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学人:100食物大发现

小小科学人:100食物大发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am Baer, Rachel Firth, Rose Hall, Alice James, Jerome Martin
图书标签:
  • 科普
  • 儿童
  • 科学
  • 食物
  • 营养
  • 健康
  • 趣味
  • 探索
  • 发现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00% 你一定想跟朋友分享的图解酷知识!
一页就解答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食物大惊奇!

  吃太多糖会让你变得暴躁易怒!
  被人吃掉的鲨鱼,其实比鲨鱼吃的人多好多倍!
  带榴槤不能坐公车?
  讨厌吃某种蔬菜,祕密其实藏在DNA里?
  乳牛想睡的时候挤的奶,你喝了也会想睡觉?


  快来跟着小小科学人一起探索,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奇妙的能力;
  知道哪些不同的食物搭配着吃会更美味;
  看看为什么有些人吃泥巴、啃金属、喝虫咬过的茶叶泡的茶?
  为什么果酱里要加木屑?所有你不能错过的食物的奥祕,全都在这本书里!

  食物知识轻松学,一个主题只要10分钟! 100%是你想跟朋友分享的图解「食物」酷知识! 整理人与食物的过去与未来, 从人类感官、历史、文明、地理、食安……各个层面, 列出100件你不能不知道的有趣食物大发现。 一页解答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食物大奥祕!

  ◎为什么红色的食物会让人想吃?
  ◎偏食的原因其实就藏在DNA里。
  ◎细菌可以让你中毒,也可以让食物好吃。
  ◎墨西哥卷饼和哥伦布有什么关系?
  ◎地球其实没有粮食短缺的问题?
  ◎不用加糖,柠檬也可变甜的。
  ◎未来的汉堡肉可能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

  所有跟食物有关的重要知识、最新发现, 全都在这本书的可爱插图、趣味图表、幽默对话中!
 
