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天都看得到经济学 现今世界的新闻里充斥着经济学。半个世纪以前,还无法想像我们会意识到每天的生活如此依赖经济事件。我们的生活水准、我们看待可负担事物的能力、我们的未来前景,最后还有我们的退休金,全都受到经济活动的影响。有些经济活动发生在跟自己有关的个人层面,有些则发生在遥远的地方,由我们从不会遇见的人推动。
经济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对一般人来说,大部分似乎是神祕而难以理解的。时事评论员会出现在电视萤幕或报纸版面上,针对已发生的事情,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发表他们的看法,但大多数的看法似乎都武断得让人困惑。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衰退下,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从没有这么强烈过。人们正意识到财经新闻提到的事件会影响他们,而且很多人希望知道原委。有些人认为他们的消费力正在下降,其他人面临可能失去工作的情况,他们想知道这些正在发生的事件会出现的原因。
专业的经济学家很少能帮上忙。有些人会装腔作势地使用专业术语,让论述变得深奥难懂,结果只有与同侪交流才会产生有意义的讨论;很多学院派的经济学家从真实世界退缩到数学模型,声称这个模型可以显示过去数据之间的关系,但能告诉我们跟现在有关的事很少,对未来则什么都没说。
然而,经济学的本质并不难理解或解释。它的主题并非像物理学或天文学一样是科学,而且永远不可能是科学。因为它的研究主体是人,而非原子或科学中的恆星。每个人各自有独立的动机,而且很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看法与做事方法。
经济学讨论人的行为,讨论的是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所发展出来相互交易的方法;讨论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人们如何对其资源配置做出选择,以及他们如何以尽可能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来与其他人进行互动。
没有任何人或团体坐下来「发明」经济学,建立用来指挥我们交易的原则。经济学当然是由人所设计的,但并不是有意识或故意去设计的。它自然而然地发展出让人互相交易与交换资源的方法,它是人性与社会合作的自然产物。
现代经济学的复杂关系与制度,都源自于我们彼此互动的方式,以及我们选择如何过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的内容,目的是以非经济学家也能够理解的方式介绍经济学的议题。没有专业术语或复杂的方程式,为的就是要显示出这些主题有多么简单与直觉,一次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基本原则──欢迎你来到经济学的世界。
◎梅森.皮里(Madsen Pi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