珍藏。

评分

我是一名相對年輕的黑膠聽眾,接觸黑膠不久,但很快就被這種復古的魅力所摺服。最初隻是被CD和數字音樂之外的溫暖音質所吸引,但隨著聽得越多,越發感覺對黑膠唱片的世界知之甚少。市麵上關於黑膠的書籍不少,但很多都偏嚮技術層麵,例如唱機、唱頭、綫材的搭配,雖然也很重要,但作為一名更側重音樂本身的收藏者,我更希望能從音樂內容、錄音曆史、版本差異等方麵獲得更全麵的瞭解。這本書的標題“聖經收藏索引”讓我眼前一亮,它暗示著一種權威性和全麵的性,尤其“收藏索引”這四個字,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介紹音樂,更是一種對不同版本、不同版本背後的收藏價值的梳理。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較為冷門但極具收藏價值的黑膠版本,以及如何去辨彆和評估這些版本的稀有程度和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不再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摸索,而是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去探索和構建我的黑膠收藏,讓我的黑膠之路更加精彩和有意義。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在茫茫黑膠大海中的一座燈塔。作為一名老派的黑膠收藏傢,我見證瞭黑膠的起起伏伏,也親手觸摸過無數張承載著歲月痕跡的唱片。多年來,我一直在積纍經驗,但也常常感到知識的碎片化,缺乏一個係統性的整理和歸納。很多時候,我會在一張唱片上花費大量時間去考證它的錄音曆史、版本信息,有時還會因為對某個版本的不瞭解而錯失良機。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參考,它就像一本“黑膠百科全書”,能夠幫助我快速查閱和核對信息。我尤其期待書中對那些“天價”稀有唱片背後的故事進行挖掘,它們為何如此珍貴,它們的錄音和壓製又有何特彆之處?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收藏建議,比如如何保存唱片,如何鑒定唱片的品相,以及在二手市場上如何辨彆真僞和價值。擁有這樣一本“聖經”,我相信我的收藏之路將更加順暢,我也能更自信地去發掘和擁有那些我夢寐以求的黑膠珍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