少年探秘者系列:宇宙的奥秘与地球的脉动 一本关于浩瀚星辰、地球深层结构以及生命起源的史诗级科普读物。 卷一:群星的低语——我们身处的宇宙剧场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超越想象的星际漫游。我们不再聚焦于熟悉的日常生活,而是将目光投向那无垠的黑暗,去聆听来自宇宙深处的“低语”。 第一章:光年之外的旅行者 本章深入探讨恒星的诞生、演化与死亡。我们将解构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揭示氢如何转化为更重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如何通过超新星爆发(Supernova)播撒到宇宙空间,成为构成行星和生命的基石。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类型恒星的生命周期,从红矮星的漫长燃烧到蓝巨星的壮丽终结,以及中子星和黑洞这些宇宙中最极端天体的物理特性。 第二章: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幽灵 现代宇宙学最大的谜团——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本章得到细致的剖析。我们通过引力透镜效应、星系旋转曲线等观测证据,来“感知”那些看不见的物质与能量。探讨当前主流的宇宙学模型(如Lambda-CDM模型),以及科学家们如何设计精密的实验,试图直接捕捉暗物质的粒子,并理解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本质。 第三章:系外行星的伊甸园 人类对“我们是否孤独”的追问从未停止。本章聚焦于系外行星的发现技术,从早期的凌星法(Transit Method)到多普勒频移法(Doppler Spectroscopy),细致描绘科学家如何利用间接手段“称量”和“描绘”遥远恒星周围的世界。重点分析“宜居带”(Habitable Zone)的概念,并深入介绍开普勒、TESS以及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重大发现,探讨诸如“超级地球”和“迷你海王星”等新型行星的可能性。 第四章:时空的涟漪——引力波天文学的兴起 2015年LIGO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开启了观测宇宙的新窗口。本章详细解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何预言了时空的弯曲与涟漪。我们将重现双黑洞并合、中子星碰撞的震撼瞬间,并探讨引力波信号如何帮助我们校准宇宙的膨胀速率,以及它们在探索宇宙早期阶段的潜力。 --- 卷二:地球的深层构造——生命的摇篮与地质的史诗 从浩瀚的宇宙回归到我们脚下的蓝色星球,本卷致力于揭示地球内部隐藏的宏伟结构和驱动其演化的巨大力量。 第五章:地心世界的解剖 本章采用“洋葱式”结构,层层剥开地球的内部构造。从地壳的厚度差异,到地幔的对流机制,再到液态外核的运动如何产生地球的磁场(地磁发电机理论),进行详尽的描述。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反射角度,我们如何绘制出看不见的内核与外核的边界,并讨论这些深层活动对地表环境的长期影响。 第六章:板块漂移的百年辩论与新生 “大陆漂移说”如何演变为现代“板块构造论”?本章追溯魏格纳的早期设想,并阐述了海底扩张学说、转换断层等关键证据的整合。重点解析三种主要的板块边界类型(汇聚、离散、转换),以及它们在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形成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探讨“超级大陆”(如盘古大陆)的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和生物演化的深远影响。 第七章:岩石的编年史——时间与物质的交织 岩石并非沉默的石头,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活化石。本章专注于岩石学的核心内容: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深入介绍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如铀铅定年法),解释科学家如何利用原子衰变的时间规律,为地球历史划分出清晰的年代和纪元,构建出精确的地质时间标尺。 第八章:地球的呼吸——火山与气候的古老对话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剧烈表现,其影响远超我们所见。本章探讨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及其全球气候效应。例如,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如何向平流层注入硫化物气溶胶,引发短期的“火山冬天”。反之,古代大陆漂移和岩浆活动如何通过释放二氧化碳,在数百万年的尺度上调节地球的温室效应和海平面。 --- 卷三:生命的起源与适应——复杂性的涌现 告别了无机世界,本卷将目光转向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现象:生命。我们将探索生命如何在早期地球的极端环境中诞生,并如何通过数十亿年的进化,适应并重塑了这个星球。 第九章:原始汤中的化学——生命诞生的化学谜团 生命是如何从非生命物质中涌现的?本章回顾米勒-尤里实验,探讨早期地球大气成分如何通过能量输入合成有机小分子。深入讨论“RNA世界假说”,即RNA分子如何在DNA和蛋白质体系建立之前,同时承担遗传信息存储和催化功能。探讨热液喷口、粘土表面等潜在的生命起源热点。 第十章:光合作用的革命——氧气浩劫与生命大跃进 地球生命史上最重大的环境工程——光合作用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行星的面貌。本章详述蓝细菌(Cyanobacteria)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引发“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 GOE)。分析这一事件对当时厌氧生物造成的“灾难”,以及它如何为更高效的需氧生物的演化铺平道路。 第十一章:寒武纪的爆炸——形态多样性的瞬间爆发 在经历了数十亿年的单细胞和简单多细胞生命阶段后,大约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见证了动物界基本体型(门,Phyla)的集中出现。本章探讨引发这一“生命大爆发”的可能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如氧气水平提升)和生物学因素(如捕食关系的出现、基因调控网络的复杂化)。读者将通过三叶虫、怪诞的奇虾等代表性化石,了解早期复杂生命形态的奇特结构。 第十二章:应对极端:生物如何征服不可能的环境 生命是地球上最顽强的存在。本章研究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物——嗜极生物(Extremophiles)。从沸腾的酸性温泉中的嗜酸菌,到深海热液喷口周围不需要阳光的化能合成生物,再到南极冰层下休眠的微生物。通过分析它们的分子机制,揭示生命体在应对高压、极端温度、高盐度和强辐射时的适应策略,这些策略可能为我们探索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态提供重要线索。 结语:未竟的探索 《少年探秘者系列:宇宙的奥秘与地球的脉动》以对未知世界永恒的好奇心作结。它展示了从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到单细胞生命的复杂性,整个自然界是如何通过物理定律、化学反应和时间,共同编织出我们所栖居的这个既宏大又精妙的系统。未来的探索,将继续在这些领域中,揭示更多令人震撼的真相。

著者信息

译者简介

郑方逸


  1979年生于台南市。台大农艺系毕业,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博士,主修植物病虫害与生物化学。

