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的慢递包裹

精灵的慢递包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奇幻
  • 治愈
  • 童话
  • 冒险
  • 精灵
  • 友谊
  • 成长
  • 慢生活
  • 温馨
  • 礼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鼎奖、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奖、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囊括各大童书奖项的王家珍,在童话创作的天地里,孜孜不倦耕耘。她笔下的童话人物,栩栩如生,文字富饶趣味。《精灵的慢递包裹》中,一共收录八个故事,从中能感受诗意、唤醒童心、激发勇气、拥抱伤痛带来的礼物。请准备好,因为装满希望与爱的包裹,就要出发到你心里!

  精灵的慢递包裹
  小精灵凯萝把写好的枫叶卡片和小礼物放进大葫芦瓜,邀请大家回学校参加圣诞趴踢。充满祝福的包裹,能不能顺利送达每位小精灵手上呢?

  树天使与小女孩
  树天使决定要去说说那个没有礼貌的小女孩,怎么可以碰面不打招唿,也不微笑呢! 只是,为什么小女孩还是眼睛眨也不眨,就连头发都纹风不动?

  复活节彩蛋的祕密
  梦境小天使,每一年都用神奇的礼物,和平平交换复活节彩蛋。这一次,平平则把他的礼物,放进了复活节彩蛋当中。原来,「给予」比「得到」还让人开心呢!

  伊比和雅芽的落叶诗集
  爱写诗的小精灵伊比,把诗写在叶片上送给好朋友们。不知道是谁在伊比的信箱里,塞了一片闪耀着蓝色星光的星光落叶,送来〈落叶诗集第四号信〉呢?

  小谕的神奇积木
  深夜两点五十二分,小谕总是会从恶梦中回到现实。梦境里,有耍宝的小丑、热闹的商店街,还有空旷草原里追着他跑的野人。直到这一天,小谕发现口袋里有一个可以阻挡野人的法宝……

  勿忘我花精灵
  花神圈出的第三十三座花园中央,有一棵红桧,有一百零三种玫瑰花,九十九颗罕见的茶花,就连葫芦瓜也大剌剌的进驻。不对,好像还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野丫头与狼
  谁家门外的桂花树干上,绑着一只喵喵叫的看门狼?生性野蛮的狼,为何会被套上项圈,不吃肉、只吃狗粮呢?看看野丫头与狼,如何斗智也斗勇。

