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年羹尧,雍正称他为「功臣」、「恩人」、「千古君臣知遇榜样」,
为何在一年内被定九十二款大罪,最后死于雍正帝手里?
──君与臣,其复杂深刻的关系,往往就体现在「人情事理」之中。
年羹尧是清代中前期的重要大臣,在现代影视剧上镜率颇高,也因此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一些程式化的形象,如武艺高、功劳大、个性张扬跋扈等等。然而,历史上的年羹尧并不是个简单的脸谱化人物,他四十七岁的生命虽然不长,然而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功大罪的人生经历,却颇能令后来人感慨嗟叹;他与康熙、雍正两位君主,以及同时代许多着名人物,都有复杂深刻的关系,并由此而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而这种复杂与深刻,往往体现在人情事理的细节当中──
年羹尧到底做错了什么?雍正为何一定要置他于死地?
《年羹尧之死》从新颖的角度,围绕着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关系的演变历程,从新颖的角度,立体而真实地展现年羹尧与雍正的性格;更根据奏章、信件、黄帝朱批等珍贵史料,加以对史实细节的深入刻画与剖析,结合时代背景、制度设计、社会心理、风气好尚,通过古今同理的人情世故与逻辑推理,做出细致的历史推断,为年羹尧大起大落的一生下了新的註解。
名人推荐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研究员 郑永昌
国立台南大学文化与自然资源学系教授 邱丽娟 ──推荐
好评推荐 「郑小悠女士大作以档案文献出发,并未囿限于史料的束缚;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却不拘泥于学术论着的表达形式。全书文笔流畅生动,文字洗练,揉合了时下的网路语言或通俗俚语,更使人亲切可读,雅俗共赏。作者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鞭辟入里;论述人物背后的大历史,又能深入浅出,以简驭繁。全文既兼顾学术的客观性,也体现史学家的想像力,驰骋纵横,全书两百余页,彷彿为读者展开另一出清宫大戏。」── 郑永昌(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研究员)
「历史普及读物不容易写,既要有趣,又要扎实,还要引发思考。小悠的作品,达到了这样的要求。」──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雅俗共赏,神形具备。」──张帆(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春荣秋叶落,古语剪灯香。妙手追前史,殷鑑念尤长。
《年羹尧之死》──一位轰动朝野的人物史话。」──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