  长期旅居美国,现为自由译者。译有《看漫画,学DNA》、《潜意识正在控制你的行为》、《大脑骗局》等科普书籍。
 

图书目录

1.    当你还是个小婴儿……你只需要一种食物就能长大
2.    有种植物养活了地球上一半的人口?
3.    目前已知最早的食谱……是在烤箱里烤出来的 !
4.    我们品尝食物时吃到的风味……有80%来自于气味
5.    被人类吃掉的鲨鱼……比被鲨鱼攻击的人还多 !
6.    在某些地区,骆驼奶是不可或缺的救命饮品?
7.    维生素有超乎你想像的能力 !
8.    巧克力里黏黏的内馅会自我消化 ?
9.    玉米片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 ?
10.    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无法消化的食物 ?
11.    太空人最理想的早餐……是牛排配鸡蛋 ?
12.    饿的时候吃糖,只会愈吃愈饿 ?
13.    有一种神祕果可以把柠檬变成甜的?
14.    为什么切开洋葱,就会忍不住流泪?
15.    手术后嚼口香糖可以帮助复原?
16.    世界上所有可食用的植物中……我们只吃了1% ?
17.    厨师帽上的打褶数目有特别的意义 ?
18.    光是一条土司……就要花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
19.    酵母菌会在面团里「打嗝」 ?
20.    一天一彩虹,医生远离我 !
21.    你不会对食物上瘾,但会对吃上瘾!
22.    哪些食物含有铜、铁、锌?
23.    一片饼干所含的能量比炸药还多?
24.    两种致命的化学物质……也可以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调味料 ?
25.    凤梨可以帮助罪犯逃过侦查?
26.    胡萝卜原本是紫色的……后来才有人把它变成橘色 ?
27.    有一种水果的名字……被用来称唿英国水手 ?
28.    鸡如果会飞……鸡胸肉就是红肉了 ?
29.    在不久的将来 , 超市里可能会出现由实验室培养出来的汉堡肉 ?
30.    烤过的土司 、煎过的培根……有没有办法复原 ?
31.    吃豆子让人容易放屁?
32.    手帕 、散热器都是义大利面的名字 ?
33.    把不同的苹果树接在一起……才能长出最好吃的苹果?
34.    两颗甜瓜……要价超过80万台币 ?
35.    方形的西瓜是怎么来的 ?
36.    红色是让人开胃的颜色?
37.    用绿色玻璃杯喝水,让人喝起来更清凉畅快!
38.    牙齿会说故事……告诉你从前的人都吃什么?
39.    十六世纪,宫廷里的御厨发现一种最好用的厨房工具……
40.    调味用的番茄酱既是液体……也是固体?
41.    长虫的饼干……是从前的水手每天的口粮 ?
42.    有种水果被禁止带上公车!
43.    装备充足的厨房……也可以充当紧急救援站?
44.    乳酪有天然的抗菌效果,农人会用来清洁伤口?
45.    你点的餐送到餐桌之前,需要的工作人员媲美一整支军队?
46.    英式松饼的正确吃法……倒底是先涂奶油?还是先涂果酱?
47.    柳橙如果种在很热的地区……长出来就不是橙色的?
48.    奇异果跟有些水果放在一起……就会熟得比较快?
49.    有一种香料比金或银都还要贵 ?
50.    迷人的草莓香味……有上千种化学方法可以调制出来?
51.    盐腌、冰冻、煮熟……是数百年来保存食物的好方法 !
52.    罐头食品发明了48年后……才有了开罐器 ?
53.    烧烤青蝇、鼠肉土司……哪个比较好吃 ?