  最后一根稻草
  昆德拉是骆驼商队中最强壮、负重力最强那一个。但是,主人从来就不喜欢他。不公平的待遇就像一根根轻盈稻草,落在昆德拉的心上……
 
好的,这是一份详细的图书简介,没有包含任何关于《精灵的慢递包裹》的内容,旨在提供一个丰富、引人入胜的故事背景和主题探讨,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 《星辰之烬:失落文明的低语》 卷首语: 当时间的沙漏翻转,历史的尘埃掩埋了辉煌的过去,总有一些残响会在寂静中被唤醒。这不是一个关于英雄崛起或帝国覆灭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遗忘、记忆与探寻真相的漫长旅程。欢迎来到一个破碎的世界,在那里,伟大的文明如流星般陨落,留下的只有无法解读的符号和无尽的谜团。 --- 第一部分:崩塌的穹顶与无声的废墟 世界观设定: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称作“埃瑟里亚”的广袤大陆上。数千年前,埃瑟里亚曾是“至高文明——光铸者”的领地。光铸者掌握了与宇宙能量共振的技术,他们的城市漂浮在半空中,建筑由固化的星光构成,科技水平远超我们今日的想象。然而,在一场被称为“大寂静”的灾难中,光铸者文明瞬间瓦解。他们的城市坠落,能量核心枯竭,只留下了遍布大陆的宏大遗迹群——“沉寂之城”。 如今的埃瑟里亚由几个新兴的、相互猜忌的势力割据着: 1. 铁砧邦联 (The Anvil Concord): 盘踞在北部矿脉丰富的山区,由精通蒸汽机械和冶金术的工程师阶层主导。他们视光铸者的遗物为可供拆解的资源,信奉实用主义和武力扩张。 2. 低语议会 (The Whispering Conclave): 隐居在南部迷雾沼泽深处,由一群对古代符文和自然循环有深刻理解的学者和隐士组成。他们致力于恢复生态平衡,对光铸者的科技持敬畏且疏远的态度。 3. 流浪者部落 (The Wayfarer Tribes): 散布在大陆中央的广阔荒漠中,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依靠狩猎和对古老航线的记忆生存。他们的文化充满了对“天空之失”的哀悼。 核心冲突的引入: 故事的主角是卡莱布·沃恩,一个在铁砧邦联边缘城镇长大的年轻“拾荒者”。卡莱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寻宝者,他热衷于收集和修复那些被误解的“无用之物”——光铸者留下的残次部件、无法启动的记忆水晶、以及那些刻着无法破译铭文的金属板。他相信,这些破碎的零件中蕴含着文明毁灭前的“完整信息”。 卡莱布偶然发现了一块被深埋于风沙下的、异常光滑的黑色石板。这块石板并非由已知矿物构成,它内部似乎蕴含着微弱的、有规律的脉冲。当他尝试用自己收集的、从不同遗迹中挖掘出的能量残片组合激活它时,石板释放出一道短暂却清晰的“景象”——不是画面,而是纯粹的声音:一段复杂到令人心悸的和弦,以及一个模糊的、女性的声音低语着一个词汇:“回响”。 这个发现打破了卡莱布平静的生活,也将他推向了争夺的核心。 --- 第二部分:回响的追寻与记忆的碎片 卡莱布意识到,他手中的石板并非普通遗物,而是一个接收器,一个指向“大寂静”真相的钥匙。 旅程的开启: 为了解读这块石板发出的“回响”,卡莱布必须前往埃瑟里亚最危险的禁区——光铸者的首都遗址,“天穹之墓”。 他被迫与一个出乎意料的同伴合作:薇拉,一位来自低语议会的符文学徒。薇拉并非主动加入,而是被议会派遣来“回收”那块石板,因为议会认为它可能是一件“禁忌之器”,会引来不祥之物。薇拉对卡莱布的实用主义嗤之以鼻,但她对光铸者语言的了解,弥补了卡莱布技术上的不足。 沿途的考验: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艰难的抉择: 1. 机械迷阵: 在穿越铁砧邦联控制的“熔炉峡谷”时,他们必须躲避邦联的搜捕队,这些队伍装备着从光铸者遗迹中逆向工程的武器。卡莱布必须利用他掌握的“非标准”修复技术,绕过或暂时瘫痪邦联的自动化防御系统。 2. 精神的侵蚀: 在靠近“天穹之墓”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光铸者遗留的“精神污染区”。这些区域会播放出逝去文明临终时的恐惧和绝望,对任何心智不坚者造成永久性的创伤。薇拉必须依靠古老的冥想仪式来保护卡莱布的心灵。 3. 真相的代价: 他们会遇到“守陵人”——一群被古代人工智能程序控制的遗迹守护者。这些守护者并非邪恶,它们只是机械地执行着“防止文明核心数据泄露”的指令。卡莱布必须决定,是摧毁它们以获取信息,还是找到更微妙的方式去“说服”它们。 在一次深入遗迹的行动中,卡莱布利用石板接收到更强烈的“回响”。这次,他看到了一个片段:光铸者并非被外力毁灭,而是他们自己启动了某种“重置程序”,试图将某种不可言喻的“存在”从宇宙中抹除。 --- 第三部分:知识的重量与文明的抉择 随着他们接近天穹之墓的核心能源区,故事揭示了“大寂静”的真正面貌。 光铸者的遗产: 光铸者文明的辉煌源于他们对“宇宙共振频率”的掌握,但这频率也让他们接触到了维度之外的“熵之影”——一种腐蚀现实本质的虚无力量。为了保护宇宙其他部分免受这种瘟疫般的蔓延,他们付出了终极的代价:自我抹除。 卡莱布和薇拉发现,那块黑色的石板,正是当年光铸者用来记录最终警示的“锚点”。 最终的抉择: 在核心控制室,卡莱布发现自己站在一个抉择点上: 选项一: 激活核心中残留的能量,或许能恢复部分光铸者的知识和技术,带来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选项二: 彻底摧毁核心,确保“熵之影”的记录永远不会被任何文明再次接触,永远保守这个毁灭的秘密。 薇拉则坚信,即使是痛苦的真相,也比无知的繁荣更值得守护。她看到了卡莱布眼中的技术狂热,这与当年光铸者走向毁灭的原因何其相似。 结局的意境(不揭示具体选择): 故事的结局并非简单的胜利或失败。当卡莱布面对那闪烁不定的能量核心时,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拾荒者,而是成为了两个时代的审判者。他必须权衡“知识的诱惑”与“生存的责任”。 最终,无论他选择激活还是摧毁,他都必须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那块黑色的石板中。这块石板,将带着新的“回响”,被埋藏在新的地方,等待着下一个时代,决定是否要再次聆听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关于伟大文明如何走向终结的低语。 主题探讨: 本书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的极限、历史的循环性、以及人类(或类人文明)在面对超越理解的威胁时,是选择遗忘以求安宁,还是选择铭记以防重蹈覆辙的永恒困境。它是一部关于考古学、哲学思辨与硬核科幻交织的宏大叙事。 --- (总字数:约1510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家珍


