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淡水溪风云

下淡水溪风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景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 高雄文史采风丛书 悠悠淡水涵新月,隐隐飞车过铁桥。 最是更阑人静后,枕边如听浙江潮。 ~郑坤五,「下淡水风景」 台湾从四百年前直到今天,历经荷兰、郑氏、清国、日本、中华民国等五个统治国家和政权,一直都是处于殖民地状态。 书中借用下淡水溪畔罗家的成员,罗福亮、罗安心、罗景雄祖孙三代为主角,将围绕在他们三人身边的故事透过小说、报导两种形式,把发生在台湾的真实故事,说原原本本的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在台湾南部下淡水溪两岸,以及附近地域民众的活动经过,也等于是荷兰、郑王朝、满清、日本、民国五个殖民时代的历史缩影。透过本书,希望年轻一代们能记住自己的历史、重视传统的韵文美,不忘记自己是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罗景川(别号野鹤,晚年自称白发客)


  1940年3月12日生
  高雄市大树区九曲堂人
  私立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学系毕业
  曾任旗山国中、大树国中教师、大树文史协会创始人兼一、二任理事长

  着作:《我的家乡大树乡》、《郑坤五和鲲岛逸史》、《还乡》、《台湾民间唸谣》、《乡贤事蹟特写》、《九曲堂散文集》、《下淡水溪风云》

  着作得奖略要:1980年《异国生涯原是梦》获《民众日报》「南部作家作品大展」奖、1993年《我的家乡大树乡》获台湾史蹟源流会征文第一名、1996年《还乡》一书获高雄县短篇小说作品入选并补助出版、2000年《郑坤五和《鲲岛逸史》》获中央研究院地方文献佳作、2002年《我的家乡大树乡》一书得地方文献佳作奖并获国史馆永久典藏殊荣、2004年《台湾民间唸谣》一书获文建会奖励全额补助出版、2006年《乡贤事蹟特写》获文建会金额奖助印行出版。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第一章
 
宅设九曲堂陋巷
家藏百子集全书
 
词说: 临江仙
 
日月高高照大地,淡溪夏雨成洪,待秋来复返晴空;
自然定律在,气象古今同。
隐老茶亭白发客,爱观岸上云风,一壶龙井知音逢;
从前人事演,尽入戏谈中。
 
我是罗景川,家住九曲堂。依据台湾最早的户政记事,日本明治年间的族长罗香(我的曾祖),就已经定居此地。又根据小时候族中长辈们所述,罗家先人很早就在这里生活,从来没有听过有开基祖由福建移来的传说。这种现象,同村其他姓氏人,也都相同。
 
我从小就爱听族中长辈们说故事,他们说的大致是村中过去所发生的战役、奇人事迹……。我尤其爱跟随他们在每年三日节(农历三月三日)去墓仔埔培墓。因为长辈们经常会在每门墓前讲述墓中人的英勇事迹。例如:「这门墓里埋的是两名没头的兄弟。他们在一场战役中,小弟为了要救处境危急的阿哥,最后双双被杀,两粒头壳都被敌人取走……。」
 
无论是族人的坟,还是村中他族人的坟墓,他们的背后都充满了故事。这些故事,使得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墓仔埔,反而给我产生兴趣,以致对它们留连忘返。
 
祖先们的行径,没有文字加以记录。只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在县志上有大略性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是官方的记事,几乎不能让人深入了解内容。因此必须依靠民间的口述流传,像接力赛一样的一代代保留下来。以前的人没有电视可看,这种流传方式解决了不少事迹断讯问题。现在的小孩子们,由于游乐器材多,已经少有机会聆听大人们说乡土故事了。这样一来,我们的贤人事迹、我们的乡土历史,必定产生断层;我们的祖先遗德、我们的家乡风采,必定遭人淡忘。想到这里,不禁令人惶恐!
 
多年以来就在心中计画着,要把这些乡间的历史故事写出来。但是一直为了「要以什么方式写?」而苦闷在心。因为如果要用论文方法写的话,怕读者嫌其枯燥,导致没人读。况且这些故事资料,大致取自前人代代的口述,不便于当做论文书写。但是如果单用传闻所得书写,却又缺少文献的依据,那就与「民间传说故事」无异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