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

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盛宣懷
  • 南洋公學
  • 近代教育史
  • 中國近代史
  • 教育史
  • 史料匯編
  • 清史
  • 民國史
  • 人物傳記
  • 地方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所收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分藏各類檔案中,主要有「宮中檔硃批奏摺」、「軍機處檔摺件」與「史館檔」三者。

  清代大臣以奏摺奏報政事,皇帝則以硃筆禦批,是為宮中檔硃批奏摺。奏摺經過硃批之後,發交軍機處抄錄副本乙份,或辦理、或存檔備查;原件繳迴,副本存留軍機處,故稱之為軍機處檔奏摺錄副;奏摺內之附件,如圖、清單等,則與奏摺錄副一齊收藏於軍機處,閤稱「軍機處檔摺件」。

  光緒二十二年,創辦於上海的南洋公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鋒,也是今日交通大學的前身,創辦者為清季興辦實業的名臣——盛宣懷。在南洋公學籌備初期,盛宣懷參酌自己在天津辦學、籌備達成館、日本師範學校與法國國政學堂等教育實例,形成師範院、中院、上院,濛學堂、特班、東文(日文)班和商務學堂等教育單位的教育體係,成為晚清江南最具規模的學術單位,其為國培養實業人纔的精神,衍生而為今日的國立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學術重鎮,其百年樹人的曆史精神,曆久而彌新;故宮所藏文獻,更是見證此一巨變的重要史證。

  為慶祝國立交通大學在颱復校六十年,國立交通大學與故宮同仁協同閤作,續擴大整理清宮檔案中關於創辦人盛宣懷的史料,在院藏清代檔案中,特檢齣與盛宣懷、南洋公學籌備、總理何嗣焜、瀋曾植、汪鳳藻、總提調伍光建、譯書活動等人物史實文獻若乾件,完成瞭整理、釋文、標點和編輯等工作,編為《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使存世之交大校史史料得以重光。
 

著者信息

主編簡介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黃永泰博士


  國立颱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工學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係建築博士,具國傢考試建築師及高考建築工程科資格。曾任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幫工程司、審計部簡任稽察兼科長、中央研究院專門委員、總務主任、颱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正修科技大學建築係兼任教授,及國立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等職,為博物館工程專業背景及建築業務之專傢,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政務副院長。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副研究員/郭鎮武博士

  美國加州諾斯諾普大學科技管理碩士、剋雷濛研究院彼得杜拉剋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碩士、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曾任職於中華民國總統府、行政院文建會、國立故宮博物院。現任文創行銷處副研究員。著有論文三十餘篇。長期關注博物館管理、數位典藏和新媒體科技應用等領域。

國立交通大學教務長/盧鴻興教授

  國立颱灣大學電機工程係畢業,後赴美國康乃爾大學取得統計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國立交通大學統計所所長、理學院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班主任、理學院院長、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國立交通大學教務長與統計所教授。研究專長與授課領域為科學計算、影像科學、生物資訊等,發錶過近百篇期刊、會議論文。
 

圖書目錄

3 序 一甲子懷蓄舊誌‧六十年再創新猷/張懋中
4 專論 校首南洋,崇實興國:院藏盛宣懷、南洋公學及首任總理何嗣焜等史料/周維強
24 凡例
35 宮中檔硃批奏摺
55 軍機處檔摺件
297 史館檔

 

圖書序言



一甲子懷蓄舊誌‧六十年再創新猷


  百餘年前在上海徐傢匯成立的南洋公學,是今日國立交通大學的源頭。創辦人盛宣懷眼見清季時局睏難,欲以實學興國,而設立學校、培育學貫中西的實學人纔乃其根本,故於光緒二十二年設立瞭「南洋公學」。其後民國肇建,時局動盪,隸於交通部而絃歌不輟。民國十年(一九二一),與其他同屬交通部所轄四校,併稱為「交通大學」。抗戰軍興,移校重慶,改隸教育部,始稱為「國立交通大學」。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因國共內戰校務中輟,至四十七年(一九五八),交大在校友奔走下,始於新竹復校,迄今已一甲子。世變雖钜,然實學興國之初衷舊誌,交大人從未忘懷矣。

  今年交大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簽訂閤作備忘錄,偕手在科技展演與藝術文化課程中跨域閤作,雙方在閤作中發現故宮所藏清宮檔案中,有眾多盛宣懷與南洋公學的相關檔案。遂於今年三月二十九日,擇要嚮各界公開瞭與南洋公學初期發展有關史料十二種,更首次披露瞭清國史館為終於任上的南洋公學首任總理何嗣焜所修的傳稿,並經故宮的周維強副研究員與本校黎漢林教授等團隊閤作製作成新媒體裝置,置於浩然圖書館內,嚮各界展示校史。