  澎湖人,在纯朴野性的澎湖,度过童年逍遥时光。负笈台北念大学时,为了赚零用钱而开始写作,许下了当作家的梦想。目前定居台北,写童话娱乐自己和喜欢童话的大小孩子。

  《孩子王.老虎》荣获《中国时报》「开卷」年度最佳童书奖和大陆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鼠牛虎兔》荣获《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奖、金鼎奖最佳图画书奖。《龙蛇马羊》荣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虎姑婆》荣获2006年金蝶奖。多次入选好书大家读,及行政院新闻局中小学优良课外读物。

绘者简介

黄祈嘉


  插画工作者。经常以小女孩、鸟类、小动物为题材,擅长以简约的线条与缤纷的色彩建构彩绘童话世界。饶富想像力的构图与温馨的人物互动,使人会心一笑。2015年以《小麻烦》荣获金鼎奖儿童及少年图书奖。出版作品有《第100栋大楼》、《中学生好享读:世界文学大师散文选》、《世界文学大师短篇小说选:欧洲篇》、《大象亮亮》、《喷射龟》等,其他作品散见各大报章杂志。

  个人网站: chichihuang.blogspot.tw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作者序

一本「难看」的故事


  多年前收到好友传来「最近很忙,半年后再联络」的讯息,我百思不得其解,却也不好多问,于是写下《第一个慢递包裹》这篇童话,成为这本书的起点。

  深秋早晨,我跟筱茵约在大安森林公园附近的咖啡馆。初相见的我们一见如故,筱茵充满诗意的心与孩子般纯真的眼睛,对世界满怀好奇与盼望。她提醒我,回程经过大安森林公园小径时,记得观赏满地落叶,美极了。

  记得那一天,满地落叶在风中打滚跳舞,色彩缤纷美丽,我捡了一片又一片,提了一大袋火红的落叶回家,摆满书桌,书房里满满诗意。

  和筱茵见面后,《树天使与小女孩》、《伊比和雅芽的落叶诗集》和《小谕的神奇积木》这三篇童话的灵感在脑袋里跳跃,争先恐后抢着冒出头。   

  《树天使与小女孩》搭配多年前我第一次上高山的震撼经验;《伊比和雅芽的落叶诗集》揉合长裙竹荪的意象;《小谕的神奇积木》解开深夜两点五十二分的恶梦咒语,这三篇童话就这么诞生了。