54.    如果你敢吃……白蚁汉堡的蛋白质比牛肉汉堡还要高 ?
55.    世界各地的人每天喝下的茶共有……30亿杯!
56.    我们每天摄取的水分……有用喝的、也有用吃的?
57.    蜂蜜可以永久保存、不会腐败?
58.    把花生酱含在嘴里……花生酱会变得愈来愈黏 ?
59.    做蛋糕时,可以用香蕉代替鸡蛋 ?
60.    发动汽车之后……你可以把引擎当成炉子 ?
61.    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棒。大费周章的过程我们很难想像!
62.    所有食物都具有放射性……尤其是巴西坚果 ?
63.    你没办法用奇异果做出果冻?
64.    吃太多胡萝卜会让皮肤变色 ?
65.    吃了过量的辣椒,可能要你的命 ?
66.    鱼干、腐鱼、发酵鱼……都是日本料理的美味祕诀?
67.    牙买加的国树结的果可以入菜……但是含有致命毒素 !
68.    具有公信力的美食评审员……必须保持行事低调 !
69.    米其林的星星……原本是为了卖车而发想的特别企划 !
70.    现在的香蕉几乎都是无性繁殖,只要一种疾病就能将它们消灭 ?
71.    一团面粉雾……可以炸掉一整座面包工厂 ?
72.    如果你讨厌吃青花菜……问题可能出在DNA里?
73.    珍贵的松露是靠猪鼻子找到的 ?
74.    培根的香气可以成为救人的关键 ?
75.    运动时喝电解质饮料……可以维持体能状态 ?
76.    在飞机上,每一颗橄榄都要计较 !
77.    植物也有互相支持、彼此保护的植物好朋友 ?
78.    一种真菌造成的疾病……把玉米变得更营养 ?
79.    只有在法国香槟区生产的香槟……才是真正的香槟 ?
80.    被虫咬过的茶叶特别珍贵……要特别摘採来制茶 ?
81.    烟燻鳗鱼和巧克力……搭配在一起吃特别美味 ?
82.    美味的墨西哥卷饼……只能在1492年以后出现 ?
8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铃薯和木屑提振了人们的心情 ?
84.    你听过泥巴饼?它可以吃而且还很健康 ?
85.    莳萝和绿薄荷最大的差别……只有香气分子的排列方式 ?
86.    舔一口冰淇淋……却因此致命?
87.    鲸鱼产生的一种黏液……曾经是冰淇淋的调味料 ?
88.    蔬菜超过保存期限后……就会开始自我毁灭 ?
89.    如果有一天你需要移居外太空……你不需要任何土壤,就可以种番茄维生?
90.    想让牛排、草莓卖得更好……可以利用机油和口红?
91.    咖啡可以让你不想睡……但没办法帮你醒脑?
92.    绿色的马铃薯会让你生病……但问题不在颜色!
93.    面包果可以成为全球性的粮食 ?
94.    古代的马雅人吃的是……他们用来买东西的钱 ?
95.    要做出一桌中式飨宴……刀具只需要一把就够了 ?
96.    铁达尼号上的最后一餐……是一套10道菜的飨宴
97.    果农向蜂农租蜜蜂来确保收成 ?
98.    有人花了大约2年的时间……吃掉一架飞机 ?
99.    最好别在下雨天做蛋白糖霜脆饼 ?
100.    乳牛爱困时挤出来的 ……也会让你喝了昏昏欲睡?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玉米片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
许多香脆可口的早餐谷片,例如玉米片,在制造过程中都经过营养强化,也就是额外添加维生素或矿物质来提高所含的营养成分。所以市售的玉米片里几乎都有添加铁质,可以帮助血液将氧气送往全身。