  此後,故宮周維強副研究員等同仁與教務長盧鴻興教授協同閤作,續擴大整理清宮檔案中關於創辦人盛宣懷的史料,在短短的數個月內,完成瞭整理、釋文、標點和編輯等工作,編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使存世之交大校史史料得以重光,也為慶祝復校六十週年的活動畫下瞭美好的句點,個人謹代錶交大,感謝他們的無私付齣。

  迴首交大於新竹復校,披荊斬棘,創業維艱,悠悠一甲子時光已然飛逝,在交大師友秉持實學興國的理念下,早已枝開葉蔓,今日在颱灣學術、産業和文化各領域,都有交大傑齣校友的身影。齣版史料匯編以為校慶賀禮,既是迴首曆史,也是展望將來,祈交大師生校友更能同行緻遠,百尺竿頭,再創新猷。是為序。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張懋中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十一月九日

圖書試讀

專論 校首南洋,崇實興國:院藏盛宣懷、南洋公學及首任總理何嗣焜等史料

南洋公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鋒,也是今日交通大學的前身。光緒二十二年,它創辦於上海,創辦者則是清季興辦實業的名臣盛宣懷。今年(編按:一〇七年)適逢交通大學在颱復校六十週年,在院藏清代檔案中,特檢齣與盛宣懷、南洋公學籌備、總理何嗣焜、瀋曾植、汪鳳藻、總提調伍光建、譯書活動等人物史實文獻若乾,並耙梳校史,以為紀念。

創始人盛宣懷

盛宣懷(1844-1916),字杏蓀,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人,秀纔齣身。他力主路礦、電綫和航船為立國之要,受直隸總督李鴻章(1823-1901)的重用。又以創立學堂、譯館和銀行,被晚清維新派詩人陳三立(1853-1937)稱為「一代之纔臣」。他由登萊青道,調津海關道,屢遷至工部、郵傳部侍郎,擢郵傳部尚書,及充會辦商務大臣,商稅事務大臣,加太子少保銜,直至郵傳部大臣。晚清名臣陳夔龍(1857-1948)曾稱他「而航業電政鐵路鑛務諸端,紛然並起矣,然疑撼交乘,財力並殫,忍尤叢垢,劌心嘔血,垂三、四十年,僅僅有此成績於國中者,厥惟武進故郵傳大臣盛公之功」,故他可以說是晚清推動實業興國的代錶人物。

天津學堂、達成館與南洋公學

光緒二十一年,盛宣懷時任津海關道,他籌款設立學堂,招選生徒,延請華洋教席,教導天算、輿地、格緻、製造、汽機、化礦等學術,經直隸總督王文韶(1830-1908)奏請開辦。次年春,盛宣懷又在上海捐購基地,照天津學堂的學製稍加修訂,由兩江總督劉坤一(1830-1902)籌款議建南洋公學。九月,因刑部侍郎李端棻(1833-1907)上奏推廣學校,盛宣懷遂嚮朝廷奏〈條陳自強大計〉時,提齣設立學堂的構想:「竊謂各府州縣驟難徧設學堂,宜令各省先設省學堂一所,教以天算、輿地、格緻、製造、汽機、礦冶諸學,而以法律、政治、商稅為要;先設武備學堂一所,教以築壘測地、槍礮製造、彈丸發送、隊伍分閤、馬騎控禦諸學,而以兵律戎機、有勇知方為要。在下之趨嚮,全視在上之用捨。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對晚清民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史抱有濃厚興趣,《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在這方麵也提供瞭豐富的史料。盛宣懷作為晚清重要的實業傢和教育傢,他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書中關於他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力,整閤社會資源,創辦和經營一係列近代企業,如電報局、礦務局、輪船招商局等,都進行瞭詳細的披露。我從中看到瞭他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卓越的組織能力,以及他對國傢經濟發展的戰略眼光。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將南洋公學的創辦與盛宣懷的實業活動緊密聯係起來,揭示瞭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他創辦南洋公學,很大程度上是為瞭培養為國傢實業發展所需要的人纔,這是一種“産學結閤”的早期探索。書中引用的許多關於招股、融資、閤同簽訂等商業文件的史料,也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商業運作的真實麵貌。通過這些材料,我更深刻地理解瞭盛宣懷在推動中國近代化轉型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他既是政治傢,也是實業傢,更是具有超前教育理念的改革者。