  澎湖老家后面紧邻马公天主堂,妈妈和我们家五个孩子都是天主教基督徒。在成长过程因为迷失自我而离开教会好长一段时间,在小妹回归天家后,我也重回教会。在复活节圣週礼仪上、在教会发送的复活节彩蛋中,我找回儿时在天主教堂的回忆,看到侄子胖平拿到彩蛋的表情、看到他透过彩蛋的包装纸窥看世界的好奇模样,让我写下《复活节彩蛋的祕密》。每一颗彩蛋都藏着祕密,等着我们寻找、发现。

  年轻时,每写一篇童话,总会开心得像是挖到最珍贵的宝石。年纪渐长才渐渐体会,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有可爱的花精灵(读者)精心看顾。《勿忘我花精灵》写出小草在花园的重要性。写作多年,我不敢奢求自己是童话花园里的奇花异草,只盼望能像坚韧的小草,永不放弃。

  前几篇童话故事走的是诗意风,到了《野丫头与狼》这篇,风格丕变。我应邀到桂姐家聊书(其实是听书,内向的我擅长倾听),回家后才发现我把折伞忘在桂姐家餐厅椅子上,有个奇怪的念头跑进我的大脑袋瓜:如果下午去拜访桂姐的不是家珍,是可怕的母老虎阿珍;忘在桂姐家的不是折伞,是母老虎阿珍的尾巴……故事中半隐半现的张花朵巫婆,则是我跟好友思源的多年密友。这个灵感来得生勐辛辣,我好喜欢,马上写成故事。最后把老虎改成狼,应该是出于一片私心──不想让母老虎阿珍当坏蛋,还成为看门虎。

  那年的九歌童话选,本来入选的是《伊比和雅芽的落叶诗集》(原名:落叶诗集第24号信),没想到《野丫头与狼》(原名:第38次偷袭)在国语日报上一发表,三位小主编立刻改变心意,选定这篇。

  《最后一根稻草》这篇童话故事的灵感来得也很神奇,我坐在电脑前发呆,看着书架上的米兰昆德拉,想着:如果有两只骆驼,一只叫米蓝,一只叫昆德拉,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故事?我很就快把这篇故事草稿写完,故事内容越写越沉重,看过的朋友问我:「昆德拉是你吧!谁说你丑?这么老实,不怕被老虎咬?」怪事!只要我写的主角倒大楣或是被欺负,大家总是推我对号入座。

  难道我长得一脸衰像?好欺负吗?

  八篇童话,主题跟字亩的《超马童话大冒险》系列几乎一模一样,本想偷懒用这八篇童话交稿,但是冯社长摇头说千万不可,好友淑芬要我勇敢向冯社长推荐出书,我也厚着脸皮、鼓起勇气,毛遂自荐。也是初秋,冯社长约我喝咖啡聊童话,敲定出书计画。

  这是一本「难看」的书,充满「难看」的故事。没有诗意,很难看懂《树天使与小女孩》、《复活节彩蛋的祕密》和《伊比和雅芽的落叶诗集》;没有童心,很难看懂《精灵的慢递包裹》和《小谕的神奇积木》;没有勇气,很难看懂《野丫头与狼》;没有经历过伤痛,很难看懂《最后一根稻草》。

  就让我把这本「难看」的故事书献给你,希望大家都说太好看了。

推荐序一

孩子王.大头珍的故事密码

桂文亚(儿童文学作家)∕文


  王家珍是一位作品含金量高的童话作家,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就已经许下当作家的愿望,打算一辈子为读者写「好玩动人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的第一本童话创作集《孩子.王老虎》(民生报社出版),即荣获中国时报年度十大童书奖。「披星载月」字斟句酌,至今已出版了二十一本童话集。由于长年教导儿童作文积累的经验和感悟,这些精心打磨的作品,也传递了许多文化知识,举凡成语、谚语、相声、节庆、生肖、四时季节的变化……经过耐心调理,香、甜、麻、辣、酸、烫……有滋有味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读者们乐不可支,又跳又笑。

