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历史地图散步

台南历史地图散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三幅珍贵古地图.近两百张历史老照片
第一本搭配行动APP的台南导览书
漫游探索府城深度历史
徜徉品味浪漫古都!

  某种现实与想像的交错,多少年来不停引领我回到新的台南与旧的台南,我们正在共同见习一门叫做想像台南的学问。──《花甲男孩》作者 杨富闵  专文推荐

  台南历史地图散步重磅登场!

  ◆城门城门鸡蛋糕,台南府城城门竟高达十四座?
  ◆驱瘟除祟、代天巡狩,西来庵抗日事件,原来与王爷信仰有关?
  ◆新町游廓暗藏艺妲风华与泪水;老戏院地图,拼凑台日庶民娱乐
  ◆台菜酒楼、日式料亭、摩登珈琲店,一窥日治府城多姿多采的饮馔生活,探访巷仔内庶民餐桌,走进古都历史中的美味!

  本书为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制作出版的新型态历史导览书,精选13帧横跨清朝到战后的珍贵古地图,搭配逾200张昔今照片,古今交映,读取城市历史。

  此外,还可搭配「台南历史地图」免费APP,扫描书中景点所附二维条码,即可连结前往APP地图该地点,立即对照老照片与今日街景,宛如穿越时空亲临现场。

  以关怀台南这片土地为出发点,邀请多位专家以通俗易懂的笔触,透过坊间少见的厚实题材,娓娓道出台南不同面貌。时间横越清朝到战后,议题涵盖三百多年来,台南的地理水文变化、历史人文脉络、美食娱乐生活等。对照昔今地图与照片,翔实呈现历史切片,踏访景点时,昔日时空栩栩如生,更添阅读、体验与想像的趣味。
 
  本书收录六大主题,一起散步到「里台南」:
 
  「从头说起」

  台江内海水域消逝,西拉雅族原生文化信仰,清朝到战后,台南成为纵贯南北道路集中地的历程,数百年来,在自然与人为作用交错之下,台南旧城区雏形已定,逐渐发展。

  「外来政权‧交织地景」
  从荷兰时期,安平国际贸易频繁,清朝时始建城,府城三郊开创五条港贸易,日治时期都市改正之下,圆环取代城墙,台南蜕变成近代化城市,展示不同风貌。

  「文化记忆‧城市橱窗」
  历史悠久的台南,不但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还有「全台首学」孔庙,文风底蕴深厚之下,孕育出无数知名的文学家,书写台湾本土地景。

  「宗教信仰‧萦绕人心」
  热闹隆重的送王仪式,长老教会施医兴学,民间庙宇的联境制度互相扶持,不论是民间信仰或异国宗教,都能抚慰人心,带来祥和的气息。

  「珍馐百味‧吃遍四方」
  糖业、盐业的发达带来台南独有的美食滋味,无论是27秒快炒鳝鱼,费工处理的香肠熟肉等小吃,都值得迈开步履,亲自尝尝。

  「舞榭歌楼‧摩登剧场」
  酒楼、珈琲店、喫茶店、西洋料理店、戏院为府城注入新时尚,透过叶石涛笔下的小说,窥探新町游廓女子不为外人道的凄凉及无奈。

  另辟「大事记」,一网打尽台南机场的前世今生、日治时期起事之中规模最大、死伤人数最多的西来庵事件,台湾最重要水利工程—嘉南大圳的开发等重大历史事件,配合相应地图与照片,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

本书特色

  ▲与中央研究院地理资讯中心合作,精选13帧历史古地图,运用「地理资讯系统」(GIS)技术,与现代地图整合比对,按图索骥依今寻古。

  ▲结合免费APP「台南历史地图」,扫描书中景点所附二维条码,老照片与现代街景立即对照。

  ▲跳脱台南旧城范围,扩大视野,论及大台南区域的昔与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


  纵横数位与人文、技术与内容;保存、传播与创造文化。
  结合典藏资源与国内新锐漫画创作者,推出CCC创作集。
  2016年结合手机与旅行导览,推出历史地图散步系列,
  目前已出版《台北历史地图散步》、《台中历史地图散步》。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想像台南的方法/杨富闵
 
