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记得求学时代最常购买的书籍之一就是法典类,当时对法律懵懵懂懂,看到艰难晦涩的法条也曾想像过,如果里头有清晰好懂的附註就太好了。没想到,这个愿望在多年后诞生的小法典系列得以实现,虽然身分已从读者变成写书人,犹记得当年头疼的感觉,所以在撰写这本小书时,一直提醒自己,要以清晰好懂的方式,帮助读者踏入公司法这个规范繁杂的领域,成为读者理解公司法的入门砖跟好帮手。
撰写小法典的过程比想像中繁复,公司法的法条太多,解释函令也是,若一个人独力完成这本法典,可能会编到地老天荒。说起来也是因缘际会,时逢107年公司法的大改造,先跟学弟李诚合着了公司法修法最前线,过程相当愉快,于是这个组合就一路存续到公司法小法典上头了,李诚的高效率和好沟通,让合作上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繁复,也让这本小书得以如预期中问世,实感幸运。
本书的设计上,因应每条条文的重要程度及难易度,设有解析、名词解释、要件分析、实务见解等不同环节,并用可爱生动的猫咪图示与图表,帮助大家理解条文操作必须要知道的基本概念及延伸问题,而107年大修法之后,内容的撰写上,为避免繁琐,也把立法理由融入到解析的相关内容中,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
也为配合本书的撰写目标,内容设计上,初入门的读者可先单独阅读本书,快速综览公司法的全貌;而若是已学习一段时间的读者,则可以搭配教科书或参考书,借以釐清基本概念,以及整合公司法体系。公司法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如何从繁复的法条中整理出脉络及对应的争议问题,相信这本书可以让大家尽速跨越那道入门的障碍线。
本书得以问世要感谢的人很多,包含合作的搭档李诚学弟、学稔的主编晓玉学姊、责编尚易等,还有热情襄助我许多资料的同学、朋友,以及在赶书期间给予我支持的家人,谢谢你们的帮助,让我可以好好的完成这本书,真心感谢。
撰写法典是个特别的经验,过程中我彷彿回到当年刚念大学的时候,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阅读整理,只是比起当年的惶惑无知、囫囵吞枣,如今的我已经能从那些看似艰难的文字排列组合里,看清背后运行的脉络、动机跟机制,接着自然的理解、连结并书写,这是当年刚学公司法、在图书馆里勐K书本的我,完全想像不到的。分享这段经验,如果是对公司法感到陌生、恐惧,或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希望你能给公司法一点时间,透过本书逐步了解它,很多看似没有用的努力,是要到开花结果的那天,我们才能见到它的美好与灿烂。
学习法律仰赖的是时间的投注和不断的思考辩证,每个人学习法律的初衷或许不同,但希望我们都能一直保有对知识的热忱、灵活的思想跟一颗宽容的心。
不住前行,也越来越好。
齐轩
2019年
写于台北
讲到法典,大概是每个法律人最熟悉的那本书吧。回想起大学时,我最喜欢的科目就是公司法,我的商事法法典也从我准备考试开始,一路陪着我走过了国考、各大法研所考试、甚至是在就读研究所期间,我也依旧使用着那本充满笔记,及各种小图示的法典。直到去年七月,公司法迎来史上最大的修正,那本法典终于不再堪用,加上工作后也比较少再使用它,只能将它收藏在房间角落,偶尔拿起来翻开时,还会想起那段跟国考奋斗的日子,看着书上一笔一划,彷彿看见当时一心想成为律师的自己。
这本图说公司法跳脱了传统的法典形式,以活泼的图案、直接的说明,让读者理解公司法的条文到底想表达什么,也希望大家在阅读之余,也能感受到公司法的有趣之处。
最后,这本书的诞生要先谢谢齐轩学姊,跟学姊合作总觉得安心,每每看到学姊的文字,都让我鞭策自己,要提供一样好的内容,才能让读者对公司法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想先谢谢齐轩学姊。也很谢谢学稔的主编晓玉学姊,以及责编尚易,谢谢你们一直容忍我的迟延给付,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忙。也谢谢把这本法典带回家的你,希望这本法典也能陪你度过那些国考的青春岁月。相信自己、坚持下去,走过的路都会是值得的。
李诚
2019
写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