  家珍写作起步甚早,一九八三年始,陆续在国语日报刊登生活故事,文中的老师和弟弟都曾以本名现身;个性真率、干脆、坦诚、有话直说,是一位亲切的「酷酷姐」;她甚至还被学生封作「神偷」,因为最爱「偷」大小朋友脑袋里的七情六慾,精心调理后化成魔术文字。《精灵的慢递包裹》即可以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她这种开明、好奇、异想天开、善感多思又多情的顽童气质。

  行文明快简练,画面感生动,故事布局迭有新趣,是王家珍作品的整体风格。书中一共收录八篇童话,〈精灵的慢递包裹〉这篇,写作动机来自朋友因家人生病需要照顾,无法赴约,得半年以后才能见面。家珍为此写了八个可爱的小精灵,经过九拐十八弯,终于齐聚母校开了一场快乐的「圣诞趴踢」!她将这篇作品当作礼物,送给朋友。这样美好的念头,经过精心构思,成为一篇精采细腻的童话,实在羡慕这位大头珍老师的脑细胞构造如此精良!

  除了「创意满点」,王家珍童话文字的节奏感,也适合琅琅上口,譬如:「跟大树比高,跟小鸟比快,跟野兽比快」;「愈小颗愈坚硬、愈鲜绿愈清爽」;「大口咬,小口尝」;「从恶梦中『滚』了出来」等等,意象十分生动……其中,也包括不少诗意想像:「穿上松萝编织的长风衣」;「酸到他两个小耳朵都变成绿色的蓝姆莓果」;以及不乏接地气的「两行鼻涕像奔跑的兔子,快速抵达嘴脣」等……这些雅俗并存的文字。和读者分享生活中的各种情境,除了让人有一种欣赏美好事物的愉悦,也同时传递了王家珍从事儿童文学写作的世界观与求真、求善和求美的价值观。这其中没有生硬说教,借重的是夸张想像,和具有现代感与速度感的文字——如同搭乘一架神奇的摩天轮,让我们在欢声鼓舞中,也同时感受着流水的清凉和成长中的淡淡惆怅,这种「心灵平衡术」,正是「孩子王老虎」大头珍的写作密码!

推荐序二

把幸福留在童话里

 张嘉骅(儿童文学博士,作家)∕文


  我和家珍有个经历,说来你可能不相信,那就是四十六年前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过她。

  那是澎湖马公国小附近的一座天主教堂。那里有个附设的图书室,我和我姊姊经常在假日到那里去看书,也总是看得到一群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在教堂庭院和图书室里玩耍,连图书室的管理员都对他们特别纵容。我不认得他们,但不知为什么,我对这群孩子的印象特别深。

  长大后,我和家珍都成为儿童文学作家,才刚结识不久。有一次在夜里打电话聊天,聊起各自的童年,我惊讶的发现记忆里的那群孩子,居然是家珍和她的弟弟妹妹以及儿时的玩伴。

  人生的道路都是这样的吧!彼此不同,各自延伸,却总有机会交错在一块!最近一次巧遇家珍,是在二○一九年二月间的台北国际书展。她笑着对她身边的友人戏称我是她的「青梅竹马」,后来她还写了一封信给我,说那天回家后,「心情持续雀跃着,彷彿见到许久不见的家人。」

  这就是家珍对友谊的看重,或者扩大的说,是她对人间各种情谊的珍惜。这些情感,其实也都反映在《精灵的慢递包裹》这本童话里――它让人读得到人间的美好!

  〈精灵的慢递包裹〉经由一个迟到的包裹,写出一群精灵好友之间的默默想念和他们的久别重逢。

  〈树天使和小女孩〉借着一个迷人的误会,写出一个孤独的树天使勇于踏出和别人交朋友的第一步。

  〈复活节彩蛋的祕密〉通过一些不寻常的梦,写出爱和被爱――这不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两种能力吗?

