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2.0重量级鉅献!
国际汉学名家马世嘉一举打破过往对清代边疆政策的论述,
将文化史、思想史、地理学、政治学的研究融为一炉,
以清晰的思路娓娓论证──
清王朝并不是一个无力控制其边缘地域的失败政体,
而是拥有复杂的资讯获取体系,以处理与边疆共同体间的关系。 18-19世纪的清王朝,是否真如历来所论,
是一个忽视对外关系、闭关自守的帝国?
答案若否,那么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是採取什么样的模式?
此一模式又如何影响其对外的政策,乃至鸦片战争前后的表现?
马世嘉学识渊博,以汉文、满文、蒙古文及欧美文献,
呈现第一手史料的锐利,考证翔实,刺穿陈见,
他以当时的英属印度为核心,爬梳清朝的边疆知识系统与治边理路,
重探清帝国从边疆政策到对外政策的转向内幕,
并重新思考清王朝的世界观和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亚洲国际关系学家和历史学家必读之作
★重新认识清朝对外关系的经典之书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学系博士/蔡伟杰 专文导读
清朝初期,政府对印度的理解充斥着各种歧异矛盾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来自汉朝至明朝的文献,有的来自佛教徒、穆斯林、基督徒等背景的文献,也有蒙古与西藏学者们的资料。尽管各异的地理世界观交叉传播、相互影响,仍存在着专有名词、宇宙论、宗教、政治意涵上极为根本的歧异。
甚至到干隆朝,朝廷四处蒐集的印度报告还是充满陌生字汇。干隆因此组织多语言团队进行翻译、整理、解释,官员们还是靠着一些去过的人与传教士,才能画出大清帝国边外领域的地图。纵然花了这么大的努力,对印度的理解也还停留在瞎子摸象。
时序进到19世纪,最初那几年,清廷不甚清楚的世界观,使得战略与军事已经落后其他亚洲与欧洲邻国,而大英帝国当时已成为南方边疆上的唯一强权。对多数与清廷有所接触的外国观察家而言,亚洲强权俨然产生革命性的翻转。英属印度的报告透过不同管道送到北京,仍然充斥不同地区习惯用语,就算北京当局开始对情况有些了解,也因为不同地理名词,而认定不列颠在印度的扩张规模并不大。
干隆之后,汉人文士研究地理与边疆事务解禁,他们掌握更多资料,得以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帝国边疆,也警醒到大英帝国的活动无所不在。身为清朝官员的魏源主张将地理名词标准化,认为有助于整合大清对外的政策,可惜提案未被採纳。而鸦片战争后清朝在对外关系所显露的破绽,也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
马世嘉在书中运用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大英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国立故宫博物院、日本东洋文库等处的众多档案与图书,并爬梳中、英、满、日、法、德、藏、蒙、波斯等多种语言的史料,以印度为核心,条理清晰地重现清廷对外政策的世界观。本书修正了历来对清代与英属印度强权之间的理解,并分析边疆政策与对外政策在一个多民族帝国中的紧张关系,为关注亚洲的研究者与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分。
海外学界一致肯定 这部博而不繁的新作,无疑将使我们重新思考清王朝的世界观和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美国乔治城大学艾德蒙•沃尔什外交服务学院历史学教授
马世嘉利用汉文、满文、蒙古文及欧洲材料,透过这部令人惊喜的处女作,重新思考过去五百年的亚洲史学编纂史。在本书中,作者无处不显示出自己在驾驭多语言材料方面的渊博学识。──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及历史学讲座教授
作者出色地修正了我们对清代中国与新出现的英属印度强权之间关系的理解。清王朝并不是一个无力控制其边缘地区的失败政体,而是拥有复杂的资讯获取体系,以处理与边疆共同体间的关系。1850年之后,一种视野更宽广的「对外政策」逐渐形成,以应对来势兇勐的西方列强。──克里斯托弗•贝利(C. A. Bayly)剑桥大学维尔•哈姆斯沃思帝国史与海军史讲席教授
本书立论坚实,锐气逼人,读起来像一部侦探小说。「印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究竟在哪?它对清王朝而言意味着什么?本书贯穿了政治史、外交史、文化史与思想史等领域,对于重构19世纪早期的中国史是一部必读之作。──盖博坚(R. Kent Guy)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历史系教授
这是一部卓越的、为学界所亟需的着作,对于所有研究晚期帝制中国史和早期现代全球史的学者而言都是一部必读之作。──吴劳丽(Laura Newby)荷兰莱顿大学教授
作者清晰地论证了清朝统治精英如何积极参与知识与世界观的建构,本书对于推动清史的研究可谓一大贡献,也有助于重构我们对西方帝国主义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理解。──陆德芙(Jennifer Rudolph)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执行董事
本书打破了天下与朝贡体系的传统解释模式,将文化史、思想史与地理学、政治学、对外关系的研究融为一体。──《中国研究书评》
作为对中国忽视对外关系这种陈旧观点的回应,本书不仅做出了全面的修正,而且提供了思想史层面的叙事重构,由此产生的方法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清代政治史研究的其他领域。──《中国学报》
本书对清朝地图学、地理学和词典编纂学的多样化模式,及其如何拓展对早期现代世界的认识的讨论,即使是中国研究领域之外的学者也能从中获益良多。──《东亚研究书讯》
作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具有说服力的清代对外关系史专着,检视了1757年至1860年间朝廷了解和认识英属印度的过程。书中分析了边疆政策与对外政策在一个多民族帝国中的紧张关系,为关注亚洲的国际关系学家和历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分。──美国《选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