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已不再重要,為什麼美國反而更加優惠颱灣?
當貿易戰、技術戰、金融戰都遏製不瞭中國崛起時,就是美國希望兩岸發生戰爭的最佳時刻瞭。
美中關係已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這場對抗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隻是大國競爭的必然悲劇。
過程中隻有現實利害,沒有道德可言。
把颱灣推嚮一場戰爭,是美國牽製中國發展的最後一張王牌,
也是引爆修昔底德陷阱的最佳理由。
颱灣戰略專傢告訴你如何看懂美中對抗、看懂兩岸紛爭,看懂颱灣未來! #颱灣會成為「戰爭代理人」嗎? 過去五百年,有十六起崛起強權挑戰統治強權地位的例子,其中十二起競爭以戰爭告終。重要的是,他們雙方其實都不想戰爭,但戰爭仍然發生,原因在於第三者的發起事端。
颱灣,是美國牽製大陸最有效,也最危險的一張牌,美國捨得不用嗎?
#中國崛起,世界勢力洗牌 中國大陸提齣另一種有彆民主政治的崛起方式,並在世界各地擴張經濟與軍事的影響力,包括南海造島、租藉印度洋港口、在非洲建立軍事基地等,「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吸引瞭不少發展中國傢靠攏,現在G7中的義大利都已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美國全球老大的地位已受到威脅,美國建立的全球秩序、經濟規範也已被破壞,這讓美國必須不擇手段抑止中國的崛起。
#貿易戰從來不是貿易問題 貿易是國傢經濟的保障,軍事是為瞭保障貿易必備的能力。能製定全球規則者勝,所以美國為什麼一定要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為什麼一定要防堵華為占領全球5G市場?大國之間的戰爭,在直接軍事交鋒之前,早已透過其他方麵的鬥爭,開始打得如火如荼瞭。
#2025至2030年間是中美戰略競爭的關鍵期 2030年之前,中國在軍事實力及軍事技術上都可能超越美國,2018年5月,美國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2018年8月,中國與東協舉辦首次聯閤軍事演習。雙方的戰備勢力範圍愈來愈大,颱灣早已被包圍在戰火之中。雙方會不會重蹈「修昔底德陷阱」的覆轍?颱灣又將如何自保?
#颱灣是中國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為什麼歐巴馬不打颱灣牌?為什麼印度和南海都不會是引發美中開戰的導火綫?美國要不要打颱灣牌?何時打、如何打?在美國的潛颱詞已由「不必怕,我會修理它」轉變到「不必怕,我會賣武器給你」時,颱灣在這場棋局裏,能如何從棋子變成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