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不得每只猫的名字

我记不得每只猫的名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大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词家 #葛大为 #夜行忧郁的动物 #痛楚的收集者 #小王子离开以后原地等候而老去的狐狸 #睽违8年最新文字作品 他待人淡薄 痛恨被操控 他常常咎由自取 他记不得每只猫的名字 但却记得相遇时的忧伤 他不是猫 又或许 他就是猫 - - - 90篇散记的时间 他等一个人进入生命 告诉他真正的名字 Tag他,他会说好 陈奕迅〈我们〉张惠妹〈连名带姓〉徐佳莹〈你敢不敢〉杨乃文〈离心力〉刘若英〈听说〉家家〈家家酒〉……天王天后御用作词家葛大为,写别人的故事总是简单得多,他还在找一个 #hashtag,标註自己。 《我记不得每只猫的名字》,是葛大为对自己的认识、对情感的碎念,也有对生与死的淡淡的、慵懒的忧郁。套句他的话,他是狗派的,但本质上(愈来愈清楚地)活成了大猫(贴合他生而为狮子座……)。 猫在熟悉的地方留下自己的气味记忆,他在文字中涌出自己不认识的那面,并在命运的溺水瞬间手足无措,留下一篇篇事后理毛的散记。 本书特色 ‧唱片设计、金曲奖28+29主视觉设计颜伯骏,操刀封面设计 ‧90篇散文、诗与絮语,架构葛大为内心,抗拒又渴望的世界 名人推荐 五月天阿信、吴青峰、周笔畅、徐佳莹──猫手专文推荐 五月天玛莎、田馥甄、艾怡良、李宗盛、李焯雄、贝莉、 范玮琪、陈建骐、许含光、许茹芸、黄子佼、黄韵玲、 杨乃文、刘若英、蔡健雅、颜伯骏 ──喵呜齐声推荐(按姓名笔画排列) ■一起学猫叫 「……时间还会带我们去什么地方呢?你期待吗?」──五月天阿信 「这些明明都在我们人生中,但我们看不见。」──吴青峰 「在葛大的文字面前,我是永远的粉丝」──贝莉 「何必要改变别人呢,这样的他或许更快乐。」──周笔畅 「猫只留下气味在牠愿意留下的角落,而这本书就是可踏的气味。」──徐佳莹 「沉稳而坚定,用文字轻轻柔柔地梳理我肮脏的毛发。」──许含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葛大为


  歌词创作人、资深音乐企划、文字工作者、作家。

  以蔡健雅〈说到爱〉、张惠妹〈连名带姓〉入围第23、29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以电影《后来的我们》主题曲〈我们〉入围金马奖原创电影歌曲。歌词作品:徐佳莹〈你敢不敢〉、杨乃文〈离心力〉、刘若英〈听说〉、家家〈家家酒〉等数百首,个人文字作品《左撇子》、《温柔的杀手》等。  

  IG:@lyricist.dk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我不是猫。
  我跟猫距离很远,也并不特别爱猫。
  很多朋友说我像猫。

  我养狗,爱狗,自认跟狗心意相通,但自从被朋友说个性像猫的时候,我开始想,是吗?从星座来说,的确,我是只大猫。

  我不爱猫的冷淡,但我常常待人淡薄。我无法控制猫,我也痛恨被操控。我看不惯牠们的咎由自取,但那彷彿我的人生写照。我甚至记不得每一只见过猫咪的名字,每一次相遇都得重新经历陌生的试探。就像分裂的我总是涌出我不认识的那面,然后在命运的溺水瞬间手足无措,留下一篇篇事后理毛的散记。

  ⋯⋯好吧。
  我是猫。

推荐序

讨厌的实习生

五月天阿信


  那是小齐哥《爱像太平洋》
  每天都要从压制场出货一万张的年代。

  我才刚下课。
  穿过灰扑扑的建造中的昆阳站,
  小径绕向栋不起眼的大楼,
  沿着一楼的新学友书局,弯进大楼门口。

  上了楼之后,
  左手边是魔岩,右手就是滚石唱片,
  巨大的办公室电话响起落下,
  忙碌的宣传企划经纪人们,
  没有时间瞧你一眼。
 
  「我在滚石 我很重要」,
  斗大的字体,挂在墙上,
  还是大学生的我,犹如误闯战场的屁孩。

  偶尔被召唤到这里开会的我,
  坦白说,没有什么我很重要的感觉或错觉,咦。

  这个大人的办公室里面,
  偶然间会看到另外一个屁孩,
  他们叫他「葛大」。

  葛大是有多大?
  一样是生涩的表情,
  一样背着一个破书包,
  但为什么这个屁孩可以穿梭在这些大人之间?