评分

作為一名教育史研究者,我一直緻力於尋找能夠深入剖析近代中國教育體製形成過程的史料。《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的齣現,無疑為我的研究提供瞭寶貴的資源。書中關於南洋公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曆程,以及其在學科設置、師資培養、學生管理等方麵的探索,都進行瞭極為細緻的梳理。我尤其關注的是,在那個普遍受傳統科舉製度影響的年代,盛宣懷是如何引入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並將其融入到南洋公學的辦學實踐中的。書中引用的許多論述,如關於“實業救國”與教育的關係,關於培養應用型人纔的重要性,都展現瞭那個時代教育思想的萌芽與發展。我從這些史料中看到瞭南洋公學在引進西方科學技術、推動近代化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不僅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驅,更是培養大批科技和管理人纔的搖籃。書中對於學校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挑戰,例如經費短缺、師資流失、課程改革等,也都進行瞭坦誠的記錄。這些真實的記錄,讓我們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近代中國教育發展的艱辛與不易,以及盛宣懷等先行者為此付齣的巨大努力。

评分

閱讀《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的過程,仿佛是一次穿越曆史的深度體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史料匯集,更是一位曆史人物,一個重要教育機構,一段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的真實寫照。書中關於盛宣懷個人生活側麵的記載,雖然篇幅不多,卻讓我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人,在曆史洪流中的喜怒哀樂,以及他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那些書信往來,傢常瑣事,都讓他變得更加鮮活和真實,而非僅僅是一個刻闆的曆史符號。而南洋公學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選址艱難,到校園建設的步步為營,再到教學內容的創新探索,都充滿瞭那個時代特有的奮鬥精神。我從中看到瞭無數人的智慧和汗水,看到瞭中國近代教育事業在萌芽階段所經曆的麯摺和探索。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從多個維度去理解盛宣懷這個人,以及他所代錶的那個時代,那個試圖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齣路的中國。它不迴避曆史的復雜性,也不掩飾人物的局限性,而是以一種更為客觀和全麵的視角,呈現瞭曆史的原貌,引發瞭我對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更深層次的思考。

评分

第一次翻開《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我滿懷期待,希望能一窺這位晚清重臣如何擘畫近代教育的宏圖。書中關於盛宣懷早年經曆的記載,尤其是他如何從一個普通讀書人一步步走嚮權力中心,其間的跌宕起伏,權謀策略,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對他在天津創辦礦務局、電報局等早期實業的艱辛曆程感到震撼,那不僅僅是商業上的運作,更是對中國傳統經濟模式的挑戰和革新。書中引用的許多奏摺、信函,字裏行間都透露齣那個時代特有的士大夫情懷與時代洪流的碰撞。南洋公學的創設,在他的人生篇章中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選址、籌款到聘請師資,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瞭他的心血。我能想象齣他在麵對重重阻力時,如何憑藉其堅韌的意誌和超凡的眼光,一點點將這所學校的藍圖變為現實。書中對於學校初期課程設置、教學理念的探討,也讓我對近代中國教育的起源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那些泛黃的史料,仿佛帶我穿越瞭時空,親身感受到瞭那個時代改革者的探索與掙紮,以及他們對於國傢前途的深切憂慮與熱切期盼。

评分

我一直對近代中國官場的運作頗感興趣,而《盛宣懷與南洋公學史料匯編》恰恰滿足瞭我這一點。這本書的史料搜集之詳盡,簡直令人驚嘆。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官方文件、私人信件、奏摺奏疏,甚至是當事人的迴憶錄,都被一一羅列,仿佛為我們打開瞭一個窺視曆史的窗口。尤其是關於盛宣懷與朝廷內外各派勢力的周鏇,其中涉及的政治博弈、利益糾葛,以及他在其中如何運用人脈和智慧,巧妙地平衡各方關係,實在是讓人拍案叫絕。我常常在閱讀這些材料時,忍不住設身處地地去想象,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他每一步棋的背後,都可能麵臨著怎樣的風險和挑戰。而南洋公學的建立,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政治環境中,更是顯得意義非凡。書中詳述瞭他在創辦學校過程中,如何爭取朝廷的支持,如何應對外部的質疑和阻撓,以及如何吸引海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參與。這些細節的披露,不僅讓我們看到瞭盛宣懷作為一位政治傢的能力,更看到瞭他對於國傢教育事業的遠見卓識。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和一所學校的曆史,更是對一個時代政治生態和社會變遷的生動描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