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部小說如《金瓶梅》,
可以顯得如此高又如此低、
如此華麗同時又如此哀戚。
本書是《雙舸榭重校評批金瓶梅》迴後評語的結集,評點者對原有文字修訂潤飾,擬齣子目,增添序跋,已成全新麵貌。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金瓶梅詞話》是一個特例:作者對身世行跡的刻意隱藏,傳抄者對流播管道的欲言又止,齣版商對全本和真本的追蹤搜求,評點者的改寫重編、肯定否定……很少有一部小說攜帶著這樣多的懸疑謎團,承載著這樣多的疵議惡評,亦很少有一部小說像它這樣深刻厚重、刺世警世、勾魂攝魄,吸引和震撼瞭一代又一代讀者。蘭陵笑笑生染寫瞭明代社會的風物世情,從廟堂到市井,將生民描繪的噓彈如生,書中隨處可見人性之惡的暢行無阻,可見善與惡的交纏雜糅,亦隨處可體悟到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其間有一個偉大作傢對時政傢國的深沉愛憎,有對生命價值和生存形態的痛苦思索,也有文人墨客那與世浮沉的放曠褻玩。一百迴中有一連串的風情故事,蔔鍵先生的評析也正是由此展開,認為所有的風情故事都有過一種美艷,而後通嚮一個悲慘結局。《金瓶梅》是一部奇書,又是一部哀書。
好評推薦 「閱讀《金瓶梅》,簡直就是一場將自身投擲在各種感官場域裏的競逐。於繁華塵囂中,我們每都為此而承載瞭曆史的重量。它又像是一段跨越文物與文化之間的長途跋涉,讓我們遊移在現實生活的每個角落,而無處不感受到細節刻畫的所帶來的巨大能量!」 ──硃嘉雯(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主任)
「清人劉廷璣說,若深切人情世務,無如《金瓶梅》;且作者文心細如牛毛繭絲,讀來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至於本書,從每迴拈齣一個人事橋段,雜敘雜議,既點睛該迴亮點,又前後串接百迴小說的故事脈絡,反覆彰顯第一奇書的市井風 情。讀來痛快,復能引發省思,令人手不釋捲。」 ──鬍衍南(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