第一章:从头说起
顺水而生,沧海桑田:台江内海及周围地区历史变迁/吴建昇
我们一直都在:西拉雅族文化复振与正名认同之路/段洪坤(Alak Akatuang)
南北通衢集中地:条条大路通府城/陈秀琍
 
第二章:外来政权交织地景
重回王城:追寻热兰遮城全貌/李佩蓁
悠游古城:台南市区历史溯源/蔡侑桦、郑安佑
旧城再生之路:从五条港到海安路/郑道聪
流转城市:台南市区改正/严婉玲
【大事记】
翱翔青空下:台南飞行场多重的身分转换/曾令毅
 
第三章:文化记忆城市橱窗
整座城市就是历史:台南博物馆巡礼/苏峯楠
迢迢上学路:台南囝仔的求学之道/郭怡棻
最好的城市导览者:府城文学行迹图像/林佩蓉
 
第四章:宗教信仰萦绕人心
驱瘟除祟,代天巡狩:台南地区王爷信仰/谢国兴
看见身心灵的需要:长老教会在台南的传布与服务/卢启明
患难与共好交情:台南府城联境/谢奇峰
【大事记】
王爷公无保庇(bô-pó-pì):谈西来庵事件始末/谢国兴
 
第五章:珍馐百味吃遍四方
台南人都喝全糖?浅谈台南制糖史/黄微芬
凝结时光的结晶:台南晒盐岁月/张丽芬
城市历史好味道:府城巷仔内美食录/谢仕渊
【大事记】
撼天动地:八田与一和嘉南大圳的开发/陈鸿图
 
第六章:舞榭歌楼摩登剧场
城市餐馆里的时代记忆:酒楼料亭的饮馔文化/陈晓怡
少年叶石涛的府城春梦:再探台南新町游廓/梁秋虹
庶民娱乐採昔:日治时期台南市的戏院风华/赖品蓉
 
专访
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地图是地理的语言/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研究副技师 廖泫铭 专访

图书序言

顺水而生,沧海桑田
 
台江内海及周围地区历史变迁
 
文/吴建昇
 
曾经辽阔的台江内海
 
「台江内海」,或称为大员港、大海湾(groote bay)或「’t Walvis Been」(即海翁堀),这是十七世纪以来台湾西南沿海的大潟湖,在荷郑时期以前台江水域面积十分宽阔、可容纳许多舟帆停泊,在潟湖周围则有大小滨外沙洲围绕,这些沙洲将内海层层包围,甚至部分地图更将诸沙洲连接至陆地成为狭长半岛(地岬),使内海更显得紧密封闭,易守难攻。最初台江内海与外界仅有两处港道连接,主要港道位于大员与北线尾之间(即后来的大港),次要港道则在北线尾北端的鹿耳门崃(即后来的鹿耳门港)。当时台江内海水深约六公尺左右,大小帆船多可航行其间,甚至大型军舰亦能够自由出入。至于其水域范围,大抵在北自欧汪溪口(将军山子脚西边),南抵二层行溪口之间,包含今日的台南市安南区、安平区全部,以及部分的将军、七股、西港、安定、新市、永康、北区、中西区、南区和高雄市茄萣区等,一直到十八世纪文献仍记载台江内海「汪洋浩瀚、可泊千艘」,可见台江内海水域空间的宽广辽阔。
 
有关荷郑时期台江内海的遗迹不多,其中已被列为市定古蹟的「大井头」,在清初以前一直是府治与安平往来的主要渡口;又,德庆溪注入台江内海之处,有「水仔尾」之称(今台南市中西区自强街南段),因此郑氏时期兴建的开基天后宫(小妈祖庙),有「水仔尾妈祖庙」之称,而清初在台修造战船的工厂(军工道厂前身),最早也设置在水仔尾一带;至于康熙初期着名的「台湾八景-赤崁夕照」,也让人想见当时赤崁楼滨临台江海岸的美景。
 
在自然与人为的堆积作用之下
 
然而,由于长久以来受到河川输沙与海浪漂沙的影响,台江内海水域空间早在十七世纪荷郑时期逐渐被泥沙所填塞。而在清初以后,随着汉人流向近山地区开垦,在过度开发山坡地、又缺乏水土保育观念下,遂不断酿成土石流及山洪暴发,也加速了下游溪流堆积作用的形成,让台江内海面积更为缩小。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