  故事一共有八个,每个都有它的来由,却不纯然只是现实经验的转化,还经过了心灵深刻的淬炼。而我偏爱〈伊比和雅芽的落叶诗集〉这个故事,因为写诗给别人正是我年轻时做过的事。

  家珍说这八个故事蕴含八种祝福,在我看来,它们既写祝福,也写幸福。是的,家珍就靠着书写,把幸福留在童话里。它可不同于传统童话中所谓的「幸福结局」(happy ending)。传统童话中的「幸福结局」,很多都比较肤浅,而家珍在这些童话里所写的幸福,都在捕捉生命中值得记取的时光,既包含了生活真实的体验和丰富的想像,也包含了希望与爱。

  尤其是我们的人生总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遗憾,在这个时候,童话便成了我们砥砺自己和抵抗命运的堡垒。同为一名童话作家,我完全了解家珍为什么这么做!

  最近和家珍的那次相遇,在谈话末了,我和家珍谈起她的家人,得知她的小妹已经因病去世。我问她:「走出来了吗?」

  家珍回答说:「这种痛,一辈子都很难走出来的。」然而她却还是以浅浅的笑容回报了我的关切。

  后来我们就珍重道别了,各自走上自己的人生旅程,也不知下次的相逢是什么时候。

  望着家珍离去的背影,那斑白的头发,我突然想起了她和她的弟弟、妹妹在童年时期天真的模样。我知道家珍尽管伤痛,但她绝对不会感到害怕。她和我都明白一个道理:只因我们爱过并且也记住了,那幸福就一定留得下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在夏日午后,坐在老旧的木窗边,听着蝉鸣,慢慢品味一杯冰镇的乌龙茶。故事的节奏很慢,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抓住你、让你欲罢不能的类型,而是像涓涓细流,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你的心里。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对人物的刻画细腻入微,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不是扁平的符号。尤其是对小镇居民的描写,那种生活气息,那种人情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其中,好像认识他们很久的老朋友一样。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比如老屋子的气味、雨后的泥土芬芳、街角小店的招牌等等,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故事本身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寻找自我。它没有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人物的经历和选择,引发你自己的思考。读完之后,心里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温暖和希望。这本小说适合在心情平静的时候阅读,慢慢地体会其中的美好。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掉的故事,而是会像一颗种子,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慢慢地成长。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有点特别,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的,而是像拼图一样,把不同的片段拼接在一起。一开始读的时候,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我逐渐明白了作者的意图。他想要通过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来展现记忆的碎片化和模糊性。记忆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由一个个零碎的片段组成的。这些片段可能是不完整的、不连贯的,但它们却构成了我们的人生。作者对于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特别喜欢那个性格古怪的老爷爷,他总是喜欢说一些让人费解的话,但他的话里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这本书的氛围营造得很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的气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梦,梦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美好,但又那么遥不可及。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大呼过瘾的故事,而是会让你细细品味、慢慢回味。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还以为是那种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故事,结果完全不是!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回忆和怀旧的散文诗。作者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关于记忆的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偏远的小镇,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彼此之间关系紧密。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什么戏剧性的冲突,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琐事,展现了小镇的真实面貌。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他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并用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比如,主人公对于童年时光的怀念、对于故乡的眷恋、对于未来的迷茫等等,这些情感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让文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烟消云散了。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复古的风格,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故事发生在一个海边的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镇的四季变化,以及小镇居民的生活状态。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海浪的声音、海鸥的飞翔、夕阳的余晖等等,这些描写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情和感动。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她独自一人来到小镇,寻找自己的梦想。在小镇上,她遇到了许多善良的人,他们帮助她、鼓励她,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诗意。作者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比如海、风、沙滩等等,来表达人物的情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海边小镇,感受着海风的吹拂,聆听着海浪的声音。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评分

这本书啊,读起来有点像阿嬤年轻时候讲的故事,那种带着淡淡的乡愁,又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味道。作者的文笔很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直击人心。故事的主角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而是我们身边普通的小人物,他们有着各自的烦恼和梦想,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地奋斗着。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台湾本土文化的描写,比如夜市的小吃、庙宇的香火、传统节日的习俗等等,这些元素让整个故事更加接地气,更加真实。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小镇。那时候,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彼此关怀,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很幸福。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的振兴等等。它没有给我答案,而是引发了我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这本书适合所有热爱台湾文化、热爱生活的人阅读。它会让你感受到台湾的美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