  而且奶茶、静茹⋯⋯天后们都很喜欢他,
  慢着,如果苏慧伦也是这样的话,
  我会开始有点讨厌这个家伙。

  -

  故事的后来⋯⋯
  嗯⋯⋯,我在写这篇序文前上网查了一下,
  这家伙已经变成「资深企划」、「天王天后御用作词人」、「文字创作者」了,
  他不是还是那个讨厌的实习生吗?

  不知不觉中,
  我已经在电台中、串流中、包厢中、戏院中⋯⋯
  听过、唱过,无数他为天王天后市井小民捕捉
  的流转的心情。

  当初的实习生,
  变成了一整个华语世界难以略过的存在。

  这是实体唱片卖出一万张就是奇蹟的年代,
  昆阳站已经完工十九年的年代,
  这是只要你有本事,就能变得很重要的年代,
  这是屁孩早已变成大人,心里却还是个屁孩的年代。

  时间还会带我们去什么地方呢?
  你期待吗?

我记得你的名字

(号称本猫的)吴青峰


  好特别。
  好特别的写作形式,
  好特别的语言,
  好特别的思想。

  最特别是,
  这些明明都在我们人生中,
  但我们看不见。

  好吧⋯⋯
  你是猫。
  而我记得你的名字。

属于他的释放或救赎

周笔畅


  一天夜里,我把车停在路边,打开已经存在手机里有一段时间的文档,伴随着透过车玻璃的路灯读了起来。

  文档里记录着一些对世间的感触,对过去的遗憾或不舍,对自己的反省与期许,对现象的小抱怨,有些像是无病呻吟,有些会想与之争辩一番,有些却也会让自己陷入沉思,时间突然跳转到我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那是二○一七年五月,我因为需要拍摄《耳鸣》的MV而再次去到久违的台湾。那天是午餐,我们约在信义区的一家日本料理店,餐厅有点隐蔽,花了点时间才找到了正门。进门后还没等服务生带位,我已扫视了整间餐厅,看见不远处有个人坐在一张大桌的一角,便确定是他。走进打招唿,他起立,看起来的身形与我想像中一样。已与他合作了几张专辑,虽然不曾见面,但也不太幻想过他的长相。只是因为《Running away》的词,突然有瞬间觉得他应该是一个有着宽厚肩膀的人。

  寒暄着点完餐后,大家聊着。好像也不是一个话多的人,更多的时候都是我身边的同事问,他回答。说到感兴趣的话题语气会稍微有点变化,但依旧有条不紊地吐字,淡淡的。

  开始注意到他的时候是因为徐佳莹的歌,之后便发现很多我喜欢的词都是来自他。好像与他这个人也没有什么违和感,透露着一丝懒散忧郁,好像某个地方有个小漩涡,但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除了约词,与他的联系并不多,但他就是能从每次约词的间接交流中发现你的变化。就像最早他给我写的词中:「我们有很多不同 我们偶尔少联络」,但只要有一瞬间牵动了,就会温暖彼此心头。我的上张专辑《Not Typical》应该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

  看着这份文档,我总是有股想要与他交谈的冲动。好吧,其实是骂醒他的冲动,可能是因为狮子都是夜里的大猫的缘故(※),总有着一份不必要的悲哀。但想想,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时候。他把有些脆弱慷慨地与大家分享,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何必要改变别人呢,这样的他或许更快乐。或许是属于他的一种释放或者救赎。进入社会的我们压力已经这么多,不需给人再增添一份,陪着就好了。

  羡慕文笔精采的人,能把自己所想的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份文档也是一份纪念册吧,纪念于当时的心情与感悟。写着写着感觉好像是自己要出版一样。不不不,这份文档是属于葛大为的《我记不得每只猫的名字》。