世界上所有可食用的植物中……我们只吃了1% ?
专家估计地球上大约有 35 万种植物,其中有 8 万种植物可供人类食用──包含它们的种子、茎叶或根部等。不过,目前人类只吃过其中的极少部分;如果只计算由农场栽种、可大量生产的作物种类,那就更稀少了。

你不会对食物上瘾, 但会对吃上瘾!
当你吃东西时,脑部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让你觉得开心、感到满足。多巴胺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启动一连串潜意识的循环,让你先是心情愉悦,接着快乐渐渐消失、感到萎靡或颓丧,然后你会想要再度感受同样的愉悦,于是产生进食的欲望。

调味用的番茄酱既是液体……也是固体?
家里常见的调味用番茄酱混合了水、醋、糖、番茄、增稠剂和香料等物质;这种混合物会出现一种奇特的性质,科学家将具有这种特质的东西取了个神祕的名称叫做:非牛顿流体。

如果你讨厌吃某种青菜……问题可能出在DNA里 ?
全世界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有一种称为 OR6A2 的味觉受器,对醛类物质很敏感。香菜中所含的醛对他们来说,尝起来就像肥皂。

 

用户评价

评分

哇,看到這本《小小科學人:100食物大發現》,我整個心都被勾住了!從小到大,我們家裡餐桌上總是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物,從家常的小炒到偶爾犒賞自己的大餐,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和故事。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充滿好奇,究竟是怎麼樣的「大發現」呢? 我很期待能藉由這本書,重新認識那些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卻可能從未深入了解的食材。比如,那盤餐桌上常見的「番茄炒蛋」,番茄是怎麼從一顆小小的種子變成餐桌上的美味?雞蛋又是從哪裡來的?書裡會不會探討到這些食物的起源、生長過程,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品種差異?我特別喜歡看那種結合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內容,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台灣在地農業的特色,介紹我們寶島上獨有的水果或蔬菜,那肯定更貼近我們生活,讀起來也會更有親切感。

评分

《小小科學人:100食物大發現》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了探索的樂趣,讓我想起小時候對世界充滿了疑問。我一直對食物的「生命歷程」很好奇,從產地到餐桌,中間經歷了什麼?書裡會不會介紹不同食物的產地特色,比如台灣的茶葉、或是南部盛產的芒果,它們獨特的生長環境如何影響了它們的味道和品質?我還很好奇,書中會不會觸及到一些食物的「進化史」,像是我們現在吃的稻米,最初是從什麼樣的野草演變而來?如果能了解這些食物的演變和適應過程,那會讓人們對食物有更深的敬畏之心,也更能珍惜我們擁有的資源。我期待書中能用生動有趣的圖文,呈現這些知識,讓看似普通的食物,變得充滿故事和生命力。

评分

光是「100食物大發現」這個標題,就讓我覺得這本書有種尋寶的感覺!我一直對食物的「為什麼」很好奇,尤其是一些傳統的飲食習慣,背後有沒有什麼科學的道理?像是長輩常常說「飯水分離」,或是「吃對的食物可以養生」,這些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書裡會不會介紹一些我們常吃的食物,它們的營養價值,以及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具體的益處?我特別希望書中能解釋一些食物的「組合」原理,比如為何有些食物一起吃能加強營養吸收,有些則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如果能透過這本書,更科學地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係,那對我們一家人的飲食規劃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吃得更安心、更健康。

评分

《小小科學人:100食物大發現》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很吸引我,因為我一直覺得食物不只是食物,它蘊含著好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識。我特別好奇書裡會不會介紹一些我們平常可能忽略,但卻很有價值的「超級食物」,像是某些特定的蔬果或是穀物,它們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書中會不會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它們的營養成分,以及對人體有哪些特別的好處?我還想知道,書裡會不會探討一些食物的「加工」過程,比如釀造、發酵,這些古老的智慧是如何將平凡的食材,轉變成美味又健康的食品。如果能透過這本書,打開我們對食物更深一層的認識,讓我們不只吃得飽,更能吃出健康、吃出智慧,那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書。

评分

這本《小小科學人:100食物大發現》完全擊中了我對食物的好奇心!我平常就很喜歡研究食譜,但常常只停留在「怎麼做」,卻很少去想「為什麼」是這樣。像是很多料理都會用到蔥、薑、蒜,你知道它們在烹調中扮演的角色嗎?它們的香氣又是從何而來?書裡會不會深入探討這些辛香料的化學成分,解釋它們如何為食物增添風味?我特別希望書中能夠針對一些常見的烹調方式,比如煎、煮、炒、炸,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它們對食物質地和營養的影響。譬如,為什麼有些食物煎過會變脆?煮湯能讓食材的營養釋放到湯裡嗎?如果書裡能像是一個小小的實驗室,帶我們一起解開這些烹調的奧秘,那絕對會讓我在廚房裡更有信心,做出更美味、更健康的料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