  ※ 编注:葛大为的星座为狮子座,同为猫科动物,有人称狮子为大猫

跟着他内心的气味

徐佳莹


  要替葛大写序是不简单的事,认识以来,总觉得在文字宇宙里的他,和实际相处起来是有断层的。

  多少都以仰望老师的角度,有点敬畏又崇拜地互动着,太聪明又细腻的创作者前辈⋯⋯兼具孤傲不群的神祕感与插科打诨的天生神力,总是让我甘愿隔着一段固定的距离(太怕被看透)尽可能向他靠近。

  大概有点类似针线情。
  葛大的观点常常像我得过且过思绪线团里的一根针,领我穿绕,给我方向。他写的歌词,和说的话像带刺的猫舌般梳理着城市中打结的心。过程会有的那点穿刺、不适是他独门祕方,连自己的心都舍得刺穿,好像出手不够狠、死得不够透就白费力气挣扎了。一缝一补后无论是修复伤口还是在心底绣出繁花,都是大工程,就算爱和流浪都是咎由自取也继续,为了练就优雅抓地而不断从高处坠落。

  猫只留下气味在牠愿意留下的角落,而这本书就是可踏的气味。
  我喜欢跟着他极为内心的踪迹。
  流浪着却更安逸!
  看似冒险其实平静,也真实。

被不想当猫的人看穿

许含光


  「我是猫。」

  常常在朋友面前脱口说出这句看似无厘头的话,众人傻眼猫咪,但其实这是我又不经意凝视一个黑色团块时的神祕救命咒语。而当陷入一些难以应对的囚徒困境,也常用「因为我是猫」来做诚实礼貌但任性的逃避。我不是在装可爱,只是希望对自己宽容点,之余,这世界也能稍微包容我的一切。

  小时候家里养狗,我爱那个我最好的朋友,总希望自己以后也能给这个世界或至少一个人一些宽慰,像他给我的那样。从来没想过这辈子会养猫,甚至试图当猫。狗狗走了,我也在一次次善意或恶意的交换后,变成了一只自私幼稚的猫,用猫来自圆其说,猫得理直气壮。

  一天下午,伤口痛了,当我又想亡羊补牢地舔拭并责怪这世界时,收到了葛大的书稿。
  这只大猫,沉稳而坚定,用文字轻轻柔柔地梳理我肮脏的毛发。
  说来惭愧,想当猫的人被不想当猫的人看穿,只好努力地对这世界表达一些歉意。
  谢谢葛大。

 

图书试读

【内文节选一】
 
连名带姓
 
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过」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只好轻轻问一声,⋯⋯「喔,你怎么还在这里啊?」(苦笑)
 
后来谈的爱彷彿都不是爱,且爱且走的下场,心里身体都不诚实。几段短暂的流转回忆起来竟都事不关己。
 
也不是消息刻意要这么灵通的,就好像等待签收的包裹,默默就躺在了自己的家门口,何况还有该死的直觉助阵。
 
再见面还在犹豫该怎么称唿呢,明明这些年的各自的传闻都还桎梏着彼此,那是种多么微妙又尴尬的熟悉。我们都过得不简单。怕一开口就提及了自己不应该知道的,或许也是还未从旧情中假释的自己,不想万劫不复;「连名带姓」以你的名字唿唤你,虽然陌生地残酷,这也是不想再打扰、最为有礼的谎吧。
 
简而言之,后来的每一次见面练习,都是「我假装不知道你假装不知道我还在等你」。但也许这辈子我们都只能就事论事了。
 
【内文节选二】
 
分手的第-1天
 
天气好。
 
比我爱你更难启齿的话。
我不爱你了。进入最后彩排。
红绿灯突然让我晕眩。
拥有选择权的人未必就是赢家。
 
我如常电话讯息跟你问候,
在脸书留言不及义的回应。
你幸福地毫无察觉我阴险的计谋。
只是你连笑都让我烦恼。
 
多希望下场雨折腾折腾这城市里的所有人,
顺势就能来场激烈的争吵,
那样转场后的分手也就看似合乎逻辑。
我渴望自由的欲望也就能够免罪了。
 
只能怪天气太好了,
和平也太过表面,
你也只是习惯不断包扎自己,
变成了窒息的茧。
我也只是再忍不住饰演浪漫的骗子,
活在爱情这慢性病里。
 
言之有物的理由不如那句没感觉了。
我期待明天的正式上演。
只盼你别抢先一步,
我还有些许爱你所以悲剧英雄才留给你演啊。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